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上) 第1139节

可下个偶然的机会,却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那就是他们发现了,现在的安息帝国内部似乎特别的空虚。除了一些小城之类的,那些生活在平原上的部族部落,那些村落,根本就没有什么的防卫力量。往往,他们的逃兵一到,就可以轻易的屠灭一村,匆忙间,就能获得他们急需的补给物资。

有了这样的情况,阿甲王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他也被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追得发狠了,他干脆命令一些匈奴的军将及部族首领,着他们各自率人四散逃命,他的身边就只留下一两万人马,引着安息帝国的追兵在其帝国到处乱窜,命那些分散各地的匈奴骑兵,到处去杀人放火,掠夺物资。

这样一来,安息帝国就麻烦了,可谓处处烽火,随处哀鸿遍地。

一开始,只是拉伊圣地一带地区如此,但随着安息帝国的军马的追杀,匈奴人已经不仅仅只限于在拉伊圣地一带逃窜了。反正,哪里觉得安全,他们就往哪里逃。而所过之处,每碰到那些没有什么防卫力量的村落及部落,他们就会毫不客气的大开杀戒。然后又赶在后面的追兵杀来之前,逃之夭夭。

甚至,这些匈奴人,他们被后面的追兵追得急,明知道不太可能对所碰到的村落部落进行劫掠,可他们就是顺手放一把火也好,尽可能的给安息帝国制造麻烦。

安息帝国腹部地区有多大?其实就等于大汉的中原地区。

而同样的,亦是安息帝国的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酵,已经导致整个安息帝国震恐了。

现在,安息帝国的皇帝及朝臣,以及罗马帝国派驻在安息帝国的使臣,已经全都焦头烂额。

他们早前合谋悄悄调动巴基斯坦防线的骑军回来攻袭匈奴骑军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也是他们现在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明明他们攻袭得手,几乎将那些该死的匈奴人灭了,只是让他们逃出了小半人马。却居然影响到了他们整个安息帝国。

并且,事情似乎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些逃窜在安息帝国各地的匈奴骑兵,就有如是蝗虫,扑不灭杀不死,却对他们帝国各地造成了无法祢补的危害。

可以说,安息帝国上下,面对这样的状况,真的束手无策。

因为无论他现在有什么的应对策略,但是那影响已经造成。加上,他们现在,又如何去一一消灭那些流窜在他们帝国各地作恶的匈奴人?

帝国所治下的各地,虽然没有严谨的分州分郡制,但各地都还会有多少留守的军马。可是,他们现在就碰到了以上所述的案例。那些流窜进他们内地的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就似乎专门流窜进他们的帝国内作恶一般,每时每刻都对他们的帝国子民造成惨绝的伤害。

乱了,整个安息帝国都全乱了。

不过,乱的是帝国当中没有什么自卫力量的子民,慌的是那些一般的帝国民众。

而且,暂时,帝国的民众,也只会痛恨那些直接残害他们的匈奴人,却还没有怨恨到他们的帝国王室方面。

毕竟,安息帝国方面一直都有追兵在追杀着那些凶残的匈奴人。这些都是帝国民众可以看得见的。所以,暂时来说,这些匈奴骑兵流窜进帝国之内作恶,似乎还怪不了帝国王廷方面,最多,就是抱怨帝yankuai马作战不力,救援不够及时罢了。

这些流窜进安息帝国各地的匈奴人,他们倒也不敢对那些小城镇,那些有着一定自卫力量的村落、部落下手。因此,总的来说,暂时所伤害到的,也只是安息帝国当中的一小部份人。还不至于让安息帝国政局动荡。

也就是说,安息帝国王室方面,现在还勉勉强强的能控制得了安息帝国的政权。

不管现在的局面有多烂,但也总得要有一些应对的方案。

所以,安息王宫方面,很快就有了一些暂时减弱影响的计划出台。

首先,基于那些匈奴残兵在帝国内乱窜的状况,帝国方面的军马已经不宜追着他们到处追杀了。所以,命令追杀的帝yankuai马,暂时停止追击,这样,也多少可以避免那些匈奴人狗急跳墙。当然,停止追击的军马,暂时就先驻扎在各地,对当地的一些没有什么自卫力量的村落及部落进行保护。在收到确切的匈奴逃兵的地方之后,他们再出击,务求一击即中,要包围起来,不能再让那些匈奴骑兵逃走作恶。

