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前汉时代的大墓,几乎没有几个幸免的。
在汉末时,更诞生了一个专门盗墓的官职,称之为摸金校尉。
徐青观察气运小蛟之后,注意力放在体内。
以往他可以用“神魂”内视自身,但现在即使不动用神魂,对身体各种细微的部位,都是了如指掌。
这也和练脏境界不同。
练脏境界的“内视”主要集中在五脏的位置。
除此之外,徐青对身体每个部位的作用,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武道宗师之所以称之为宗师,原因正在于此。
他们对任何一种学会或者自创的武功,都有深刻的理解,知晓能练出什么效果和作用,对身体又有什么损伤,有自己对武学的认知体系。
而且能在这种体系框架下,推陈出新。
“神魂修行能提高上限,而武道修行能巩固下限。”徐青心中做出自己的判断。
武道的体悟越深刻,徐青越有种将自身神魂完全融入肉身,彻底灵肉合一的冲动。
徐青压抑住这股冲动,却为此心中一动。
如果遇到极为危险的时刻,神魂彻底融入肉身,以神化气,何尝不是一种短时间极致爆发战力的手段?
以神化气,逆炼神魂。
如果是以往,他会很难掌控神魂逆转所化的气,但是武道宗师境界,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
而且逆转神魂,化为本命元气,对于先天指的威力绝对有加成。
“武道终归是性命搏杀之道,遇见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克服。神魂之道则是讲究保全性命为主,遇见困难,更倾向于如何躲避。这是两种不同的路线。”徐青由此联想到了罗教教主等人,侧重神魂修行,确实是以保命为主。
而林天王却讲究厮杀,硬碰硬。
打赢了就升级。
徐青有青铜镜,性命双修很是成功,讲究趋吉避凶。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不头铁。
对自身目前的状态,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徐青抖了抖身体,各种污垢随之一空,肉身生机勃勃,散发出一股清香的味道。
他现在的血肉,对于妖魔而言,好比唐僧肉、人参果。
随便吃上一口,都有裨益。
甚至对于人类的邪修,同样有极大的滋补作用。
所以修长生,不修神通,根本护不住“命”,只能成为别人口腹的食物。
徐青甚至怀疑,最开始修行的人,实际上并不重视神通的开发,因此吃了大亏,才有后世各种神通。
又或者是为了获取其他妖兽、猛兽的血肉,不断强大自身,有了神通、法器。
人生短暂,纵然鬼仙转世,经历三世之后,也会彻底湮灭原本的自我。有涯之身,求无穷大道,无论怎么做,都避免不了黄土一。
道统的存在意义,正在于此。
使薪火不绝,生生不息。
…
…
徐青推开房门,林天王在梧桐树下歇息,享受树荫。
他旁边是一根铁棒,漆黑发亮。棍子很粗,普通人的手很难握住。
这一根铁棒,在徐青出关之前,便是江宁府的架海紫金梁,使江宁府不会出现任何骚乱。
距离徐青闭关,已经是一百天过去。
徐青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
冯芜赶过来,虽然一脸憔悴,可是见到徐青,所有的精神疲惫都一扫而空。
这个家,没夫君得散。
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林天王虽然能打,但武道宗师也不可能打赢成建制的军队。
徐青若是一年半载不露面,局势肯定会比现在恶化许多,即使林天王也不能将大局稳住。
但现在徐青出关了,还是神魂武道双宗师,在武圣不出的情况下,谁能拿下他?
可以说,如果现在要排天下高手的榜单,徐青绝对能进前十。
林天王看着徐青,颇有种跃跃欲试。
“打一架?”林天王的眼神,仿佛在说话。
徐青摆摆手:“大哥,咱们还是不打了。”
林天王:“也是,你刚刚出关,估计还不适应自己如今的身体,现在打的话,我胜之不武。”
徐青面对老林的激将话,再也不认了,“兄长,我是为了你的自信心考虑,你要是输了,以后怎么冲击武圣。”
徐青一副老哥哥你不识抬举的语气。
林天王:“公明,你会的多,不代表你厉害。”
冯芜抿嘴一笑,说道:“大哥,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林天王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徐青笑了笑,又道:“兄长要找对手也不难,这次我出关之后,打算搞个天下武道大会。”
“天下武道大会?”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次武道大会,我打算邀请天下武道高手出来,大家称量称量,谁才是当今无敌的人物。不过考虑到消息传播的速度,因此暂定在明年秋天,如此一来,大哥也能有一年的时间准备。”
“公明,虽然你名头大,可是邀请天下高手齐聚一堂,这不是一般声望能做到的事。”林天王直言不讳。
徐青:“明年春天,我会参加会试,然后金銮殿上中状元,如此一来,便是连中六元,届时论一时声望,谁能和我比?”
