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没错,只有击败了德军,才能拿回一切。”丘吉尔微微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神色变得坚定了许多,他缓缓地点点头,很显然是认同了对方的说法。
此刻,他心里已然权衡好了利弊,明白当下最要紧的就是集中力量先把德军给打败,只有这样,后续诸多棘手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曾经失去的那些地盘、权益之类的,才有希望重新拿回来。
“那么轰炸德军腹地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摧毁他们的工厂,削弱他们的战争潜力。”丘吉尔目光严肃地看着蒙哥马利,语气郑重地交代道。
他深知德军那些分布在腹地的工厂,就如同战争机器的核心引擎一般,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着各种武器装备、物资等,只要能把这些工厂给摧毁掉,让它们陷入瘫痪,德军在战场上就会像失去了动力的钢铁巨兽,战斗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到时候盟军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也就多了几分把握。
“我会督促苏军加大进攻力度,让他们配合我们一起行动,尽快击败德军。”丘吉尔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里盘算着该如何与苏军那边进行沟通协调。
他很清楚,苏军在东线战场上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其对德军造成的压力可不小,要是能让苏军进一步加大进攻的力度,和盟军这边相互配合,东西夹击德军,那德军必然会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境地,首尾难顾之下,被击败的速度也就会更快了。
“是。”蒙哥马利听到首相的安排,立刻挺直了身子,声音洪亮地回应道。
第457章 开辟新的战场!
“守不住了?”伦德施泰特拿着手中刚刚送来的最新战报,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眼神中透着忧虑与无奈,一边看着战报上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内容,一边喃喃自语道。
上一次军事会议之后,他就接到了专门负责英伦三岛相关事务的安排,本想着凭借着德军现有的力量,好好谋画一番,尽量稳住局势。
当时,他心里就盘算着准备慢慢撤回在英伦三岛的德军士兵,毕竟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继续坚守下去的难度越来越大了,适时地进行撤离,保存有生力量,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结果?
还不等他的计划开始展开实施,英军那边就像是提前洞悉了他们的意图一般,突然展开了猛烈的反击。
一时间,英伦三岛就如同炸开了锅一样,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德军顿时损失惨重。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制空权渐渐丢失了。原本德军在空中还能和盟军有来有回地较量一番,靠着空军的掩护,地面部队的行动也还算顺利,可随着局势的变化,盟军那边的空中力量越来越强大,德军渐渐处于劣势,到后来,制空权就这么一点点地被盟军给夺了过去。
没了空军的掩护,德军在英伦三岛的地面部队就如同失去了保护伞的孩子一样,完全暴露在盟军的火力之下,只能被动地挨炸了,那一枚枚炸弹从空中呼啸而下,在德军的阵地上炸开,士兵们被炸得东倒西歪,各种装备也被炸得七零八落,损失那叫一个惨重。
接连几天下来,德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原本占据的一些阵地不断地失守,部队的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整个局面变得越发糟糕了。
“元帅,如果空军能够支援五百架战机,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希望。”副官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不利的战局,还是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那眼神里透着一丝期待,仿佛只要能有这五百架战机加入战斗,就能瞬间扭转乾坤似的。毕竟之前德军在英伦三岛好不容易才打下了这么个大好的局面,要是就这么灰溜溜地撤回来,实在是太不甘心了,所以他才想着要是空军能给予强大的空中支援,说不定还能再拼一拼,重新夺回优势。
“五百架?”伦德施泰特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副官,心里想着,这家伙还真敢想。
他心里很清楚,抽调战机或许从表面上看还算是相对容易一点的事儿,可关键是飞行员却没那么容易凑齐了。
要知道,空军培养的那些王牌飞行员,在之前的一系列空战以及战斗中,早就损失惨重了,现在剩下的大多都是一些飞行时间还不到五十小时的菜鸟飞行员。
这些新手飞行员,虽说也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可他们无论是飞行经验,还是在实战中的应变能力,那都远远比不上那些王牌飞行员,让他们现在就上战场,去面对盟军那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以及强大的空中火力,那不就是去送死么?
