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4节

  又翻开一张褥子,看着下面被掰成半截的长了蛆的黑面包,陈舟差点呕出来。

  正打算放弃这次“寻宝行动”,他的目光瞥向走廊尽头,见只剩四五个床铺,最终还是决定坚持到底。

  “翻翻看吧,万一能出好东西呢,反正是顺手的事。”

  就这样,怀揣着些微希望,陈舟一边查看木桶木箱中装着的物资一边继续向前。

  在最接近走廊尽头的床铺木板下,他发现了一个装满了油脂的小罐子。

  罐内油脂的色泽像极了厨房中腌肉块桶内的碎油,滑腻的填充物表面有手指扣动的痕迹,留下了两道乌黑的泥垢,看得陈舟一阵阵犯恶心。

  

  其实这油脂的用途倒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突破下限,它不是一种食物,而是水手用来擦拭护手用的。

  经常被海风吹烈日晒,又干着一些抓缆绳拧绞盘的重体力活,底层水手的皮肤饱受摧残,也就促进了原始护手霜的诞生。

  不过这份独属于17世纪底层水手的辛酸陈舟是注定无法理解的。

  拧开罐子盖看到里面装的是什么后,他早就将水手视若珍宝的油脂罐丢掉,一路翻找到了最后一个床铺。

  这个床铺的主人似乎很有个人隐私意识,将被褥安置在两个并排摆放的木箱后面,依托着箱体与墙壁形成了一个独立空间,不像其他水手一样不管不顾地睡在明面上。

  受地形的限制,想翻找他的床铺要费些周折,要么从一米多高的木箱顶上翻过去,要么搬开木箱。

  因为外套过紧,陈舟迈不开腿,只能选择后一种方式。

  木箱底部未留空隙,沾了水后分外沉重,陈舟使了吃奶的力气才将它挪出去。

  再一翻床铺,单薄的被褥下赫然是一块啃了两口的白面包和一根银勺子,看花纹和大副房间的餐具同属一套。

  “好家伙,难怪藏在这么隐蔽的地方,原来心里有鬼。”

  一边感慨着这些家伙手脚不干净,陈舟一边把银勺子揣进了兜里。

  “这也算是抽奖出保底了吧,不枉费我花这一番力气。”

