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73节

  【随后,他在邺城南郊,燔柴告天,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魏,年号永兴,史称冉魏。】

  【登基大典上,山河破碎,强敌环伺,毫无新朝气象。】

  【冉魏绝非一个稳固的王朝,而是一个在血海尸山上、在胡族复仇怒火包围中的战时堡垒。】

  【而冉闵的登基诏书。】

  【与其说是新皇登极的宏图伟略,不如说是一篇战争檄文。】

  【他追述了汉家数十年来在胡骑铁蹄下的深重苦难,痛斥胡族统治者的残暴无道。】

  【将自己定位为汉家文明的拯救者与复仇者。】

  【这一定位,极大地鼓舞了北方沦陷区汉民的士气,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汉人将冉闵视为唯一的希望。】

  【纷纷投奔邺城,或在其控制区揭竿而起,响应“杀胡令”。】

  【冉闵迅速派遣使者,任命李农为太宰、领太尉、录尚书事,共同支撑危局,并分遣将领,试图控制后赵旧地。】

  【尤其是河北与河南的膏腴之地。】

  【然而,冉魏政权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注定在血与火中飘摇。】

  【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后赵旧部的胡人力量并未被完全铲除,许多地方将领和豪强首鼠两端。】

  【即使是汉人势力,也并非铁板一块。】

  【曾与冉闵并肩的李农,其忠诚度在巨大的压力下也显得微妙。】

  【冉闵固然在战场上勇武无双。】

  【但政治斗争能力极差,路线反复无常,称帝后不久,便因猜忌诛杀了李农及其三子。】

  【自毁长城,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凝聚力,加剧了政权的脆弱性。】

  【而外部更是强敌环伺。】

  【冉闵的崛起和杀胡令的疯狂,如同捅了北方的马蜂窝。】

  【所有强大的胡族势力都被彻底激怒和惊醒,将其视为必须铲除的生死大敌。】

  【东北方向,实力最为雄厚的鲜卑慕容氏早已虎视眈眈。】

  【其雄主慕容在冉闵称帝后,立刻加紧了南侵的步伐。】

  【慕容霸(慕容垂)、慕容恪等名将厉兵秣马。】

  【西北方向,氐族首领苻健趁关中空虚,迅速率众西入长安,建立前秦,站稳脚跟。】

  【羌族姚弋仲、匈奴族残余势力等,也都在观望或伺机而动。】

  【冉魏政权,几乎是以一隅之地,对抗着整个北方胡族世界的滔天恨意。】

  【甚至在冉魏建立之前,邺城北之战,冉闵就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率领一千铁骑,击溃了石琨的七万大军。】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胡人部队袭来。】

  天幕外。

  汉末。

  此时身处邺城的曹操,看到天幕上呈现出后赵崩溃后,群雄割据的示意图。

  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在中原起兵。

  南征北战,征讨各路诸侯的情景。

  即便曹操自己本就是从乱世中拼杀出来的诸侯。

  当时中原的局势也很混乱。

  可看到天幕上后赵灭亡、冉魏建立之后那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局面。

  曹老板也是感觉头皮发麻。

  曹操站在天台上,望着邺城的繁荣景象。

  又对照着天幕上那陷入战火与厮杀的邺城。

  忍不住感慨万千地说道:

  “乱,确实乱!”

  “那当真是一个极端混乱的乱世。”

  “即便我曹操当年,也是从乱世中走来。”

  “但仍不得不承认,与我们如今所处的乱世相比。”

  “后世的五胡乱华时期,才是真正的混乱不堪。”

  “毕竟大汉衰微之后,虽说天下群雄割据,各自拥兵一方。”

  “然而,只要有我曹操坐镇,天下便没几个人敢称帝,没几个人敢称王。”

  “天下大部分诸侯,至少在名义上还是得尊奉天子。”

  “彼此之间也讲究一个情面。”

  “而那后世的五胡乱华,特别是石虎死后的混乱局面。”

  “简直是真正无序到极致的疯狂屠杀!”

  “这种混乱的局势,想要破局,实在太难了。”

  “看冉闵周围的各路胡人势力,个个兵强马壮。”

  “恐怕冉闵撑不了多久,后续指望他打胜仗应该很难了。”

  “哎,不过也无所谓。”

  “他是个大魏。”

  “我也是个大魏。”

  “他的冉魏政权虽然没什么前景。”

  “但能够在死之前重创那禽兽不如的羯胡,把石虎一族杀光。”

  “已经算是大功一件了。”

  天幕继续讲述:

  【生存还是毁灭?】

  【困守孤城无异于坐以待毙。】

  【冉闵的选择是主动出击!】

  【他必须利用汉民被激发起来的短暂狂热,在敌人完成合围之前,以攻代守,打出一片战略空间。】

  【冉闵亲率冉魏精锐之师,如同出笼的猛虎,连续征战。】

  【进攻盘踞在冀州、青州一带的后赵残余将领刘显、张贺度等部。】

  【史载他“与羌胡大战,前后十余战,皆大破之”。】

  【尤其在苍亭一战,冉闵大破后赵大将张贺度、段勤、靳豚联军,斩首近三万级,尽俘其众,声威大震。】

  【紧接着,他又挥师北上,在阴安击溃了后赵汝阴王石琨的部队。】

  【并且冉闵还派使者到长江边上,隔江对东晋士兵喊话说:】

  【“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

  【但东晋这边没有答复冉闵的外交请求。】

  天幕外。

  秦朝。

  扶苏看到东晋的反应,也是不禁有些着急。

  扶苏说道:

  “这东晋之前不就是被羯胡攻破了首都,连皇帝都被俘了吗?”

  “如今北方后赵崩溃,羯胡被杀得差不多了。”

  “东晋正是北伐收复失地的好时机啊!”

  “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晋朝怪不得被后世称为最拉胯的王朝,确实是有原因的。”

  “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去北伐收复中原。”

  “哎,真是一群自甘堕落之徒!”

  听了扶苏的话,嬴政也陷入思考。

  乍一看,嬴政同样觉得这是后世东晋收复失地的绝佳时机。

  毕竟从地图分布来看,东晋当时实力颇强。

  理应能组织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用以北伐。

  从东晋所占据的淮河一线向北进军,无需太长时间便可杀到黄河。

  与冉魏政权联合击败其他胡人势力,并非没有机会与可能。

  但嬴政留意到一个关键问题。

  东晋是皇帝,冉闵也称帝了。

  这就可不行。

  于是,嬴政缓缓说道:

  “冉闵此徒,称帝还是过于着急了。”

  “倘若他只是称魏王,那东晋或许还能与他联合。”

  “可他既然称帝。”

  “而东晋以正统天子自居,又怎会与冉闵这样近乎奴隶出身的伪皇帝联合作战呢?”

  “在东晋眼中,冉闵除了是汉人之外,恐怕与其他蛮夷胡人势力并无差别。”

  “别说联合冉闵,东晋能不对其背后下手就不错了。”

第925章 小项羽VS小韩信!冉闵遗言有多霸气?

  天幕继续讲述最后部份。

  【一系列的胜利,拓展了冉魏的控制范围,暂时压制了后赵残余势力的反扑。】

  【进一步展现了,冉闵作为一代枭雄的军事才能。】

  【此时苍亭战后的巅峰冉魏,拥有三十万精兵,大军旌旗绵延百里。】

首节上一节1073/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