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之后,陈嘉庚直接问王南来南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华人在异乡,自当互为援手。
王南没搞明白,这些人不冷不热的样子到底为什么。不过他准备实话实说,毕竟自己没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自家说了实话,也由不得别人拿来做假话。
王南长话短说:
有两位高人批了命数,到南洋才能留下后人,为求后才来到新加坡这是其一;
在军统送来将军服与证件时,我曾自思在不能上战场时还可以为抗战再做些什么,却发现我的一身特长只为个人所用,一路上都在思考如何能造出一个普通人都能去杀日本人的武器,直到今天下午与几个英国人谈了谈,我的想法才成熟。
我准备用我手里的这些钱,做成个产业,让钱能赚钱,赚的钱和余下的钱都在这里生产成武器,再送回祖国,让中国人也有合适的武器打击日本人。
王南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自己的意图说完了。
陈嘉庚与几位华人名流都互相看了半天,随后一位林姓老者问王南:“王将军的钱是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吗?”
王南肯定的回答:“不错,抢了几次的钱”。
几个人默默无言,一个年轻一些的后人忍不住问了句:“将军为何不在国内捐款?”
王南有点吃惊这个问题,他疑惑的问:“为什么要捐款?”
停了停,他想到了这个人问的意思,接着反问:“往哪里捐款?”
这话问的有点不太对劲。
几位华侨名人都是老江湖,立刻抬起头来,陈嘉庚带头问道:“王将军没有看到报纸?”
王南愣了下:“我从香港上船到现在都没看过报纸”。
那个年轻一些的后生立刻从包里掏出一张南洋华人自办的报纸。
上面的标题霍然是《王南将军携巨款移居南洋》,王南嘿嘿一笑,眼睛就扫向正文。
正文都是引述自国内大报的摘要,王南三下两下看完六七个转载的内容,最后看到了编者按。
编者按上居然写着,望王南将军带动华侨捐款捐物,回报祖国。
王南在肚子里暗骂:都是些什么东西啊,杀了多少人不讲,挨了一枪掉了半条命没人去讲,全盯着钱看。也没一个说我抢日本人的钱是应该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反倒是我带钱出国不对了。
李秀见王南看完在思考着什么,她就接过报纸来。
李秀三眼五眼的看完,又把报纸的其他文章扫了几眼,一下子就怒了:“我家先生出生入死,一个人杀掉了那么多日本人,还被各国通缉过,抢了日本人的钱,反倒想让我们捐给不相干的人?”
王南赶紧拉住李秀,这一杆子打死了所有人也不好。
李秀被拉的停顿了一下,吐了口气,就平静说:“你看这篇文章”。
在报道王南那篇文章的下面,是另一篇文章,写的是捐多少钱能武装出一支军队,意在鼓励华侨们多捐款。
王南只看完自己的,还没注意其他的文章,拿过来报纸一看,笑了。
李秀指的文章那里说了一句话:每捐300万元就可以让祖国多一个师。
据王南所知道的各类枪和弹药的价格,按一个师一万人算,20响和步枪都在七八十元以上,轻重机枪又都在两百元起以这个价位上。这些轻武器配上几个基数的子弹怎么都得上100万了。
一个师起码要有大大小小五六十门炮,这炮的价格不好一概而论,小炮(迫击炮)几百大洋,日本的山炮便宜些,进口大些的火炮好象都是上万美元(一美元大概值两大洋),进口的炮弹起码四五十个大洋起价,几个基数就是一箱子银元,一个师的炮兵怎么也得花上一百三五十万吧?汽车哪?军马哪?服装哪?伙食哪?士兵训练的弹药哪?军晌哪?
300万哪里够?
战争的帐可不是这样算的。
何况这样一个师的作用与战果……
王南刚想到这里,李秀又说话了:
“我夫妻家里被日本人烧死几十口,我家先生杀敌过万,我家先生也身受重伤,为何报纸上不讲,为什么这面报纸上只说抢了日本人的巨款?只说各地需要捐款?”
“我家先生一分军费没拿,杀的日本人比几个师都多,请问各位,这要是收捐款收多少合适?”
