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178节

  在这一点上面,小夫妻的追求格外一致。

  冯芜开口:“你不问我,为何不接受婶婶的好意?”

  徐青:“人生苦短,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

  冯芜:“你不担心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妨碍你?”

  “你不会。”

  冯芜叹了口气:“我有时候觉得你不懂情,有时候又觉得你很懂,反正我会因为你的事而喜,而忧,想到你会开心,见不到你,也会失落……,但我不会问你有没有,因为这是我的事啊。”

  徐青:“难道不是因为你还年轻吗。少女情怀总是诗。”

  “那你呢?”

  “少年心事当云。”

  冯芜噗的一声笑起来,怪责道:“本来好生生的事,给你弄得有点俗气。”

  徐青笑道:“这是志气。”

  两人说说笑笑回到家中,虽是新婚燕尔,徐青没有忘记正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谢泉早早去了京城,至于严山,今天也要离开江宁府,赴京赶考。

  徐青要过去相送,顺便重新整理一下复社的事务。

  这个事,等严山走之后,再来弄比较合适。

  因为严山是常务副社长,许多人会不自觉围绕严山,形成一个派系。

  现在严山走了,徐青才好动手,进一步统一思想,否则那些人推着严山出来打擂台,徐青处理不好,会伤害严山的威望和积极性。

  其实现在复社的派系还相对简单,类似小说里丐帮的净衣派和污衣派。

  净衣派是豪强士绅家族的边缘化子弟,与严山在严氏的身份地位类似;污衣派则是完全的底层读书人出身。

  净衣派,也就是平日里所谓的寒士。

  自中古以来,寒士就和普通老百姓沾不上边。

  因为寒士本身也是“士”的阶级。

  由于门楣跌落,从士族中跌落层级,沦为小士族或者地主。

  这类事其实屡见不鲜。

  世家门阀内部,往往也是不断进行更新的,起起落落。但大部分是一旦跌落,就难以再起来。

  只是世上有聪明远见的人多,愿意付诸行动的,反而少。

  因为太辛苦。

  身为世家门阀子弟,只要愿意躺平,自己这一辈子肯定能过得很爽。

  父辈愿意为子孙提供资源的多,愿意为子孙自强的,其实也不多。

  鸡娃容易,鸡自己难啊。

  所以徐青对复社的门槛就是尽量杜绝大家族嫡系子弟加入,扎根中下层,尤其是底层读书人,先天有奋斗的动力。

  这些人才能成为他真正的根基。

  但也不能拒绝边缘化的大家族子弟,毕竟要发展,就不能有太多的敌人,这是必要的妥协。

  现在的问题是,双方有点火药味。

  这刚起步,就开始内耗,徐青也受不了啊。

  加上净衣派的领袖严山本身也是净衣派出身,更让原本的污衣派,无形间有种压力存在,隔阂自然加深。

  徐青送走严山之后,便召集复社如今的成员到城外举行文会。

  地点在徐青的农庄。

  他是举人,该有的免税土地自然不少,不过在清丈田亩的过程中,徐青没有直接接受百姓的投献,而是直接买的地。

  众人聚在新建的农房里。

  现在是冬日,找人建房反而容易。

  毕竟天气寒冷,不适合进行农业活动,许多农户都是空闲的,有活干反而高兴,得了工钱,过年也能让家里多吃上一点肉了。

  农房虽然简易,做工倒是扎实,至少没明显漏风,但还是冷。

  众人本以为徐解元召集他们,又是讲学。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他们听得也有些不耐烦了。

  圣人微言大义,什么道理找不到,关键是如何实现?

  这个答案,只能从史书上去找。

  从实践中去获取。

  徐青对着众人道:“诸位,我知道大家都觉得,我这次又是跟你们讲学,或者讲八股文。讲学,你们肯定已经不爱听了,所以我不讲。”

  众人松一口气。

  徐青接续道:“讲八股文的话,我水平确实高,能让你们的八股文水平提升。但今天我也不讲八股文。”

  众人不免失落,又好奇,徐解元要讲什么。

  徐青笑道:“大家肯定好奇,我今天叫你们过来做什么。”

  众人好奇心越盛。

  徐青缓缓开口:“我今天想请诸位和我一起干活。我想将这片农屋,扩建成学宫,然后修建一个藏书阁,名字就叫‘天机阁’吧。学宫,就叫天机宫。以后这就是复社的大本营。”

  “解元公,我们是读书人,怎么能干这些低贱的事?”

