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45节

  即使是位于深山老林的幽潭,也不知有多少勇敢的钓鱼佬搭起帐篷彻夜看守。

  为了寻找资源点,钓鱼佬们不惜驾车徒步,跋涉几十上百公里,去往他们梦中的桃源,钓个昏天黑地,钓个酣畅淋漓。

  而他们费尽心机找到的好地方,陈舟只要挪挪屁股,往上游走走或往下游逛逛,到处都是。

  得益于充沛的鱼类资源,他的鱼钩只要放下去就能迅速得到回应,一杆接一杆,就好像水里藏着十几个潜水员在不断往钩上挂鱼一样,钓得陈舟都觉得无聊了。

  这样真的会显得字数更多吗?

  章节内容不对的刷新一下,先发布的38章后发布的37章,显示顺序有问题。

第38章 钓鱼佬日记(下)

  最开始,咬钩的全都是那种蓝紫色的鲶鱼。

  这种鱼体型不大,最长不到30厘米,性情凶悍,泡在水桶里还打架,满嘴尖牙,咬在其它鱼身上,一啃就是一个圆口,弄得桶中全是碎肉细鳞。

  陈舟本来就不喜欢它们的长相,见它们老是内讧,就找了块暴露在阳光下的石头,把它们倒在上面晾起来了。

  可能是感知到了同类悲惨的处境,在连钓了二十多条蓝紫色鲶鱼后,它们再没上钩。

  随即陈舟钓到了新品种。

  那是一种小鱼,眼睛很大,背部铺着两行红鳞,尾巴黑色,体长不到十厘米,全身上下加在一起不到一两肉。

  这种小玩意给猫吃猫都嫌小,陈舟自然也不愿意多留,只能将它从钩上取下,好言劝说。

  “未成年鱼不要捣乱,回去告诉你的爷爷太爷爷和老祖宗们,这里发好吃的了。

  把它们叫过来,好处大大滴有!”

  一番洗脑,把鱼丢回湖中,他继续等待。

  没多久,陈舟钓到了另外两种小鱼。

  它们的体貌和先前的小鱼相似,只不过一种是绿背红尾,一种是金背彩尾。

  其中金背彩尾的那条鱼极具观赏性,它的下腹呈银白色,上半身覆盖着五彩斑斓的条纹鳞片,尾巴如火焰一般,绚丽多彩,像极了童话故事中的金鲤鱼。

  陈舟本想把这条鱼带回家养起来,一想自己那里的生活条件,带回去还不如现在就拍死它,省得遭受折磨。便把它放了,希望能籍此走走运钓几条大鱼。

  但天不遂人愿,越是想要大鱼小鱼越咬钩。

  边钓鱼边放生,时间飞逝,檐帽中的鱼饵即将见底,太阳也要沉下山,水桶中依旧空空如也。

  “难道新手保护期过了?

  这都能空军?

  啊~蓝鲶鱼,我错了,你快回来吧,我保证这次好好对你,不把你晾起来了!”

  从钓鱼佬到空军佬往往只需要一个下午,陈舟的心态逐渐产生了变化。

  十、九、八、七……

  鱼饵越来越少。

  挂上最后一条蚯蚓,随意甩出鱼钩,等待着某只不识相的小鱼咬钩。

  陈舟开始后悔没带上那个电子木鱼。

  “肯定是活活晒死二十多条蓝鲶鱼,我的功德余额不足,才导致空军。

  下次钓鱼,必须得拿上木鱼,一边钓鱼一边补充功德,这样就能实现平衡了……”

  给自己找着借口,陈舟感觉鱼竿的顶端微微动了一下。

  “奶奶滴,又是小鱼咬钩。

  这回我偏不拽你上来,就把你挂在水里丢脸,也给其它小鱼看看乱咬钩是什么下场!”

  反正已是最后一块饵,陈舟并不珍惜,抓住鱼竿动也不动。

  这次他下了狠心,鱼不脱钩他不拉杆。

  空军,也要空的敞亮,空的彻底。

  不料在初次的晃动后,鱼钩向下的力越来越大,势头也越来越猛,甚至将铁树枝杈削成的鱼竿都拉得有些弯曲了。

  “计划有变,上巨物了!”

  紧紧攥住鱼竿末端,陈舟内心激动,脑海中一片混乱。

  在钓鱼吧逛了那么久,对于一些常用的理论知识他还是颇有了解。

  小鱼自然是直接往上提就行。

  像这种大家伙可不能莽撞,必须要慢慢遛它,把它遛得没力气再拽上来,否则不是脱钩就是切线,还有概率出现“人打窝”。

  通常情况下,钓鱼佬会使用“8字遛鱼法”,牵着鱼在水里画“8”字。

  左一圈右一圈,一圈一圈又一圈,一直把鱼拉到脱力才好下手。

  这些所谓的口诀窍门陈舟倒也知晓,但一落到实际操作上,就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讲的那么简单了。

  也不知道遛鱼是人动还是杆动,亦或是人和杆一起动。

  绕着小湖边缘,拉着水中那条藏头藏尾的家伙,他一会儿往北跑一会儿往南跑,根本画不出“8”,只能画直线。

  好在这里的鱼生性淳朴,还没积累上当经验,总是主动跟陈舟对着干,变相帮助他消耗了体力,完成了遛鱼。

  跑着跑着,陈舟发现那条鱼距离岸边越来越近了。

  昏暗的光线下,隐约能隔着水面看清它的模样。

  它通体黄褐色,生有深棕色的斑点,背鳍高,嘴巴大,足有六七十厘米,而且身材肥硕,料想至少有十斤。

  “可算给我逮住大家伙了!”

