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卒将巡抚、参将这些大官都杀了,突然发现群龙无首。正好发现周真被朝廷问罪,还在大狱里。
大家都犯了罪,周真官位如今在乱卒中最高,直接就被推上去当首领。
周真被刀架着脖子,也不敢不从。
当了首领之后,他也知道这次兵变由来,确实是工部、巡抚、参将、监军这些家伙都不当人,妥妥的官逼兵反。
收拢乱卒之后,也答应为乱卒请命,希望得到朝廷的安抚。
云州这种边镇,士兵又叫三堂士兵,分别属于内官监军、总兵、巡抚三方,各自管辖一部分。
这次是三堂士兵全部一起兵变,足见这三方是何等天怒人怨。
云州的总兵和副将正好回京述职,算是逃过一劫,留守的参将没这么幸运,直接被乱卒泄愤。
兵变出现的导火索就是戍边的防御建筑,全是豆腐渣工程,而且御寒物品也都品质极低,根本起不到多少保暖的作用,现在冬天一年比一年冷。
士兵不造反就得被冻死。
但归根结底,又和首辅挪用了部分军饷练兵有关。
可也不能全怪首辅练兵的事。
因为这次练兵是从九边的军饷里抽出半成来练兵,可因为是实打实的半成,专款专用。
而原本九边的军饷到了实处,也不过就一成而已。
等于是首辅拿了半成,结果落在实处,那就是削减了一半。
所以对于巡抚、参将等,也十分冤枉。他们没有比往年多分一枚铜钱,结果全都丢了命。
对于如今的叛军首领周真更是冤枉。他不过是一个贪污罪,回了京,打点一下,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顶多降个级,到别的地方捞钱。
这下可好了,直接成为叛军头目。
为此,他只能积极自救。
反正锅都往死人身上扣,死人又不会说话的。
冯西风理清脉络,明白归根结底是少这一半钱的缘故。而且他发现,工部给其他边镇发运的物料,都是和往年没区别,唯独云州是被区别对待。
“哎。”冯西风心里清楚,这是首辅故意为之。
边镇的顽疾由来已久,而云州作为边镇,离京师其实不远。自然也是边镇军制改革最好的目标。
不乱,怎么破而后立?
而女婿的仙煤又是取暖的利器,还能生财,他带着此物过去,安抚乱卒,实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此,还不用对国库有太多的耗损。
当然,即使没有仙煤,首辅肯定也有别的办法解决问题,但有仙煤,绝对是眼下最好的方式。
救时宰相,着实名不虚传。
“若是首辅这些变法不人亡政息的话,大虞朝说不得能再延续几十年太平。”冯西风心道。
但想要不人亡政息是很难的。
在其位,谋其政。
冯西风只能做好眼前份内的事。
既然乱卒被收拢,又有周真积极配合,对于冯西风而言,这桩大功劳完全是往脸上砸,想不接受都难。
…
…
冯西风这边平息兵变不提,朝廷那边很快也收到乱卒被收拢的消息。不过兵变平息,本身没有出乎朝廷的意料。
眼下朝廷最重要的事是如何对待大禅寺。
内阁议事厅,诸位内廷大臣、大太监聚集。
今天是内阁和司礼监联合开个内廷的廷议,然后再向老皇帝提交意见。
严山既是忐忑,又是兴奋。
坐馆的老丈人领军机处协办军机大臣之后,严山顺利接了兵科给事中的位置。
如今他也在江湖中,勉强混个“小阁老”的称号了。
毕竟六科给事中,论权力确实是低配阁老,还不用受六部的管辖。若说六科给事中有什么办事的权力,那确实没有,但坏事的权力,着实不容小觑。
可惜,他现在的兵科给事中权力被砍了不少,因为现在还有军机处的存在。
饶是如此,也比当个五六品的京官儿强太多。
首辅环视众人,淡淡开口道:“诸位,你们觉得如何才能杀死一位武圣?”
他话一说完,直接议事厅就冷场了。
在座诸位又不是没见识的傻子,当然懂得武圣是什么概念,那可是镇国之器。杀武圣,那不是开玩笑?
严山的热血顿时凉了下去。他第一次参加廷议,议题就这么疯狂吗?
这种事是他能参与进来的?
还是坐馆来吧,他骚主意最多!
随后严山又暗叫罪过,怎能腹诽坐馆!
