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第233节

“校尉大人,您唤我来有何事?”

蔡诚身着甲胄匆匆而来,其上附着不少血迹证明他还在负责秘境攻伐。

“周少丞来信了,你我皆有,我的是立功之机,你的却不知是何。”

“校尉大人为何不拆开看看,私通信件、不过营审实乃大罪。

再者周少丞是何许人也,我这军中营官怎识此等贵人。”

“是周元,他又升职了,现为九卿下属、领少府丞之高位,银印青绶督山河池泽之税。

依国朝故事,现任少府卿致仕后他很有可能接管少府,成为我大魏的九卿重臣。”

姜任的话使蔡诚有种做梦之感,他本以为周元能成新元榜魁已是天资高绝、福运深厚的奇迹了。

未曾想这才仅是开始,此时距离他被赐竹乡县子之身才过多久,怎又升为少府丞了。

不过他并未像姜任那般患得患失,只觉得自己积攒三十余年的运气终于爆发了。

“哈哈哈,我就知道周元不是池中之物,却不知他是我命中贵人。

去年他离营时我还戏言称,要等他与校尉大人提携,好过我这武夫独自建功。

不想戏言也能成真,且来的如此之快。”

蔡诚十分开心的接过书信查看,仅看了几行字便面红耳赤气血翻涌,多年夙愿有望之余眼中不禁萌生水雾。

“如何,他许你什么?”

“周兄知我,许我入羽林营进修,此恩甚重我怕是难以偿还了。”

蔡诚本以为周元会升一升他的官职,至多调入怀州大营任职,谁知却是一步登天、直入羽林。

那可是大魏羽林营,天下勇武豪杰汇聚之地,有天子亲军之美称。

若入内进修一遭还度不过灵试,便是与灵武无缘,也不必遗憾了。

姜任理解蔡诚为何失态,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

“机会难得、不容错过,定要前去一试。

无需牵挂家眷,以周少丞如今之名望你我皆算其附属,靖安城内定无人敢轻慢你之亲眷。”

“我知道,这便回去收拾行装与妻儿告别。”

“去吧,我启程时会提前通知你,近几日你可宴请故友亲朋,道明上意提携仕途顺遂。”

蔡诚离开后靖安校尉吩咐几位参军守营,也返回了位于靖安城的校尉府邸。

当他提出返京之意时,其妾室与女儿顿觉大梦初醒,往日惬意终究难以长久,总有一日要回那京城府邸。

“莫怕,京城家宅虽人员众多,但父亲治家严明有类军营,绝不会出现相互苛责之事。”

“雀儿,水月节时周将军送你的镀金铜雀还在吗?”

“在的爹爹,您教过贵客之礼不可丢,物价难抵礼中情。”

“好孩子,定要收好那枚铜雀,有它在京城的兄弟姐妹便不会欺负你,其他人也会善待你。

莫看它只是一枚镀金铜雀,实则却是你的护身之宝。”

姜任的嘱托雀儿没听懂几分,却也明白铜雀贵重是为无价,日后需要好好珍藏。

“去收拾东西吧,等新任校尉一至,我们便起身回京。”

“结善因得善果,我与蔡司马曾是他的贵人,现在他也成了我们的贵人。”

第356章 义军复起

靖安校尉姜任与军司马蔡诚心情振奋之余,也担心自己接不下此等恩义。

相比于他们的忐忑激动,怀州都督张舜的心情则更为复杂。

“这小子每次寄信均是升官加爵时,距离上次封爵还未满三月他不会再次升职了吧。”

打开周元的信件前他还自然说笑,待看到那枚大魏少府丞朱印时突然愣在了原地。

他盯着信中文字与朱红官印看了许久才缓过神来,欣喜之余又遗憾的叹了口气。

“可惜了,你尚且年少、我已老去,等你接任少府卿时我多半已致仕归家了。

否则你我一文一武,一梳理天下灵税、一镇守怀州之地,联起手来定能为怀州百姓做些什么。”

“这样也好,即便我离开朝堂也有人撑起场面,总好过青黄不接于京名衰。

我少年时可没你这等福运,你比我强,当能比我走的更远,不过路还是慢慢走才稳妥,跳跃提纵难免会摔跤。

待再相见我需教你个道理,速进功勋后当及时稳固、而非再行进取,可静守方可止颓势。”

怀州都督张舜将信收好后,取来笔墨写了一行字、盖上私印装纸入封,唤来亲卫发往京师少府。

上言,吾见君之信、喜君少有德,静待水月佳节时与君相会。

周元还不知他的信件引发了什么,此时他正送别出征将士。

魏皇对无忧地颇为重视,收到讨逆军与义军相争可能得利后,非常赞同养寇自重相互成就的策略。

由于李思有道人身份不便作为义军统帅,他又调来一位镇国公配合神武大将褚昱发动义军攻城。

其名号为【谷芒君·55级游天上将·彭兴】,身披百芒镶绣袍、内附青金云纹甲,一手持长枪、一手攥赤锏。

身形颇为威武、面容冷厉言辞稀少,见周元年少而不倨傲,亦拱手施礼敬称都督。

“还请诸位将军谨慎行事,我等时间充足、补给稳定,不必追求速胜。”

