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书人离开之后,带着小女孩来到岛中一个小院落。
他吩咐小女孩在外面玩耍,自己悄悄进去,打开机关,进入里面的地下密室。
很快,有松油灯点亮。
“拜见百户大人。”
老说书人见面的人,竟是绣衣卫的一个百户。
“孙老头,你身份隐秘,还带着一个小女孩,就不怕哪天被连累。”
“她全家因为倭寇作乱丧生,只留下她,被我过路在稻草堆里发现,总归是一条命,我能救就救吧。”老说书人叹口气。
他实际身份是绣衣卫的间谍,在东海群盗中,通过说书人的身份,为绣衣卫做事。
如今被这名上面派下来的百户接管。
百户没有纠结这个事,而是直接道:
“这次你的任务十分重要,上面让你重点宣传徐公明的事迹,是为了在这些海盗心里埋下畏惧的种子。不久后,朝廷的靖海卫会到来,与徐公明他们合力清扫沿海的海盗。”
“大人,这次朝廷真的是动真格了?”
“不错,我估计这次上面的意志很坚决,再说了,那徐解元是极厉害的人物,总归能做点事情出来。我们下面的人,也只能指望他们这些大人物了……”百户轻轻一叹。
他们在最底层,能够亲眼目睹民间的惨状,但又无能为力,偶尔还得助纣为虐。
但良知依旧是有的。
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以及不会抛家舍命去做。
徐解元这个人,他有所了解,总归和其他豪族缙绅不一样。
至少他扪心自问,上下几千年,当了老爷,还肯帮助朝廷中枢清丈田亩的人,不说没有,却也是凤毛麟角吧。
哪怕最终是演义故事里的司马懿,他也希望,如今世道多来点这种人。
…
…
徐青自然不知晓朝廷在东海群盗中的布局。
在冯芜和高公远分析下,流波山的位置大致确定,在巨鲸帮的势力范围之外两百里地,处于东溟帮的势力范围内。
“解元公,这片海域,常有海雾和厉害的海兽出没,而且经常有东溟帮的海船在里面捕捉海兽,我们即使找到夫人说的地方,只怕也很难避开东溟帮的耳目。”
因为流波山的位置虽然不断地变幻,但也不会行动很快,如果要等其离开这片海域,可能要过几个月。
而且还有被东溟帮发现的可能性。
或者,东溟帮已经发现这座山,但不知道这座山有什么好处……
总归是,迟者生变,夜长梦多。
高公远继续分析,如果遇到东溟帮的主力海船,进行海战的话,他们胜算不会很大。
因为东溟帮背后,还有方仙道和禾山道在支持。
道术在海上,不会受到王朝气运压制,能体现出其应有的威力。这也是朝廷大军,难以将岭南这些土司压服的原因。
这些偏僻之地,不服王化,有禾山道或者巫人支持,加上地形复杂,多有瘴气,打下来成本很高,而且容易反复。
自古以来,都是不得已才打,打了再怀柔,周而复始,缓慢将其王化。
方仙道前朝兴盛过,如今衰落,散在海外,复又有崛起的趋势。
东溟帮不过是他们推到台前的势力之一,在其中和禾山道,不乏有明争暗斗。
总而言之,方仙道主要是支持东溟帮内部的假倭,他们多是沿海本地人,与地方豪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禾山道则是支持真倭。
“解元公,小人觉得,咱们不能单独去,最好有朝廷的水师相助。”
他不敢说找巨鲸帮、海沙帮,毕竟人家真来帮忙,莫说徐解元,他自己都怕。
徐青微微颔首,他已经收到吴老恩师那边的消息。
老吴这来得正是时候。
徐青更是判断出这次的事,怕是有中枢的大人物在布局。
“首辅?”徐青心里闪过一个人。
“哼,什么难题都找我来操作,总有一天,把你们也操作了。”徐青暗哼一声,然后心神平静下来。
那就再等等。
第153章 右佥都御史与金华参将
为了迎接吴大人回归,徐青身为其得意门生,自然要回江宁府负责迎接事宜。
另一边,既然流波山的事,需要再等一等。
冯芜便和他一起回去,她打算先闭关一段时间,提升自身的道术,并尝试将自身的气血进一步提升并加深虎魔炼骨拳的修行。
至于徐青,只能说消化完上次的战斗经验之后,又要进入一段平台期。
七花参露丸虽然是四曲灵参制作的灵丹,但对于练脏武者而言,只有在初始服用时,有不错的效果,后面更多是起到迅速补充气血消耗的作用。
而且到了练脏之后,气血增长不过是武道修为精进的一部分,精神、意志、境界以及将武学完美锲合自身等多维度的统合,才是进阶武道宗师的关键。
到了这一步,心境修行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物质上的资源,仍然是不可或缺。
换句话而言,练脏之后的修行,是十分苦功,未必能有一分收获,若是三十岁之后,逐渐跨过身体的巅峰期,二十分苦功,或许也只能保持住巅峰,功夫不退步而已。
年龄越大,想要保持巅峰越难。
这时候,便需要经历生死恶斗,血火淬炼,才能勇猛精进下去。
要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量。
在这方面,徐青其实不如林天王纯粹。
但他最大的优势是身体年轻,这也是林天王羡慕不来的。
若是两者兼而有之,在江湖中便有个很显著的例子大禅寺方丈雄禅!
