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289节

  若是他有徐公明做女婿,何愁彭家不能继续兴旺几十年?

  徐公明和其他寒门出身的大臣不一样,他的势力根基在底层,哪怕不当官,一样有巨大影响力,权力的来源和朝堂中枢的大臣是不同的。

  甚至比王尚书这种大家族子在底层的根系更深。

  除非玉亲王上位之后,对复社出身的党人,实行党锢,甚至要对整个南直隶出身的官员进行打压。

  否则动摇不了徐青的根本。

  …

  …

  冯西风下朝,正准备回府,这时候吏部左侍郎张大人拉着他道:“秋远,到我家喝一杯。”

  冯西风刚要拒绝,听说女婿也去了张府,只好依从。

  张大人亦是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他早有准备,提前多日给徐公明和彭尚书牵线搭桥,今天怕是要阴沟里翻船。

  真要让霍景得了平息兵变的功劳,张侍郎的吏部尚书美梦就彻底泡汤了。

  这时候,老张也顾不得遮掩自己和徐青翁婿的关系,一定要亮明立场。

  …

  …

  张府。

  “张世伯、泰山大人安好。”徐青见礼。

  宾主各自落座。

  张大人:“贤侄,幸亏你早有伏笔,不然今次我要吃个大亏。”

  他之前只是牵线搭桥,没想到徐青真能借助彭尚书发出关键一击,帮他填了一个大坑。

  徐青摆手:“晚辈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其实元辅不会同意让霍景接任吏部尚书,陛下也是如此心意。晚辈此举,无非是顺水推舟。”

  “话虽如此,但要是王尚书利用户部力保霍景去平息兵变,首辅为了大局,也不得不同意。”张大人看得很清楚,朝廷的事十分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大局,有时候忍让妥协是必须的。

  徐青不愧是大虞朝第一神剑,天外飞仙,能直接斩断乱麻。

  徐青如今开辟紫府,更有些超然世外,无可无不可。他道:“晚辈斗胆说一句,大人与其谋求吏部尚书的位置,不如谋求户部尚书的位置。”

  “为何?”

  户部尚书虽然也不错,但明显不能和吏部尚书比。

  张大人身为吏部左侍郎,对吏部尚书之位,自然是有执念的。

  徐青:“敢问大人,变法之要,首重什么?”

  “自然是澄清吏治。”张侍郎抚须道。

  徐青:“正因如此,大人才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

  张大人寒门出身,能混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不光是靠吃软饭就能做到的,本身也是人精,他立刻意识到徐青的言外之意。

  随着变法越来越深入,吏部尚书的责任会越来越大。

  其实也不是他想不到,而是舍不得。

  责任越大,权力也就越大。

  以张大人的心志,自然不会被徐青三言两语动摇,他道:“公明所言甚是,我再考虑考虑。”

  他转瞬间也明白,吏部尚书的位置霍景得不到,但王尚书支持军机处的设立,总归是要换些什么来。

  难道首辅有请王尚书退出内阁,接任吏部尚书的意思?

  既然军机处设立,内阁的权力自然会缩小,再呆在内阁,显然有些鸡肋,作为妥协,王尚书自己未必会拒绝退出内阁接任吏部尚书的想法。

  而且王尚书作为玉亲王如今的铁杆支持者,他加入吏部,帮助首辅澄清吏治,显然比张侍郎效果更好。

  还是徐公明看得透彻。

  只是……

  张侍郎明白官场不是打打杀杀,别看王尚书和首辅现在立场有区分,但在具体事务上,未必不能合作。

  大虞朝的人终归是喜欢折中和妥协的。

  何况玉亲王也有支持变法的动力。

  因为天下迟早是他的。

  这也是玉亲王讨厌徐青,有时候也不得不支持徐青的原因。

  因此仙煤的事一出来,玉亲王派沈墨上奏疏试探一下之后,便没有继续胡闹下去。

  屁股决定脑袋啊!

  …

  …

  酒足饭饱之后,翁婿一起回府。

  路上冯大人问:“公明,张大人当真不能做吏部尚书?”

  徐青:“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确实上不去。不过如果我出手,结果会不同。”

  冯西风嘴角一抽。

  但老实说,刚靠女婿的威势,得了一件好差事,他实在没有底气说出什么反驳的话。

  “你打算帮他?”

