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542节

  在残酷的战斗中,他们开始学会如何面对巷战这一特殊的作战环境,并积极思考战术方面的创新运用。

  不再像之前那样单纯地等待装甲部队和空军开道,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

  尤其是在巷战中遇到一些坦克射击角度难以够到的碉堡时,德军士兵发现铁拳火箭弹成为了他们的得力武器。

  铁拳火箭筒现在可是成了步兵们的最爱,因为这玩意中实在是太好用了。

  当遇到抵抗顽强的英军时,德军士兵就会使用铁拳火箭弹,往往能一发入魂,直接将英军的抵抗力量击退。

  然而,英军也深知自己的处境,他们明白必须要彻底消灭这支登陆的德军。

  所以,英军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抵抗精神,这也使得德军在进攻过程中遭遇了更为激烈的抵抗。

  但是德军也没想到,英军的抵抗会如此的顽强,这给德军的进攻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也让这场登陆作战变得更加艰难和血腥。

  只不过战争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残酷性,双方都在不断地适应和调整,为了各自的目标和使命而拼尽全力。

  “这是目前登陆作战以来,遇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凯特尔元帅深呼吸一口气说道。

第409章 慈父也开始着急了!

  “你是说你们登陆遇到了不少麻烦?”寸云生看着面前略显焦急的威廉,神色依旧平静,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登陆英伦三岛,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大胆而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无数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

  “是的。”威廉的眼神中满是希冀,紧紧地盯着寸云生,期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有力的支持或者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威廉看来,既然寸云生提出了这个大胆的计划,那么他必定有应对当前困境的办法。然而,寸云生却缓缓地摇了摇头,这让威廉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又黯淡了下去。

  “我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你们的海军实力还是太弱了,但凡强大一点,也许就能彻底占领英伦三岛。”寸云生的话语直白而现实。

  对此,威廉无法反驳,因为他深知德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的相对弱势。

  尽管德国陆军在欧洲大陆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但海军的实力却一直是他们的短板。

  但事已至此,想要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海军的实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德国只能另寻他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

  “寸,难道就没别的办法么?”威廉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困境束缚住手脚。

  “你们的计划不就是为了吸引盟军的注意力么?”寸云生微微皱眉,继续说道,“不过力度并不够,英军的表现很一般。”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如果是他来指挥这场行动,肯定会想办法加大登陆力度,营造出一种与英军决一死战、鱼死网破的假象。

  这样一来,或许盟军会考虑从其他地方抽调主力部队来应对德国在英伦三岛的攻势,从而为德国在其他战场创造机会。

  “你的意思是加大登陆力度?”威廉急切地追问道,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然而,他心中也清楚,加大登陆力度并非易事。

  “可是,登陆作战跟陆地作战完全是两码事,后勤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恐怕无法投送更多的部队。”威廉无奈地说道。

  这确实是德国军队目前最为尴尬的地方。

  他们深知加大投送力度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战略效果,但后勤保障的困难却成为了他们无法跨越的障碍。

  登陆作战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装备支持,而后勤补给线的脆弱以及物资运输的巨大压力,使得德国无法轻易地增加登陆部队的规模。

  闻言,寸云生也只能轻叹一口气。

  他非常理解登陆作战的难处,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精确的作战计划以及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

  寸云生陷入了沉思,他在努力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策略可以帮助德国突破当前的困境。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似乎并没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要么试试伞兵空投,要么就加大投送力度,让盟军看出你们的决心。”寸云生思索了一会,也只有这个办法。

  听到这话,威廉也点点头,他也知道好像除了这个,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不过他还是将寸云生提供的思路发回国内,让国内的将帅们去头疼。

  ……

  同一时刻,头疼的还有慈父。

  是的,没错。

  慈父最近的日子确实过得不怎么顺心如意。

  冬季攻势之前,还有一个精心制定的夏季攻势。

  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结果遭遇惨败,损失惨重。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兵力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但丢失的士气却没那么容易快速恢复。

  尤其这一次苏军进行筹画的冬季攻势,原本以为会有很大的战果。

  结果东线的德军,有了准备,让苏军的进攻力度,被削弱了。

  不!

