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霍尔顿是病态的,不如说整个社会是病态的。
赛珍珠发现这个故事并不是只发生在美国,在中国更为明显。
中国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无数年轻人怀着改变国家的理想,但现实是残酷的。
在北洋政府黑暗的统治下,不少青年感到茫然,彷徨不知所措,有些青年则就此堕落。
霍尔顿可以和妹妹一起回家,这些中国的青年还不知道何去何从,这是一种精神的幻灭。
赛珍珠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林子轩写的一部中国小说,只是把背景放在了美国。
林子轩借这个故事表达了对中国社会的不满,以及期望中国青年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
说实话,她就算看完之后也不觉得这本小说能够成功。
首先,故事情节太平淡了,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情,没有波澜起伏,除了精彩的心理描写外,实在找不出太过出彩的地方。
如果林子轩只是拿这篇小说练习意识流的写法,那他算是成功了。
其次,小说中有很多脏话,还有不少地方涉及同性恋等敏感问题,恐怕会引起争议。
原本故事中有几处涉及到了宗教,在基督徒赛珍珠的强烈要求下,林子轩做了修改。
他写这本小说并不是为了找麻烦,只是在美国文坛刷存在感而已,争议他不怕,只有真正有价值的小说才会有争议。
但若是因此得罪了基督教,那就得不偿失了。
林子轩在写作的过程中和赛珍珠不断的探讨,他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不深,不怎么清楚那些地方需要避讳,所以照搬原文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这部小说不是《乱世佳人》那种通俗小说,对翻译的文笔要求很高。
这是他找赛珍珠合作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想要找一位精通中文的外国人并不容易,赛珍珠能用中文写作,文笔还不错。
她后来甚至翻译了《水浒传》。
《水浒传》有不少外文译本,如《发生在水边的故事》和《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
其中,翻译内容最为准确的就是赛珍珠的版本,叫做《四海之内皆兄弟》。
林子轩觉得以后写的外国小说都可以找赛珍珠翻译,最后无论他们两人谁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都是世界文坛的一段佳话。
至于赛珍珠担心销量不好,他倒是无所谓。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是《乱世佳人》那种通俗小说,不可能一开始就畅销,那不科学。
文艺类的小说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一点不能急,相对于销量,林子轩更关心文学评论家的意见。
再说,如果他想写畅销小说,有很多题材可以选择。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关东大地震
林子轩写完《麦田里的守望者》,接下来就是赛珍珠翻译的事情了。
这是让赛珍珠颇为奇怪的一件事,林子轩写作的速度非常快,每天能写大概八千字,整部小说完成也不过用了二十天的时间。
这不难理解,有些作家一旦灵感来了,会废寝忘食的写作,从而一气呵成。
据说,林子轩写作《乱世佳人》的时候就很快,三个月写了将近百万字,这可以证明林子轩很有写作天赋。
但让赛珍珠不理解的是他写完之后就不修改了。
两人会一起探讨这个故事,赛珍珠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意见,可除了一些美国的习俗和俚语外,林子轩坚持不修改情节。
或者说他压根没想过要修改,他认为这样子就可以直接出版了。
很多作家的作品为了精益求精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修改,甚至是数易其稿。
赛珍珠自己也是如此,所以说写作是个艰难的过程。
相对而言,林子轩的这种做法就显得奇怪了,这难道就是大师级作家的自信?
也可能是林子轩根本没有把这本小说当回事,只是他度假中的一篇练习之作,否则也不会如此的轻慢和草率了。
赛珍珠认为创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就提醒林子轩要认真对待。
林子轩颇为无语。
我只是抄袭啊,你让我改什么,这种世界级的名著,万一被我毁掉谁负责?
面对态度严肃的赛珍珠,林子轩只好把稿子拿回来,装作认真的看了一遍,然后告诉赛珍珠,真的不用改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版本了。
“我绝对没有敷衍了事,而是非常认真的写了这本小说。”林子轩保证道,“我是那种一旦有了灵感就会把心里的想法全部写出来的人,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天赋。”
于是,赛珍珠相信了林子轩。
毕竟,这个世界总是有一些天才存在的,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他们。
他们两人颇为奇怪,林子轩作为一个中国人写美国的故事,而赛珍珠作为一个美国人却在写中国的故事。
到了八月中旬,赛珍珠和丈夫要回到金陵大学讲课,大家准备离开庐山。
这时候,林子轩接到电报。
这个夏天上海酷热,接近40度,已经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瘟疫蔓延。
租界内华人和日侨已有十余人死于霍乱,医院里更是人满为患,不少大户人家都回乡下躲避疫病去了。
电报让他们近期不要回上海,等到疫病过去之后再说。
林子轩想了想,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情,不如多住几日,等到上海的气温降下来再说。
在这个没有空调的时代,避暑成了达官贵人们夏季的日常活动,也有人家中有冰窖,可以用冰块解暑,但更多的有钱人家用上了电风扇。
在这个时代,电风扇都是外国货,美国的奇异牌电风扇在上海很受欢迎,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产品,分为吊扇和落地扇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