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199节

  要是徐青知晓吴大人内心的想法,不得不赞叹老吴通透啊,已经悟出打出统战价值的重要性了!

  师生二人,一夜详谈,就着清剿海寇的大事,做出种种规划。

  其中主要是徐青说,吴大人听。

  虽然吴大人表明言听计从,但发号施令的事,绕不开吴大人,该知晓了解的事,自然一点都不能少。

  徐青已经知晓,朝廷提前安插了绣衣卫的暗子,在东溟帮的地盘放出风声,对他进行造神。

  这是对东溟帮海寇的精准打击。

  因为无论是真倭,还是假倭,实际上都颇为信奉神灵。

  尤其是那些沿海豪族或者恶匪出身的海盗,往往十分信奉海神。

  徐青的强大深入群盗之心后,朝廷水师再和徐青联手,清剿东溟帮的海寇,自然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这是攻心为上的兵法。

  而且徐青提前与巨鲸帮议和,避免了清剿海寇过程中,受到腹背夹击的风险。

  朝廷对此还有第二套方案。

  如今巨鲸帮和魏国公府嫌隙日深,一旦巨鲸帮试图拖后腿,那么朝廷水师,立马调返船头,会先重创巨鲸帮。

  说白了,朝廷显然对孟宇轩训练的三千靖海卫,极有底气,认为这是一股强大的海上力量。

  实际上也是。

  盖因这批水师,全都是船员或者矿工出身。

  首辅先前在朝堂挪用的太仓银,事实上根本不是送到了辽东边关,而是命令孟宇轩在辽东的一处海岛,秘密训练水师。

  这一招瞒天过海,连户部都不清楚太仓银具体的去处,只知道确实送到了辽东。

  因此朝廷水师一动,京中许多重臣和权贵,都始料未及,甚至到现在,都没摸清楚首辅养了多少水师出来。

  对这一点,孟宇轩守口如瓶,吴大人都套不出半句话来。

  不过徐青认为,靖海卫不可能超过万人,太仓银的数量摆在那里,除此之外,打造水师的海船,最大的难题还不是银子,而是木料。

  自中古以来,天朝的巨木不断被砍伐,用来制作大船只是少部分,更多是用来建造宫殿、佛寺、帝陵以及王侯将相的大墓等宏大建筑……

  所以千年前的长安皇城规模比现在的紫禁城要大许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适合建造大殿的巨木越来越少了。

  徐青对此,想起一桩事,听闻皇帝为建造万寿宫,搜集了许多大料。他猜想,其中怕是有部分用在了打造海船上。

  因为如今工部侍郎正是首辅的儿子。

  但天下人都以为首辅一家都是巨贪,作风奢侈。

  事实上也是如此。

  不过……

  徐青突然也明白,皇帝为何放心交权给首辅,名声不好,做事刚毅,一旦新君上位,要收拾首辅一家太容易了。

  谋事不谋身啊。

  徐青虽然佩服对方做大事的决心,却也不同情。

  真要到狡兔死走狗烹那一天。

  首辅是狡兔,那他徐青估计也是个走狗。

  他不是想造反,而是一定要在别人诬陷他造反时,你最好真有造反的实力!

  首辅谋事,徐青谋身。

  道不同而已。

  怀着复杂的心情,徐青和吴大人上了朝廷的水师海船。

  三千水师,用在海战上,不算大军。

  但这三千人以及各艘战船,在孟宇轩指挥下,往来如风,相互配合,进退有度。

  其中透出的纪律性,连徐青都为之心惊。

  成建制的军队,遇上中小股的海盗,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孟宇轩一旦开始指挥军队,完全变了一个人,其指挥若定,唯我独尊的气度,令人敬佩之余,更不敢在其指挥时随便插口,免得惹来他的震怒。

  军法无情,已经刻在这群靖海卫的骨子里。

  直到调动展示军力完毕,命各自归队。

  孟宇轩才恢复到平常的状态,但依旧有些兴奋。

  仿佛他的生命,在战场和军队里,会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动人无比,精彩绝伦!

  徐青有些羡慕。

  人能找到一件让自己生命意义得以升华的事业,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再不用患得患失,干便完事。

  生命动人之处,在于找到一个心之所向的方向后,永不止息地前进,至死方休!

  “徐解元,这只军队,比你接触到的那些海寇如何?”孟宇轩急不可耐地等着徐青评价。

  “在徐某看来,东海群盗在这支大军面前,都是土鸡瓦犬。称霸东海南洋,指日可待。”

  孟宇轩哈哈大笑:“不至于,海战最大的难度是要在大海寻上敌人。即使掌握航线,寻到敌人,亦要看天时在不在我。所谓无风不战,大风不战。飓风将至、沙路不熟、贼众我寡、前无泊地,皆不战。

  及其战也,勇力无所施,全以矢石远击。

  船身簸荡,要击中敌船,会比在江河上难上百倍。且我顺风而逐,贼亦顺风而逃,既无伏可设,又无险可扼,能破其一二船,已属万幸,要称霸茫茫大海,谈何容易。“”

