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到想要的东西之后,徐青没有和任天游他们进大寨吃吃喝喝,搞联谊什么的。
真进去了,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人家想反悔就反悔。
自己想要的利益,从来都是斗争出来的。
哪怕徐青这次是看出他们内部不合,顺势瓦解了对方,但如果没有他和林天王的武力威慑,再会借势都不行。
哪怕是庖丁解牛级别的外交手段,也没辙!
庖丁解牛也得有刀呢,你让他空手来表演一个无厚入有间,一样不行。
兄弟两人随后先一起回到徐青带来的海船上。
林天王大体还是欢喜的。
冯芜迎上来,检查徐青的衣袍,发现都是完整的,就是有点脏。
其实以徐青的能力,用化劲将身上的尘土去除也是轻而易举的。但这样一来,没法和干净整洁的林天王形成强烈对比啊。
林天王自然不会厚着老脸给自己身上弄脏,显示自己卖了大力气。
而冯芜也发现了林天王身上确实过于干净,眼神不免异样。
林天王受不了,主动说起刚才徐青的事迹。
众人听闻之后,个个都觉得不可思议。
哪怕徐青已经干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这次和议,也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以前书上说,战国的纵横之士,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我在夫君身上看到了啊。”冯芜夸赞道。
林天王也憋了一句有文化的,“公明此次救我,如信陵君救赵国一般,纵横捭阖,意气风发。”
冯芜白了林天王一眼,“林大哥,你这话我不爱听。信陵君最后被君王猜忌,郁郁而终了呢。”
林天王咳嗽一声,“要是皇帝老儿刚对不起公明,我直接反了他。”
冯芜噗地一声:“林大哥,你现在跟反贼也差不多。”
林天王无奈道:“弟妹,你莫要针对我啊,咱们回去庆祝吧。”
冯芜看向徐青。
徐青微微颔首:“我们回去吧。”
“好。”林天王应了一声。
见过徐青刚才纵横捭阖,谈笑间解了东岛之危,林天王心中下意识对徐青的话,多了一点服从。
不似以往那样,完全是合伙人的口吻。
徐青对此心里微微松一口气。
林天王和他自然是意气相投,可以说是八拜之交,但一个势力,最好要明确头人,才不至于陷入过早的内耗中。
还好,他运道不错,加上自己的灵光,在巨鲸岛完成了刚才那样的壮举。
天助自助者。
徐青没有因此彻底放松。
他还要继续使自己更加强大,才能将命运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其实也是短命的危机感,一直迫使他不断前进,变强。
不然的话,他事业做到这一步,与前世相比,实有天渊之别。正常来说,已经可以享受享受了。
然而,他依旧不能有半分懈怠。
徐青也在想,如果他以后有了一番了不起的大事业,且没有短命的危机,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想到了当今皇帝,想到了过去那些擅长权谋的皇帝……
到那时,他恐怕信不过身边任何人吧。
哪怕是冯芜。
或许,只有李公夫妇那里,能得到一些真心慰藉。
因为妻子会为了自己的儿子对丈夫产生不利的想法,儿子为了早点继承大业,也会想着父亲早点归去。
女儿也会为了夫家以及自身的利益,选择和对她将来有利的兄弟合作。
哎,真到了这一步,李公夫妇也不能幸免。
徐青竟有些难受。
他前世是研究文史的,深知这种事是必然发生的。也不只是天家,只要家族大了,事业大了,就会有这种事。
他了解越多,此刻越是忍不住深想。
这其实也是徐青刚刚一番大战,神魂兴奋活跃,参悟天地间玄妙之理,自然会有这些联想出现。
“做了孤家寡人,难免要绝情寡欲。这确实是守护自身的好办法。”徐青愈发理解了那句“高处不胜寒”。
“不该想这么多,我能不能活到那一天,还是未知数。总归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生的精彩正在于此,不断有困难去克服,有高山去攀登……”
徐青复又振奋起来。
如果前方没有阻碍,一路坦途,纵然一时爽快,过后也是无尽的空虚。
他前世看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是寂寞和无聊,而不是困难。
生命既然存在,总归是要奋发向上的!