他极有自信,认为自己中会元、状元,如吃饭喝水一样容易,根本不考虑有对手。
林天王:“这会元、状元比的可不光是文章,你得罪的人不少……”
徐青:“在乡试结束之后,我会进京,摆平这些问题。”
时不我待,徐青既是自信,也是必须在这一两年间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的怒放。
他现在的格局气魄,令林天王十分惊讶。
因为在林天王看来,徐青虽然弄险不少,事后分析,实际上看得出徐青有步步为营。
现在再看徐青,颇有种一力降十会的感觉。
林天王更喜欢现在的徐青。
做大事的人,就得有大气魄,舍我其谁。
他觉得以徐青的天分才华,实在不需要学那些老东西。
当年冠军侯也就二十岁左右,便已经封狼居胥,成为军事上的一座丰碑。
大丈夫在世上,成就大业看的不是年纪,不是资历,而是实力。
林天王对于天下第一武道大会亦是无比的期待。
他清楚,这种武道大会,一旦顺利举办,对于任何强大的武者,都是极大的诱惑,堪比小说里修道者参加丹元大会、蟠桃会。
因为经历武道擂台的生死之搏,一旦活下来,得到的经验,便堪比任何灵丹妙药。
随后徐青和林天王交流了一番修行心得,将老哥哥送走,接着便是亮相江宁府。
他在江宁府的威望确实无人能及。
林天王靠武力,能暂时压制江宁府的暗流。
而徐青一露面,所有的暗流立刻消失不见。
这跟徐青有没有武道宗师的修为无关,纯粹是个人威势所致。
徐解元便是江宁府的天。
他在这片地方,创造过太多的奇迹。
事实上,如今朝廷推行清丈田地的政策已经往两京十三省慢慢铺开。
但真正执行的地方,没有多少,而没有被念歪经的地方,大抵只有江宁府。
哪怕徐青在东山省帮助陈复清田,也只是在黄册上弄了些好看的数据,当然,此事也有利于将来收税,至于真能给小民什么实惠,倒不见得。
在江宁府能照着规矩清田,除了徐青的威望之外,还有复社的许多骨干亲自督促的缘故,而且徐青在江宁府整合和创办了许多工坊,豪绅都是其中受益者。
种粮食的受益和工坊的收益根本没法比。
哪怕官府对工坊征收了不少的商税。
这是徐青定的规矩。
不管官府的官吏会在这比商税贪多少,反正绝不允许这些豪绅在商税上动脑筋。
徐青亲自对此画了一条红线,违背的豪绅,会直接被踢出局,没有任何情分可言。
为此,有许多江宁府的人说怪话。
因为徐解元是帮朝廷收商税,甚至作为工坊背后的大股东,徐青还等于自己掏钱给朝廷。
别说豪绅不理解,连复社的成员许多都不明白。
徐青清楚,现在不立下规矩,以后立规矩更难。
这也是皇帝对徐青特别满意的地方。
无论徐青闹再大的事,该交给国库和内库的钱,反正从徐青手里出来,一分钱都不会少,甚至还有多。
可以说在皇帝的个人心中,徐青比清流更清流。
…
…
“徐公明露面了?”魏国公听完大管家颜福的汇报,竟然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终于从另一方面意识到徐青存在的好处了。
由于徐青的存在,朝堂一些对他有敌意的大臣,明显转移了目标,而且陛下的猜忌也削弱了许多。
可以说,徐青风头大了之后,完美取代了魏国公原本在南直隶的生态位,替他挡了许多风刀霜剑。
其实一开始,魏国公对此感触不深。
直到徐青闭关消失,他才深刻察觉到徐青存在的意义。
当真是徐青在时,不觉其异;徐青不在,不见其比。
有人挡刀的日子,着实舒服。
颜福见国公神色,不由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