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谁不思进取?我靠打猎发家致富 第386节

  “等彪和天恩回来的,石头,你去给被捂上……”

  关磊迷楞着眼睛,说:“嫂子早都给捂完了。”

  “啊,那你去睡觉吧,让凤过来捂被。”

  李福强和杨淑华带着孩子走后,王彪和刘天恩也刚进门,几人先将刘大明送回了家,然后就各自回家睡觉了。

  当徐宁躺在炕上的时候,他感觉今年的把头节过的贼快,而且甚是欢乐,心里感慨人多是真热闹,比后世冷清的聚餐强太多了。

  翌日,关磊跟着李福强乘坐老林的车回了楞场,虽然这次下山没有整着棕熊,但在老徐家过了个节,心情自然很顺畅,关磊能够感觉出来,吴家和徐家对他都没得说,待他真如亲子侄,但他觉得在老徐家更舒坦一些,为啥?

  因为在老徐家,无论徐老蔫、刘丽珍,亦或是徐龙、王淑娟从来都不会提他的命运苦,反倒是在老吴家,韩芳时不时就会唠叨两句,磊子命苦啊,小花命苦啊……

  倒不是韩芳有意说这些话,而是一种‘埋怨’,埋怨关磊的命不好,从小没了爹妈。

  有时候关磊能感觉到徐宁对他是真的关心,而且比他姐夫看的更长远,吴海龙是想将关磊锁在万业,让他衣食无忧即可,而徐宁更懂他,更支持他的想法,并且正在帮他铺路……

  他早晨走之前,徐宁嘱咐过,让他跟李福强说,明个搭老林的车去贮木场,然后顺着后边去石咀山,若是走山路的话,走到石咀山都要将近晌午了,那还打啥猎?

  晌午,韩凤娇整的手擀面,在家洗完衣服的杨淑华姗姗来迟,李福强上班、金玉满堂上学,她家就自个,所以家里要是有剩饭,她就搁家兑付一口,要是没饭就来老徐家吃。

  杨淑华打了两样卤子,酱鸡蛋卤和肉末卤子,徐宁造了两小铝盆手擀面,刚放下筷子,王淑娟就问:“二宁,山上是不是有刺老芽了?”

  “有啊,刚长大拇指那么大。咋地,嫂子,馋刺老芽了?”

  “别说你嫂子馋,我都馋了,你明个进山要是瞅着就整回来点,哪管够吃一顿也行啊。”

  既然老妈发话了,徐宁自然没啥说的,头些天他的确瞅着刺老芽了,但刺老芽都没长大,他就没忍心摘,再说刺老芽杆子挺高的,而且全是刺,他不拿锚钩容易扎手。

  “行!”

  不拿锚钩也行,只需用侵刀砍个树杈子当钩子即可。

  当前天气转暖,白天能达到零上八九度,晌午能有零上十多度,只是晚间依然是零下,穿厚棉袄进山肯定热,所以老妈给他找了套薄棉袄,再往身上套件棉猴,就基本能抵挡山里的寒风了。

  早晨五点半,徐宁系上绑腿,戴上牛皮腰带和棉帽子,背着枪和布兜,就出门牵狗去了,王虎翻墙而来,瞅见刘大明、老姜之后,就跑过去打开了院门,随即四人牵着狗帮去了李福强家。

  老姜是头一次来他家,他认为会给李福强、杨淑华添麻烦,实际上他俩根本不在乎这点事,徐宁在路上也跟老姜说了两句,既然已经搭帮了,那就别分你我,要不然进山遇着危险,如何相互相信?

  老姜一琢磨也是这么回事,但他多年习惯使然,已经很长时间没在旁人家吃饭了,这几天连着去28楞场把头窝棚、老徐家吃饭,其实已经有点适应了,不过他就是个纠结的人,现在还是有点抹不开脸儿。

  “姜哥,你伸筷子啊,淑华炒的酸菜老香了,全是熊油!”刘大明劝着。

  老姜端着饭碗,“我自个夹……”

  徐宁扒拉着饭,笑说:“姜叔,昨个搁我家都没装假,来我大哥家怕啥呀,既然来了就吃饱。”

  “诶,二宁,不用劝,我这些年没咋在外头吃过饭,冷不丁这么一整,确实有点不习惯,你们也别以为我装假。”

  李福强笑道:“明白!姜叔,你乐意吃啥就吃啥。”

  老姜点个头,便夹了一筷子炒酸菜,这自个家腌的酸菜,味道有点冲,得先用水泡一遍,炒完之后吃起来艮啾啾的。

  “大嫂,你晚间过去呗,到时候我摘点刺老芽。”

  “行!”杨淑华点头。

  饭后,徐宁没磨蹭,下地穿鞋,提起布兜和56半,就和老姜、王虎、刘大明、李福强牵着狗出了门。

  岔道口,离着老远便瞅见一辆汽车停在那,大喇叭坐在副驾跟老林抽着烟,见徐宁等人牵着狗过来,两人急忙下车,不过他俩没迎过去,而是跑到了车尾,打开了车尾板。

  “林哥,辛苦!”