雄禅少年时便即武功有成,出道以来,经历过多次生死恶战。
大禅寺上代方丈虚空大师,因为担心雄禅年轻气盛,过于目中无人,得罪同道,以至于将大禅寺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在雄禅接任方丈大位之前,设下三三之劫,九九之难,作为考验。
其中每一劫,每一难,对于一般的练脏高手,都是生死攸关的大难题,雄禅凭借其卓绝的武功,过人的智慧,一一将其克服。
最终虚空方丈才认可雄禅能接任大禅寺方丈之位。
并且在传位大典时,深深感慨,自大禅寺开宗立派以来,没有谁的方丈之位,得来有雄禅那般艰难的。
正因经过这么多磨难,雄禅一接任方丈之位,便得到了大禅寺上下的尊敬和信任。
其继任方丈以来,在朝廷的打压以及天子好道的背景下,依旧将大禅寺元气保存,更是发展出不少潜势力,枝叶蔓延。
虽然未曾恢复大禅寺最鼎盛时的气象,但在江湖庙堂有识之士的眼中,如今大禅寺的根基极深,已经极难撼动。
偏偏雄禅接任方丈以后,并不矜伐己能,夸耀自己的武功和才学,反而重视寺内上上下下的诉求,团结一心。
在道门强势的情况下,依旧让大禅寺诸多弟子,无论僧俗,借着各种机会,渗透进官场和江湖的中下层,布成广大的罗网。
而且他有如此大的势力和震怖江湖的武力,待人却愈发谦和,一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立时便能改正。
徐青了解雄禅的经历过往之后,都不得不心生佩服。
好在大禅寺的老巢在北方,属于朝廷眼皮子底下,大受掣肘。若是在南方,估计魏国公这老狐狸都得和此人沉瀣一气,徐青刚起家那时,指不定就给人家谈笑间解决了。
眼下,徐青和雄禅双方更多是浅尝辄止的合作。
处于暧昧阶段。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此外,南直隶中,真正有极大影响力的修炼圣地,实际上是道门龙虎山的天师道,其与南直隶的大家族陆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如今道门中,声势最大的实际上是太和山龙门派一系的道士。
龙门派出自全真道,如今是前朝全真道溃散以来,最粗壮的枝干,得天子宠幸,有复兴全真道昔年鼎盛的势头。
上任南直隶总督李文定,当朝国师朝天观观主,皆是龙门派出身。
不过徐青看来,龙门派无疑是皇帝用来平衡天师道的棋子。
不可能如全真道那样,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大教。
而且道门在权贵高层有极大影响力,这也是皇帝扶持道门的一大原因,想要借此往权贵和世家豪族里掺沙子。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人心变幻莫测,岂能凭借权谋掌握。
徐青认为,至尊之位,在于堂皇正大,权谋终归是小道。
倚仗权谋,有一时之效,终归还是会败坏根基。
当然,他也是纯属键盘侠,真让他到了那位置,估计干得比老皇帝还差许多。
毕竟任你千般智谋,万般法术,遇上一群拖后腿的队友也没辙。
这里的法术是指刑法和权术,佼佼者便是人妻曹。
自己能打,又善于权谋,颇通刑法,试图打压世家大族,结果只是徒劳。
而且曹魏对底层百姓的压榨,也是历朝历代中罕见的。
自秦以来的法家治国,实际上不是真正法治,更像是奴隶制,讲究“疲民、弱民。”
所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逸则易使也。
自来上位者,都对此暗自锲合。
有的不说,有的说,但做法都是如此。
哪怕徐青自己。
都会使唤复社成员,修建学宫。
“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明。别人的劣根性,我一样有。”徐青反省自己,却很难做出改变。
学术可以自由,但组织架构松散的话,徐青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只能抄作业。
毕竟连李世民治国,都身体很诚实用了这一套。
百姓为了逃避贞观时期繁重的劳役,甚至有人选择自断手足。
可谓贞观版本的苛政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