面对这种情况,伦德施泰特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请求,他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年轻的飞行员去白白牺牲,所以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继续思考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愈发艰难的局面了。
更何况就算是他答应了抽调五百架战机这事儿,空军的戈林那也不会答应的。
现在整个德军的战略布局当中,相比英伦三岛这边的局势,显然东线的情况更加重要,也更加危急。
苏军在冬季发起的反攻力度,那确实是远超他们的想象。
居然集结了超过两百万的部队,那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苏军的士兵,阵容如此浩大,这让德军的军官团们看到的时候,都不由地大为震惊,心里纷纷打起了鼓,意识到这下可遇到大麻烦了。
要是没办法挡住苏军这一波来势汹汹的反击,恐怕德军在东线的防线就会被彻底撕开,到时候苏军长驱直入,德军可就真的要陷入绝境,面临着被彻底打败的危险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只是,德军这边仔细盘点了一下自家的家底之后,却悲哀地发现,好像凭借现有的兵力、装备这些,真的很难撑得住,无论是武器弹药的储备,还是部队的实际战斗力,和苏军这庞大的反攻力量相比,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才是伦德施泰特感到无比为难的原因。
他心里很清楚,在英伦三岛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局面,就这么放弃了,那确实是太可惜了,之前投入了那么多的兵力、物力,付出了诸多的努力,现在却要前功尽弃,任谁都会觉得不甘心的。
可眼下这形势,除了放弃,似乎也确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了,毕竟得从整个德军的生死存亡这个大局去考虑,要是为了英伦三岛而把东线给丢了,那可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了。
“让岛上的部队撤退吧。”思索良久,伦德施泰特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满脸无奈地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虽然心里有着诸多的不舍和不甘,但此刻也只能如此了。
“是。”副官听到这个命令,也知道事已至此,无法改变了,只能不甘心地应了一句,随后便去传达这一指令,安排英伦三岛的德军部队有序地进行撤退了。
另一边,蒙哥马利正坐在指挥部里,看着刚送来的战报,刚看了几眼,不由地一阵惊讶,紧接着脸上就露出了一丝欣喜的神情。
他怎么也没想到,德军竟然主动撤退了,原本还想着要继续和德军进行一番苦战,再想办法把他们彻底赶出去,这下可好,德军自己先撤了,这对盟军来说,可真是个意外之喜,意味着盟军在英伦三岛这边可以不费太大力气就重新夺回控制权了,也能进一步稳固这边的防线,为后续的作战行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德军颓势已显。”没多久,寸云生也收到了德军撤出英伦三岛的消息,他站在那,微微仰头,望着远方,脸上满是感慨之色,不由自主地轻声说道。
当初,当他得知德军派出小股部队登陆英伦三岛的时候,着实被狠狠地震住了。
在他原本的预想里,虽然知道德军的军事行动向来大胆且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可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竟敢直接对英伦三岛动手了,而且那时候看德军那架势,似乎还真有可能在英伦三岛闹出一番大动静来,所以当时心里别提多惊讶了。
他着实没想到自己只是在某些方面做了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推动,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轻轻扇了几下翅膀,竟然引发了这么大的改变。
原本,按照德军刚开始在英伦三岛展现出的那股势头,他还以为这一次德军真的能彻底拿下英伦三岛,要是那样的话,恐怕那个时候,面对德军如此强大的攻势以及英伦三岛的沦陷,大英帝国应该是会选择投降了,毕竟英伦三岛可是英国的重要根基所在,一旦失去,那后果不堪设想,英国想要继续抵抗下去可就太难了。
谁知道,这局势变化得比想象中还要快,前一刻德军还气势汹汹,仿佛胜利在望,可转眼间,现在德军又被迫撤退了,这反转实在是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不过仔细想想,又好像是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盟军这边的实力底蕴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被激发出来,那爆发的潜力实在是太大了。
