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第三等还是第四等,最不愿去的,就是王府官,因为一旦被派去,就将像他们的王爷一样,从此无人问津,完全没有前途,领着俸禄混吃等死,一辈子都不会挪地方。除非碰到燕王朱棣那样的猛人,或者兴王朱厚熜那样走狗屎运的福星,不然绝无咸鱼翻生的机会。
如果顺利留在京里,在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这些紧要衙门扎下根,经过数番官场倾轧,大浪淘沙,如果没有被轧死,淘掉。大概十几年后,就能坐上各部堂官的位子,不比翰林出身的慢多少,只是没法再进一步,因为内阁的大门,只对第一、二等成绩的进士敞开……第二等三十六人,选庶吉士。获得进翰林院继续深造三年的机会,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钻研各种文史典籍,并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三年后‘散馆’考试,成绩优异者留馆,授翰林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三鼎甲那样的翰林,然后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前进。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的。
但与第三四等不同,庶吉士做知县,是带缺出京的,不必在省里等缺,直接就任。对于这样背景的官员来说,知县任往往只是一道考验,只要做得好,很快会得到升迁,或者调回京里,所以十分看重自己的名声,为官清廉,做事雷厉风行,只求尽快做出政绩,扬名里外,所以得一诨号叫‘老虎班’。
至于沈默三个,去吏部注个册,直接到翰林院上班就是。
四月初二,响晴薄日,沈默起了个大早,简单洗漱之后,吃早饭时对若菡道:“我今天去吏部文选司注册,如果没有意外,下午就去翰林院报道了。”
若菡掩口笑道:“恭喜翰林老爷。”
“却不是要向你炫耀。”沈默苦笑道:“我是说,咱们看来得在北京长住了,你看是不是搬出客栈,另找一处宅院啊?”
若菡笑道:“不用翰林老爷操心,房子几天前已经找了几处,但您这个当家的不去看,一直也没敢定下来。”
沈默笑道:“就这几日瞎忙活,等到了翰林院,整天闲得吃饭不用放盐。”说着一脸‘你办事,我放心’道:“这事儿你拍板就行,我肯定满意。”
若菡却摇头道:“也不急于一时,还是等你有空一起去看吧。”
见若菡坚持,沈默自然不会再说什么,用过早饭便在柔娘的服侍下换上状元冠服,接过官帽,便上马车去接了诸陶二人,一齐往吏部去了。
马车上,陶大临笑道:“今天听会馆人说,北京人用‘富、贵、贫、贱、威、武’形容六部。说吏部贵而户部富,兵部武而刑部威,礼部贫而工部贱。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沈默摇头笑道:“谬,如果户部富,怎么连京官的俸禄都发不下来?如果工部贱,怎么严阁老的干儿子亲儿子把持了正副部长,视之为禁脔?”
诸大绶笑道:“确实,听说户部尚书整天被各部堂官追债,过年都不敢回家;而小阁老在工部,一个工程就能进账十多万两白银,可见应该是户部贱而工部富才对。”
陶大临冷笑道:“不管是富还是贱,都是可耻。”
“这话没错,”沈默笑笑道:“可咱们私下说说就罢了,当着外人可千万不能流露,京城里鱼龙混杂,人鬼不分,弄不好哪句话就引来泼天大祸。”
陶大临一直很听沈默的,闻言扮个鬼脸道:“这我晓得,又不是三岁孩子了。”说着嘿嘿一笑道:“他们还说,吏部四司是‘喜怒哀乐’。”
“这个有点意思。”沈默笑道:“都是怎么讲?”