  “所以我准备和大家一起吃这个苦,如果有人不愿意,可以退出复社。”

  “啊。”

  众人议论纷纷,要他们退出复社,那肯定不行。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这么想。

  有贫寒的社员,问道:“坐馆,我们干活有工钱吗?”

  “当然有,而且比外面的工钱多很多。”徐青微笑道。

  “那我愿意。”

  “不干,多少工钱都不干。”那些大家族的边缘化子弟说道。

  但贫寒的社员,已经有人开始劝说身边的社员,“盖学宫,将来也是咱们使用的,而且坐馆肯定不会亏待咱们。”

  “他们退出是好事,这样我们以后文章水平增进,还能甩开他们。”

  许多贫寒的社员议论纷纷。

  这些话,另一派的社员自然听到了。

  文章水平被甩开,意味着日后科举的水平会被甩开,这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要知道,他们现在作为复社社员,被家族看重,提供钱粮支持。

  若是一旦退出,怕是这些好处都没有了。

  一开始,这些人还以为能凭借舆论,改变徐青的主意,没想到那些泥腿子居然不讲武德,根本不反抗。

  终归是复社起于微末,污衣派占了大多数。

  他们现在家境虽然得以好转,却远远没到完全好转的地步。

  而且徐青已经放宽复社的门槛,即使不是秀才,也能加入。

  所以现在复社虽然有一部分人去了岭南,有一部分在进行清丈田亩,剩下的社员依旧不少。

  实际上,清丈田亩的社员,许多事大族子弟出身的社员抢着去干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贫寒社员去干这活,实际过程中会被拖延、敌视各种使绊子,反而大族子弟去,一路都很顺利,活儿干得明明白白,漂漂亮亮。

  何知府骨子里还是不想闹得太狠,所以自然有意识偏袒大族子弟出身的社员。

  徐青心知肚明,却没有强力推行此事。

  因为光是他自己去斗争,反而会激化内部矛盾。

  复社是他手里的大杀器,而不是他的负担,徐青不能事事都冲在前面,自己干了。

  不要低估别人,也不要高估自己。

  修建学宫当然是必要的,但这次的行动,不止是修建学宫,而是服从性测试,除此之外,也是进一步淬炼组织,加强实际行动能力。

  能吃苦的,才是他江宁及时雨徐公明的兄弟。

  这点苦都不肯跟着一起吃,他徐公明没这个兄弟。

  其实同甘共苦,也是拉近关系的手段。

  徐青一番软硬兼施下来,退出的社员大约有二十个。

  这些人,都是豪绅特意挑选出来的,实际上在家族地位不算低。

  正因如此,所以吃不了这个苦。

  徐青算是初步纯洁了队伍。

  他知道,这只是一时的纯洁,实际上,老兄弟变成他日后的对手,那才是常态。

  但那是以后的事。

  徐青还给正在修建的天机学宫写了一副对联,

  横尽虚空,天象地理无一可恃而可恃者唯我。

  竖尽来劫,河图洛书无一可据而可据者皆空。

  这一副字,有他的神魂境界在,艺术成分很高。

  大约有新建的天机阁那么高。

  这边关于修建天机学宫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具体操作,需要江宁府,甚至应天府那里找专门的工匠世家来指导。

  实际上,社员们能干的活很少,不过他们都有不错的学习能力,徐青会让他们挑容易上手的活学着干。

  当读书人有了组织性,又能吃苦,那就很容易建设出一支不错的队伍来。

  至于徐青,他反正是挑最苦最重的活干,还能借此进一步修炼牛魔大力拳。

  这门拳法,他的造诣已经非常高,但依旧可以不断练下去。

  徐青花了一下午时间,整理出大致的框架,然后回去见小娇妻,他晚上还得指点冯芜突破显形呢。

  这一天天真是够操劳的。

  …

  …

首节上一节178/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