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355节

  百姓没饭吃,不造反才奇怪。

  其实也说明,大虞朝的土地,确实不堪重负了,根本养不起现在这么多人口。而且徐青还要搞武道、道术,这些事都会非常消耗钱粮。

  别的不说,光皇帝养的影卫,消耗的钱粮堪比养数万大军。

  不要觉得这很多。这还是因为影卫人少,花的钱更容易到实处。

  因为影卫实力强大,且是有血有肉的人,自然要解决家室以及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补偿,不然的话,谁卖命啊。

  这个投入是持续的,而且不能省。

  更遑论,还有影卫本身对资源的消耗。

  前朝搞府兵制,国朝搞军户世袭,其实归根到底,都是想节省钱粮。

  但这种事无解。

  人心都是欲壑难填,得陇望蜀。

  若无这些欲望,历史也不会往前推进。

  其实要解决这些,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天下杀得人口减半,许多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

  要不咋说,徐青逆了天道大势,也不是没道理的。

  没有徐青,大虞朝会进入正常的王朝末期,靠着瘟疫、战乱等种种自然或者人为的因素,完成历史循环的新陈代谢。

  一乱才有一治嘛!

  但徐青不信邪,他偏要走出第三条路,那就是外扩。

  既然大虞朝的土地承载不了现今的人口,便走出去呗。

  实在不行,那就等搞定黑山老妖之后,再把天下犁一遍。

  畏难而缩,实在不是徐青的性格。

  因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如果难度太简单,很快会失去乐趣。

  难一点才好,有乐趣,才不容易陷入虚无。

  天魔也是情绪生灵,甚至这方面比普通人更明显。

  只是徐青惯会克制情绪罢了。

  徐青很清楚,他自己不克制的话,于人于己,有害无利。

  很简单的一件事,他固然可以意识存在于“人心”中,天魔身并非不灭,老方就能解决他的天魔身,更遑论黑山老妖那种造物主了。

  现在徐青的天魔功,他化自在到武圣级别便是封顶了。

  即使方阁老不出手,光凭老皇帝手中的力量,都足以摧毁徐青的天魔身。

  然后可不见得有第二次天魔冲七煞的机会,帮徐青重炼天魔元神。

  何况,老皇帝下令的话,徐青毫不怀疑方阁老是会对他出手的。

  当然,老皇帝失心疯才会想着这时候卸磨杀驴。

  天下还远没大治呢。

  徐青施施然来到临时内阁。

  老霍见徐青一到,立刻平静如水,颇有宰相的气量!

  然后平和地跟徐青商量眼下的难事。

  无论是关中大旱引起的农民起义,还是灶户的造反,最根本的问题便是钱粮。

  毕竟就算要把人都杀了,也得有开拨费,大军才能动起来。

  对于武圣,甚至武道宗师级别,若是放风筝那种杀法,确实杀伤力会堪比一支大军,但自古以来,都流传着一种说法,杀太多普通人,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这也是天道的一种抑制和平衡。

  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信。

  但除了黑山老妖那种肆无忌惮的求道者,很少有武圣能真的毫无心理负担乱杀。

  另一方面是,真有这样的人,但没有活到现在,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大自然终归是适者生存的。

  当今之世,只有一个黑山老妖,没有多出一个,都是自然筛选后的平衡。

  徐青在路上,心里已经思量了许多对策,说道:“关中的事不是当务之急,应该先派兵封锁关中的出口,令邻近省份严加防范。如此一来,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眼下应该先解决灶户造反的问题。”

  烧盐的灶户造反,自然会危及两淮盐运。

  虽然有徐青帮助变法,但每年的盐课,依旧是朝廷国库收入的大头。没有这一项基础收入,变法的利益根本补不上朝廷各处的窟窿。

  灶户为何要造反?

  这个问题很复杂,要从开中法的败坏说起。

  因为本朝的开中法败坏,所以盐引如今有向期货转变的趋势,这样一来,自然有盐商囤积居奇,操纵市场,搞得两淮盐运苦不堪言,朝廷收的盐税也逐年降低。

  但盐税是朝廷收入的大头,岂能放弃?

  因此许多重担都落在灶户身上。

  原本烧盐的灶户是一个好生计,时常还有多的余盐,可以补贴家用。

  一些灶户甚至日子比底层的官吏还好过。

  可随着盐法败坏,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灶户们要承担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那部分盐税。

  这是为何呢?

