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军官还想劝说,但是被史蒂文摆摆手制止。
“先停止进攻,休整半天。”军官无奈地领命:“是!”
史蒂文心里清楚,此时部队的士气已经大大降低,作战意志并不高。只能先休整半天,等士气恢复一点,再考虑下一步的进攻。
随着史蒂文少将一声令下,撤退的军号在整个战场上响起。听到号声的英军都松了一口气,相互交替掩护着撤下去,并没有出现慌乱的迹象。
阵地上的德军伞兵们,目睹着英军撤退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一名伞兵看着这一幕,不禁说道:“这股英军还是有点战斗力,已经能跟我们交手三个回合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意外和赞赏。
在以往的战斗中,德军伞兵常常能够迅速击败英军,一个回合便能决出胜负。
然而,这次面对的英军却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能力,与他们交手了三个回合,这让德军伞兵们对英军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是啊,以前一个回合就能击败他们,现在还能在我们手里走上三个回合,说明训练的不错。”另一名伞兵接着说道。
他认同同伴的观点,认为这支英军在战斗中的表现反映出他们经过了良好的训练。
与过去相比,这支英军的战斗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再是轻易就能被击败的对手。
“确实,虽然进攻能力不咋样,但撤退的时候非常有章法,我还以为能打个反击呢。”又一名伞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指出英军在进攻方面虽然表现一般,但在撤退时却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他们相互交替掩护,有条不紊地撤下去,没有出现慌乱的迹象。
这种撤退方式让德军伞兵们感到意外,他们原本以为英军在撤退时可能会出现混乱,从而给他们提供反击的机会。
一旁的中尉听到伞兵们的讨论后,笑着说道:“你还真以为所有的英军都是废物,看他们的旗帜,明显是精锐部队,而且还是从敦刻尔克撤回来的部队,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战斗力还是有的。”
中尉的话语提醒了伞兵们,让他们意识到不能轻视任何一支英军部队。
这支英军打着明显的旗帜,表明他们是精锐部队。
而且,他们从敦刻尔克撤回来,经历了残酷的战斗,对德军的战术和实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他们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战斗力,给德军伞兵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410章 寸云生的安排!
阵地上的德军伞兵们看着英军撤退的场景,心中充满感慨。
同时,一名德军伞兵说道:“这支英军还是有点战斗力,已经能跟我们交手三个回合了。”在
以往的战斗中,德军士兵常常能够迅速击败英军。
而伞兵更是从德军士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战斗力之高毋庸置疑。
而这次英军却能与他们对抗三个回合,这让他们对英军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另一名伞兵也接着说:“是啊,以前一个回合就能击败他们,现在还能在我们手里走上三个回合,说明训练的不错。”
他们意识到英军在这段时间里经过了有效的训练,战斗素养有了明显提升。
他俩的讨论终于又引来另外一名伞兵发表看法:“确实,虽然进攻能力不咋样,但撤退的时候非常有章法,我还以为能打个反击呢。”
英军在撤退时表现出的高度纪律性和组织性让德军伞兵感到意外,他们原本以为英军撤退时会出现混乱,从而有机会发动反击。
谁知道,一点机会都没有,让他们感到很可惜。
要知道,他们最喜欢用的战术,就是趁着敌人撤退,打一波反击,扩大战果。
一旁的中尉看到这一幕后笑着说:“你还真以为所有的英军都是废物啊,看他们的旗帜,明显是精锐部队。”
“而且,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这支部队应该是从敦刻尔克撤回来的部队,对我们很明显非常的了解,军官们的战斗素养也很不错。”
中尉的话提醒了其他伞兵,让他们认识到不能轻视任何一支英军部队。
尤其是现在的英军实力远超当初的,战斗力明显得到提升。
他们如果再大意的话,恐怕会吃大亏。
“嘿,中尉,能给我们说一下当年是怎么追击英军的么?”这名士兵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显然对当年德军追击英军的历史充满了兴趣。
在他看来,中尉作为经历过那些战斗的人,一定有着许多精采的故事可以分享。
然而,中尉并没有如士兵所愿地讲述那段历史。
“行了,别问了,赶紧打扫战场吧,准备吃饭,今天应该不会打了。”中尉果断地岔开了话题。
他有自己的考虑,不想回忆起那些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或者觉得现在不是讲述过去的时候。
毕竟,他们目前身处战场,还有许多任务需要完成。
打扫战场和准备吃饭是当务之急,确保士兵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应对随时可能再次爆发的战斗。
士兵们听到中尉的话后,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当前的任务更为重要。
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开始打扫战场,收集武器弹药和其他有用的物资。
同时,一些士兵开始准备食物,为大家提供必要的能量补充。
在这个紧张的战场上,每一个决定和行动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战斗的结果。
此时时间显示为下午两点。
如果英军重新组织进攻,首先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
从准备到实际发动进攻存在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耗费时间。
首先,重新组织部队、制定作战计划等准备工作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这样就到了三点。
接着,进行炮火准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布置炮兵阵地、确定目标、校准射击参数等一系列操作下来,又会耗费不少时间。
等到炮火准备完成,正式发起进攻差不多就接近四点了。
而四点之后,即使战斗开始,也打不了多久天就会黑。
在天黑的情况下,进行战斗会面临诸多困难,比如视线受限、难以分辨敌我、容易出现混乱等情况。
所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中尉判断下午应该没有战斗了。