李朝甲接口道:“我没有我师父的能耐,杀了五六年日本人,杀多了就记不住了,跟教导总队一起的时候,他们说我起码打死了五百多日本人。之前都是抢日本人的枪和子弹,后来教导总队给了我一杆好枪,前前后后一两千发子弹这样,我不知道是不是捐款来的。反正,我一家人的生计都得靠扒打死的日本人养活,没用捐款也抗日了”。
林医生也直摇头:“跟日本人作战,没钱是不行,可不能拿有钱捐不捐钱说事吧?王将军抢日本人的钱还被这样说就不讲公义了”。
张庆元看了看自己这边的人除了他都说话了,也说了句:“淞沪会战时,我一个连都打光几次,我从一个班长直接变成了连长,没一个人后退一步”。李朝甲看他说的不沾边,就拉了他一下,张庆元识趣的闭上了嘴。
王南也有些心血澎湃,隔着衣服摸着胸前隆起的伤疤,感慨的说:“几年前,南京上海的报纸上都说我与日本人有私仇,我杀日本人我抢日本人皆因私仇”。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指着自己和李秀说:“我,我夫人,还有我一个姨太太,是那一村三十几口的幸存者,我们开枪打死了两个日本兵活了下来。报仇是有的,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没有吃的了,只好一路打日本人的黑枪,就为了抢他们的军粮抢他们的枪支子弹抢他们的钱,好活下去”。
“杀日本人这么多年,也抢了日本人这么多年,今天却是第一次知道我还得捐款抗日”。
“我跟一个银行的大班聊过,他说我抢日本人一吨黄金,日本人就亏上三吨,一吨是他们的本金,一吨是本金起码能产生的盈余,还有一吨是放在了我手里,我就是把黄金丢到黄浦江里都赚大了”。
几位华侨名流听到这里都苦笑起来,压着前线杀敌成河的人去捐从日本人那儿抢的钱,怎么说都丢人。
一位老者背起了兵法:“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一位文化人立刻接口道:“将军之意,我等已知,明日我便在报纸上陈明将军的动作,为将军主张”。
王南赶紧说:“别急,兵工厂这个还得英国人发牌照”。
那文化人说:“那就先不说这事,其他的还真得说说,我们吃苦捐款无妨,不能让杀敌无数,又就食于敌的王将军身体受损,名义也受损”。
酒席上再提捐款的事儿就没什么意思了。
大家因为误会解开,开气氛始活跃了起来。
陈嘉庚换了话题,就问王南怎么做商业上的运作?
王南就把他忽悠英国人的那一套说了下。
陈嘉庚有些皱眉,看王南正看着他,他马上解释到:“华人在南洋有钱不假,只是生计苛苦,为祖国捐款这块,南侨总会公定每个人入十捐一,再去置业,多数家庭将再难以维持生计,恐怕去买房的人不会太多”。
王南闻言有点吃惊,他还真没想到这回事儿。
不过陈嘉庚想了想,说:“我一直有个想法,不如这样,我们先集资办个银行,让钱先周转起来,做大工厂就能解决很多人的生计,他们有生计也会考虑置业,这样地产也能做起来,所得盈利再去生产武器、药品支援祖国,这样应该把钱活泛起来”。
王南觉得这办法不错。
几个人就向着这个方向深谈起来。
第一百三十章 花钱如流水(被上架,加两更免费,二)
夜色已深,王南才与众南侨总会的人商量出一个章程草案,以王南的名义建立一家银行,众人入股,以推动拆迁改造、开设工厂,带动底层华人务工,把生计做大,最后把南洋这一片华人的商圈做大。
这里面有些东西王南也看得出来,南侨总会的人也很看重王南的武力,估计就是有些资料里说的,华人与原住民有很多冲突,恐怕与英国人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
章程之首就明确表示拿出银行控股下的各产业及其工人收益的10%支援祖国抗战,直到胜利。
等王南回到南侨总会安排的住处,他的心才静了下来,坐在床上盘点这一天来的得失。
现在手上一个城区拆迁改造的大项目,水泥厂、机械制造厂、枪械厂、钢筯厂和配套的码头这几个实体,未来还得建个制药厂,在这些实业的上面,还有众人商量的合股银行。
按照酒席中他们集体估算出来的投资额,几个实体因为只需要买设备和原料,150万美元就可以做下来,而且还不是一次性投资到位,水泥厂和钢筯厂这两个投产后,其他的项目才随之展开。
与英国佬定下来之后,各种支出起码要付出去120万美元。
合股银行他是大股东,这个需要他拿出50万美元做银行的准备金。
他翻出新加坡地图,琢磨着筹建的时候还好说,以后得在新加坡河边上找块地方盖个银行大楼。上海的银行可都有五层八层的大楼放在黄浦江边上。
王南盘算了半天,才庆幸还好土地款不用前期支付。
不过,一会的功夫他就回过味来,如果按当初自己一步步来的话,也不会一下子就投资这么多内容。