“吏部四大司,文选、考功、稽勋、验封。”陶大临卖弄着刚听来的掌故道:“因文选司掌升迁除授之事,故曰喜司;考功司掌降革罚俸之事,故曰怒司;稽勋司掌丁忧病故之事,故曰哀司;验封司掌封赠荫袭之事,故曰乐司。”
“咱们要去的是文选司,”诸大绶笑道:“希望能遇上好事吧。”
进到吏部衙门,按例先拜会堂官,这次李默却在,他是堂堂天官,自然不会降尊纡贵出迎三人,只是让他们依足礼数觐见……待三人行完礼,立在堂中后。李默又板着脸,拿出吏部尚书的威严教育三人道:“你们中了三鼎甲,真是可喜可贺,想必已经被人捧到云端上去了,本官现在却给你们泼泼冷水,以免诸位真把自己当成‘储相’,提前端起宰相的架子来。”
三人无比郁闷,心说还指望能遇上好事呢,不料却要受这番折磨。便听李默冷冷道:“有道是学而优则仕,你们寒窗苦读,从童生而秀才,由秀才而举人再到进士,朝廷取用你们的标准是文章学识,不管其他。但入仕以后呢?就不看学问了,只看你们有没有天良!”
他这话看似同时对三人说,但一双眼睛却死死盯着沈默道:“天良!懂得这两个字吗?天理良知!不遵这个的人,就算学问再高,也是个祸害。越是聪明,就越是祸国殃民。”又铁青着脸骂道:“若是仍旧不遵天理,不守良知,一味的胡言乱语,胡作非为,与那些奸党狼狈为奸,纵使天不罚你,我也要罚你!”
这几乎是指着鼻子的痛骂,让沈默实在无法想象,会是出自堂堂部堂之口,他想象不出,这位大人对自己的深重怨念,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双方地位太悬殊,他只能忍耐并祈祷时间快快流逝,赶紧结束这段郁闷,谁知更郁闷的还在后头,只听李默冷笑道:“你们肯定在想,暂且忍一忍,反正又不是这臭脸尚书的属官。那你们就错了,本官除了吏部尚书外,还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就是翰林院院长,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所有翰林的操评都掌于他一人之手,而一份恶评足以让人前程尽毁,就是这样可怕。
看到三人终于色变,李默得意的冷笑道:“我知道你们三个是同乡同年同门,不光你们三个,还有二甲第一,第三,以及另外两个,都进了翰林院。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们却只记得同乡私情,结党拉派,朋比为奸,不念君恩,不要天良,做出什么丢人的事,让你们身败名裂也只是易如反掌!”
陶大临忍不住要反唇相讥,却被沈默一拉袖子,示意他压住火气,不要授人以柄。
李默见没有寻趁着,挥挥手道:“把我今天说的话都记在心里,夹起你们的尾巴来,出去吧!”
从李默那出来,到文选司核对一下个人资料,签名摁手印,便算是将自己卖与天家了。
终于领到梦寐以求的翰林官服,诸大绶和陶大临却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本来高高兴兴来注册,结果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换谁谁不恼火?
被矛头所指的沈默却很淡然,还温言劝慰两个兄弟道:“这家伙是出名的嘴臭,会叫的狗不咬人,让他叫去吧。”经过那么多的事情,世间苦难喜悲他都深深体会过了,一颗心早已经磨练的古井不波,根本不会为了别人的恶语相向动气,哪怕是足以让他从天堂坠到地狱的吏部尚书兼顶头上司的恶言,也是如此。
他坚信,自己不会被击垮,更坚信,对方一定会被自己击败!这就叫自信,哪怕是毫无根据的。
第三五零章 修史
翰林院在东长安街,大门是向北开的。
沈默三个随便找了家饭馆凑合一餐午饭,等未时衙门上班,便来到翰林院门口,向守门兵丁出示了吏部出具的堪合,畅通无阻的进去了。
穿过三重门,进入头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有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的分座。现在李默不在,便是侍读侍讲二位学士理事。
侍读学士年近五十,叫袁炜,字懋中,慈溪人。侍讲学士稍微年轻点,四十出头的样子,叫李春芳,字子实,南直隶扬州人。前者是嘉靖十七年的探花,后者登科晚一些,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翰林院里最不稀罕的就是高学历。
所以在两位老前辈鼎甲面前,沈默三人从那方面讲,都是晚生后辈,只有乖乖站着听训的份儿。
但两位学士不是李默那种一手遮天的牛人,自然不会慢待三位新鼎甲,客客气气的请他们就坐、上茶、说话。