  念叨着,陈舟推开了身侧通往底层船头舱的大门,沿着向下倾斜的台阶走进了黑暗的底舱。

  正如原著中写过的一样,船只被风暴裹挟着前进,头部触到了暗礁,底舱墙壁顶端闪出了裂隙,在黑暗环境中透光的裂纹分外醒目。

  幸亏搁浅后船头大半部分都露出了水面,海水无法钻入孔隙涌进船舱。也没有巨浪冲击扩大船体的伤势,不然这艘船早就散架了。

  尽管如此,船头底舱内仍充满了积水,陈舟刚走下台阶就感觉皮靴的鞋面被淹没了,连忙后退一步重新回到了高处。

  取来一根木棍测量了一下水深,他发现光是房间入口处的积水深度就能没过小腿,因为船头向下倾斜,越往里水越深,保守估计,陷在海底部分的积水至少也有一米以上。

  更重要的是,积水阻碍了视线,无法判断水下有没有持续渗水的口子。

  假如海水不断涌入,就算一直拿木桶往外水情况也无法得到改善,最好的选择就是放任不管,只当这个房间不存在。

  但陈舟不想轻易放弃,他希望了解更多情况。

  将通往底层船头舱的房门敞开至极限,陈舟侧起身子尽量不遮挡照进房间的光芒,努力辨识内部的陈设。

  他发现舱内两侧靠墙摆放着好几个木架。

  木架样式和厨房内的架子相同,分成四层,下面两层半浸泡在水中,隐约能看到放置在第三层的木桶露出了四分之一个桶身,而最顶层的麻袋却因为足够高幸免于难。

  这些麻袋紧挨着,从房间一侧排列到另一侧,足有三十多个,即使其中大多数都被海水打湿,也能剩下仍有利用价值的一部分。

  对于物资的态度,陈舟一向是多多益善,只要还有希望抢救,他就会竭尽全力。

  默默记下前舱内有批麻袋可以搬运,他离开了房间,准备去厨房拿油灯,顺便看看水烧得怎么样了。

  熄火许久,炉下尚有余温。

  大狗打着鼾,一动不动,直至陈舟用木炭中残余的火种点亮油灯,才优哉游哉地爬起来抖擞毛发,伸了个懒腰。

  没理会过来套近乎的大狗,陈舟掀开了铁罐盖子,蒸汽顿时蜂拥而出,滚烫且遮挡视线,一时间根本看不清内部的水体。

  无奈,陈舟只能放下盖子等待蒸汽散尽,趁着这段空闲时间,他提着灯离开了厨房,开始查看左右两侧的货舱。

  大狗见状,屁颠屁颠地摇着尾巴,紧跟在他身后。

  货舱内物资的包装突出一个敷衍了事,十分简陋。

  箱体薄,袋口松,轻轻一扯就将里面的东西洒得到处都是。

  挨个查看,其中有各色贝壳首饰,有粗制滥造的望远镜、陶瓷小玩偶、玻璃珠子、玻璃器皿、铁片长刀、剪刀、斧子。

  它们成本低廉,做工粗糙。

  长刀刀柄只固定了两根铆钉,涂抹了些许胶水,稍经碰撞就会错位。

  斧子的斧头使用生铁铸造,虽然硬度高,但几乎没有可塑性,韧性极差,砍到硬物必然崩刃。

  玻璃珠里布满气泡,玻璃器皿同样如此。

  陶瓷小玩偶画工水平低劣,把一个好端端的洋娃娃硬生生画成了安娜贝尔,土著小孩玩了晚上非做噩梦不可。

  那些装着两块松动镜片的单筒望远镜更是侮辱智商的产物,最多只能放大十几米外的景物,丝毫不具备实用价值,还不如陈舟小时候买的玩具望远镜。

  一言以蔽之,它们全部都是用来哄骗土著以达成血腥肮脏的人口贸易的劣质商品,耐用性有限,用不了几天就坏掉了。

第14章 雨夜

  合上装斧木箱的盖子,陈舟不禁想到。

  “后来在岛上生活的那些年,鲁滨逊有没有因为斧子质量差而后悔过呢?”

  可惜,鲁滨逊已死,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了。

  离开货舱,陈舟来到了紧挨着厨房的独立储藏室,这个房间的位置差不多在船尾楼正下方,比其它储藏室宽敞些许,房门同样装有门闩。

  房间内存放着大桶黑面包还有少数高级海员的特供食品,包括用油纸包裹着的白面包,味道和卖相更好的奶酪,以及风干肉。

  黑面包桶的空隙中塞着几个空麻袋,袋底残余一些麦麸皮和稻粒。

  陈舟知道麻袋里的这些稻谷和大麦种子能够发芽,便把麻袋带走,准备放到上层木箱中妥善保管起来,避免它受潮发霉。

  一路探索,船只中总有意外的惊喜,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很久没有像这般忙碌,从早到晚基本未站脚,当走廊变得昏暗,疲惫感也悄悄爬上陈舟身体各处。

  太阳沉入远山,油灯的光芒显得愈发明亮。

  脸庞笼罩在温暖的昏黄灯光中,陈舟活动着僵硬的四肢,决定结束一天的工作。

  在此之前,他要吃顿丰盛的晚餐,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明天。

  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储藏室,取了块干净的白面包,回到厨房倒一大杯热水,温一温剩下的奶酪炖面糊,掏两张面饼丢给大狗,又盖上铁罐的盖子。

