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道看了一眼自己伤残的右手,冷冷道:“有的坎可以跨过,有的却跨不过去。倘若一名将军被人砍断双腿,你却让他骑马,他能做到吗?”
两人还要再劝,高有道一摆手。
“你们都走吧,我不想再见到你们。”
语毕,又躺在床上,翻过身,后脑勺对着二人。
狄仁杰与杜易简对视一眼。
两人都知高有道性子,再劝只会起反作用,只好先行离开,再做计议。
狄仁杰将郑鸣玉问好的话转达,与杜易简一起出了屋子,把屋门掩上。
两人走后不久,高有道翻身平躺,仰面朝天,用手遮面,无声的流着眼泪。
便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道宏亮的声音。
“既不甘心,为何要赶走他们呢?”
高有道猛地坐起身,朝门口看去,只见门口多了名雄壮汉子,约莫四十来岁,英气逼人。
“你是谁?”
“千牛卫将军,薛仁贵。”那汉子回答。
高有道变色道:“你、你找我做什么?”
薛仁贵道:“我只是来寺庙上香,碰巧路过,听到你们刚才的话,有几句话想跟你说。”
高有道吸了口气,站起身,朝薛仁贵拱手道:“请将军指教。”
薛仁贵道:“你刚才说武将如果被砍断双腿,再难骑马,对不对?”
高有道愣道:“不错啊。”
薛仁贵沉声道:“你跟我来,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也不知为何,高有道在他面前,竟有种难以抗拒的感觉,只得默默跟他离开寺庙。
走在大街上时,高有道忽然道:“将军大破吐蕃之事,在下也听人提过,想不到今日有幸识得将军。”
薛仁贵回头看了他一眼,道:“为国效力罢了。”
高有道低下头,不说话了。
不一会,两人来到宣阳坊,绕到东街,来到一座铁匠铺内。
刚一进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铺内有几个大火炉,炉火很旺,不少汉子正赤裸上身,手拿铁锤,敲击着铁器。
这些汉子似乎都认识薛仁贵,一见他进来,全都热情的打招呼。
“薛将军来了。”
“薛将军,您快请坐。”
“薛将军,您是要保养银剪戟吧,哈哈,肯定是杀吐蕃狗时,杀卷刃了吧!”
高有道望着这些人,脸色苍白。
这些汉子竟全都是残疾,要么少条胳膊,要么少条腿,还有人瞎了双眼,坐在椅子上拉皮橐。
薛仁贵笑道:“确实卷了刃,不过羌族的朋友很是热情,帮我重新磨好了。”
一名独腿汉子叫道:“羌人的手艺哪有咱们好?您赶紧拿过来,给我们打磨一番,保准您下次杀敌时,使得更加趁手!”
薛仁贵笑道:“改日吧,庞参军在吗?”
一名独臂汉子笑道:“在后院捣鼓马鞍呢。”
薛仁贵点点头,带着高有道进入后院。
院中尽是木架,架子上全都挂着马鞍。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坐在轮椅上,手上拿着根绣花针,正在缝制皮革。
薛仁贵对那人非常尊敬,微微躬身,拱手道:“庞参军。”
那男子抬头一笑,道:“薛将军来了,快来快来,试试我这件刚改良的鞍子。”
拿下一张马鞍,放在旁边一只木马上。
薛仁贵也不推辞,过去坐在马鞍上,用力抖动着屁股,仿佛骑马一样。
“如何,是否更稳了些?”庞参军期待的问。
薛仁贵笑道:“确实稳了一些。”
庞参军脸一沉,道:“你可不要哄我,尽管实话实说,还怕我经受不住吗?”
薛仁贵道:“稳是稳了点,边角却太高,上马下马,不大方便。”
庞参军笑道:“知道了,只要知道缺点,我就会继续改进。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薛仁贵道:“这位郎君叫高有道,他说武将被砍断双腿,就再也骑不了马,我就带他来见见您。”
庞参军哈哈一笑,道:“人家又没说错,我被突厥人砍断双腿后,本来就上不了马。”
话锋一转:“不过马虽上不了,一样能报效国家,我多做些好马鞍,将士们出征时就能骑得更稳,每场战争下来,也许能多活几个。”
高有道望着他被砍断的双腿,又望着他豪迈朴素的笑容,心中似有一根弦被触动。
庞参军不再理会高有道,不断向薛仁贵询问吐谷浑之战的情况。
一刻钟后,薛仁贵才带着高有道离开兵器铺。
高有道忽然道:“这铺子里都是大唐将士吗?”