这种判断是基于对战场形势和时间因素的准确把握。
在战争中,时间的安排和利用对于作战双方都至关重要。
只要英军指挥官不是傻子,绝对能够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和天黑后战斗的不利因素,他们肯定也会选择暂停进攻,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听到这话,不少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是难得的悠闲。
在单兵夜视装备普及之前,夜战是很少发生的,除非紧急任务,否则一般没什么事,都会避免黑灯瞎火乱打一通。
德军伞兵指挥部,负责此次伞降的斯图登特正在看着地图,心里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将军阁下,按照我们的预测,等到天亮,英军肯定会发动猛烈的进攻。”伞兵第一师师长神情严肃地向斯图登特将军汇报着他们的分析。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和紧迫感,显然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形势有着清晰的认识。
“温彻斯特不管对我们还是英军来说,都是一个交通重镇,他们大部分的物资都在这里。”师长继续解释道。
温彻斯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交通枢纽,它控制着物资的运输和流通。
对于英军来说,这里储存着他们大部分的物资,是维持作战能力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德军伞兵来说,占领温彻斯特可以切断英军的物资供应,给英军造成重大打击。
“所以明后天英军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发动进攻,光靠我们这点人不一定能挡住英军的拼死进攻。”师长指着地图,强调着他们面临的严峻形势。
他深知英军为了夺回温彻斯特,必然会全力以赴,发动猛烈的攻击。
而德军伞兵的兵力有限,面对英军的拼死反扑,他们能否坚守住阵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师长的分析让斯图登特将军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他们所处的困境,也清楚英军的决心和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能够在英军的进攻中守住温彻斯特。
闻言,斯图登特点点头,表示认同师长的分析。他清楚地知道英军不会轻易放弃温彻斯特这个交通重镇,而他们手中的兵力确实难以抵抗英军的拼死反扑。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斯图登特将军询问道,期待着师长能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反击,最好趁着英军其他支援部队抵达之前,击溃眼前的英军。我们将会有足够的时间休整,到时候利用空降运送更多的兵力。”伞兵第一师师长大声地说道。
不得不说能当上伞兵师的师长,还是有一定的战略眼光。
他认识到,在英军支援部队到达之前,他们必须主动出击,打破当前的僵局。
如果能够成功击溃眼前的英军,他们就可以争取到宝贵的休整时间,为后续的战斗做好准备。
同时,利用空降运送更多的兵力,可以增强他们的防御能力,更好地应对英军的进攻。
伞兵师长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存在风险。
反击需要准确的情报和周密的计划,否则可能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斯图登特将军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
同一时刻,孙立人带领着先头部队,乘船抵达了波斯湾。
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按照要求,需要在波斯建立一个前进基地。
然而,等他们真正抵达之后,孙立人却大失所望。
他发现这里是真的荒凉无比。眼前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几乎看不到什么生机。
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好差事,毕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可能会带来荣誉和成就。
但现在看来,这跟流放没啥区别。
孙立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和失落。
他开始思考如何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任务。建立前进基地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包括寻找合适的地点、解决物资供应问题、组织防御等等。但他也明白,作为一名军人,必须服从命令,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尽力完成任务。
随即孙立人开始带领部队进行勘察和规划,试图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他们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创造力和坚韧精神,逐步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前进基地,为后续的行动提供支持。
“军座,咱们是不是被史迪威给坑了?这一眼看过去,都是荒漠,还要咱们建造前进基地?这不是开玩笑么?拿什么去建造?”副官满脸愁容地向孙立人抱怨道。
作为孙立人的心腹,副官此刻的心情也十分复杂。
他原本满怀期待地来到这里,是为了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
这片荒漠之地,一无所有,要在这样的地方建造前进基地,简直难如登天。
副官越想越觉得憋屈,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被分配到这样一个任务。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跟流放没什么区别。
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让他们白手起家,这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这算怎么回事?这么破?什么都没有,让我们白手起家?”副官继续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他希望孙立人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个困境,或者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