  老林转头挥手笑道:“辛苦啥呀,顺道的事儿!先给狗整上去?”

  “成!”

  李福强窜到车厢里,接过徐宁抱上来的狗,牵着狗绳栓到了车头护栏上,这辆车是没有苫布雨棚的,因为是拉木头的车,不过徐宁并没瞅见明显的木屑,想必老林很爱护这辆车,经常清理的缘故。

  老姜和刘大明也窜进了车厢里,帮忙李福强栓狗绳。

  老林站在车尾,转头和徐宁说道:“我昨个问拖拉机的事了,说是没有拖挂,就一个车头,型号叫什么东方红28,吉省产的……现今扔在农机站寄卖呢。”

  徐宁皱眉道:“没有拖挂?……东方红28?”

  他隐约记着吉省产的东方红28,被称为长春28。

  而光荣路的长拖厂,于1958年建厂以来,居全国八大拖拉机制造厂第三位,为东北地区拖拉机生产基地。

  长拖厂1959年生产的‘上游牌’拖拉机,还参加了国庆10周年典礼。

  同年末生产出首批40型拖拉机22台,填补了本省农机制造行业的空白。

  后来又生产了‘铁牛-40型拖拉机’‘集材-50型履带拖拉机’然后有段时间停建了,等周总过来视察之后第二年才恢复建设,同年农机部决定长拖厂改生产东方红-28型拖拉机。

  1965年八机部决定由辽省沈拖长和长拖长联合生产东方红-28型,当年就生产了5000台。

  后续十年里,长拖厂又尝试生产40型和东方红-36型拖拉机,并尝试出口,十年内出口拖拉机3912辆,还有大量的零件,共计出口收购额为4602.7万,是当时超百万元的骨干商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南亚等国。

  那么东方红-28型拖拉机卖多少钱呢?十年前也就是73年,每台销售价是9975元,81年销售价是9360元,而今年也就是84年售价10677元!

  王虎将尾板合上,李福强站在车厢里说道:“兄弟,你跟林哥去车里唠呗,虎子也跟着去吧。”

  随即,徐宁和老林、王虎钻进了车内,老林启动汽车朝着贮木场驶去。

  徐宁转头问道:“林哥,哪年生产的啊?”

  “得有七八年了,我记着这台拖拉机是他们生产队买的,后来分家搞拍卖,我哥就将它买走了,这些年没少干活,但车况还算可以,双缸的发动机没坏过,检修也没出啥大毛病。”

  “他想卖多少钱?”

  老林转头笑说:“有点贵,他想卖四千,但农机站的大师傅跟他说过,这车要是想卖,最多能给他出到三千,大师傅也说了,第一没有拖挂,第二轮胎老化得换,第三刹车也得换,第四没有耕地套件,另外这车头间距太短,开山路太颠簸了。”

  一听这话就知道老林是个实在人,有啥话都能跟徐宁说,也没因为对方是他堂哥就向着他说话。

  徐宁咧嘴笑道:“那他答应三千卖了?”

  “答应也没人买,人家过去一瞅车没有拖挂、也没有耕地爬犁啥的,还敢卖三千转身就走了。

  这年头谁干活不得拉点东西,买个车头回去,还得花钱再买个拖挂,都不够费事儿的。”

第371章 人争一口气 头一茬刺老芽

  “我听说,农机站还有别的拖拉机,等到时候你过去瞅瞅呗,不一定非要买他这台。”

  “林哥,你真实在,谢谢嗷。”

  老林笑说:“实在啥啊,咱不都是庆安人么,我哥属于一点亏都不想吃,他也不想想这些年拖拉机给他挣了多少钱,当初他给拖拉机买回家,还欠了村里三千多块钱,不到两年就还完了……

  我买这辆车的时候,想跟他张个嘴,他一句话就给我堵死了,说家里要盖房子,还想跟我张嘴借点。

  后来我才知道,他都成万元户了,诶……以前我有点接受不了,这些年也就明白了,他是怕我还不起,所以听着我要买车的信儿,等我去找他的时候,他就找个借口给我话头堵死了。”

  徐宁点头:“是,张嘴跟旁人借钱是挺拉不下脸的,就怕旁人不借,再往后就更难了,那后来你咋买的车啊?”

  “我媳妇跟他爸妈说了,然后我老丈人和大舅哥一商量,给我凑出来八百多块钱。”

  王虎惊道:“林哥,你贪上个好老丈人和大舅哥啊!”

  老林嬉笑道:“那必须的!”

