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234节

  打倒孔家,事情真的很大吗?

  事实上,北孔根本不可怕。如果北孔真的那么厉害,何必世修降表呢?

  徐青此举的用意是为了办报,正好衍圣公府撞上来,不干他干谁?

  没有比此事更好的噱头了。

  办报,等于徐青的舆论阵地有了坚实的地基,这更有助于他行圣德教化之事。

  而且也是杀鸡儆猴。

  他连衍圣公府都干趴下了,别人想出来跟他搞学术争斗,那就得掂量掂量。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买卖,划算得很。

  在另一方面而言,徐青公然和衍圣公府叫板,老皇帝的忌惮之心,怕是立马要消去大半。

  徐青虽然不喜欢老皇帝,但不得不承认,老皇帝才是他最大的靠山,比首辅更靠谱。

  有老皇帝背书,方阁老就会站在他这边。

  南直隶固然藏龙卧虎,真让徐青有死亡威胁感的,不过方阁老一人。

  方老怪不搞他,徐青就安如泰山。

  这一层,当然不用跟谢泉说透。

  其实方阁老最可怕的地方是神魂凝实如肉身,这一点意味着,方阁老要杀徐青,徐青逃都不好逃。

  他太清楚被道术高手神魂锁定,会有多危险了。

  根本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谢泉思量再三,没有再劝,他现在心神平稳下来,觉得徐青此举,危险性没有想象那么大。

  毕竟徐青不是普通解元,如果在南直隶排个兵器谱,徐青肯定能名列前茅。

  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赢,还能咋滴?

  不过徐青此举,当真有禅宗呵佛骂祖的风采。

  禅宗拜佛是拜自己,只信自己是佛,将自己一步步拜成大佛,是为证如来。

  徐青此举是把自己当圣人拜,而这个圣人,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理,是道。

  拜道就是拜圣人,拜自己。

  这是三教合一的法旨。

  随后徐青和谢泉商议办报纸的事,名字他都取好了,大明报。

  此报是欲明明德于天下也。

  不过民间办报,肯定要官府的许可。

  徐青直接一封信写给何参政,顺带附上自己要发表的

  他写完信,让人快马加急送到应天府。

  随后,意态悠闲地回到家。

  至于谢泉,自然加紧给自己的老丈人家写信,请对方出人出力,帮忙办报,另外又是给自己的那些好友名士写信,专门找的跟他一样,喜欢离经叛道的。

  这种大事,参与进去,能青史留名啊。

  他知晓,这些老小子,见到这文章,肯定会蠢蠢欲动。

  谢泉也只能帮徐小子这么多了。

  …

  …

  徐青到家,冯芜已经和周家表妹玩耍起来,见到表姐夫回家,周娉婷连忙过来见礼。

  徐青笑道:“不用拘束,也不用担心,你的事解决了。”

  “啊?”周娉婷一脸惊诧,都来不及欢喜。

  姐夫办事这么快?

  冯芜:“既然你姐夫说解决了,那就一定解决了。你好好在江宁府玩一段时间,万事有我们在。”

  周娉婷这才反应过来,扑到冯芜身上,“谢谢表姐。”

  她可太高兴了。

  冯芜也与有荣焉。

  衍圣公府,多吓人啊。

  夫君谈笑间便解决了。

  其实对周家人,她多少有些底气不足,但现在这种感觉几乎很淡了。

  一来她爹爹是六科给事中,二来夫君很厉害。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身为女子,父和夫的荣耀,便是她们的荣耀。

  随后,打发走周家表妹,徐青和冯芜回到书房,说了自己解决事情的办法。冯芜听得,目瞪口呆。

  “夫君,你就是这么解决问题的?”