就拿这次来说,盟军一口气就能支援上千架战机到英伦三岛,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觉得壮观无比。寸云生不禁联想到自己所在的华夏战场,但凡这上千架战机直接被投放到华夏战场上去,那日军恐怕早就被炸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
要知道,在华夏战场上,日军凭借着空中优势,可没少给我方制造麻烦,要是有了这上千架战机的助力,那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我方就能在空中对日军形成强有力的压制,他们那些地面部队、军事据点之类的,都得时刻面临着被轰炸的危险。
而且,这还只是战斗机,还不包括后面的 B - 17轰炸机,那 B - 17轰炸机的威力更是不容小觑,有着强大的载弹量和较远的航程,要是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战机一起出动,协同作战的话,哪怕是向来嚣张跋扈的日军,那也绝对吃不消,估计得被打得狼狈不堪,只能收缩防线,被动挨打了,只可惜,华夏战场目前还没有这样充足的空中力量支援,想到这儿,寸云生不禁又是一阵感慨,。
只能说美军的最终目标还是欧洲啊。
从他们一直秉持的“先欧后亚”这个战略就能看得出来,这么长时间以来,这个战略始终都没有发生变化。
他们把欧洲战场看作是重中之重,几乎将大部分的精力、资源都优先投入到了那里。
之所以给华夏这边一点支援,无非就是想着让华夏的军队帮忙牵扯住日军罢了,让日军没办法抽调更多的兵力去支援其他战场,尤其是欧洲战场,这样他们就能在欧洲那边更顺利地开展作战行动,去获取更多的利益。
等到他们在欧洲捞足了好处,把那边的局势都按照自己的心意稳定下来之后,才会考虑远东这边的问题,才有可能加大对华夏等远东地区的支援力度。
想到这儿,寸云生心里就越发急切,热烈迫切地想要尽快拿到更多的东西,好让华夏战场这边的局势也能尽快得到改善。
或者说,他对德军的工业底蕴更加眼馋了。德军那强大的工业基础,能够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果能把这些工业资源为己所用,那对于华夏军队来说,可就能如虎添翼了,在抗击日军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更有力量了。
“首长,我们该怎么办?”一直负责后勤的迷龙一脸担忧地问道。现在,整个远征军的后勤工作可全都交到迷龙这家伙手里了,他平日里,看着总是大大咧咧,一副不靠谱的样子,说话做事有时候挺随性的,还时不时闹出点小笑话来。
可真到了关键时刻,那可就不一样了,他总能展现出靠谱的一面,把后勤的各项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
更重要的是,他对寸云生那可是忠心耿耿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坚定地站在首长这边,听从指挥,从来不会有二心,这才是寸云生最为欣赏他的地方,所以寸云生对他也是格外信任,很多重要的事儿都会放心地交给他去办。
“还能怎么办?稳扎稳打呗,想要彻底击败德军可没那么容易,哪怕盟军登陆了,又能怎样?”寸云生冷笑了一声,脸上带着几分看透一切的意味,缓缓地说道。
他心里很清楚,德军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虽然现在盟军看似气势正盛,可真要和德军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或者说,他已经猜到了盟军接下来大致的打算了。那就是直接登陆,通过海上运输,把部队送到德军控制的区域,从陆地上去和德军展开正面对决。
原本,盟军的打算是从北非登陆意大利,想着先从意大利这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入手,撕开德军在欧洲南部的防线,然后再逐步向北推进,扩大战果。
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实施起来的希望似乎不大了。
毕竟意大利那边的局势也变得越发复杂了,德军肯定也加强了在那一带的防御,再加上各种地理、后勤保障等因素的影响,从北非登陆意大利,要面临的困难和阻碍太多了。
估摸,盟军最后还是要从英伦三岛进行登陆。
毕竟在英伦三岛,盟军可是准备了海量的物资,那堆积如山的物资,都是为了后续的作战行动做准备的,要是就这么闲置着,不用上的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而且英伦三岛的地理位置也比较合适,以此为跳板,跨越英吉利海峡,就能直接抵达欧洲大陆的德军控制区域,相对来说更便于盟军大部队的集结和行动,只是这样的登陆作战,同样也充满了风险,德军必然也会严阵以待,等着给盟军来个迎头痛击。
第458章 谈判吧!