  伴着皮靴拖沓缓慢的声音,陈舟踏上了楼梯。

  大狗为获得主人的奖励而高兴,叼着面饼,骄傲地仰着头,爪尖踩在木地板上,啪嗒啪嗒的乱响,寸步不离地紧随在他身后。

  雨声绵绵。

  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夜空中,滴在甲板上,溅起一连串透明涟漪。

  油灯旁笼着轻雾般的水汽,晕染得光芒黯淡,一切都罩上了一层朦胧的滤镜。

  自然的白噪音使世界回归到一种原始的静谧中。

  放好麻袋,回到大副房间,关上窗,点亮吊灯。

  烛火的些微暖意烘烤着异乡人孤单的心。

  拖出扶手椅,坐在航海桌前,泡一杯热茶。

  银杯逸散的芳香旁,陈舟用精致的银勺搅动着面糊,小口咀嚼着白面包。

  大狗慵懒地卧在桌边地毯上,将身体蜷缩成“C”形,没多会儿就发出了鼾声。

  雨声越来越大了,打在船尾楼屋顶噼啪作响。片刻,闷雷也加入了鸣奏。

  陈舟的咀嚼声淹没在狂泻的雨幕中。

  他未曾理会,只是脱下被淋湿的外衣,将其挂在衣架上晾干。

  就这样保持着不急不缓的速度吃完了饭,陈舟收拾好餐具,取出笔墨,回忆着贴吧那些不知真假的行业大佬分享的知识,将它们书写在了纸上,省得日后遗忘。

  随后他又拿来记录物资数量的本子,将今日探索船只的所有发现都写在了上面,包括那罐被他丢掉的油脂。

  期间,他不时停笔,静静回想着是否有遗漏的细节,直到确定完善,待墨迹变干才合上本子。

  最后,陈舟取出了几张宽大的牛皮纸,开始用桌上的尺子绘制木筏的图纸。

  直尺上的刻度不知是英尺英寸还是米,很是影响陈舟进行尺寸的计算。

  多亏在大学绘制过无数张CAD图纸,他对于比例的把握很精确,虽然受了些影响,但榫卯木筏的结构毕竟简单,多费些心思,最终也算顺利完成了。

  有了图纸,明天正式开工的时候就能胸有成竹。

  从前为别人做事的时候,陈舟都是尽量节省步骤,领导不提的绝对不做。

  此时关乎自己的工作效率,陈舟不但绘制了图纸,还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表,规定了每日必须完成的进度,以鞭策自己努力工作。

  “果然,给自己打工才能狠下心剥削,吃多少苦都不闹脾气喊累。”

  大约忙碌了两个多小时,海上已完全进入深夜,这阵雨也停歇了。

  打开窗,乌云被风揉成了乱絮。

  天幕澄澈,群星闪烁,月光明媚。

  扣上见底的墨水瓶,吹熄灯,陈舟腰酸背痛地躺在吊床上,没有多余精力胡思乱想,转眼就睡着了。

  

  十月二日,这是挑战开始后的第三天。

  后半夜再未下雨,陈舟一觉睡到天亮,清早起床又是一个大晴天。

  睡前他隐约记着要观察何时涨潮,躺到吊床后睡意弥漫上来,连衣服都没顾上脱就失去了意识,清醒过来才重新记起。

  但时机已经错过,只能再等今晚。

  经过一夜的发酵,昨日忙碌整日的劳累变成了酸痛的四肢和发紧的肌肉,使陈舟感觉非常不适。

  但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还剩不到23天的时间。

  稳妥起见,在风暴来临前两日,他就得离开这艘注定被撕碎的船,将所有物资都搬运到岛上并建造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木筏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图纸上的数据,陈舟需要建造的木筏长度三米,宽度两米,底部采用双层结构,以避免海水打湿货物。

  为了能让筏子的航行更加顺利,他还打算给它安装一个简易锚和船帆。

  毕竟此前从未使用过船桨,陈舟对自己是否有技术顺利划走这艘木筏保持怀疑。

  在这种前提下,能够拥有更多的动力选择无疑是更好的。

  粗略估计,建成后,除陈舟和船锚船帆的重量,这艘木筏的安全载重范围大概在150~200公斤左右。

  运输途中,筏上的货物不能积压在同一侧,需尽量保证左右前后重量一致,这样才不会翻船。

  在装载货物时,也要根据安全载重范围估算,防止超载产生事故的同时,也要避免载货量不够浪费时间。

首节上一节14/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