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74节

  【即使是后赵巅峰时期,也没有如此浩荡的军威。】

  【但这也是最后的辉煌了。】

  【随后冉闵率领十万围攻襄国,在强攻不下后,改为长期围攻。】

  【襄国石祗自去帝号,向各方胡族求援。】

  【羯族石琨、羌族姚襄、鲜卑慕容纷纷率军来援,三方胡族加起来精兵十万。】

  【冉闵率军主动进攻,却被包围击败,全军覆没。】

  【虽然随后,冉闵再一次在邺城,以少量残军击败了石祗派来的七万大军,并最终反杀,攻克襄国。】

  【基本上消灭了后赵残余,从此北方再无羯族势力。】

  【但就在这来回拉扯的期间内。】

  【国家的经济已经崩溃,土地无人耕种,百姓存活只有十之二三。】

  【加之杀了李农之后,冉魏政权内部开始离心离德。】

  【黄河以南的徐州、兖州、豫州、荆州等地,尽数投降东晋。】

  【冉魏的实控土地越来越少,赋税也收不上来。】

  【根本养活不了邺城的大军。】

  【冉魏的军队陷入山穷水尽,不断离散,冉闵自己都只能带着剩余的士兵,离开邺城,前往其他地方就食。】

  【而致命的阴影已从东北方向急速逼近。】

  【前燕皇帝慕容,在慕容恪、慕容垂等名将辅佐下,趁着冉闵主力在南方和西方鏖战、河北腹地相对空虚之际。】

  【于公元351年十月,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分三路大举南下入侵。】

  【慕容鲜卑的军队,是当时北方最精锐的力量之一。】

  【其鲜卑铁骑更是号称天下无敌,早在石勒时期就闻名天下。】

  【如今后赵内部全部打烂,在辽东发育多年的慕容鲜卑,已然成为了北方实力最强的势力。】

  【冉闵闻讯,迅速调集所能集结的所有精锐部队,由他亲自统领,北上迎击燕军。】

  【公元352年正月,冉闵与慕容恪率领的燕军前锋在安喜首次遭遇。】

  【冉闵身先士卒,魏军士气如虹。】

  【虽然魏军都是步兵,但初战便击退燕军铁骑,展现出了冉魏核心精兵的强悍战力。】

  【慕容恪在网友们称为小韩信,用兵灵活多变。】

  【慕容恪深知冉闵勇猛,魏军抱死战之心,锐气正盛,不宜硬拼。】

  【于是审时度势,主动后撤,诱敌深入。】

  【冉闵这边后方不稳,粮草紧缺,求战心切,想要速战速决。】

  【渴望一举击溃燕军主力,遂率军一路追击。】

  【冉闵十战十捷。】

  【慕容恪则且战且退。】

  【将冉闵引向预设的战场。】

  【廉台的旷野,适合铁骑作战。】

  【这正是慕容恪选定的战场。】

  天幕外。

  曹操。

  “鲜卑人能骑善射,确实是优秀的骑兵。”

  “这慕容鲜卑,又有精良的铁甲重骑,声势只怕是不亚于虎豹骑。”

  “冉闵能率领劣势兵力的步兵,连战连捷,属实不易。”

  “看来我之前,还是低估了他的军事才能。”

  一旁的曹丕听了曹操的话,陷入思考。

  他疑惑地问道:“父亲,冉闵能以步兵连续战胜骑兵。”

  “而且还是数量处于劣势、吃饭都吃不饱,疲倦不堪的步兵。”

  “战胜养精蓄锐、来势汹汹的鲜卑铁骑。”

  “这确实困难。”

  “但会不会是那慕容恪故意战败呢?”

  “毕竟天幕上也说了,慕容恪抓住冉闵想速战速决、拖不起的心态。”

  “主动不断后撤,把冉闵的魏军主力,引向对鲜卑骑兵最有利的地形。”

  “然后再一击必杀!”