“又要逃了么?”在开罗那充满着历史韵味却又因战火而略显萧瑟的王宫里,好不容易才坐稳王位的埃及王后,一脸幽怨地看着眼前的部下,语气中满是无奈与不甘。
想当初,上一次遇到战乱的时候,她是跟着英军出逃的,本想着能就此躲开战火,寻得一处安稳之地,结果半路上却没能跑出去,运气实在是太差了,直接就被德军给俘虏了。
不过,德军倒也没把她怎么样,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谈判之后,德军觉得可以扶持她成为国王,让她来管理埃及这片土地,也好方便德军在这里更好地掌控局势,获取各种资源啥的。
只是,她这王位坐得可并不安稳,国内很多人对她都不服气,觉得她就是德军的傀儡,根本没资格当这个国王。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她一直都在忙着清理那些反对她的人,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树立自己的权威,那过程别提多艰难了,好不容易才借着德军的力量,渐渐坐稳了王位,本想着能松口气了,可谁知道这边又出幺蛾子了。
盟军派出的远征军竟然抵达了,而且那战斗力惊人,势如破竹一般,一路高歌猛进,眼瞅着就要打进开罗了。
这可把她给愁坏了,心里别提多无语了,想着自己这运气也太差了吧,怎么就这么多灾多难,早知道会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当初还不如不答应和德军合作了,这下可好,又陷入了这么个危险又棘手的境地,真是麻烦大了。
毕竟,在这之前,埃及可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大家都习惯了在大英帝国的统治之下生活,现在她却跟着德军混,这要是等开罗被盟军重新夺回来,那他们这些人,可就都属于乱臣贼子了,按照盟军的行事风格,必然是要被清算了,到时候别说王位了,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了,这才是她心里最为担心的原因。
只是,事已至此,她也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自己手底下又没什么强大的军事力量,根本没办法去和盟军的远征军抗衡,没办法,只能把那仅存的一点希望寄托在德军身上了,指望着德军能够守住开罗,挡住盟军的进攻。
当王后将自己的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站在她面前的那些心腹大臣们却都闭口不言了,一个个低着头,沉默不语,那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难道你们认为德军守不住?”王后见大臣们这副模样,心里顿时就明白了几分,她也不是傻子,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提高了声音说道。
她心里想着,难道连这些平日里最信任的大臣,都不看好德军了吗?那自己这最后的一点希望,岂不是也要破灭了,越想心里越着急,目光紧紧地盯着大臣们,想要从他们嘴里听到不一样的答案。
“恐怕希望不大。”一名心腹大臣缓缓地摇摇头,脸上满是神情苦闷的样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他心里也是充满了无奈,原本大家都觉得跟着德军走,能保得一方安稳,可谁能想到,局势居然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他们之前,满心以为德军击败了英军,那这场战争应该就是德军赢定了,毕竟英军在北非战场上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德军能把英军打败,那实力肯定是够强的,谁知道后面盟军的实力竟然如此强大,这突然冒出来的强大力量,真的是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了,一下子就把原本看似明朗的局势给搅得混乱不堪了。
听到这名心腹大臣这话,王后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了,那原本还带着一丝期待的面容,此刻布满了阴霾,就像一下子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气一般。
很显然,她心里也清楚,照现在这个情况发展下去,自己怕是要完蛋了,一旦盟军打进开罗,那等待自己的可就是灭顶之灾了,一想到这儿,她心里就慌得不行,却又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应对。
“王后,我们是否考虑谈判?”另外一名心腹大臣看着王后那难看的脸色,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他想着,现在都到这个地步了,或许谈判还能争取一线生机,总比坐以待毙要强。
“谈判?跟谁?”王后瞪大了眼睛,看着对方,满脸疑惑地问道。
她此刻心里乱成了一团麻,压根儿就没往谈判这方面想过,而且也不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和谁去谈判。
“自然是盟军,如果他们允许我们投降的话,我们可以考虑投降,毕竟之前是德军逼迫我们的。”心腹大臣赶忙解释道,他心里盘算着,只要能把责任都推到德军身上,说这一切都是德军逼迫的,盟军那边说不定会网开一面,放他们一马,这样大家好歹能保住性命。
