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院子里,冯芜早已给他准备好食物,香喷喷的黄粱米饭,这是大禅寺那边送来的贺礼。
比徐青上次自己买的份量还多。
和尚也是势利眼啊。
徐青心里感慨,和妻子一起用饭。
吃饭的过程,顺带闲聊了下午的事。
如果他短命,冯芜和老丈人就是他明面上事业的继承人;暗地里许多不见光的事,则是交给苏怜卿。
至于叔父。
徐青是不打算让他掺合太深,负责拿徐青的钱,跟江宁府、应天府的武官们,当酒肉朋友,搞外交就好了。
这样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冯芜听着这些琐事,并没有不耐烦,而且她身为神魂高手,理解记忆这些事也不吃力。
她道:“天机阁的藏书从哪里来?”
徐青:“这个我自有办法。”
他脑海里,还有前世许多文史资料,准备挑有用的,拿出来。
这种事,很简单。
直接用神魂驱物的能力,同时一心多用搞速写,然后再找人重新誊录。
有了这些书籍,还能凭借他的名望,拿来和其他豪绅交换藏书。
进一步充实书库。
这是长期的过程。
而且他不打算封锁天机学宫,更想做成图书馆那种,有利于圣德教化,甚至学宫,也尽量朝着大书院演化。
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虽然他做事争朝夕,却也清楚,有些事只能潜移默化一步步来,否则越努力,副作用越大。
没了严山、谢泉,许多事他自己来做,倒不是做不好,确实浪费精力。
不过两人求取功名,也是方便后面帮到他。
徐青暂时只能先抗一抗。
而且趁着这段时间,多网罗人才。
他中解元之后,参加许多文会,亦是暗中对江宁府以及周边士人进行考察,寻找那些能志同道合的人。
当然,判断,肯定会出现错误,不过做事情,本就需要不断纠正错误。
一蹴而就,建成高楼大厦,那不是现实。
徐青和冯芜聊得内容很细致投入。
好在,之前徐青在巡按御史衙门就有许多铺垫,冯芜倒是不意外徐青说这些。
实际上,这些事也是修炼神魂的过程。
昔年重阳真人,参加过科举,也建立了全真道,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有许多繁琐的俗务要处理。
而重阳真人的七大弟子,也不普通,其中多是大族出身,或者身家不菲。
徐青干的事,在冯芜看来,不算新鲜。
甚至目前看来,比起重阳真人、孙恩、张角这些前辈,还差了不少。
尤其是后面两位,那是真正撼动了天下的大人物,甚至可以说,一度改变了天下大势。
修道也是修自我,君君臣臣那一套,不适合真正的修道者。
冯芜不觉得这有什么。
反而理所当然。
夫妇聊完这些,一番梳洗后。
冯芜问:“这药是事前服用,还是事后?”
她指着七花参露丸。
徐青:“事前吧。”
冯芜点头,她服用一颗,开始搬运气血。
徐青没有,他是打算事后再服用。
毕竟事前的话,显得他要依仗药力才能和小妻子一战,显得胜之不武。
又是一夜翻云覆雨。
做了些好事坏事。
冯芜浑身瘫软,却被徐青拉起来。
“此时正好用功,不可懈怠。”
冯芜无奈下,只好奋力入定。不过她现在酸软得不行,几番下来,都没有入定成功。
徐青见状,用自己从先天指领悟出的道理,为冯芜凝聚气血,平复心神。
冯芜慢慢找到感觉,心灵渐渐进入寂静虚无之境地。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徐青则在旁边看顾,并为其诵念道经。
他境界高明,念诵道经,有些许天地玄音的味道,阐述大道之妙。
另一边,徐青没见过别人神魂突破显形,这也是一个极好的观察机会。
使其对神魂的修炼,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144章 冯芜的嫁妆玄天宝库之秘
在徐青的观察中,冯芜身上泛起一股玄妙深远的气息。
玄者,青也。
徐青看到冯芜的囟门打开,一道泛着青色微芒的身影从里面出来。
