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第234节

如此下属与兵卒不反已是忠心有加,又怎会接受城主调令。

表面上看,只要各城城主发放俸禄就能完全行使城主之权,但这是一个大坑。

不说各属官需要何种灵物做俸禄,单说城中那一千守卫的军饷就能让常人绝望。

因此义军城主难得实权、占据城池越久欠饷越多,最终只能留个城主名号,无法有效治理属地。

“原来如此,朝廷法制健全国库充盈,乱军钱财有限难成法度。

只需义士与乱军相互交流所得,自然会心向朝廷。”

“正是如此,人心难测何以全忠,当以利诱之,各地乱军早晚会诚心归附,成我忘忧国助力。”

确定反复横跳不会遭到额外惩戒后,周元再次接下了讨逆将军之职。

“郡守稍等,待我回城发起讨逆之战,尽快戡平叛乱还无忧地安康。”

“如此便有劳君侯了,若有功勋立下陛下定会再加恩赏。”

周元返回道观后并没有要求大魏义军立刻投诚,而是传信大魏将士联合几位投降城主,着重探查城主之位的各项功效。

如此为之是因他与大魏处于深度合作关系,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让大魏将士有时间验证收获。

随后三日在十一位天理城主的帮助下,大魏诸将对城主之权有了详细认知。

当神武大将褚昱得知需要发放俸禄才能行使城主之权后,瞬间对义军城主之位好感尽失。

“之前你们不是还操控缇骑封锁了盖原北城门吗。

难道俸禄可以分开发放,与谁俸禄便能调动谁。”

“将军误会了,缇骑也好、守卫也罢均有上下从属关系。

若不给其上官发放俸禄,他们便领不到出巡之令。

因此我等利用城主之权赋予了教众缇骑身份,让他们代为行事。”

“若是如此,这城主之位做的倒是憋屈,远不如有俸禄可拿的县令之位。”

“不敢欺瞒将军,实情确实如此。

早知县令之位如此贵重,我等必不会坐那城主之位。”

众城主遗憾错过多年俸禄,皆感觉心如刀绞难以自已。

大魏诸将却从中看到了养兵之机,只需将各城兵卒全部换为大魏士卒,让他们去领那份俸禄,必能减轻国朝负担。

若那份俸禄如县令般每日皆有,说不得还能借机练上一批灵武兵将。

“做过县令的那几个过来答话,我且问你们县令之位是否有权更换兵卒。”

“启禀将军,县令治署衙各房官吏、县尉掌城中军事,为此县令无权更换军中兵将。

或许兼并县尉之权后,才能一文一武调整县中所有职位。”

几位县令的答复令大魏诸将有些失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县衙下属各班房的人员不少,仅缇骑与捕快两班便有一百二十人之多。

“捕快与缇骑均有何等俸禄,你们可曾实验。”

“不敢欺瞒将军,我等贪心难止获得县令之位后便召集教众进行测试。

其中捕快每日俸禄为一份无忧散,捕头与缇骑则为三份。

县衙各房小吏可更换但无俸禄可领,廷掾、主簿、游徼、议曹、主记史、闾师六职更换后亦无俸禄可领。

县丞、县尉之位我等皆无权替换,不知其有何贵。”

“大善,县中捕快缇骑一百二、县令之位一人,加之十三城之地,可得有俸之位一千五百七十有余,足以养一营灵武战兵。”

无忧地的价值超出了大魏诸将预料,有此俸禄补助大魏便不必向逸岛之国持续输补气灵物。

只待逸岛之战结束,一营灵武将士加上秘境开发所获,便可逐步扩充逸岛守军规模。

“准备向都督投诚吧,看那忘忧国以何回报都督之功,若是职位不足我们就再起义军占尽诸城。”

神武大将褚昱获知县令之位的价值后,命六位将军前往各地县衙发起投诚。

他自己则亲自进入萍良县衙,拿起治县印准备配合行动。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六位持有飞行道具的将军先后抵达各城县衙,并传信周元发起讨逆之战。

随着讨逆之战再次开启大魏义军皆发起投诚,使得刚刚开启的讨逆之战瞬间结束。

【叮,无忧讨逆战开启,己方单位无忧七城,敌方单位大魏义军七城。】

【叮,大魏义军携七城之地投诚,无忧讨逆军大胜,讨逆之战结束。】

此次讨逆之战虽时间短暂,但大魏众将士却收获不小,不仅立下破城功勋,还发现了极具价值的俸禄情报。

在他们列队返回盖原城期间,周元取出两仪咫尺镜再次传送至无忧郡守府。

无忧郡守见他出现,忙快走几步迎了上去。

“君侯之威实乃荣盛,两次讨逆之战皆为君侯所平,此功甚大朝廷诏书现已下达。

陛下加赐爵位,由盖原县侯升为原安县侯,直属封地为盖原县与莱安县。

除此之外还有督郡中十一县之权,加之君侯所领的两县之地,共可治无忧郡十三县之地。”

“另授予君侯讨逆之权,若再有叛逆作乱,君侯可随时招募义士发起讨逆之战。

日后有君侯督镇各县,我无忧郡当能无忧矣。”

