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292节

  “再炼一炉玄天升龙丹?”徐青继续出主意。

  朝天观主有些尴尬,“材料暂时不好凑。”

  “朝廷还不如大禅寺?”徐青一脸狐疑。

  人家大禅寺都凑得出,你个老道士背靠天下最富的老头子,还凑不齐材料。

  “反正暂时凑不齐,起码要等两年。”

  他难道能说,皇宫的天材地宝原本确实不少,但老皇帝又菜又爱玩,浪费太多了?

  当然,他自己也浪费了一些,甚至吃了一些回扣。

  但架不住老皇帝人菜瘾大。

  而且他有感觉,老皇帝不光是浪费,似乎真练成了什么。

  这也只是他感觉,没有具体证据。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玄天升龙道真没意思,差人家龙虎山老远了。”徐青忍不住吐槽,将老道士元气精血都差点气得喷出来。

  “拿去。”老道士丢出一份手稿。

  徐青见到手稿,竟嗅到了当初圣人手稿的气息。

  “这是?”

  “本派祖师爷手书的太极拳经,独此一份,爱要不要。”朝天观主气急而笑。

  “要的,要的。多谢太舅姥爷,这是你送给我们夫妻的新婚礼物?”徐青连忙磕头。

  都是长辈,磕一个不寒碜。

  主要是看老道士太生气了。

  朝天观主挥挥手:“你走吧,这太极拳经你要是参悟不出什么,也别怪我不给你东西。”

  徐青收下手稿,恭恭敬敬离开。

  朝天观主注目臭小子远去,忍不住叹口气,他这一辈子都在打秋风,临老了居然这小王八蛋打了秋风,找谁说理去。

  随后,有小太监传命过来。

  老道士收拾一番,前去西苑万寿宫见老皇帝。

  老皇帝笑着问他,徐青找他有什么事?

  老道士捡紧要且不会触怒老皇帝的事说了一遍,还提到最后被徐青打秋风的事。

  老皇帝:“百年前,你师父对本朝有擎天保驾之功,可惜他当时伤势太重,来不及留下什么,就把玄天升龙道的担子留给当时的你,着实辛苦了。徐青这个小子确实有些无法无天,但本心还是好的。他为朕做了不少事,年纪还轻,今后还要留给朕的儿子、孙子用。”

  朝天观主立刻拱手致谢,“这次玉王府怀的必然是龙孙,老道向陛下道喜了。”

  老皇帝微微一笑:“你们都这么说,到时候若不是,朕可是要拿你们是问。”

  他子嗣单薄,皇室每添个人口都是福气。

  不过朝天观主隐隐觉得,老皇帝现在对子嗣多寡在意程度,不及以往了。

  须知玉王府前两个皇孙诞生时,老皇帝可高兴了。

  这次玉王府那边传出喜讯,老皇帝竟然态度有点难以察觉的冷淡。

  “难道近来国势复振,陛下借助龙脉之气修炼的浑天宝鉴竟然有了成就?”朝天观主暗自揣测。

  对于真龙天子而言,由于王朝气运的影响,能修炼的功法少之又少。浑天宝鉴正是极少数天子能修炼的上古奇功,其主要是借助龙脉之气修炼。

  但龙脉之气又和国运息息相关。

  修炼浑天宝鉴最出名的人,便是始皇帝,又号称祖龙,曾经镇压了一个时代。

  即使如此,始皇帝也未能长生,而是被先秦炼士联手天下强者做局干掉。

  朝天观主尽管猜到些许端倪,却也没有半分表露,而是不断恭维老皇帝。

  老皇帝聊了一会儿之后,又说道:“大禅寺的雄禅大师即将入京,你觉得给他什么赏赐比较好?”

  朝天观主:“臣愿意将国师之位让出。”

  老皇帝不置可否道:“算了,既然玉亲王喜欢礼佛,那就让雄禅大师去玉亲王府修行一段时间吧,成祖皇帝潜邸之时,荣国公那时不就是和尚么,他还是成祖皇帝的谋主呢……”

  老皇帝的语气不阴不阳。

  朝天观主听到都不禁心中一寒。

  你说你个玉亲王,没事搞那么多动静干什么。

  但死道友不死贫道,他可不反对此事。

  朝天观主高呼圣明。

  …

  …

  玉亲王早早得到戴先生的消息,知晓今日是雄禅大师入京的日子,正要私下找机会去见个面。

  没想到刚要出门,便遇见了戴先生急急忙忙的回来。

  “怎么了?”