徐青很快恢复内心的宁静,仿佛经过一番淬炼,神魂愈发凝实。
接下来除了回去庆祝,便是着手寻找流波山的事了。
…
…
巨鲸岛之战的事,很快轰传东海群盗之间。
任天游没有刻意隐瞒,这事情也不该隐瞒。把徐青衬托得越厉害,越显得他在此事的抉择有多么正确。
这也是给底下人一个交代,对魏国公那边进行一个交代。
唯一不好的事,会有损任天游的威望。
但相比起虚无缥缈的威望,暂时打消魏国公伸过来夺权的爪子,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何况还不用和徐青、林天王死拼下去。
而这一战的细节,也通过巨鲸帮、林天王以及徐青的人在东海传播开,甚至进入东南之地的江湖中。
虽是细节,传着传着自然会走样。
但毫无疑问,徐解元的武力得到东海群盗的认可。
他们是海上的厮杀汉,心里清楚,如非徐青的刀子厉害,似巨鲸帮这种东海大帮,怎么会退让。
更有海上的说书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一战。
东溟帮势力范围的一处海岛上,众多武士聚集。
这些武士,基本上是扶桑倭寇,属于真倭。
如今的扶桑岛有两股势力,一股是土生土长的扶桑倭人,另一股是东夷人。
东夷人是在前朝覆灭之时的一股义军势力,被大虞太祖击败之后,东渡到扶桑岛之后的繁衍生息,形成的一股强大力量。
他们与大虞朝有血海深仇。
大虞朝为了表示正统,将这股义军的后人,统一称之为东夷人。
因为扶桑岛现在东夷人势力最大,所以大虞朝官方里,一厢情愿以为扶桑岛流窜出来的倭寇,都是东夷人。
事实上,倭寇里东夷人反而不多,更多的倭寇是扶桑岛那些被东夷人驱赶走的扶桑倭人。
但东夷人被大虞朝误会,也懒得解释。
他们现在是还不够强大,不然一样会反攻大虞朝,重回故土。
能让作为败犬的扶桑倭人袭扰大虞朝,削弱大虞朝的力量,他们乐见其成,甚至有暗中资助。
这些倭人,流落海外,如今在东海靠南的位置,势力不断向南延伸,并且与沿海的豪族合作,形成松散的联盟东溟帮。
而东溟帮的首领便是东溟公主,传说有扶桑天皇的血脉。
她手下有一批厉害的武士,本身亦高深莫测,故而在东溟帮话语权极高。
这处岛屿,便是东溟帮势力范围内的一大据点,名为东溟岛。
岛上如今人口聚集,有了民间城镇的气象,有市集、酒楼……
如今一个老说书人带着自己的孙女,便在酒楼讲巨鲸帮之战的事。
主要是这一战的主角,身份也特殊。
乃是一名读书人。
人家不止是读书人,还是南直隶排名第一的读书人,是解元。
许多武士不懂什么是解元,但是一说读书人排名第一,心里多少有些敬畏。
因为扶桑倭人,固然在大虞朝沿海烧杀抢掠不假,却也仰慕天朝文化。
读书人便是掌握文化命脉的存在。
作为南直隶省第一的读书人,在他们眼里,天然有一层神圣的光环。
“那任天游外号‘东海海眼’,神通广大,剑术卓绝,这等人物,竟也败在徐解元手中吗?”有武士插口询问,哪怕徐青再有光环,他仍是不可置信。
老说书人微微一笑:“这位看官,且听老夫细说。”
他娓娓道来,仿佛亲眼目睹了当日一战,种种细节,信口拈来。
不止如此,随后颜福、钟山五老。
奇绝的剑术,诡奇的刀法,骇人的道术……
听得这些武士,无不心驰神往。
一想到,这些南直隶、东海中,赫赫有名之辈,车轮战竟然拿不下徐青,更是惊叹连连。
待到最后,北方来的大高手,真罡门门主,竟然不战而降,众人鄙夷之余,亦颇有骇然。
厉害的高手,无不以为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心气极高。若非真正觉得打不过,怎么可能直接认输?
能将一位成名之辈,不战而降,徐青的威势自不待言,更在众武士心中,埋下神秘莫测的种子。
扶桑倭人有迷信强者为神灵的习惯,在说书人的渲染下,自然而然,心灵中下意识把徐青当成神灵在世了。
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战,被说书人演绎得无以复加。
等结束之后,说书人带着小女孩离去,众武士都没回过神,还在细品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