  因为灶户的税更好收。

  其实国朝历来如此,缺钱的时候,不是找有钱的收税,而是找好收税的群体收税。

  这个世界不是你弱就有理,就能被同情的。

  在这片土地,老爷只会和拿起刀的百姓讲道理,从不会和牛马讲道理。

  牛马讲道理,只有钢鞭伺候。

  可百姓都拿起刀了,干嘛还讲道理?

  搏一搏,直接当老爷不行?

  输了,也不过是死去。烂命一条,输了就输了,赢了血赚。

  徐青理清思绪,有条不紊接续道:“两淮的问题,还会危及漕运,一旦漕运出事,那就是影响百万人生计的大事。我先前奉陛下之命,治理水患,深知运河的利害关系。所以此举,一旦处理不妥当,登时就是弥天大祸。”

  徐青不是危言耸听。

  百姓都活不下去,他再好的名声,都挡不住百姓造反。

  仓禀实才有道德礼法,如果肚子吃不饱,只有野兽的本能。

  如今世间还潜伏着许多妖孽,一旦国运跌破一个下限,注定妖孽四起,天下大乱都在转瞬间。

  这对徐青不是好事,因为国运下跌,老皇帝就没法帮他抗黑山老妖了,当挡箭牌了!

  即使日后要改朝换代,也得在黑山老妖的问题彻底解决再说。

  徐青还是很有大局观的,跟朝廷上下的虫豸不一样。

  “公明觉得该怎么处理?”

  “先发明文,降低灶户的盐税。事情刚发生,不是所有灶户都想造反的,许多人是被裹挟着,不得不参与其中,我们要先分化拉拢这一部分人。”徐青的办法也不是什么新鲜办法,分化群众,发动群众斗群众,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百试百灵。

  哎,他也觉得自己面目愈发可憎,只是他到底不是真正的圣贤。

  这世道,脸厚心黑,才有明天。

  霍景自是一点即透,不禁赞道:“公明果然是治世之能臣,一言就解决了一桩大麻烦。”

  徐青不置可否道:“要解决盐法的问题,才能从根子里解决眼前的麻烦,霍阁老高兴太早了。”

  霍景自然急于解决问题,不然事情闹大,他这个首辅首当其冲要背锅,别说体面的致仕,身后名都别想了。

  “公明觉得该怎么办?”

  徐青:“稳住灶户是治标不治本,归根结底,还是盐商、豪绅、勋贵败坏了盐法,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人的问题不解决,盐税往哪里收?还不是得加灶户的税,倒逼灶户造反。”

  霍景当然明白,但他不敢。

  徐青笑道:“见血的事,我不会让霍阁老去做,你放心,我有分寸。”

  他随即对严山道:“惟中,我口述一遍,你一一记下,然后交给阁老拟票。”

  霍景脸都胀红了。

  算了算了,当吉祥物就吉祥物吧,好歹还是首辅。

  徐青的意思很明显,你行你上,不行听我的,少逼逼赖赖的。

  霍景当然是不行的。

  年纪大的老登,哪有行的?

  霍景服老了!

  要是他年轻时候。

  好吧,那时候,还在给豪绅勋贵大商人当清客呢!

  徐青的对策很简单,先减灶户的盐税,然后拿囤积盐引的豪商开刀,其实能囤积盐引的豪商都是手套,背后的权贵才是真正的狼人。

  徐青的打算是顺藤摸瓜,将这一小撮人拿掉。

  别看只是一小撮人,实际上这些家伙,基本上吃了绝大部分的利益,而且继续下去,他们吃的会更多。

  因为人心的贪婪是没有节制的,只会把自己撑爆。

  徐青的对策是先稳住灶户,再拿最肥的猪开刀,给盐运利益相关的其他各方让利。

  可以说是眼下较为妥当的处置办法。

  但腐败的土壤还在,往后迟早还会有这样的事。

  徐青心里清楚,根子还是在人心里。

  他就算现在能杀尽天下豪绅,还会有新的豪绅出现。这些新豪绅还会是他的亲朋故旧,他杀还是不杀?

  治天下一时都是无比艰难的事,治理世道人心,那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只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但发展中,又会有新的问题。

  徐青却不觉得疲惫,反而动力满满。

  他现在愈发觉得,人世间有滋有味。

  要是前世,哪有这种改变天下的能力和机会。

  对于他来说,金山银海,都没有改造世界更有乐趣。

  男人嘛,总归是心怀天下,甚至星辰大海的。

首节上一节355/5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