  “你就说问题解决没解决?”徐青逗她道。

  冯芜捂着胸口,白他一眼:“得亏你娶的是我,换做别人,指不定被你吓出病来。”

  “别人我也不娶。”徐青嘻嘻一笑。

  冯芜脸一红,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徐青会意,跟冯芜练起了天籁和地籁,一会儿高昂,一会儿低回婉转,溪水潺潺,风光险峰……

  …

  …

  老何现在做了南直隶省的参政,头上还没布政使、巡抚、总督,着实春风得意。

  他现在可是南直隶的民政一把手,不比老周强?

  现在何氏在南直隶的丝绸生意,都得看老何脸色,家里族老,现在都不敢对他们这一房说三道四了。

  大丈夫掌权,才是人间最快意的事。

  这一切都得感谢徐小子啊。

  可惜,他女儿年纪够不上。但老何已经有了想让徐公明娶平妻的想法。徐小子年纪轻轻,又是赵氏孤儿一般的出身,不多努力开枝散叶怎么行?

  他也是一片好意。

  何参政今夜刚从外面应酬回来。

  这次是个小局,有应天知府、武定侯、赵太监等人作陪。

  没办法,魏国公来,现在才能让何参政高看。

  回到家,管家送来徐青的急信,何参政立马酒醒了大半,他道:“徐公明的信,下次直接来找我,别耽误了大事。”

  他清楚,徐青送急信,必然是大事,万一耽搁了,岂不是害人害己?

  何参政骂了管家一顿,然后拆开信。

  信一读完,剩下的酒全醒了。

  乖乖不得了。

  他让管家泡了一杯三曲灵参的参须茶,平日里都舍不得喝,这种时候,也顾不着了。他喝了参茶,思维飞速运转。

  他倒不是想着拒绝徐青。

  毕竟何氏现在的生意,须得仰仗徐青,而且此事归根结底是因为何氏的生丝生意和北孔的生丝生意起了冲突。

  在金银财货面前,莫说北孔,夫子在世,也不可能平白让道。

  皇帝想加他们这些豪绅商税都不行,北孔算哪根葱?

  话是这么讲,但问题也不简单。

  何参政仔仔细细读了徐青的文章,心里不断盘算。

  “此诚史家铁笔,一字不能改。”何参政见得文章厉害,心中更加有数,一方面给徐青批办报的手续,一方面开始写奏疏。

  请陛下清丈孔府田亩疏!

  其文意气洋洋,如江河奔泻。

  这当然不是何参政自己上疏,而是给他京中的靠山代写。此是好机会,不管成与不成,都没啥损失,还能顺利为他上面的人加入变法派铺路。

  现在变法派在朝廷中枢是大势,不可抵挡。

  智者自然该顺势而为。

  若是此事行通,再有南直隶清丈田亩的事情落下来,老何的阻力也会降低许多,若是行不通,那老何也有话堵住。

  何大人的效率很高,大明报的审批很快落实。

  伴随徐青以及身边的势力发力,数日之后,一夜之间,大明报便在江宁府和应天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上面刊载的内容惊世骇俗到了极点。

  …

  …

  大明报的

  而且送出来的时间,正好是大明报刊发之前。

  首辅见到这篇文章,先是一惊,随即大笑起来。

  “元辅为何发笑?”户部侍郎陈复在旁边,见状凑过来。

  首辅将大明报扔给陈复。

  陈复接过来一看,先是一惊,随即明白了其中意义。

  首辅抚须而叹,接续道:“徐公明一人,足抵得上十万雄师。”

  “幸有此人为元辅开道。”陈复跟着夸赞,心中盘算,此事一提出来,衍圣公府便已经输了。

  世修降表和血脉不正,总得选一样吧。

  关键是皇帝和首辅会逼他们选。

  …

  …

  “衍圣公,周家女儿已经到了江宁府,咱们什么时候申斥他?让他过来拜会咱们衍圣公府?”北孔一位族老开口。

  另一位族老道:“徐公明此人刚硬,未必肯屈服。”

  先开口的族老道:“无妨,我已经派人查清楚,江宁徐氏,来历怕是有问题。这是应天顾氏祖上的一篇记载。”

首节上一节234/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