  徐青心中一动,“那孟大哥以为,海战除了天时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孟宇轩道:“水师军士的纪律自不用谈,这是必须的,且没有商量的余地。除此之外,便在于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船体必须坚韧,而船上除却投石机等旧时海战利器外,更得有厉害的火器相助。可惜,方仙道最擅长火器,却不为我朝所用。”

  前朝仗之横行天下的重要缘由,便有方仙道的火器。

  不过方仙道与本朝太祖不对付。

  即使本朝也缴获了不少火器,却没有专业的人才。

  而方仙道在海外继续发展火器,并与道术融合,在南洋群岛中,势力是越来越大。

  反之,朝廷在火器方面,一来不够重视,二来贪腐严重,工匠地位极低,火器发展已经停滞许久。

  徐青见过这个时代的火铳,确实还不如弓箭。

  一来是精度有问题,二来容易炸膛……

  反正缺点是一言难尽。

  真开枪出来,打中敌人还是空气,或者自己人,真不好说。

  若是炸膛,好吧,那更惨!

  因此,官军开拔,要是发的武器是火铳,指不定官军都要哗变。

  开玩笑呢,这是想让大家送死不成?

  形势如此,所以朝廷自己都很自觉的不造火器了,免得军士误会。

  但此消彼长,方仙道可从未停止过对火器的研发。

  在初入海外的衰落之后,多年积累发展下来,如今在南洋群岛,已经形成一股极大的势力,并支持了东溟帮内部的假倭派系。

  不过方仙道也有自身的问题,内部分成两派,一是想杀回故土,另一派则是想继续在海外发展,探索更广阔的天地,认识世界的本质。

  两派的争议,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可以说,这个世界,大大小小的势力都有内斗。

  一致对外时,不过暂时的矛盾转移,但矛盾不会消失,迟早会爆发出来。

  孟宇轩接续道:“徐解元切莫小看了方仙道,他们如今虽然在陆地上几乎没有活动,却是一群疯子。他们试图将天地万物运转的力量了解并掌握,像造物主那样,主宰世界。造出的机关利器,不会像神魂道术那样,受到武道气血和王朝气运的影响。那是冷冰冰的死物,是杀人利器。”

  徐青:“孟大哥和方仙道的人打过交道?”

  孟宇轩点头:“其实靖海卫的水师,便有方仙道的火器存在,不过数量稀少,所以刚才没有展示。”

  他顿了顿,继续感慨:“前朝重视火器,不过王朝末年时,内部倾轧严重。火器这种力量,没有统一的认知以及大量的财货人力支持,根本没法大规模地打造和掌握。

  首辅清楚方仙道的厉害,所以我们这次的任务,除了清剿海寇之外,便是要抓回几个方仙道的重要人物送到京城,交给首辅使用。”

  徐青颔首道:“那我们尽力而为。”

  孟宇轩微笑:“此行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徐解元。若无徐解元解决了巨鲸帮的麻烦,我们的水师要通过这片海域并不容易。”

  徐青:“那孟大哥一路过来,可否遇到海沙帮的人?”

  大海茫茫,但是安全的航线往往极少,尤其是这时代,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如果贸然进入远海区域,无疑是找死的行为。

  以海沙帮的体量,孟宇轩遇到海沙帮的船只,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孟宇轩:“这事没必要瞒你,海沙帮和户部有交易,所以靖海卫早已搞定了海沙帮方面的问题。”

  徐青心道果然,海沙帮和户部关系不浅。

  他不再多问。

  海沙帮背后的大权贵,已经昭然若揭,定然是玉亲王无疑。

  因为户部主要有两股势力,一股是首辅,另一股便是玉亲王。

  首辅如果掌握了海沙帮,显然不会在海事上依赖徐青。

  他想起自己乡试的座师沈墨,那是玉亲王的老师,属于首辅寄予厚望的人。

  不过以沈墨的作风来看,只会和首辅渐行渐远。

  如此一来,沈墨反而会更得玉亲王信任。

  这或许是首辅为家族谋身的一招棋。

  只能说,聊胜于无,最大的作用是给首辅自己内心和家人一个交代吧。

  见识过水师的力量之后,接下来便是经过一番准备,驶向东溟帮的势力,至少要给对方一个沉重打击,给受到倭乱的百姓一个交代。

  他们现在是吴中县的港口。

  这里的海港,没法停靠大船,只能乘坐小船回到岸上。

  徐青和吴知县刚刚踏上码头时。

  往前刚迈出三步。

  “小心。”徐青对着身边的老恩师吴大人轻喝一声,并拉住对方,将其护在身后。

  便在刚才,他身上气运小蛇的黑气一下子浓郁起来。

  他的心灵,一下子进入极为冷静的“绝对专注”状态。

  自从巨鲸岛一战过后,他在战斗中,绝对专注的状态变得更加玄妙,宛如止水一般,能在战斗中,清晰反应各种外界的细节,且不受迷惑。

  这是实实在在的武道境界提升。

首节上一节199/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