第二天一早,一个英国帮办就跑来找到王南,海峡殖民地同意了王南的要求,各方面需要王南与他们开始深入和细化。
王南深知论开枪杀人,满新加坡找不出一个比他强的,可论商业谈判这事儿,那就算了吧,还是求助南侨总会的人吧。
只是也需要培养下自己的人。
王南让这个帮办容他安排一下再带人过去,随后喊了李朝甲先去请南侨总会的人。
又把自己的女人和那些老兵都叫过来,王南把现在的重点是商业这块说了出来,就问大家谁对这个感兴趣,可以先在南侨商会的人后面跟着学,以后就转到商业这个方向来。做不了商业的人还是暂时先充做随行护卫。
只站出来几个识字又接触过点小买卖的人,其他人都不好意思的往后面缩着,张庆元也嘿嘿的笑着往后退。
王南很无奈,这些老兵多数人只能勉强写自己的名字,其实包括他自己在内摸惯了枪的人,都习惯了动手解决问题,对商业这块脑子都不大够用。
不过,身后的女人们有点乱,王南回过头来,只见林同学举起了手。
王南只稍愣了下,他差点忽略了这林同学,与李秀一个专业毕业,学校学来的英文应付一般的交流没问题,其他的用心学习一下就可以上手。
他心想,这总算又有一个可以帮上手的自己人了。就让李秀带着林同学跟着参加这些细节过程,不懂的问南侨总会的人,其他的人都跟在后面学习。
在等李朝甲带人回来的时间里,李秀小声跟王南讲:“二丫跟我们多少也会说几句英语,让她也跟着来”。
王南知道她的想法,不作声的点了点头。
没等多久,南侨总会的人就过来了,昨天酒席上的人和六七个经理人,紧张的赶了过来。
陈嘉庚过来先把一叠文稿递给了王南,说是这几个经理人连夜整理出来的。
王南连声说好,又把英国人让今天开始谈判细节的事说出来,希望陈主席能帮衬一下。
陈嘉庚笑的很灿烂:“都一家人了,还说什么帮不帮的,你看,这人都准备好了”。
随后指着身后这几个经理人,说:“这些都是咱们新加坡华商中的行家,我特意请来帮忙几天”。
王南对此只能报以感谢。
陈嘉庚与其他人留下了几个经理人就告辞而去,他们手上的事情不比王南少,除了自家的事情和发动捐款,还得落实王南的这些想法。
王南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一个劲的挥手。他嘴拙,说不出太过应酬的话,心里却对这些同胞们的爱国与仗义佩服又感激。
留下李朝甲和张庆元看家,王南带着这些人就随着英国帮办就走向新加坡的市政府。
路上,他把所有的设想和预期目标都跟几个经理人交了底。
等到了市政府,英国人还没看到,摄影师就过来请王南过去拍照。
王南不知道国籍这事儿里面的猫腻,还心里想着这些人真热情,就过去准备拍了大头证件照。他随口问了句其他的人什么时候拍照?跟着摄影师的一个英国帮办说,将军的先办好,其他人在海关都留了底,可以随时过来拍照。
王南拍完了,让跟着他的几个人也都一起拍了,这才一起走到会议室里,开始谈判。
随着谈判的进展,王南就发现他还是安静的当个金主,负责掏钱就好了,商业上的事情,处处都有玄机。要不是经理人时时跟他解释,他都听不明白那些专业用术语。
没这几个经理人在前面冲杀,以他对新加坡的了解,他几个实业的位置和面积上和建设难度上都会吃上很多暗亏。
这次谈判把新加坡和柔佛的地界放在一块谈,谈判双方都是临场发挥,海峡殖民地只是原则的同意,具体的东西全是这些英国人与王南的人面对面的商谈。
在这个会议室里,二十多号人从早上一直谈到晚上才拿出个基本方案来。
码头的位置放在了新加坡岛的西侧,只是这个位置并不好,成本也会很高,新加坡岛这边还得填一些海才能建好码头,对端也要修上十多公里的公路才能到王南特意要的枪械厂用地,这条路的中间有一个水泥厂的位置。
不知道为什么,对面的英国人很坚持这个方案。
最后的结果是在海峡两岸都要到了大片的农田、空地、海滩做为补偿,象对面柔佛地界码头的后面,给了近五平方公里的盐碱地,做为王南的工业用地。
对于拆迁改造这块,几个经理人合计了一下,在将要开始谈判前的休息时间里,由一个李姓的经理人向王南建议,把市政府西侧两里地外、新加坡河南边,那一大片不处平整的地都要下来,在那里修桥建盖新城比较拆迁改造旧城划算非常多。
王南还不清楚那一带是原住民的地盘,可不管知道不知道,经理人提出来的意见肯定是商业价值最大的,如果有问题那就让英国人去头痛吧。立刻虚心接受了这个建议。
因为都是基础设施基础建设的内容,敲定下来的速度很快。等所有谈判完事之后,王南向英国人提出增加一项,他想在新加坡办个银行,用来经管他的钱。
参加谈判的英国人员说这个按正常申请就好了,不用要专门提出来。
今天谈判下来的东西形成了中英两种文本,中文的只是一个参照件。大家在今天的内容上签上字后,王南就邀请双方参加谈判的人参加西式的宴会,以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