薛仁贵道:“不错,这铁匠铺是苏定方将军所建,城中另有几间,凡是军中残疾将士,都会安置在此。”
高有道感叹道:“果真是我大唐铁血健儿。”
薛仁贵看了他一眼,道:“你也不差。”
高有道面色通红,道:“在下一介文弱书生,受点挫折就自暴自弃,怎能与他们相比?”
薛仁贵道:“别的我不了解,但你右手残了,却把左手练起来,光凭这点,我就佩服你。”
高有道心中一热,大声道:“薛将军,您说我凭借左手,还能够金榜题名吗?”
薛仁贵道:“我不知道。”
高有道怔了怔。
薛仁贵又道:“世上之事,不在于能不能做到,而在于去不去做,你肯去做,就很了不起。”
高有道哈哈一笑,道:“将军说的极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去做,不让自己后悔就是。”
薛仁贵拱手道:“那就祝郎君好运,薛某告辞。”
转身大步离去。
第65章 上架感言
上架了。
小百户也要进入爆发模式了。
今天四更,晚上七点开始更新,以后稳定三更,每天保证八千字以上。
这本书的主线,依然是以朝堂后宫为主,百户知识匮乏,有时会犯些错误,欢迎大家指正,也请多多包涵。
上架之后,求看官阿郎、娘子们投喂订阅、月票、推荐票、评价、点赞,小百户给大家作揖了!
多的不说,码字去了~
第66章 皇宫蹴鞠
太极宫。
金水河以东,东海池北面,有一座球场亭子。
这是皇宫内苑唯一的马球场。
李治和武媚娘、郑贵妃、徐充容、刘充嫒几人,此刻就坐在球场旁边的观台上,望着下方几名皇子和公主玩蹴鞠。
李治上次见到李弘后,便打算加强对皇子们身体的锻炼。
他特意向崇文馆打了招呼,让他们每十天,组织皇子们打一次蹴鞠,也算给他们上体育课。
因为这是第一次,李治便亲自组织了这场蹴鞠比赛。
武皇后和其他嫔妃们听说后,也都过来了,还带来两名小公主。
如此好玩之事,高安公主和义阳公主自然不会放过,便也闹着要参加。
李治一共只有六名皇子,一岁的李贤肯定参加不了,所以人数太少,只有五人。
加上两名公主后,李治又让小吉和另外几名十多岁的内侍参加,踢一场七人对七人的跃鞠比赛,球门设在中间。
球场之上,小皇子和公主们玩的非常开心。
李弘也屁颠屁颠的跑来跑去,只可惜连鞠都摸不到。
十二岁的李忠踢的最好,已经四次射进中间门眼,把观战的刘氏吓得不轻,不时悄悄观察一下武皇后表情。
武媚娘倒并不在意这些小事。
她只是有些奇怪,李治为何突然举办这种赛事。
便在这时,王伏胜来报,说薛仁贵求见。
李治朝武媚娘几人打了招呼,离开观球台,来到附近的东海池。
薛仁贵已在岸边等候着了。
李治道:“薛卿,可是高有道的事有消息了?”
薛仁贵拱手道:“回陛下,高有道经臣劝说,应该会参加今年科举。另外,臣在他家中,还看到狄仁杰。”
李治点点头:“薛卿辛苦了,你再派人暗中保护高有道,莫让当年的事重演。”
薛仁贵当即领命退下。
李治站在池边,望着湖面思索了一会,挥手道:“召狄仁杰入宫觐见。”
狄仁杰进宫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球场亭子的蹴鞠比赛也已结束。
李治在甘露殿面见狄仁杰。
“狄卿,朕想任命你为本次科举的督卷官,你可愿意?”
督卷官的任务,是负责监督考官,防止考官徇私作假,属于检校特派官员。
狄仁杰拱手道:“臣领旨。”
李治笑道:“听说每次科举金榜之前,都会先出一张通榜,狄卿,这次科举的通榜,可出来了?”
唐朝时期,政治或学术之中有崇高地位者,可向主考官举荐人才,这些被举荐之人,列为一个榜单,名曰“通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