老里正道:“哎,寅时就睡不住了,去田舍里忙活一阵,还更有精神嘞!”
孙思邈笑道:“你们家男丁旺,田肯定多,平日很忙的吧?”
唐朝一名成年男子,分配一百亩田,其中二十亩桑田,八十亩耕田。
老里正家三口男人,也就是两百多亩耕田。
看起来田很多,然而古人是轮耕,通常三年轮一次,老里正一家相当于一年只耕种八十亩,还要一分为二,一半春耕,一半秋耕。
所以一家人每次耕田,只需要忙活四十亩田。
这个时期的人是广种薄收,耕田不像后世那般繁琐,耕耕地,撒撒种子,除除草,施施肥就行了。
里正一家,一年纵然能收获八十亩,产出其实也并不算太多,大概能混个小康左右。
只有一丁的家庭,一年收获二十多亩,也就是普通的平民水平,能够吃饱喝暖,但遇到灾荒,就需要朝廷救济。
“忙是忙,却不是耕自家的田,替别人耕种罢了。”里正长子哼了一声。
老里正皱眉道:“大郎,不许乱说。”
孙思邈和武媚娘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诧异。
他们之前寻访村落时,也遇到过有村民成为佃户的情况,然而只有少部分,都是村里最贫穷的一帮人。
这还是头次遇到里正都成为佃户的情况。
“老里正,您家的田产,难道卖给别人了吗?”
老里正面色有些不太自然,咳了一声,喊道:“他娘,饭还没有煮好吗?”
“快了。”
武媚娘见老里正避而不谈,目光一转,朝里正长子道:“我们从长安过来,听说朝廷正在进行田制改制,没有田地的良民,可去官府报备,很快便能分到田地,郎君可知晓?”
里正长子被武媚娘望着,顿时有些晕乎乎的,说道:“我们……我们不能报备了。”
武媚娘道:“这是为何?”
里正长子咬牙道:“我们已经帮主家把田契盖了印,在官府看来,我们有田,还怎么报备?”
武媚娘微微一惊,这种情况她还是头一次遇到。
老里正一拍桌子,道:“大郎,别说了。”
里正长子怒道:“为什么不能说,父亲,咱们吃了大亏,以后别的地方都有田,就咱们没有,难道不憋屈吗?”
老里正怒道:“主家对我们有恩,我们不能忘恩负义!”
里正长子怒道:“他们只是想利用我们帮他们耕田,装出来的恩德罢了,若真是好人,为何让咱们帮他们欺骗官府?”
老里正怔了怔,低头不说话了。
武媚娘柔声道:“到底怎么回事?能详细和我们说说吗?”
里正长子看了她一眼,脸色缓和了些,低声道:“我们灵州曾遭了蝗灾,官府救济不够吃,当时有位大户人家的郎君,来到灵州,以收购田产为条件,帮我们度过蝗灾。”
“后来我们就成为那大户的佃户,他们收租不高,对我们也不算太坏,大家日子也都过得去。”
“一个月前,那位柳郎君又来到灵州,说希望大伙帮他一个忙。”
武媚娘眉眼一动,道:“柳郎君?莫非是华原柳氏?”
里正长子道:“是的,他们是关内有名的望族世家,平日对大家也不错,所以他们提出要求,我们便答应了。”
武媚娘道:“他们让你们做什么?”
里正长子道:“他们把田契暂时还给我们,让我们帮忙去官府盖印,事成之后,还给每户两贯钱。”
武媚娘双眉一挑,身上自然而然散发出一股威严的气势。
柳氏竟想出这种方法,对抗田制改革,如此一来,这些人的田契盖了官府印信,在朝廷看来,他们是自耕农。
然而他们实际上依然是佃户。
里正长子瞧见武媚娘气质变化后,不由后退了一步。
武媚娘收起表情,微笑道:“那后来呢?”
里正长子迟疑了一下,道:“我们帮他们盖印之后,才知道被他们骗了,哎,事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
武媚娘道:“为何不去官府告发他们呢?”
里正长子苦笑道:“我们欺骗官府,告他们不是告自己吗?”
老里正沉声道:“柳氏总归对我们有恩,没有他们当年帮忙,大家早就饿死了,怎能恩将仇报?”
武媚娘不再多言。
当天夜里,武媚娘等人在里正家歇息了一夜,次日一大清早,便返回了天子行营。
李治早已醒了,正在帐内洗脸,见武媚娘回帐,抬头问道:“媚娘,这次出去可有收获?”
武媚娘一脸认真的道:“九郎,有很大的收获!”