囟门,在婴儿时期最显著,伴随年龄增长会逐渐闭合。
刚刚冯芜重新打开囟门,颇有点回归“赤子婴儿”的味道。
冯芜神魂显形,竟然直接迈过“借物显形”的阶段。
“有点当日方阁老在天京城外,显形出现的味道。”
冯芜的神魂显形。
自然远不如方阁老凝实,几乎和肉身没有差别。
但是两者的韵味有点像。
“灭情天书,确实厉害。”
徐青虽然修炼玄天观想法,号称顶级的周天星神观,但蕴藏的大道玄妙,未必见得比灭情天书高明。
其实这也不奇怪,全真道昔年寻常弟子的修炼法门,也可以直指鬼仙、武圣的境界,但是进度缓慢,没有各大圣地的无上宝典那样勇猛精进。
可最终的天花板是没有差距的。
另一方面,无上宝典勇猛精进固然是好事,却也对修炼者的资质要求特别高,还很容易走火入魔,这也是缺点。
全真道和大禅寺的基础修炼法,都有相同的特征,那就是中正平和。
进度慢,但适合熬工龄,时间长了,也能保证不低的下限,而且上限同样很高。
还不容易走火入魔。
至于无上宝典,适合天资根骨不凡的人修炼,或者有种种机缘,修炼进度快。
在年少时取得的成就越高,在红尘起伏之中,其好处不言而喻。
成名要趁早啊,等到七老八十再成名,都玩不动了!
徐青观察冯芜凝聚神魂,显形的过程,院子里梧桐老树的阴气朝冯芜身上汇聚。
如果说徐青和梧桐老树是阴阳交融,那么冯芜则是通过灭情天书的玄妙,将梧桐老树的阴气提纯,达到去芜存菁的效果。
不亏名字里有个“芜”,原来应在此处。
不知过了多久,冯芜神魂归壳,双目之上,泛着一丝莹润的光芒。
徐青清楚,这是神魂修为深厚的特征。
“不错。”徐青真心实意称赞道。
冯芜微笑:“还得多谢夫君院子里的宝树呢。”
徐青咳嗽一声,怎么有种怪怪的感觉。
他开口道:“你现在感觉如何?”
冯芜:“显形之后,似乎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肉身既是保护神魂的外壳,也是一种禁锢。”
徐青:“这种感觉对也不对,我一直在想,性命兼修,到了极高的层次,神魂和肉身,会不会没有区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千变万化……”
冯芜沉吟:“或许吧,我只听说,修炼到武圣境界,即使断掉胳膊,也能安回来,或者某些部位缺失,还能重新长出来。”
徐青好奇道:“我听说京城有武圣坐镇,你见过吗?”
冯芜摇头:“我听观主提过,那位武圣已经年过百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她说到此,微微一顿:“我听观主臧否过天下人物,说当今世间,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位武圣的人是大禅寺的方丈雄禅,其人早已经是武道大宗师,深不可测。普通的附体强者,在他眼中,根本不堪一击。”
徐青对雄禅的实力有所耳闻,不过大禅寺的根基在北方,离皇权太近,加上大虞朝有武圣坐镇。
除非雄禅舍得放弃大禅寺的基业,不然的话,面对朝廷的威势,总归是要投鼠忌器的。
但和大禅寺的接触过程中,徐青能体会到雄禅暗中积蓄大志,在南直隶布局多年,有不小的潜力,只是这人很有城府,一直以来隐忍不发。
雄禅还有一个极为可怕的特质,那就是纠错能力。
明明一开始和衍空、徐青交恶,在辨明形势之后,能够迅速转变态度与徐青合作,与衍空重叙大宗小宗一衣带水之情。
须知这种人物,都有自己的傲气,雄禅这般人物,更是如此。
偏偏雄禅能勘破这一层障碍,足见佛法也是极深,参悟到了“无我相”之妙。
徐青道:“观主有没有提过我?”
冯芜笑了笑:“以前没有评价过你,但下次我见他,他给我面子,肯定会评一评。”
徐青:“还需要看你面子!”
冯芜莞尔:“好好好,你是最厉害的。”
两人调笑一会儿,徐青握着妻子手,说:“好师父,你之前说修炼到显形,有天大的好处给我。你看我这出力不小,你快说说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