其次,就是安民,要求那些帝国民众,尽可能的向城镇及大部落靠拢,接受帝国驻防军马的保护。并且,要求帝国各地的子民,能够及时的将他们所看到的匈奴骑兵的情报向地方军马报告,方面地方军马出击。

实际上,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保护好帝国当中的那些城镇当中的人。安息帝国方面,只要确保他们的城镇不失,那么帝国还不至于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这样,也就等于是直接放弃了那些生活在野外的小村落小部族了。因为,安息帝国并非大汉,他们现在根本上就不可能做得到将所有一个地区当中的民众都集中在一个城镇当中生活。

他们没有那样的经济基础,没有那样的实力。

所以,要求那些小村落小部族向城镇靠拢,其实只是一纸空话而已。

因为,向城镇靠拢的话,谁来安排那些人的吃喝?谁来安置他们住所?

这些计划,是在他们没能立即马上解决那些流窜到他们帝国的匈奴骑兵的情况之下,不得不如此的一种做法。

起码,可以暂时安一安帝国子民的心。

但是,这也绝非是长久之计,可以预见,接下来,安息帝国将要暴发出更大更多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章 盟军的弊端

对于安息帝国而言,匈奴人对他们帝国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们暂时还拿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甚至他们连要克制匈奴人在他们的境内作恶的有效办法也拿不出来。

如此,他们就唯有弃车保帅,也就是说,暂时放弃对那些生活在帝国野外的那些民众及小部落的保护,转而集中力量,确保他们的城镇及大部族聚居地的安全。

就目前而言,这个也是他们在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匈奴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而如何对付那些流窜在他们帝国各地的匈奴人,他们也不得不做好长久跟匈奴人作斗争的思想准备。

要将流窜在安息帝国境内各处,总约有十来万的匈奴流寇,的确不是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剿灭得了的。除非他们现在可以不管巴基斯坦防线,调回大军,对安息帝国境内各地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扫荡。利用更多的兵力,压迫那些流窜在帝国各地的匈奴骑兵,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然后慢慢的收网,将他们一网打尽。

可是,相对而言,大汉帝国的大军,与匈奴人的那流窜的十来万人马,孰轻孰重?这个就不用多言了。

在这个时刻,罗马帝国派驻在安息帝国的使者。其实是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一个王弟,算是亲王了。叫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

这一次两大帝国结盟,事关两大帝国兴衰成败的大事。并且,一起出动了如此多的军马,双方在协调方面,都必须要紧密配合,不能出半点差错。还有,就是牵涉到两大帝国各自帝国的利益的问题,也必须得要争取。

如此,在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前来安息帝国帝都与安息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会面,一起盟誓结盟之后,他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帝都太久,留在安息帝国帝都坐镇的。所以,在结盟不久之后,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便回罗马帝国去了。

如此,他特意派来了一个可以代表他,以及代表罗马帝国,又值得他信任的人前来安息帝国作为特使,让其全权代皇帝处理一切与安息帝国结盟的事宜。

这个人就是罗马皇帝的王弟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

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对于罗马皇帝,的确是非常忠诚的,一直以来,他对皇帝哥哥真的没有半点不轨之心。他与罗马皇帝的关系,就有点似匈奴大王阿邪王跟阿甲王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才会如此放心,派这个王弟来主持与安息帝国方面的协调工作。

而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也的确很好的完全工作,就目前而言,两大帝国的军马调动方面,互相配合得的确没有什么的差池。并且,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也已经尽可能的为罗马帝国争取到了应该得到的利益。

所以,在整体而言,罗马帝国方面,要比安息帝国方面好了不少。起码,罗马帝国方面,还不至于要向广大的帝国子民下手盘剥过重而导致帝国的民生崩溃。

现在,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却通过安息帝国的社会状况,顿感警惕。他在担心,万一自己的罗马帝国也如安息帝国这般不顾后果的征兵,向民间征收太多的赋税,那么到时候肯定也会如安息帝国现在这般,会使得民间动荡。一旦再发生一些地区的动乱,那么就真的会危及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行,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帝国因此而灭亡。

所以,他觉得,绝对不能让罗马帝国陷于如安息帝国现在这般的境地。

他认为,两大帝国现在应该是尽快解决两大帝国结盟共抗北方贵霜帝国的汉军的问题了。因为这事儿,绝对不能拖得太久。越是拖得久,对于两大帝国而言,都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到时候,谁也承担不起。

因此,他觉得不管了,抱着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他决定加紧崔促,要安息帝国方面尽快制定出一个可以尽快解决两大帝国的大军与汉军的僵持局面。

首节上一节1139/18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