李治吃了一惊,赶忙询问究竟,武媚娘便将柳氏让百姓们帮他们在田契上盖印的法子说了。
“陛下,情况就是这样,幸好您这次出来寻访一番,不然还真被这些世族给蒙混过去了。”
李治沉吟了一会,道:“伏胜,派人回长安查一下柳氏的田产数量。另外,查一下灵州蝗灾是哪一年,灵州的赈灾又是谁负责的。”
王伏胜道:“是。”转身退下了。
“九郎,咱们是返回长安,还是继续巡视?”武媚娘问。
李治侧头看向西方,说道:“再往西到鄯州,然后回长安。算算日子,等咱们回长安后,苏毗那边的消息,应该也传回来了吧。”
……
苏毗地处逻些城西南方向,背靠大雪山,境内有一条长长的河流,被称为苏毗河,孕育苏毗境内无数部落。
苏毗三大部落之中,孙波位于苏毗河北岸,娘波和达波位于南岸。
这日清晨,娘波副茹本正在处理政务,一名女官忽然飞奔而来,说道:“副茹本,茹本回来了。”
副茹本惊道:“怎回的这样快,快随我去迎接!”
女官道:“不用迎接了,茹本点了三支东岱,前往南卡部落去了。”
娘波和达波之间,有条尼曲河,河岸附近有三个小部落。
其中南卡部落是最大的一个。
禄东赞就被软禁在此处,娘波和达波各派了一支军队看守。
娘波金鸟回到苏毗后,下达了两个命令。
第一,命娘波部做好战斗准备,第二,让人去大雪山侦查,是否有吐蕃军队。
随即,便率领三千军队,直奔南卡部落,找禄东赞算账。
当她奔到南卡部落时,却发现达波吾也带着人马赶了过来。
两人并未多交流,直接带人来到禄东赞的营帐外。
来到帐外时,两人却愣住了。
原本应该有军队守在帐外,一半是娘波部,一半是达波部,此刻,帐外却空无一人。
两人冲进帐内,禄东赞果然不在里面。
“南卡族长,禄东赞人呢?”达波吾怒声道。
南卡族长辩解道:“守卫他的是您和金鸟茹本的人,还下令不准我的人靠近,我怎知他去哪了?”
娘波金鸟道:“达波酋长,看来唐人没有骗我们,我们部落之中,有人被禄东赞给收买了。”
达波吾跺了跺脚,怒吼道:“我一定要揪出叛徒,活烹了她!”
这时,一名娘波族人进入帐内,急道:“酋长,派去大雪山侦查的哨探,全部失去了联系!”
娘波金鸟深吸一口气,道:“达波酋长,看来咱们需得联手合作,才能抵抗吐蕃人了!”
达波吾却不理她,朝身后一名内领卫密探问道:“将军,我现在该怎么做?”
程务挺将两人护送到苏毗后,为了防止意外,与她们分开,只各派一名密探跟着她们。
那密探道:“还请达波酋长暂且听娘波酋长指挥,携手抵抗吐蕃军,等候我大唐援军!”
达波吾这才看了娘波金鸟一眼,道:“好,我暂时听你指挥,接下来怎么打?”
娘波金鸟道:“你我部落的地形,不适合防守,我们全部率领军队,渡河到苏毗河北岸,联合孙波部,据山而守!”
达波吾道:“就这么办!”
与此同时,隐藏在苏毗部据点的程务挺也得到消息,知道计划成功,当即派人向长安报信。
接下来,只需等待皇帝下旨攻打吐蕃便可以了。
第222章 太子的疑惑
太极宫,大吉殿。
自李治和武媚娘离开皇宫后,李勇等三个小皇子便放飞了自我。
三人越起越晚,每天去崇文馆都要迟到一会,李勇和李廉更是连课业也不做了,只顾着玩。
这天清晨,直到辰时中旬,太阳都从窗户外面爬进来,李勇才终于从床上坐起来,迷迷糊糊的漱口洗脸。
来到外殿用膳时,却发现李廉和李孝竟然都在桌案上吃东西。
李勇讶道:“二兄,你今天怎么也起这么晚?”
李孝虽然也迟到,但还有一定分寸,不敢迟到太久,李勇每天来用早膳时,基本都见不到他。
李廉笑道:“三兄,今日是沐假日,你忘了吗?”
李勇呆愣了一下,一双睡眼稀松的眼睛,顿时睁得大大的,哈哈一笑,道:“我还真给忘了,二兄,四郎,赶紧吃,吃完咱们去蹴鞠!”
李廉忽然道:“我今日有事,不能陪你们了。”
李勇愣道:“你有什么事?”
李廉喝了口羊肉粥,道:“我要去瞧瞧妹妹们,都很久没见到她们了。”
高安公主和义阳公主小的时候,总像跟屁虫一样跟在李廉三人后面,随着两人年龄渐长,已经很少来找他们了。
李勇嘟囔道:“跟她们见面干嘛?”
李廉低声道:“不管怎么说,她们也是我的胞妹。”
李勇呆愣了一下,也不知联想到了什么,一下子沉默了下来,默默用着早膳。
李廉很快吃完,朝两人打了个招呼,离开了大吉殿。
李勇用筷箸搅拌着羊肉粥,忽然道:“二兄,你有多久没见你阿娘了?”
李孝呆了一下,道:“不记得了。”
李勇嘟囔道:“我有三年没见过阿娘了,也不知她过的好不好。”
李孝低着头,没有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