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抗美援朝的的斗争,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我们愿意立即停战,剩下的问题待将来去解决。但美帝国主义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好罢,就打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
主席在政协会议上讲这段话的时候,就残疾和重伤的一千七百多美军战俘返回事宜,香港密谈已经达成了协议。
所以主席的讲话也可以看做是对中美密谈不露声色的施压:在华川谈判之外又开一个密谈渠道不是我们怕打仗,你美国人别想歪了,尽早认清现实吧。
财政部、外贸部和美方神秘人员的配合下,被冻结的资产在几个银行账户间移动,用了大约一个星期回到了可用状态。与此同时,七八艘挂第三方旗的货船装载着一些原材料、机器,在香港、日本、越南、新加坡故弄玄虚地走来走去,最后落脚点是广州、上海或天津,但在开往最终目的地之前,总得做一些迷惑举动。
在香港某个酒店的私密客房,“陈先生”和“莫里斯先生”就下一步正常战俘的交换问题继续谈判。
在与莫里斯先生谈判的同时,陈先生还在和一个叫约翰先生的英国人喝了个下午茶。
与中美密探一样,陈先生接过约翰先生的信笺,几段套路话后面是“温斯顿·丘吉尔”的签名。
“代我向丘吉尔先生问好。”陈先生说,“在丘吉尔先生的第一个首相任期,中国和英国是反法西斯战线的盟友。”
“那时候英国和苏联也是反法西斯战线的盟友。”约翰回道。
“好吧,我其实很好奇,贵国究竟是为了争取何种利益,才毅然将两个旅一万二千人送到朝鲜半岛的。”
……
“我在香港都找不到能说话的法国人,或许应该到安南去找。在中朝边境的战俘营里,还有770名法国人。但是如果我们之间的会谈能够成功,我想也就没有法国人什么事了。”陈先生和约翰先生光寒暄和东扯西扯就耗了半个小时,两人都有点昏昏欲睡,陈先生决定快点进入正题。
“说到法国人那我可就不困了。”约翰先生说。
……
“奇怪,美国人在搞小动作。”
总参情报部唐华的办公室,苏联送来的情报汇总、总参自己收集的国外资料已经有了一大摞,用会后剩余时间翻了两天,唐华好像找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第二天就讲话说要践行自己竞选总统时的诺言,让朝鲜半岛恢复和平。
第三天,艾森豪威尔说不允许朝鲜战争在损害着美国及其盟国利益的状态下结束。
第二周,艾森豪威尔说台湾的地位并未在二战后的一系列条约中得到确定,为了东亚地区的持久和平,台湾的地位应该更进一步地与相关国家商议之后再行确定。
竞选时说要朝鲜半岛恢复和平,当上总统后又说不能吃亏,玩政治玩得可真熟练。
台湾地位未定论,这也不是新鲜事,由美国驻台新闻处处长罗伯特·卡度于1946年提出。1948年底内战形势彻底逆转,美国对于台湾可能被解-放-军占领这个严重的事情,进行了政策检讨。检讨之后,台湾地位未定论作为后手纳入了白宫的选择之一。当然,这全都是美国高层自己的琢磨,蒋介石坚决反对,我方当然也是坚决反对。
所以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艾森豪威尔从哪里来的底气说朝鲜半岛的和平不能让美国和自己的盟友吃亏。
“皮卡汀尼兵工厂,很好。”
几十年后的皮卡汀尼造了个小小的导轨,让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公司是造步枪上的小零件的。其实皮卡汀尼一直是个重装备兵工厂。在现在这个时间段,皮卡汀尼在搞一个大新闻,啊不,搞一个大家伙,M65“原子安妮”火炮。这种火炮研制出来的主要用途就是发射核炮弹,因此在这个时代干脆就把M65叫做原子炮。
……
“总理,李部长,美国人很可能把2门可发射核弹的重炮运到了南朝鲜。”
唐华把资料整理好,先找到李刻农,李部长又去找总理,先开个碰头会。
“这是苏联同志跟进皮卡汀尼兵工厂的情报和历史资料,”唐华说,“皮卡汀尼启动这个项目的时间很早。1949年,美国有了思路,开始设计小型化的原子弹,也在同一年,美国军方和皮卡汀尼兵工厂签订合同,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就开始研制核火炮了。至于为什么选择皮卡汀尼兵工厂,原因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掠取的德国K5列车炮的技术资料大部分被皮卡汀尼兵工厂得到了。”
“49年,50年,51年……在1952年,美国陆军的新合同来了,这是美军第四次给皮卡汀尼打钱,总金额320万美元,但没说用这320万干什么。根据前几次打钱估测的核火炮的价格,这是制造第一批4门核火炮的钱。”
“一门核火炮要80万美元?400万卢布?”李刻农很吃惊。