  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陈舟喜出望外。

  

  一次次的失败与失望就像缓慢的前戏,一分一秒地将钓鱼推到了最高潮。

  就在此刻,全部的情感即将得到释放,这种超乎寻常的快感,可能就是钓鱼佬所追求的至高精神奖励。

  大鱼肉眼可见地一点点靠近岸边。

  没有抄网,想起上午逃走的那条蓝鲶鱼,陈舟吸取教训,分外谨慎,只想等一个最稳妥的时机再动手。

  特意挑了个浅水湖畔,便于第一时间下手。

  看着浑身绵软,不再挣扎的大鱼,陈舟觉得事情已经成功了九成九。

  若不是不清楚这家伙有没有毒,可能今晚就要把它开膛破肚塞进罐里炖汤了。

  最后的时间总是显得格外漫长且煎熬。

  三米两米一米。

  大鱼黄色的背鳍已经露出水面,陈舟赶紧将鱼竿踩在脚下,弯下腰伸手去抓。

  就在他双手触碰到鱼脊背的刹那,这条鱼突然像触电一般苏醒了过来,猛地一个甩头挣脱了鱼钩。

  于此同时它转过了身,头伸入水,尾巴扬起,抽在陈舟脸上,结结实实地扇了他一个大嘴巴子。

  随即它扭动身体,像泥鳅一样在浅水淤泥中留下一行印迹,一头扎进小湖,飞也似地逃了。

  一切发生的太快,只在电光石火之间。

  陈舟还没反应过来就挨了个嘴巴,满头满脸都抹上了泥水和鱼身上的黏液。

  此刻,他看着空空如也的双手,看着波纹未平的水面,能做的只有沉默。

  蹲在湖边许久,陈舟缓缓起身,像是一下子变老了五十岁,视线不受控制地飘向河流上游。

  “妈的,你可以侮辱我的技术,但你不能侮辱我的人格。

  你给我等着,等我腾出时间。

  我一定把上游截断。

  就是拿木杯一点点往外舀,我也要把你抓住,挂在树上活活晒死!”

  丢下狠话,陈舟擦去脸上的黏液,嗅了嗅衣袖上的鱼腥味,捡起鱼竿,带着两个空桶和未沾水的渔网离开了小湖。

  他这个萌新钓鱼佬的第一次尝试,无疑是以失败告终。

第39章 异食癖

  欢乐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

  给自己放了一天假,释放过心中的累积的压力后,陈舟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12月22日,他来到山下,将木筏拆卸开,搬运进营地,用帆布遮盖好。

  17世纪的帆布质量超乎陈舟的想象,在林地间遭受雨淋暴晒后,布料依旧保持着完整坚韧,只是稍有些发白。

  受到它们的保护,窝棚内储存的大部分物资都维持着原貌,没有受到破坏。

  当然,诸如盐渍蔬菜、腌制肉的一类食物并不在此行列。

  船上的腌肉大多泡在盐水中,未经过高温烘烤去除水份,保质期远不能同腊肉火腿等食品相比。

  在如此温暖的环境中放置将近三个月,桶中的肉条已经变质,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恶臭,引来了一群苍蝇在窝棚中飞舞,嗡嗡嗡的声音不绝于耳,使人厌恶。

  处理完木筏,天色已晚,陈舟决定在营地中歇息一日,顺便将那些腌肉和盐渍蔬菜掩埋掉。

  为了避免贪吃的来福偷偷挖掘食用这些变质的食物,继而导致疾病。

  在掩埋食物前,他特意找了根绳子把来福拴在营地中,然后走到很远的土坡上,挖了个深坑。

  随后陈舟将腌制桶里发黑的盐水倾倒入岩滩,把剩下的变质肉和蔬菜用石头压在坑底,这才掩土填平。

  拴紧狗、挖深坑、压石块、掩埋。

  几重保险下去,来福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法将烂肉刨出来,再加上自己严密的看管,这事算是稳了,陈舟也安下了心。

  12月23日,天还蒙蒙亮。

  担心在山上的小灰灰和新抓来的小龙猫挨饿,陈舟起了个大早赶回山洞。

  小龙猫一直关在木箱中,可能不清楚家里有猫,情绪还算稳定,并没有出现拒食或精神不振的状况。

  小灰灰没心没肺,一直外出活动或是在床上睡觉,甚至不知道家里什么时候多了个新成员。

  猫这种动物的独立性很强,脱离人类也能照顾自己。

  小灰灰渴了会找水,饿了会自己拽晾在洞中的鱼干吃这些鱼陈舟在登岛第二日就已亲自试过毒,可以保证安全。

  同野外辛苦捕猎的同类或是来福比较,小灰灰既不需要提心吊胆地防备野兽攻击,也不必工作,小日子过得幸福至极。

  确定两个小家伙身体健康,且井水不犯河水,相处的还算融洽后,吃过简单的早饭,陈舟动身前往窑洞。

  他要在下一次奖励到来之前安装好最后两根承重柱和顶梁,清理掉洞中大部分砂土,然后把山洞中的床铺和一些物资搬到窑洞中。

  12月25日。

  临近1660年元旦,陈舟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了两天时间。

首节上一节45/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