沈默没有因为李默的折辱而失态,也没有因为两位学士的礼遇而飘然,他彬彬有礼道:“我等晚学末进、侥幸得中,实在是惶恐的很,二位师傅切莫再行折杀了。”诸大绶也温文尔雅的笑道:“是的师傅,规矩不能乱。”陶大临也道:“我们站着吧。”
二位学士不由暗赞道:‘都说这一科的三鼎甲年少得志,却丝毫不见骄狂之色,实在是难得啊……’大家都是三年才出三个的一甲出身,是以天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李春芳便温言道:“那就言归正传,给你们翰林院的差事,最重要的是经筵典礼,不过在秋天举行,现在不用忙。日常工作则是论撰文史、纂修、编辑、校勘实录、圣训、本纪、玉牒及其他书史,咱们所有的翰林每人都会分一块。比如说我,这两年一直在篡修《武宗实录》,而袁学士也在校勘当今圣训,这就是咱们的主要工作。”
袁炜接过话头道:“你们也会有相应差事的,不过因为咱们的差事关碍重大,只能由掌院学士分配,所以这几天就不给你们安排差事了,还是等李大人统一安排吧。”
三人早听说大部分翰林的差事,就是读书喝茶消磨时间,所以并不意外,规规矩矩上了几天班,舒舒服服捧着香茗看书,等到了下班时间,便与分在各部衙门的同年相聚会饮,谈天说地,讲一讲对北京城的见闻感受,诸如‘中城珠玉锦绣,东城布帛菽粟,南城禽鱼花鸟,西城牛羊柴炭,北城衣冠盗贼。’等等,这是一个外地人想要在京里生活,必须要知道的,当然大家的身份决定,每次聊得最多的,还是各自衙门的门道掌故。这些原先还很单纯的进士,渐渐知道原来官场上的门道比四书五经可复杂多了,那些同样读圣贤书入仕的前辈,也早已经忘了孔孟道德,而是想着法子的捞钱……就连原本印象中最没有油水的六科,都不能免俗。他们还代为概括一下道‘吏科官,户科饭,兵科纸,工科炭,刑科皂隶,礼科看’,精辟的点名了每一科的财路来源。在这种嬉笑怒骂,潜移默化中,九卿衙门的权势之浓淡,人情之冷热,便一一盘踞于胸中,对这些新晋官员将来的为官处事,有莫大的用处。哪怕你是恬退自守的清官,也得知道这些东西,不然被人卖了还得帮着数钱。
这种日子实在是赛过活神仙,至少在没有厌倦以前是这样的。可谁想到仅仅三天过后,好日子就到头了!
这日翰林学士李默下令,由新科鼎甲三人,校订《元史》!限期六个月!逾期记大过,载入档案!
消息一传开,正在吹牛的一众前辈,用一种说是悲天悯人也好,幸灾乐祸也可的眼神,望着可怜的三个新人……早听说掌院大人要整三个新来的,可这下手可太狠了吧?
按规矩,每次大一统后,新建立的朝代都会给被取代的朝代编修史书,所以洪武元年,朱元璋便下诏编修《元史》,这份由宋濂总裁的元代官修史书,经过两次纂修,共计二百一十卷,但前后历时仅三百三十一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工了。
很显然,这是一次政治性很强的行动,因为《元史》修成也就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结束,从而打消元朝残余势力复国的幻想,巩固了明朝的统治根基。
但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记录一个复杂混乱的朝代,显然是太仓促了。而且因为赶期,这套史书是由许多史官同时开笔,使它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历来就遭到学者们的非难……就资料而言,在长期战乱之后,史籍散失很多,一时难以征集,很难完备;已经收集到的资料,限于翻译条件,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因为对资料随得随抄,缺乏统筹,以至于有大量的内容重复,前后记载矛盾,同一地名、人名、译名不统一,等等。
种种问题不胜枚举,以至于让后世许多想重修这套史书的官方及民间学者望而生畏,到现在仍是老样子。
翰林们都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一听说要让新来的三个修订《元史》,还得六个月内完工,第一反应便是还不如杀了他们三个呢!
陶大临和诸大绶都是博学之人,自然也知道《元史》的问题,腿肚子一阵阵打转,只感觉天昏地暗。但他们向来以沈默的马首是瞻,所以并不着急说话。
沈默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平静的接过掌院院士的谕令,竟然不慌不忙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