  徐宁说:“更贪着个好媳妇。”

  “可不咋地,我为啥这么拉活,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树靠一张皮、人争一口气!我就寻思多挣点钱,不能让旁人瞧不起。”

  “对劲儿,这年头只要认干肯干,指定能挣着钱,那我嫂子搁家干啥呢?”

  “伺候我妈呢,老太太这两年身体不咋好,孩子是长大了,不用操啥心,但到我这岁数,给孩子养大了,紧接着就得伺候老人……”

  徐宁深以为然,他说:“可不咋地,咱往后都差不多,挣钱除了养家糊口,再就是防止得病的时候没钱治病。”

  老林笑道:“那你也挺顾家啊。”

  “哈哈,我正经挺顾家呢。”

  贮木场,亦是山下楞场、最终楞场,也就是各个小楞场的木材,全部运至贮木场等待调拨、加工、贮存。

  贮木场偏北边有火车停靠点,东边则是汽车装卸点,内部还有各种机械,如履带机、吊勾、绞盘机等等……

  抵达贮木场之后,老林驱车特意往南边开了将近二里地,才开到南边的山边子下,从这就能看出庆安的贮木场有多大了,囤积的木材有多少了。

  徐宁和王虎跳下车,老林也跟着下了车,而李福强等人已经解开了狗绳,狗帮挨个跳下车,窜到了徐宁身边,像花狼没见过啥世面,瞅见贮木场里堆积着的一堆堆木材有些好奇,两眼一直张望着……

  “兄弟,我跟林哥走了,你们加点小心。”

  “诶,林哥,多谢了嗷!”

  老林摆手笑道:“别客套,顺道的事儿!往后有啥事直接言语就行。”

  “妥!”

  待老林和李福强钻进车内,驱车离去之时,徐宁牵着青狼几个,就带头顺着山边子上了山,此时树木早已长出嫩芽,但大山并没有入眼飘绿,只有零星一抹绿色。

  这边山上的树不多,随处可见树墩子,都有双臂环抱那么粗,建贮木场的时候,周围的山林就被清理了,甚至能在贮木场里见到人工挖掘的水渠,以及水井,这是防止火灾的消防用水。

  庆安林场确实穷,集材履带拖拉机只有三辆,在偌大的贮木场里来回奔波,不过它属于短小精悍,年装万余立方米的木材毫不费劲,有万米车之称。

  “老弟,加点小心,这边有工人下的套子和夹子。”

  听到大喇叭提醒,徐宁转头笑说:“这条道没有夹子,林哥在车里跟我说了。”

  “啊,那就行。”

  老姜说:“这离石咀山得有四五里地,咱先往沟里走吧。”

  “好,姜叔,你跟我老舅在前边走。”

  老姜没废话,牵着大黄、小黄等四条狗就去了前边,然后刘大明牵着狗跟在后边,众人往南边走了一里多地,就登上一座小石砬子山,这山名叫小石山。

  下了小石山就来到了一条沟,再往东南方向走三四里地,才摸着石咀山的山边子,往左边去则是石咀沟。

  “二宁!瞅见没?地上鹿踪!”刘大明指着三米外的鹿踪说道。

  徐宁低头瞅了一眼,顺着鹿前进的方向瞅了眼,说道:“往东南去了,那边是乱岔石山……要不然放狗吧,能打着啥就打啥,这踪得有三四天了,撵也撵不着。”

  “行,那就放狗吧,就当闲溜达了。”

  将狗绳挨个解开后,狗帮在青狼、黑狼的带领下,奔出了十多米远,跑到一颗大青杨树下,青狼还回头瞅了瞅徐宁,见他挥挥手,青狼才敢继续往前跑。

  往前走了二里多地,老姜指着地上的苔藓,说道:“我去年搁这片摘了不少木耳,那边的山坡有不少榛蘑。”

  “是,咱东山也有不少,但离屯子太近,有的人早晨三四点钟就上山采没了,可他妈勤快了。”刘大明说道。

  “那能不勤快点么,拢共就那么大地方,有多少人等着吃这一口呢。”

  大喇叭笑道:“到时候咱组团进山采啊?那几个大麻袋,整两百斤回家就能吃一年。”

  两百斤榛蘑听着挺吓人,实际上晒干之后没多少玩应。

  “行啊。”

  王虎走在后边,问:“二哥,现在黑瞎子该出仓了吧?”

  徐宁点头:“今年冬天长,前些天才见雪化,这几天正是出仓的时候。”

  一般来说,黑瞎子出仓是三月末、四月初,但时间也不能卡太死,毕竟有些黑瞎子很特性,一直蹲到四月末的也有,三月中出仓的也有,这要看这头熊是否饿肚子、是否生了崽子……

  “今年是比去年冷,也不知道咋回事,我觉着去年这时候都暖和了。”

  大喇叭说道:“今年不是润十月么。”

  “前年润二月,今年润十月,冷点也正常。”

首节上一节386/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