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30节

  除了外套,陈舟出行还要穿皮靴,戴大檐帽。

  皮靴结实耐用,可以防止林地中的木刺及蛇虫攻击,遇到野兽突袭时,踢踹起来杀伤力也更强。

  大檐帽的帽檐上打了两个孔,用短绳挂在脖子上。处于林内不用戴,出林后可以遮挡阳光,遇到风雨也能避免淋湿。

  这一套行头加起来足有八九斤,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沉重,消耗体力过快。但和它们的优点一比,这些缺陷不值一提。

  探索岛屿并非百米竞赛,不必着急。

  昨日从断崖一路向西,今天陈舟决定往东走。

  南半球山峰北边向阳,南侧背阴。

  断崖并非一条直线,而是斜插入东北,愈是往东走,树木密度越低,地面越干燥。

  流水不再侵蚀这里的土地,取而代之的是海风。

  遍地碎石沙砾,视线极为开阔,风呼呼地吹,从脖领袖口灌入,使人肚皮和脊背全都觉得凉飕飕。

  戴上大檐帽,压低帽檐遮挡海风,陈舟发现脚下的地势越来越高,断崖则越来越矮,他就要绕过这段天然屏障,抵达山腰了。

  缓慢攀登着,视线始终往上看,隔着老远,陈舟又发现了羊群。

  这次没有崖壁阻碍视线,整个羊群尽入眼帘。

  它们共有三十多只,其中大部分都是成年羊,此刻正从山腰上的一块平台往下走,像是要去觅食或饮水。

  走在最前端的似乎还是昨天放哨的那头大羊,它表现得十分轻松,时不时停下脚步,捋一把嫩草吃,并不像昨天停驻在山涧旁那样精神紧张。

  这也难怪。

  山涧下的深潭中栖息着巨蟒,羊群肯定遭遇过蟒蛇的袭击,所以饮水时才会保持警惕。

  半山腰则视野开阔,就连草都长得不高,任何动静一览无余,羊群自然心态放松。

  陈舟伏在低处岩石后,稍一琢磨便想清楚了羊群的去向,忙拎起枪,试图斜插到羊群的必经之路阻击。

  借助山上的碎石和灌木遮掩身形,带着来福偷偷绕到了羊群前方一百多米远的一块小树林中,他静静等待猎物上门。

  然而陈舟的狩猎经验还是太浅薄,他只想到了视觉和听觉,却忘记了嗅觉。

  从海上吹过的风先经过他的身体,然后才携着复杂的信息扑到羊群中。

  火药特有的刺激性气味惊动了头羊。

  它仰起了脑袋,稍稍侧过身体,拦住了羊群,微微眯眼,横生的瞳孔扫过树林。

  此处林带树木不仅稀疏,而且纤细,最粗的树也不过一人合抱。

  陈舟躲藏的那棵树只能勉强遮住他大半个身子,他探着头往外看,正好注意到头羊不同寻常的举动,心中不由一突,暗道不好。

  果然,察觉到有危险,头羊已经发出了示警声,并准备带领羊群回到开阔的山腰。

  在那里,只要猎手的奔跑速度和灵活性比不过它们,就绝对无法将它们捕杀。

  “这野山羊,比猴还精。”

  眼见羊群已经拔腿开跑,陈舟只能端起上好铅弹点燃火绳的枪,试图像昨天晚上一样撞个大运,打死一只羊。

  嘭!

  伴着黑灰硝烟,羊群炸了营似的一哄而散。

  地面干干净净,未留半滴血迹,甚至连铅弹击中了哪里都找寻不到。

  早就知道自己这一枪必无收获,陈舟收起火绳枪,既觉得可惜又感到不可思议。

  “它们是怎么知道我在林子里面埋伏的?

  昨天想杀它们是来福暴露了位置,我也没开枪啊……”

  “真是见鬼了!”

  “难道我迂回过来的时候就被发现了?没道理呀!”

  满头雾水,陈舟只能将这次失败的原因总结为枪法太差,想着如果自己是个神枪手,早就可以一枪一个爆掉它们的毛脑袋,吃上羊肉了。

  “今晚回去就练枪,练弩!”

  恼怒地拍了一把身旁的树,仿佛在埋怨它不够粗,暴露了自己,陈舟突然发现这种树似乎是个没见过的品种。

  它表皮呈深褐色,笔直高挺,外表平平无奇,底部没有枝杈,树冠茂密,看上去像个精壮的美洲汉子。

  取下短斧,陈舟试着砍了一下,

  不曾想此树坚硬无比,这粗制滥造的斧子稍稍砍破了树皮后,便再难寸进。

  撬开深棕色树皮,陈舟发现这种树的木质竟然是黑色的,结构细密到几乎看不清纤维,仿佛一块铸铁。

  

  “莫非这才是真正的铁树?”

  默默对比此树与菠萝树的硬度,陈舟愈发觉得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便挥起斧子,想把这棵和他腰一般粗细的树木砍断。

  铛铛铛,斧刃与树木碰撞,声音清脆,如同金铁相击。

  连续几十次大力劈砍,陈舟只觉斧头越来越钝,后几次砍上去甚至毫无效果。

  拿起来一看斧刃,竟然被生生砸得溜平,别说是刃,就连锋锐的角度都找不到了。

  忒!