第358章 俸禄有别

忘忧国的封赏制度有利用空间,但不多。

盖原县侯升为原安县侯之事令周元意识到,连续兴起讨逆之战确实能获利。

可城池数量有限,一旦获得大多数城池的督镇权便无法刷取功勋了。

那时失去下辖城池再夺回本就是应有之义,无需再加赐职位以作奖励。

这让周元累积功勋升任王公之位的想法落空,只好先领取国书与印信看有何收获。

【叮,获得忘忧国原安县侯之位,直属封地为盖原、莱安两县,下督无忧郡十一县。

县侯有俸,每日可得两枚忘忧宣草丹与五十份无忧散。】

【叮,获得原安县侯印,可在盖原、莱安两县开府建牙招募兵将,命直属兵将出战各地。】

原安县侯的爵位比盖原县侯强了不少,直属封县变多的同时侯府也多出一座。

府兵数量亦从之前的五百升为八百。

其他职权不变,可调整直属封地的所有职位,可任命下辖十一城县令以下的各类职位。

最大的变化是获得了讨逆之权,只要有叛逆势力出现便能随时发动讨逆之战。

“郡守,若我下辖之地被叛军占领,我之爵位是否会被撤销。”

“自然会的,君侯每丢失一座城池,朝廷便会收回一座城池的督镇权,若是丢失直属封地则爵位难保。

但只需后续收复失地便可官复原职,无需再积累功绩逐步升职。”

“原来如此,若我下辖之城全部丢失,只余直属封地又该如何处置。”

“若是如此,君侯将失去对下辖城池的管理权,即便那些城池被朝廷收回,也不会交还君侯督镇。

不过只要直属封地不失,君侯的爵位便不会被撤销。”

获知忘忧国赏罚规则后,周元对县侯之位有了新的了解。

总的来说就是直属封地不可失,下辖县城却可丢。

随后他激活玄门术法传送回了道观,等诸位将军抵达盖原城商议职位安置事宜。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出征的大魏将士列队归来,六位投降的城主被卸了甲胄兵器均着布衣跟随。

游天上将彭兴不善言辞,仅拱手施礼言诸城皆附、幸不辱命。

神武大将褚昱则上前与周元说起职位俸禄之事,言辞多有欢喜认为此乃天赐之福。

“竟有此事,我之前还以为只有各地主官才有俸禄可拿,不想捕快缇骑亦有俸禄可领。

如此看来,县令之位亦有可取之处,我等可谋划取之。”

“都督可有所获,能任命各城县令否。”

“爵位再升一级,直属盖原、莱安两县,分管其他十一城池。

直属之地可任命县令人选,分管之地不可提拔县令,倒能提拔其他属官。”

“可能更换各城守卒否,若能更换当能获得更多俸禄。”

“可以一试,但未必能成,否则无忧地也不会授予私募兵丁之权了。”

随后两日周元与诸位将军测试了各类职位更换,最终发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现象。

一是直属之地可更换守卫,督管之地却不行,并且守卫名额有限,更换一人秘境守卫便会少一人。

二是除了捕快缇骑、县令县尉之外,其他职位皆无法领取俸禄。

询问城中官吏守卫后得知,他们确实有俸禄与军饷,朝廷定期发放以作酬劳。

这种特殊的现象令大魏诸将十分奇怪,皆参不透其中缘由。

“捕快缇骑与守卫有何区别,为何我等就职捕快后有俸禄可领,充当守卫却一无所获。”

看着苦恼的大魏诸将,周元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那便是执法问题。

捕快缇骑看似职位不高,却是维护治安的执法人员,应当会吸纳类玩家群体加入。

其俸禄多半是象征意义的酬劳,缉拿抓捕换取奖励才是真正的获利方式。

但此法对常人来说意义不大,以秘境处罚的严格而言,一旦被捕大概率就会丧命。

力弱者在城中犯不下大事,即便抓捕也领不到多少奖励,甚至来不及抓捕就会被城内居民打杀。

“诸位将军莫要多虑,我等时间充足,大可以从京城调一批解秘使前来调查其中隐情。

当务之急是将缇骑捕快换成我们的人,我封地的县令、县尉之职亦当更换人选。”

“周都督所言甚是,县尉每日可领无忧散二十、金刚护体符一道,县令每日有无忧散二十、御风神行符一道。

缇骑捕快亦有所得,每耽误一天都是在浪费灵物,请都督授予众将士职位以获灵物。”

周元现在掌管十三城之地,可封缇骑捕快共一千五百六十人,县令两人、县尉两人。

本着举亲不避嫌的原则,他首先封李思为盖原县令,封游天上将彭兴为盖原县尉。

随后封神武大将褚昱为莱安县令,云麾道将公孙硕为莱安县尉。

剩余诸将道明职位有限难以尽封高位后,又以捕头缇骑之位暂且安置,羽林战兵皆为捕快,辅兵文士暂不加职位。

作为第一批投诚的五位城主也得了捕快之位,俸禄虽然不多但贵在持久。

如此分封之后周元手中还剩一千零几职位,留作日后逸岛之战时作为赏功之用。

“掌教、游天将军,盖原县衙尚未出现,你们的俸禄无法直接领取,可定期前往无忧郡府衙领取。”

首节上一节234/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