“口径很大,很重,射程很远。估计这型火炮最多制造个十几二十门,产量上不去,价格就更贵了。”唐华说,“克格勃1950年得到了皮卡汀尼在研制核火炮的消息,最初认为美国人在研制的是280毫米列车炮,也就是照抄K5。到1952年底,克格勃推翻了之前的猜测,因为他们得到了更详细的资料,显示这是一种车载大炮。也就是说,这门炮加上载重底盘可能会有好几十吨,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研制全载重这么大的车载火炮系统。炮弹和装填吊车可能还要由另外的配属车辆另装。但现在情报的疑点也就出现了,1953年1月底,有人在纽约看到了这种核火炮的二号和三号样炮。皮卡汀尼、纽约、阿伯丁试验场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他南辕北辙地把核火炮弄去纽约,说明这是准备海运到某个地方。”
总理:“海运出美国,现在来看,大概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运到欧洲,最可能的是运到西德,用来威胁苏联。一个是在釜山上岸,威胁我们。”
李刻农:“这两种可能性,我觉得他们运往朝鲜半岛的可能性至少有百分之七十,运到西德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三十。”
“现在已经是3月10日,如果他们往欧洲运,这个时候早就到了,欧洲的报纸该哇啦哇啦喊抗议了。”唐华说。
……
莫斯科。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
李复春、王若飞带队的一五计划考察团与苏联国家计委开会讨论和审议一五计划。
“你们最近一次从国内送来的补充资料非常好,”苏联计委委员谢列平说,“制定计划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要对自己工业现状有详尽的准确的了解。以前你们的一五计划方案里面很多地方做得不合理,主要原因就是你们那时候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现状,从而不知道自己应该计划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调整国家的大体系。”
“中国的国家计委去年11月挂牌成立,12月5日正式上班,之后花了一个月时间,按照苏联计委提出的要求重新补充资料,撰写计划材料,在完成补充之后迅速递送到了我们这里,这也是你们大力督促的结果。”王若飞说。
谢列平看看自己这边五个人、每个人桌上上千页的资料:“只用了一个月,那你们的速度让我刮目相看了。”
“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一个工厂的建立,既要考虑到‘工厂如何才能持续地生产出产品’,也要考虑到‘我们如何才能持续地消费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另一名计委委员伊萨科维奇·穆卡谢说,“一个正常的工业系统就像一条合流,从它的最上游到入海口,水流必须是通畅的。建立煤矿是为什么?采煤是为什么?如果是为了发电,那么它发出来的电将如何使用?如果没有计划好如何使用所发出来的电力,那就意味着你们建设的煤矿和火力发电厂都没有合理的利用,还不如不建。如果发电厂发出来的电是供应炼铝厂的,那么冶炼出来的铝锭又打算如何使用?在东北地区,我们看到你们的计划虽然庞大复杂,但基本上符合工业体系的一般规律。而现在一五计划的主要问题,在西北地区的工业建设计划中比较多……”
一五计划考察团的成员不停地在本子上记着笔记。除了每个人都在记笔记,小会议厅里还放着一台录音机,每隔40分钟,考察团的成员就给录音机换上一盒磁带。有时候记笔记可能还没这么快,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双抽风手,这时候留个录音,以后就可以把没记下来的东西补充齐全。
“我们在西北地区发展工业,主要的着眼点是西北地区深处内陆,美国轰炸机无论是常规轰炸还是核轰炸,都很难波及到中国的西北。”
伊萨科维奇·穆卡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们的西北地区应集中发展国防工业,而且只是将最重要的尖端国防工业设施、工厂放在那里就可以了。你们这次补充的资料也包括了地质和水源的情况资料,我审阅了西北地区的资料,毫不客气地说,这一带是半沙漠地区,发展工业的困难较大,建议只在这里布置最重要的几个军工厂,比如核工厂……”
“伊萨科维奇同志,中国现在并没有规划核工业。”谢列平低声提醒伊萨科维奇·穆卡谢。
“噢。那你们就等以后决心发展核工业的时候,再开发西北地区的工业。”
……
在座的十一二人正在畅谈时,一名工作人员紧张地跑了进来。
“斯大林同志要来这里视察,马上就到!”
会议室一阵鸡飞狗跳,没几分钟,约瑟夫·斯大林走了进来,在场所有人站得笔直,鼓掌欢迎斯大林。
点点头坐下,斯大林先询问了一五计划考察团在苏联各地考察的成果,问他们在苏联考察之后的感想和收获。还顺便问了考察团生活是否方便。
寒暄之后,斯大林拿起一五计划草稿的大纲,翻了头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