  吐了口唾沫,陈舟取出了腰间第二把斧头,继续劈砍。

  太阳由东而西,远处海面飘来一片乌云,天气阴沉,像是要下雨。

  树勉强砍了三分之一,第二把手斧也卷刃了,身上没有其它工具,陈舟对砍断这棵树已不抱希望。

  看了看天色,趁着雨还没下起来,他打算继续逛一逛,把山腰处的地形摸清楚,明天带上好斧子和短锯再来截断剩下的部分。

  向阳处再往东有一块平坦的土地,羊群曾经在那里停驻。

  由于没有树木,往那边望,视野内的一切都很清晰,只要稍微往山顶走,越过山脊,就能窥察临海的另一片沙滩。

  如果登岛位置差异不大的话,那片沙滩应该就是土著举办食人盛宴的地点。

  知道自己明天还会回到这里,陈舟未往东去,而是调转方向朝背阴处走。

  只是越过阳光刻下的分界线,就仿佛穿过世界的屏障,一切迥然不同。

  阴坡的土地生长着许多喜阴冷潮湿的低矮植物,山顶上笼罩着一团薄雾,树木虽然低矮,但密集了许多。

  向上望,山势陡峭,三五米高的平滑岩面随处可见。

  稍低的山体由黄土混合着砂石堆砌而成,陈舟掰了掰,感觉十分紧实,难以撼动。

  再往前,他远远地看见垂直于地面的岩壁上有一个一人多高的洞口,黑黝黝地仿佛某种野兽的眼睛。

  担心那洞是猛兽的巢穴,陈舟提前上好十字弩和铅弹,仔细观察着洞口四周。

  地面上既没有野兽的粪便,也没有不寻常的脚印,更没有蛇类爬行留下的印迹。

  稍稍放心,陈舟眯着眼睛往洞内望了望,见内部狭窄而空荡,没有可躲避的死角,这才钻了进去。

  洞口大,洞穴小。

  其中没有钟乳石柱,也没有通往别处的岔路,就是个简简单单的圆形空间,目测约有十几个平方米。

  绕了一圈,陈舟发现洞壁大多数都是整块岩石,只有洞口周围的一小部分是砂石。

  洞内的温度比外面稍低一些,但并不潮湿,地面很干燥,土壤中丝毫不含水份。

  如果能往洞口安装一扇门,这里就可以作为临时庇护所使用,也能存放一些怕热的食物和怕湿的物资起码这里不会漏雨。

  不过在陈舟心里,这个山洞最大的价值还是拓展成永久居所。

  只是他没有合适的挖掘工具,即使木镐头和木锹做出来,也挖不开岩石洞壁,无法充分利用这里。

  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块风水宝地,陈舟实在不甘心只将它当做临时庇护所,绕着洞壁,全神贯注地检查了一圈,重点观察小块砂石结构,试图找到可供挖掘的破绽。

  洞外,雨悄悄地下了起来。

  斜风吹过,雨丝撞在洞口突起的岩石上,汇聚成流,只往坡下流淌,不浸湿洞内半寸土地。

  陈舟蹲着,手持短斧,这里敲敲,那里撬撬。

  最终无奈地发现,想要拓展这个山洞,要么使用铁器慢慢磨,要么直接上黑火药爆破。

  指望木镐,除非他能活二百八十岁。

  “可惜,可惜。”

  一屁股坐在地上,望着珠帘似的细雨,陈舟感慨。

  自然界少有尽善尽美之事,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希望落空,难免有些遗憾。

  汪呜~

  察觉到主人情绪低落,来福轻轻舔了舔陈舟撑在地上的手背,乖巧地坐在一旁,摇着尾巴。

  老老实实在洞中避雨,不知不觉陈舟竟睡着了。

  醒来时雨停云散,站在山腰处眺望,红霞漫天,仿佛来到了八百里火焰山。

  怕天黑赶路遇到危险,陈舟带着来福匆匆返回。

  热了热昨天剩下的鸟肉,今天的腥气更重了,陈舟却吃得津津有味。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他能感觉到自己正逐渐变得强壮。

  最后一趟搬运结束后,超负荷体力劳动减少。

  每天几乎都在负重奔走,陈舟的体重有所下降,身体素质反而上升。

  肌肉不再酸痛,身上的伤痕也在慢慢愈合,一切都在往正确的方向转变。

  吃过晚饭,陈舟用绳子挂起了一串靶子,开始练习火绳枪和十字弩。

  嘭嘭嘭的枪声响彻森林,刚刚归巢的鸟儿仓惶逃窜,黑压压飞出树冠,仿佛一朵乌云。

  充当靶子的木棍时而被击中,时而与铅弹擦肩而过。

  陈舟不断适应着火绳枪原始的瞄准镜,感受着它的弹道,总结着射击经验。

  一发发铅弹疾射而出,肩膀被后座力冲击得愈发肿痛,他终于放下火绳枪,拿起了十字弩。

  在练习十字弩的同时,陈舟意识到岛屿上木材资源很多,动物的筋和鱼鳔胶也可以获取,他应该试着制造一些猎弓和箭。

  弓箭的使用难度比十字弩高,但不用费劲上弦,发射频率更快,可以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只是需要海量的练习。

  恰好,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练习的时间。

  十字弩每一次发射都会减少弩箭和弓弦的寿命,陈舟聚精会神,领会着瞄准的感觉,确保每一次射击都有进步。

  在天黑之前,他停止了练习。

  现在,他对火绳枪和十字弩的弹道已经拥有一定的了解,估计在具备足够瞄准时间的前提下,有十成把握射中三十米以内的中等体型固定靶。

  至于运动中的猎物就只能随缘了。

  作为一名刚入门的猎手,他的精准度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首节上一节30/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