  应该说德军的防守非常顽强,这跟预先制定的计划,完全不一样。

  这让媳妇想要尽快结束战争的想法彻底落空。

  他们已经参战两年时间,结果损失近七百万人,这样的巨大伤亡已经让其达到了承受的极限。

  得亏苏军拥有非常强悍的组织能力,若换成其他国家,恐怕早就崩溃了。

  正是基于如此惨重的损失,慈父愈发渴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原本按照他的预估,夏季攻势一旦成功,战场的主动权将重新回到他们手中。

  到那时,压上全部兵力,彻底击败德军不过是翻手之间的事情。

  结果,夏季攻势惨败。

  他并没有气馁,又继续筹措兵力,寻求援助,终于又积攒了一批物资。

  这一次他要发挥冬季优势。

  然而,现在东线的德军得到了大量的后勤补充,让他的所谓冬季攻势变得有些虎头蛇尾了。

  战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或者说,远远低于预期。

  所以慈父知道,想要快速结束战争已经变得不可能,只能依靠消耗战,慢慢磨了。

  正因为如此,慈父这段时间过的很不顺心。

  只希望前线能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

  此时,慈父正在处理政务,前线每天需要多少武器弹药,都要经过他的批准。

  这时,秘书拿着一份电报急匆匆地走进来。看到慈父后,连忙说道:“伟大的领袖,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德军有可能要集中更多的兵力,一口气彻底拿下英伦三岛。”

  “什么?”慈父愣了一下。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德军登陆英伦三岛就是声东击西,谁知道这一次竟然是真的。

  看着秘书的表情不像是跟他开玩笑,这让他感觉实在是出乎预料。

  “到底是什么情况?”慈父连忙追问道。

  “伟大的领袖,根据情报人员传递回来的消息,德军正在组织新的登陆部队,明显是要扩大登陆规模。”秘书快速地说道。

  闻言,慈父放下了手中的烟斗,神情充满不可思议。

  良久,回过神来的慈父再次拿起烟斗,来回走动两步,吐了一口烟,缓缓地说道:“我们必须要加快进攻速度,英国不能完蛋,否则我们就要单独面对德军了。”

  “告诉朱可夫元帅,我们必须要加大进攻力度,不管付出任何代价,一定要尽快击败德军。”

  这一刻,慈父也知道,英伦三岛绝对不能沦陷。

  否则产生的影响将是连锁的,首当其中的就是苏军。

  没了英伦三岛的威胁,德军在西线的两百多万大军就能抽调一大部分。

  一旦这支精锐的生力军加入,那么苏军的日子绝对不好过,甚至搞不好还有可能被平推到莫斯科。

  这对整个世界战争局势都是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慈父不管朱可夫元帅面临多么大的困难,也要立刻发动攻势。

  “是,伟大的领袖。”秘书快速地应道。

  ………

  德军这边,凯特尔等人经过深入商讨之后,认为伞降行动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案。

  他们觉得相比登陆作战的巨大成本,伞降的成本相对较低。

  而且斯图登特的伞兵部队经过休整已经恢复了战斗力,完全可以继续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之前在马耳他岛的战斗中,伞兵们就表现得非常出色。

  所以,这一次凯特尔的计划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于是,斯图登特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伞兵师准备空降温彻斯特。

  温彻斯特是英伦三岛重要的交通要道,如果能够占领这里,就能切断英军向温彻斯特空运物资的通道。

  空降的过程非常顺利,德军伞兵在斯图登特的带领下,成功拿下了交通要道。

  然而,由于兵力有限,伞兵们在拿下温彻斯特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扩大战果,而是迅速构筑起临时阵地,以抵御英军即将到来的反扑。

  前来反扑的英军并非原先的地方守备团,而是真正的精锐部队。

  其中,有不少士兵都是从敦刻尔克撤回来的老兵,他们具备一定的作战经验。

  这使得德军伞兵在短时间内想要击败他们变得极为困难,只能依托防线进行顽强抵抗。

  经过两天的空降补充,伞兵们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少将,伤亡实在是太大了。”一名英军军官看着手中那份触目惊心的伤亡报告,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被报告上的数字所震惊。军官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士兵们的心疼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军官缓缓地抬起头,望向一旁的英军少将史蒂文。

  史蒂文少将此刻也面色凝重,他接过军官递过来的伤亡报告,目光在报告上的数字上停留了片刻。

  他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沉重的压力,这些伤亡数字不仅仅代表着士兵们的生命损失,更意味着他们所面临的战斗形势极其严峻。

  史蒂文少将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深知这场战斗的艰难。温彻斯特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对英军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必须夺回这里。

  然而,德军伞兵的顽强抵抗和强大火力让英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史蒂文少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道:“我知道,但温彻斯特非常的重要,我们必须要夺回这里。”他的语气坚定,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

  军官看着史蒂文少将坚定的神情,心中既敬佩又无奈。他明白少将的决心,但也清楚继续进攻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伤亡。

  军官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劝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史蒂文少将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全力以赴地去执行命令。

  史蒂文少将是从敦刻尔克撤回来的老兵,原先就是一名中校,由于有作战经验,加上这两年陆军扩军,他也从中校晋升为少将,并指挥一个步兵师。

首节上一节542/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