闻言,王后的脸色依旧无比难看,她张了张嘴,想要呵斥对方,觉得这种投降的想法太没骨气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她也知道,现在确实是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只是心里那股子不甘心的劲儿还在作祟,所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只能站在那儿,脸色阴沉地发着愣,陷入了两难的纠结之中。
良久,王后才像是终于从那纠结痛苦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了一般,缓缓地点了点头,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她心里很清楚,就算自己这会儿不同意,恐怕这些人也会背着自己,暗地里去跟盟军洽谈投降事宜,毕竟到了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家肯定都是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哪还顾得上她这个王后的想法。
想到这儿,王后不由地一阵担心,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个着落。
她明白,这些大臣们去谈判投降,说不定还真能凭借着把责任都推到德军身上,从而让盟军网开一面,没啥太大的事儿,可自己就不一样了,自己可是被德军扶持起来,坐在这王位上的,盟军那边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自己,恐怕自己是不会有太好的下场了,一想到未来那黯淡无光,甚至可能小命不保的结局,她一时间神情又显得有些落莫了,整个人就像失去了精气神儿一样,呆呆地站在那儿,满心都是忧虑与无奈。
另一边,寸云生正在指挥部里忙碌着,突然收到了不辣发来的电报,他接过电报一看,不由地一阵惊讶,眉头微微皱起,嘴里念叨着:“投降?充当内应?”脸上满是不屑的神情,接着又冷哼一声道:“还真是墙头草。”
原来,通过李四提供的情报,寸云生对埃及之前发生的那些事儿可是了解得挺清楚的。
当初开罗丢了以后,德军为了能尽快掌握埃及这片土地,便于自己在这里获取各种资源,更好地进行战略布局,便扶持了当时的这位王后。
对于这名王后,寸云生自然也有一定的了解,听说,她在民间的风评还不错,老百姓们觉得她还算得上是个有头脑、心系百姓的人,而且她自身的能力也还不错,在得到德军的支持之后,便想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改革,想让埃及能在这乱世之中发展得更好一些,也借此来稳固自己的王位。
谁知道,她这王位还没坐稳两天,寸云生这边就带着部队来了,而且一来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直接就干掉了意军一支精锐装甲师,这可把德军和这位王后都给吓了一跳,原本还算平稳的局势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了,也难怪现在这位王后又想着要投降了,看来是被这接连的变故给弄得没了主意。
思索了一会,寸云生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微微皱起,心里还在犹豫着这件事儿。毕竟这可不是个能轻易做决定的事儿,牵扯到诸多方面的利益和后续的战略布局。
要是能够兵不血刃地拿下开罗,那自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好事了。
开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拿下这里,就意味着打通了一条关键的通道,接下来便可以长驱直入,朝着亚历山大港进发了。
而亚历山大港同样也是战略要地,一旦重新夺回这座港口,那盟军后续的海上运输、兵力调配等各方面都会方便许多。
等到盟军海军按计划顺利抵达之后,他倒是可以考虑开辟第二战场了。
没错,他心里一直有着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在意大利登陆。意大利在整个欧洲战场的局势中,也是个关键的环节,要是能从这里撕开德军的防线,然后一路推进,那对于整个盟军的作战计划来说,可有着重大的意义。
而且,一旦盟军攻入德国本土,那他这边便可借助有利的形势,直接北上,朝着德国的腹地深入,给德军施加更大的压力。甚至,还可以西进法国,从另一个方向对德军形成包抄之势,这样一来,德军可就腹背受敌,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了,对于最终击败德军,结束这场战争,那可是有着极大的助力。
想到这儿,寸云生的嘴角不由地露出了一丝自信又略带期待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胜利的场景在眼前徐徐展开了。
“告诉不辣,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另外让他加快速度。”寸云生终于下定了决心,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开口吩咐道,他想着既然有这样一个能轻松拿下开罗的机会,可不能就这么错过了,得赶紧抓住,让计划尽快推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