  “王爷,听我一句劝,断不可去见雄禅大师。”戴先生苦笑一声,随即说了缘由,原来在路上,雄禅就接到圣旨,说是圣旨传他去玉亲王府修行。

  这听起来是好事。

  但戴先生立刻察觉不对,私下里用高价问了传旨小太监,才知道圣旨的由来。

  “陛下将雄禅大师比作成祖皇帝的黑衣宰相,那是在点王爷你啊,这种时候,王爷万万不能表示出和雄禅大师有任何亲近的意思。”

  成祖皇帝那可是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玉亲王听到其中缘由,当即脸都白了。

  他可是知道自己老爹是何等人物。

  “哎,戴先生,你就说本王病了,请雄禅大师到别处。”

  “王爷,这也不行,那就成抗旨了。”

  “那怎么办?”

  “陛下的意思怕是,就是让雄禅大师在王府里住着,但你不能接近他。”

  玉亲王心灰意冷,摆了摆手,“这些事交给先生吧。”

  他算是被老皇帝这一手整麻木了。回到凤采的院子,摸着对方的小腹,禁不住悲苦地说道:“好孩儿,你要是长大,为父一定把最好的给你,绝不欺负你。”

  玉亲王算是真真切切死了心,老皇帝对他哪有半分父子亲情。

  想要得到一点老皇帝的父爱,就这么难吗?

  徐青欺负他,老皇帝还给徐青撑腰;首辅也不敬重他,从来都是我行我素。他这个储君,更是连名分都没有。

  哪朝哪代的太子有这么憋屈?

  至少人家处境再差,好歹也有个名分在。

  他有什么?

  “王爷。”凤采小心翼翼地给玉亲王的头按摩着。玉亲王心中禁不住一片柔情生出,慢慢地睡着了。

  凤采暗自叹息,“我的孩儿,你真是命苦。”

  她觉得玉亲王很没男子气概,将来未必能护住她们娘俩。

  又想到宋相士说她克夫,心里不禁有点奇怪的感觉。

  …

  …

  南直隶会馆。

  徐青近来参悟张邋遢手书太极拳经之余,闲暇时间,便在南直隶会馆,指点即将参加本次会试的社员。

  以他如今神魂宗师的境界,要做些应付会试的文章,比当初乡试时更容易。

  当然,这两年没花多少时间在文章上,难免有些手生。

  指点社员,同样也是温故知新。

  他现在的境界,再读圣贤文章,更能轻松揣摩出微言大义的要旨,对于天地自然的感悟更深。

  做学问亦是悟道。

  徐青现在举手抬足,都有上古圣贤的风采,使人倾倒。

  正自讨论一篇文章要义时,有个柔和坚韧,非常悦耳的男子声传进会馆,句句点中文章的要旨,并说透道理,好似天地玄音,使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众人纷纷看向大厅门口。

  乃是一个龙行虎步的高大僧人,眼神深邃难测,自有一股令人崇慕的魅力,使人下意识判断出对方绝对是非凡之辈。

  这种气概,当今的僧人里,罕见之至。

  “徐青见过雄禅大师。”徐青一语道破来僧的身份,众社员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知晓雄禅何人。

  更想不到,这位刚突破武圣不久,震动天下的当世绝顶人物,来到京城之后,竟然立马来拜见坐馆。

  还得是坐馆有排面。

  社员们与有荣焉。

  他们之所以断定雄禅是立马过来的,盖因这等大人物的行踪,必定牵动京师,如果早就入京,他们不会不知晓,也不会没人来通报。

  众人纷纷见礼,请雄禅上座。

  此时此刻,厅内众人,也只有徐青陪坐,其他人都站着。

  毕竟是当世武圣,社稷重器,他们便是考中三鼎甲,论身份地位和武圣也没法比。

  毕竟儒家追求成圣。

  而武圣能有一个“圣”字,足见地位。

  雄禅笑道:“刚才公明说‘致良知’,敢问良知何来?”

  徐青笑了笑,指着一位社员,“你来回答雄禅大师。”

  那社员浑没想到坐馆会点中自己,颇是紧张和激动,但他能被徐青点中,自也有过人之处,说道:“良知从本性中来。”

  他又接着提到,人的内心世界应当和天理合一,本心即是天理,亦是个人行为的准则,亦是人是非善恶的标准……

  雄禅:“我佛慈悲,本性之说,实是与我禅宗的理念不谋而合。”

  他接着提出佛性真如何梵我合一的理念,找到和徐青所提心学的锲合点。众人听他用禅学解释心学,饶有趣味的听着。

  徐青也不打断阻止,等到雄禅说得兴尽,才对众社员道:“前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也向诸位说过,实践才能检验真理,但请大家也要记住另一句话。实践的前提是,搞明白我们是什么立场,并从这个立场出发去实践。这和大师说的本性,实是不谋而合的。”

  众社员听着有些糊涂。

  雄禅所言的本性,显然是高于立场的,可是坐馆却说,立场与本性是相通的。

  徐青也不解释,让众社员退下,等到大厅空下来,才对雄禅道:“大师真是欺负人,一来就想念歪我的经。”

首节上一节292/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