不过北虏和东夷各有一位武圣存在,若是能想到杀武圣的办法,对于朝廷而言,绝对是平息内忧外患的好事。
首辅见无人回话,只好瞧向老梁,似乎在说,“你年纪大,资历深,起个带头作用。”
梁阁老:“元辅,我以为,应该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是派出我方武圣之下最强的力量,并用上最顶尖的神兵利器,增强我方的实力,另一方面便是削弱武圣的力量……”
他侃侃而谈,好似说了什么,又好似什么都没说。
不过有梁阁老带头,其他人也不好不开口。
有人建议下毒。
立刻被司礼监如今的掌印太监陈忠嘲讽,说武道宗师都能百毒不侵,将体内的毒逼出去,何况是武圣?
也有司礼监的大太监说,不如从武圣的亲朋好友下手,挟持家人,令其心有忌惮……
此举立刻召来大臣的反对,并内心痛骂:“烂屁股的阴阳人,自己没家人后代,才会出这种馊主意!”
更有人说,将朝廷珍藏的道藏之类的高深修行法诀打乱送给对方,如此对方很可能修炼走火入魔,成为疯子。
好吧,武圣成了疯子,岂不是一通乱杀,众生平等了?
赌人家的拳脚落不到自己身上是吧。
“严山,你跟着徐公明学了不少本事,你说说,有什么好主意?”首辅突然点兵道。
严山被点中,不敢不回,他道:“不如派遣精锐将武圣围住,以强弓硬弩射杀。而且还得派出朝廷的武道宗师以及厉害的高手,限制武圣的行动……”
“嗯,如此你觉得要死多少人能办成此事?”
“不知道。”
首辅:“大家觉得呢?”
“武道宗师都不是傻子,稍微不对劲,肯定就跑了。”有大臣说出大实话。
众人继续议论,始终没有特别好的主意,而一旦不成功,显然后果非常严重。
毕竟王朝气运能压制道术,可对武道是没啥影响的。
首辅最后道:“既然武圣很难对付,即使成功,也代价大得难以承受,那咱们换个思路,如何与其合作?”
首辅这话一说出来,众人顿时明白了首辅的意思。
如今已经得到消息,惊动武曲星的新武圣是大禅寺的雄禅,这是当世高僧。但陛下好道厌佛。
直接劝陛下礼敬大师,显然不好。
现在有了这么一番议论,变成众臣以天下利害来请命,老皇帝就有台阶下了。
为了天下苍生,委屈自己的心意,这不是圣明之君,什么才是圣明之君?
无非一念为苍生罢了!
到底是首辅,知晓老皇帝就吃这一套。
这边内廷议论如何招抚雄禅。
另一边,雄禅成为武圣的消息,迅速往四方传出去。
…
…
“戴先生,此行一定要记得陈述本王多年来礼佛之心。”玉亲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多年礼佛,今日总算出了效果。
他相信,只要自己这位礼佛的储君抛出橄榄枝,不愁雄禅不过来。
有了一位武圣支持,他的大位更有保障了。
戴先生亦觉得,玉亲王莫非真有天命在身?
礼佛的储君,佛宗的武圣,这无疑是天作之合。
有了一位武圣支持,玉亲王的地位将无比稳固。
送走戴先生,玉亲王回到房间里,临幸了一位派遣到玉亲王府的女官,她姓凤,正是徐青身边护卫凤倾天的女儿。
玉亲王此举,不但是为了拉拢凤倾天,也是此女的出生时辰极为特殊。有相士暗中说,此女有母仪天下的命。
他才费尽心机将凤家女儿弄到手里。
不然的话,凭徐青的面子,早让对方退选了。
先前徐青还疑心是老皇帝不长记性,又找年纪小的宫女。
其实根子在玉亲王这边。
“王妃生的孩儿都夭折了,你要是给本王生个儿子,本王就封你为侧妃。”玉亲王对凤倾天女儿凤采说道。
凤采默默点头。
因为从小父亲不管,她寄居在外公家,多少有些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哪怕这次父亲找来,她也不想离开皇宫,而是想找机会往上爬,唯有高高在上,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老皇帝年纪大了,她并不想伺候。但父亲那边找了关系,让她在宫中当了清闲的女官,这也让她不是很满意。
如今阴差阳错,进入玉亲王府,正合了她的心意。
在她看来,如果能为玉亲王生下儿子,她的命运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而且父亲还是徐解元的护卫。
她在宫中,也结识了一些人,知晓能在宫中给人安排差遣的人,能量是何等可怕。何况徐青的名声在那里。
如果她生下儿子,再有父亲的关系,得到徐解元的支持……
“那位姓宋的相士说我有母仪天下的命,但是克夫。难道……”凤采想到自己被选中秀女之前,一位宋姓的相士路过外公家,曾经对她这样评价。
克夫这句评语是宋姓相士私下对她说的,她没有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