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心写信给郁达浮告诉这个消息,可想了想,当初签的合同是买断翻译版权,就算《雪国》在日本热销,郁达浮也拿不到版税。
但他翻到后记的时候不由得愣住了。
这篇后记是川端康城写的。介绍了他发现《雪国》的过程。
《雪国》原本是由位于上海的万象书局出版,后来在大地震期间被万象书局捐赠到日本,被他偶然间发现,可谓是极具传奇色彩。
这篇后记让郭沫偌想起了不少在中国的事情。
他和郁达浮至今都不知道是谁要翻译《雪国》,只是通过中间人得到了一大笔稿酬,让创造社多支撑了一段时间。
没想到《雪国》由林子轩的万象书局出版。
他想起林子轩在日本大地震期间捐书的突兀举动,总觉得这其中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一个念头出现在郭沫偌的脑海,难道《雪国》的真正作者是林子轩?
但他为什么要弄的这么神秘呢?
别人如果写出这么经典的小说,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何必这么遮遮掩掩。
如果不是林子轩写的。郭沫偌实在不知道上海虹口区的日本人里有什么大作家的存在,他因为妻子是日本人的缘故,经常出入虹口区。
这个谜团让郭沫偌百思不得其解,他写信给郁达浮说了自己的猜测。
郁达浮比较直接。没去猜谜,他写信给林子轩询问了这件事,把郭沫偌的猜测一并说出。
林子轩没想到郭沫偌竟然猜对了答案,可惜没有奖励。
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用心琢磨。总能找到答案,这件事告诉林子轩以后做事情要更加小心谨慎。
他没有承认自己是作者,至于其他人怎么想,那就随便他们了。
郁达浮虽然也有怀疑,但他觉得既然林子轩不承认,那就有不承认的理由,这是私人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便不再想着这件事。
只有远在日本的郭沫偌还在思考林子轩为什么不承认自己写了《雪国》。
这不合常理,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他甚至怀疑林子轩谋害了那位叫做村上春术的日本侨民,夺取了《雪国》的手稿。
否则林子轩没有在日本生活过,怎么能写出如此日式的小说来。
当初《雪国》的手稿是用中文写成,这又是一个疑点,整件事充满了诡异。
一时间,郭沫偌化身成柯南,不断的进行推理,猜测其中的缘由,他决定回国后一定要查明真相,找到那位村上春术。
他深信,真相只有一个。
联想起自己的翻译作品无人问津,而一本畅销小说却没有作者承认,这种反差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但他不会放弃的。
翻译完屠格涅夫的《新时代》,郭沫偌准备回中国了,他要投身到革命的大时代之中。
在他给成仿伍的信中这样说道:“我要回中国去了,在革命途上中国是最当要冲。我这后半截的生涯要望有意义地送去。”
但现实又给了郭沫偌一次打击。
因为上海周边的浙江和江苏即将开战,他只好先带着妻儿来到福冈的邻县佐贺,这是从长崎回中国的必经之地。
他们在这儿的山村里找了个便宜的住处作为过渡,一面体憩养生,一面等待战事平息。
☆、第二百四十一章 战争爆发前的上海
进入八月份,有关江浙战争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各种谣言也趁势而起。
有消息称江苏军阀齐燮员在争取北平政府的支持,还获得海军总司令杜西珪的大力支援。
杜西珪为支持齐燮员,会亲自率领长江舰队和闽源舰队,以及海军陆战队奔赴江苏参战。
浙江军阀卢永翔不甘示弱,获得了以林建长为领袖的沪海舰队的拥护。
他还积极的向东北的张座霖和广东的孙仲山求援。
张座霖表示江浙如果爆发战争则一定派兵入关协助,并先汇30万元接济卢永翔。
孙仲山认为“救浙江、上海即以存粤”,决定一旦江浙开战,即派兵北伐。
这一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直接决定着未来中国的政治格局。
处在战争中心的上海备受关注,黄浦江上停靠着多艘外*舰,租界内加强了治安巡逻,进出租界都需要严格的盘查。
1924年8月1日,上海海关查获了上海最大的军火走私案。
在一艘美国货船上查抄到机枪8挺、手枪3000支、子弹10万余颗。
这件事并没有被披露出来,但上海滩有关系的人都知道了内情,连冯敬尧都惊讶不已。
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这些武器足够在城市里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如果流入上海,尤其是进入租界,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上海的治安不好,可一直都在可控的范围内,租界内相对来说还是很太平的。
冯敬尧手下也有武装,也会和走私贩子交易,但这种规模的交易从未有过,除非是他想要占领法租界。
这些军火贩子太过肆无忌惮了,这还是被查出来的,没被查出来的不知道有多少。
在上海,只要有钱就能在黑市买到枪支。这也导致暗杀事件时有发生。
林子轩原本并不在意,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介文人,又不是政治人物,也没有政治立场。更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应该没有谁会来杀他,没有理由啊。
而且,他生活在租界内,平常不会外出。安全上想来会有保障。
可自从听过这个消息后,他就有点担心了。
谁知道会不会有那种反社会的家伙,拿着枪到处杀人,在后世这种新闻报道并不少。
杀人需要理由么?这可是乱世啊!
所以,他从冯敬尧那里要来了保镖,出入也格外小心,基本上过着家里和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他就打算这么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