“周都督放心,若是秘境之人掌控的城池还有几分难度,常人会权衡利弊又失了效忠对象,必不会殊死抵抗。”

五百大魏将士列队出行,他们将作为牵制单位在城外吸引部分守军。

以游天上将彭兴、神武大将褚昱为首的二十位强力武者,将借助各类飞行道具从天而降突袭七城县衙。

周元领了忘忧国的县侯之位不可随意更换阵营,便与李思一同驻守盖原县保证后勤供给。

老实说大魏将士的实力超出了七位城主的抵抗范围,他们保全县令俸禄的想法注定无法实现。

老掌柜房逊趁此机会再行劝告,几位城主不知真假却也心生动摇,准备一旦有城被破就立刻向义军投诚。

他们本以为至少能拖上一两日观望局势,却不想上午收到清源道再兴义军,下午便有城池遭到袭击。

当莱安县东侧的萍良县遇袭时,周元也收到了系统提示。

【叮,无忧郡萍良县遇袭,可前往支援。

注:萍良县令并未发起灵物悬赏,出手救援后不会获得悬赏报酬。】

这令周元意识到秘境之人的城池为什么容易被攻取了,不是无忧郡不进行反馈,而是悬赏不足友军难行。

天理教众占据的城池也是同理,他们要么无法进行灵物悬赏,要么没有珍稀灵物作为悬赏。

总之城池在他们手中无法显现朝廷支援的功效。

没了周元与李思的督阵,神武大将褚昱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行事。

因此萍良县令再无莱安城主那般好运,其所在的县衙被二十位强力武者空降突袭。

他还未来得及讨价还价,便被游天上将彭兴一枪钉倒在地,随后被神武大将褚昱以火尾玄金刃削去首级。

在他死亡后萍良城并未失守,他还有三次反击机会,每次半个时辰共计一个半时辰。

但这种反击方式明显是为玩家与秘境之人准备的,他无法死而复生,萍良城后续之事自然也就与他无关了。

县衙被攻破、城外有士兵牵制守军仇恨,萍良城在一个半时辰内发生三次重置现象。

每次重置后就有一批守卫与捕快冲击县衙,企图驱逐入侵者。

但游天上将彭兴与神武大将褚昱异常悍勇,加之灵药储备充足、县衙空间有限,使得35级守卫无法有效围攻入侵者。

当第三次守卫反击结束后,萍良县便落入了他们手中。

城内守卫也瞬间重置,再次回归各地巡查,成为了义军的下属单位。

【叮,萍良县失守,大魏义军攻占萍良县,可向无忧郡守领取讨逆委托。】

无忧地对萍良县的失守反应平淡,没有出兵讨伐的意思,仅其阵营属官触发了讨逆通知。

天理教徒曾经有多么喜欢这种公平规则,现在就有多么厌恶这种冷漠规则。

萍良县令的死亡使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皆主动联系老掌柜房逊祈求投诚保命。

“老掌柜,我等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吗?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拉兄弟们一把,若是不成我等便前往无忧郡守府避祸。”

“哎,你等早该料到此事,当初为何不听我言。

也罢我等早投诚者性命无忧,又得攻伐秘境养护自身之权,也不能让你们皆亡于非命。”

“不过我可先说好,掌门仁德自然愿意给你们改过机会,但那些斗将杀才未必有此想法。

我速禀掌门,你们皆立刻投诚,如此义军众将才不好违背掌门决策。”

“我等晓得了,此次投诚绝不敢慢。”

传信完毕老掌柜对周元表示各城皆降、唯求保命。

作为晚降之人他们将无法享有宽厚待遇,需加入军队征战逸岛之国。

在周元同意受降,并命客曹令传信诸将不可擅自杀降后,六位县令忙依次投降了大魏义军。

【叮,六城县令投降大魏义军,义军已占据七城之地,可寻无忧郡守发起讨逆之战。】

义军再次占据七城之地对秘境之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无忧郡守造成的影响却很大。

当周元操控香火化身抵达无忧郡守府,并借助两仪咫尺镜传送而至时,无忧郡守已没了昭义伯称号。

“盖原侯您总算来了,郡内逆贼突起占据七城之地,陛下降罚削去我昭义伯号。

还请君侯再领义士讨伐叛逆,还我无忧郡太平。”

第357章 无俸难为

无忧郡守获得昭义伯称号仅有三日,便被除爵留职恢复如常。

幸好他没有灵智情绪不显,否则定会亲率锐卒攻伐叛逆义军。

“郡守莫急,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只是这义军剿而复兴、投而再叛,朝廷就没有应对之法吗。

若是如此乱军难以肃清不说,其他势力恐怕也会争相模仿,造成力压则降、遇险则叛的局面。”

“君侯所言甚是,然我忘忧国一向仁德为怀,有善待降者的传统。

他们既降我等怎可再行杀伐,为此陛下同样善待各方义士,以义士压乱军既不伤国本、又能以相争促平衡。

乱军虽自在却无力发放各项俸禄,最终只得一虚名随时可破。

义士得授官爵只需负责私兵亲卫之俸,无需烦恼下属兵卒之饷,得名得实方可长久。”

无忧郡守道出了义军最大的漏洞,不是他们自建势力后没有实权,而是无法发放俸禄。

首节上一节233/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