  “不出意外的话,天幕接下来就要讲述,落入慕容恪陷阱的冉魏大军,被骑兵在平原上反复冲杀战败的场景了。”

  不得不说,曹丕的分析很有道理。

  但曹操还是摇了摇头。

  心中甚至对曹丕的军事能力有些失望。

  但曹操还是耐心的解释说道:

  “诈败诱敌,这确实是一个策略。”

  “但实际战况,绝非慕容恪能赢而不赢。”

  “慕容鲜卑兵力本就占优势,又是养精蓄锐的骑兵。”

  “若不是冉闵所部确实能打,何需连战连败、诱敌深入呢?”

  “要知道,故意诈败、佯装不敌、诱敌深入。”

  “这固然是好计策。”

  “但风险也极大。”

  “稍不注意,佯败就会变成真正的溃败。”

  “连败十场,更是会导致士兵畏敌如虎,后续战斗更容易溃败。”

  “慕容恪应该也想正面击败冉闵,可经过战斗,发现不行。”

  “所以没有投入所有兵力,而是放任前锋军战败。”

  “如果不是确实无法迅速击溃冉闵。”

  “慕容恪,他又何必冒着全军溃败,连续输十场的风险,把冉闵引入包围圈呢?”

  “还不是因为确实打不过,所以才不得不兵行险招,引诱冉闵上当。”

  “不过,慕容恪这战术确实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

  “士兵太容易溃散。”

  “慕容恪能用这一招,还能连败十场却士卒不散。”

  “从这一点能看出,他绝对是军事高手。”

  “治军能力绝对有周亚夫之风。”

  天幕继续:

  【慕容恪准备决战了。】

  【但鲜卑铁骑连败十场。】

  【士卒心中多有畏惧,慕容恪便挑选五千最勇猛、最擅长骑射的鲜卑勇士。】

  【给他们配上最好的战马和双重铠甲,由自己亲自率领,作为中军主力。】

  【为了防止他们被冉闵强行冲散。】

  【慕容恪又将这五千最精锐的铁骑,用铁链将战马互相连起来,强行让他们无法逃跑。】

  【再在两侧布好骑兵,随时准备包抄魏军侧翼。】

  【在精心挑选的战场,决战打响。】

  【冉闵果然如慕容恪所料,将主力步兵方阵置于中央,自己则亲率最精锐的“乞活军”及部分重骑兵,直扑慕容中军大帐!】

  【冉闵骑着日行千里的朱龙宝马,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

  【顺风击之,所向披靡,斩燕将数十级,单人击杀三百鲜卑铁骑。】

  【硬生生在燕军严整的阵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魏军将士见主将如此神勇,士气大振,奋力向前推进。】

  【慕容恪的中军在冉闵的狂攻下,阵脚开始松动,似乎即将崩溃。】

  【就在这关键时刻,慕容恪举起了令旗。】

  【侧翼埋伏的重甲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从侧翼猛然撞入冉闵突击部队的腰肋!】

  【这些重甲骑兵,人马皆披坚甲,冲击力极其恐怖。】

  【魏军正全力向前突击,侧翼完全暴露。】

  【猝不及防之下,阵型瞬间被这股毁灭性的力量冲垮、撕裂!】

  【慕容恪的中军也趁势稳住阵脚,发起凶猛反扑。】

  【冉魏大军溃败。】

  【冉闵虽陷绝境,仍爆发出惊人战力。】

  【冉闵“溃围东走”,试图杀出重围。】

  【所到之处,燕军人仰马翻。】

  【然而,冉闵本人虽然能连战一天一夜,战马却无法做到。】

  【朱龙宝马终因力竭,在奔逃二十余里后倒毙。】

  【落马的冉闵,被蜂拥而至的燕军团团围住,力竭被俘。】

  【不久,邺城被围攻、人相食,坚守数月后陷落,冉魏灭亡。】

  【而冉闵被押送至前燕国内。】

  【前燕皇帝慕容,斥责冉闵:“汝奴仆下才,何敢妄称天子?”】

  【冉闵虽为阶下囚,却傲骨犹存,昂然回应:】

  【“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这掷地有声的回答,彻底激怒了慕容,鞭打三百鞭,送往慕容老家。】

首节上一节1074/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