  “这得看张世伯的态度了。”徐青微微一笑。

  冯西风闻言有些恍惚,此时他看女婿,好似看到一头潜入水中的蛟龙,随时都可能出水,呼风唤雨。

  “公明,你在文渊阁,是不是又有什么大收获?”

  “嗯,不过……”徐青正要说话,忽然间抬头看向夜空,天空中,紫微斗数中,一颗星辰陡然大亮。

  冯西风学问不浅,立刻惊呼一声,“这是武曲星。”

  上一次,天空中有武曲星冲霄射斗,大放光华,还是百年前山河破碎之时。

  那一次,大虞朝出了两位武圣。

第213章 新的武圣,天下震动

  徐青基本上已经猜到,应该是大禅寺的雄禅老哥突破武圣了,而且进入天人感应阶段,惊动武曲星。

  他心里其实还有一个猜测,说不定老天师也在此时突破,所以天象才会如此强烈。

  不过老天师,还属于上个时代的老人,雄禅才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

  一个正值壮年的武圣,非常之可怕。

  只要足够隐忍,说不定能找到一击定乾坤的机会。

  大虞朝的两位武圣毕竟太老了,哪怕陷入龟息的状态,也指不定哪天就得走人。

  而方阁老同样也很老了。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朝廷现在依旧拥有镇压天下的力量。

  无论从顶尖战力,还是军队。

  豪绅勋贵会做面临乱世的准备,却也会阻止乱世的出现。在镇压底层方面,豪绅勋贵和朝廷是一致的。

  何况有秩序,永远强过于没秩序。

  但上层对底层的压迫永远存在,这一点不会消失。

  徐青心中飞速思考,雄禅成就武圣,会对如今天下的局势造成什么影响。他见过雄禅,这个人非常大气。

  “如果我是雄禅,此时此刻突破武圣,非但不会威压朝廷,反而会主动找寻和朝廷合作的机会。”徐青设身处地代入雄禅的位置。

  大虞朝廷,对于任何一位豪杰而言,都是一座宝藏。

  给别人挖墙脚是挖,自己挖也是挖。

  这毕竟是统治了天下两百多年的王朝,威权深入人心,出头越早,越是给人做嫁衣。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条道路是有许多成功经验的。

  哪怕前世满清入关,也是打着给崇祯报仇的旗号。

  庙堂江湖的争斗,打打杀杀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徐青可以预见,接下来道佛儒三家的斗争会越来越激烈。

  这是教权的斗争。

  以往儒家是一家独大,压制道佛。

  可是徐青踩了衍圣公府上位,加上大力发展工商业,会对儒家的根基产生动摇。

  说到底,还是为了争夺对俗世道路的话语权。

  有了话语权和解释权,才能让自己的势力根基不断凝聚起来。

  这也是徐青需要到京城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乱世没到来之前,这里依旧是天下核心。机缘也比别的地方多。若是他不来,也找不到紫府元宗。

  没有紫府元宗,他即使有青铜镜,也很难在短时间积累起老天师、雄禅这些老派强者级别的底蕴。

  人家不止有个人的积累,还有来自门派圣地的积蓄。

  不是徐青简简单单就能超越过去的。

  当然,出来混,家大业大,也会更不敢搏命。而且身为圣地领袖,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似徐青在自己的地盘里,话语权更高更绝对。

  这是属于开创者的威望。

  徐青和老丈人简单说了一点情况,然后和老丈人回府。

  武曲星大放光明,有新武圣出世,要头疼也是朝廷诸公头疼的事,老丈人现在首要任务是平息兵变。

  …

  …

  第二天一大早,冯西风便动身前往云州。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冯西风刚走到半路上,正好遇见兵变首领派人加急送奏疏,说明兵变已经暂时平息。他领了协办军机大臣的差遣,有关于云州兵变的临机专断之权,直接在驿站截下奏疏看了内容,然后才让人继续走。

  这次送奏章的有几拨人,亦在沿途宣扬兵变平息的事。

  主要是怕消息晚了,引起更大的骚动。

  兵变首领姓周,名真。乃是太苍周氏的支脉出身,和冯西风算是有点亲戚关系。他也是赶鸭子上架被乱卒裹挟。

  原来周真是原来云州的游击将军,因为徐青整倒衍圣公府后,在一系列清查中,朝廷发现周真和衍圣公府在军需物品上有交易,又赶上首辅澄清吏治,周真被抓了典型,在云州下了大狱,正准备押解送到京城。

  结果刚好发生兵变。

首节上一节289/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