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748节

若是皇上能够对这些人有所照顾,那么我大明教书育人的事业必将再攀高峰。”

顾炎武这话可以说是说到了李起的心头上,这也是李起为什么会叫他们两个人来的原因。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当然,到了后世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读得起书,读好书。

可是在古时候,读书却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

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很难保障,一遇到天灾就揭不开锅,再遇到天灾就卖儿卖女,而后那就家破人亡。

这般困苦,又怎么可能去供自己的孩子上学呢?

谁都知道读书好,读书可以出人头地,可是百姓们实在是供不起一个学子啊。

尽管现在在李起的治下,大明王朝迎来了太平景象,盛世的苗头也是越来越明显。

可是崇祯年间那惨绝人寰的悲剧和天灾,让百姓们依然记忆犹新。

许多百姓有些钱财,都想尽可能的存起来,不敢让孩子去读书用掉,生怕到时候又出个什么事情,连基本的生存都没有保障。

而李起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李起慢慢站了起来,走到他们面前,对他们说道:“我大明开科取士虽然公平公正,

然而能够进得了学堂,学习知识,然后顺利的参加科举,这样的人毕竟也只是极少数。

可以说我大明一千个适龄孩童,能够有机会走进学堂的人,估计连七八个都不到。

如此,以至于现在许多老百姓活了一辈子,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我大明要想繁荣昌盛,永远伫立在万邦之最高峰,就应该大开民智,让老百姓人人都能读得起书,读好书。

只有这样,我大明国力才能蒸蒸日上,汉家化和家风才能够传承万年。

并且还能在祖宗取得的成果上,更加开拓进取,再攀高峰。”

李起这样说,自然也是无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李起要让所有到了年龄的孩子都可以有读书的机会。

这个机会显然是朝廷给他们的。

朝廷将会担负起责任,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读书的机会,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堵胤锡和顾炎武两人一听李起如此大的志向,都是心中惊骇。

须知自古以来读书都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成本都是极为高昂,

否则,老百姓也不可能明知道读书好处多多,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就是因为读书投入大,家里不但少一个劳动力,还要额外支出一大笔钱。

第七百八十一章 猛兽和花朵

可是现在李起刚才的那一番话,无疑就是一个责任的转移。

以前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而现在李起要把这个责任揽下来,揽在朝廷的身上以后,让孩子读书就是朝廷的责任了。

这一揽,那可不是揽一个两个孩子,而是全天下的孩子,否则,厚此薄彼,那还不如不做。

如此,可以预见这将会是一笔何等巨大的支出。

不说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学堂,需要一次性投入巨款,便是以后维持这学堂的日常运转,那也是一大笔巨大的开销。

如今帝国虽然财政充盈,但是突然之间多出这样一个大包袱,这若是没有长远的考虑,确实很难办。

堵胤锡犹豫一会,而后问道:“皇上,您是说从今以后朝廷将要担负起全天下所有孩童的教学重担吗?

那他们上学是否还需要收取学金?”

“不用,一文钱都不用,只要他们来读书,朝廷将负担他们所有的开销,

低学龄孩童除了吃饭睡觉不管,别的一切都管。高学龄士子便是连吃饭睡觉,朝廷都可以负担。

总之一句话,他们只需要一心一意学习知识就可以了,别的,不用操心。”

李起说完,便是开始对现在的教育制度进行批判。

“如今我大明有官办学堂和民办学堂两种,官办学堂师资人员学识是有的,教书育人没有问题。

但是要想进入官办学堂,每一年都需缴纳不菲的学金,同时官办学堂对学生的身份也有许多要求,寻常人家出身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进去。

而民办学堂虽然收取的学金低,可以让更多的贫苦孩子有机会进入学堂学习。

但是因为这民办学堂都是落第秀才为了解决生计而开办的,他们的品性如何,学识如何,都无法得到保证,

孩子跟在他们身边学习,完全就是踫运气,学好了,那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若是朝廷统一办学,那么就可以对所有的教书先生定下一个标准,对他们的才学有一个认证。

只有达到了要求,才能有资格出任学堂的教书先生。

这样一来,不但保证了教书先生的师资能力,同时也可制定统一教学进程,让全国孩童接受同步的教育,这岂不是更好?”

李起这话当然是有理。

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抛开表面,看内在。

免费读书,表面上当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其实在背地里,却也有它的弊端。

堵胤锡沉默许久,最后才是说道:“皇上,民智一开,便犹如那决堤之水,再想收,便收不回来了。”

李起先是一愣,怎么感觉听堵胤锡这话,广开民智,就跟放出了一支毒蛇猛兽一样。

不过很快李起便是释然了,知道堵胤锡的担心所在。

首节上一节748/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