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们学习国家建设的方法,而不要向我们学习编制繁文累牍的方法。”斯大林看了两页大纲放下了,“而且,我们的国家建设历史也并不是一直顺利的,遇到过挫折。”
“我们也要向苏联学习在遇到挫折时如何克服和战胜它们的方法。”李复春说。
“不是外来的挫折,而来自我们自己。”斯大林转头看向李复春,“达瓦里希,你说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的,找到战胜自己的方法。”
李复春:……
“某些同志否认科学法则的客观性质,特别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法则的客观性质。他们否认政治经济学法则是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的规律性。他们认为,由于历史所赋予苏维埃国家的特殊作用,苏维埃国家能废除现存的经济学法则,能制定新的法则,创造新的法则。”
“此外,我认为我们还应该抛弃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些概念,像‘必要的’和‘额外的’工作,‘必要的’和‘剩余的’工作时间的概念。”
斯大林身体状态看起来不太好,显现出疲态,但精神却越说越亢奋。
李复春、王若飞、考察团的全体成员默默做着笔记。翻译不开口说话,有一两位不懂俄语的同志也不敢作声,只有录音机在沙沙地运转。
“必须进一步发展理论,没有理论我们就会死的,经济建设当中的一些失误我们可以纠正,如果我们搞错了理论,就会毁掉全部事业。”
第二十五章,你这是炸胡
“唐华!我们可能忽略了朝鲜同志传递的情报,你看,人民军南方游击队的报告!”
开会开到一个多小时,李刻农猛然想起了什么事,出门去取了一叠材料回来。
“1953年2月初开始,美军工兵团在龟尾市集中20多辆工程车、施工车,运送钢结构和建筑材料,加固龟尾市的公路桥。龟尾市公路桥长75米,原承重能力50吨,刚好可以通行“潘兴”“巴顿”重型坦克,本来是不需要加固的。”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忠清南道的天安,也是美军自己动手加固桥梁,原先的桥梁也没有任何毛病,但就是最大承重能力50吨。”
唐华在墙上的朝鲜半岛地图,在两座桥梁上打了个圈。这两座桥梁极限承重是50吨,如果按80吨的“原子安妮”通行标准,这两座敲的端板补齐之后,“原子安妮”从釜山上岸,先走铁路运输过庆尚南道、全州,因为隧道进不去的关系,在公州下铁路走公路,然后是天安、平泽——平泽是最靠近双方控制线的美军军级指挥所。再往北其实也是有公路的,而且桥梁状况也还可以。这是东线。西线也一样,龟尾市就是在西线。
人民军游击队是几队人共用一部电台,而且还经常故障,2月初发现的状况2月底才向平壤报告,平壤随后把情报在三月初转发给了志司和北京。
“美军工兵加固桥梁的行动是很明显了,”唐华说,“我们可以从釜山向前线画出一条线来。美军的核火炮从釜山上岸,就可以庆尚南道、全州、公州,天安,平泽,一直运送到西线,动线是釜山、大邱、龟尾、原州最后到春川,可以很靠近我军的控制区域,发射核炮弹。”
“艾森豪威尔要进行他的核威胁了。”李刻农说。
“不,我可以试着搞清楚它的核威胁到底能否成立。”唐华说,“趁现在天还不晚,以总参的名义急电苏联总参。”
在原来的历史上,唐华记得,美国在1953年3月是没有核火炮系统的。
“原子安妮”的样炮是造出来了几门没错,可美国现在没有核炮弹。
1953年3月,美国在内华达核试验场开始“终结孔径”行动,也就是进行一系列的小型化核弹头试爆。3月17日测试了一枚16000吨当量的小型原子弹“安妮”,试验成功。然而它虽然名叫安妮,但并不是一枚炮弹,而是在验证美国设计的新的小型核装置是否可行。然后在3到4月份,又试爆了其余5枚原理验证弹。6枚原理验证弹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美国马上将经过验证的核心塞进炮弹里。5月25日,制作出来的第一枚核炮弹——当量15000吨的“伽堡”由M65火炮发射并且爆炸成功,这时候美国才研制出了核火炮系统。但批量生产的W9核炮弹是1954年才交付给美军的。
“伽堡”的编号是W9,后来改进成W19,还是280毫米口径,当量从15000吨到20000吨。W19又改成了W23,口径从406毫米增加到406毫米,然而核心其实没有放大,当量还是20000吨。
再后来,美国就不搞核炮弹了。
现在是1953年3月中旬,如果美国没有因为特殊原因加速核炮弹的研制,那这会儿艾森豪威尔运到南朝鲜的两门核火炮根本就没有核弹头,只能打280毫米口径的榴弹——不知道美国人给它配榴弹没有。
电报发出,唐华和李刻农两人在情报部办公室里坐等。这一次回电倒是挺快,一小时不到。
“苏联总参信任你方对美军核火炮系统正在部署到朝鲜半岛的判断。对于美国核火炮系统配用的核炮弹,我方情报系统保持着对项目的长期跟踪,但需要时间汇总和遴选信息。24小时之内我方会搞清楚这一事情并回复。”
……
因为信息的时滞,在唐华、李刻农和总理碰头开小会之前6个小时,釜山港和釜山市的一部分地方已经看见了“原子安妮”。
七千多吨的滚装船万里迢迢,从美国东海岸一直开到釜山,在釜山打开舱门,放出两台巨大的车辆。四轴14轮,全长26米,简直就是一列可在公路上行动的火车皮。车上就一门炮,炮管长十几米,比之前人们见过的任何陆炮都粗。两辆大炮车从船肚子里开出来后,又零零散散地开出来十几辆载重汽车,带着不知道什么设备,车队一起缓缓离开码头往美军基地开去。
尽管港区严密设防,但仍有一些普通市民看到了这种巨大的火炮。无孔不入的记者又向市民打听,得到了一堆的二手消息,再将二手消息汇总起来,整理出了半猜测半分析的新闻报道。
《史无前例の米国巨炮登陆釜山》《米国巨炮抵韩,疑似原子炮》《米国欲在朝鲜使用小型原子炮》
……
韩国新闻媒体被美国完全控制了,日本新闻媒体……没有全部被美国控制。
报道第二天早晨就在街头售卖,又被电报线以极快的速度冲出日本四处传递。
“对于釜山部分市民目睹的一些现象,我现在无可奉告。”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说。
“发言人先生,有记者在韩国目击到疑似原子炮的重型火炮从港口上岸并开进美军军营,这是否是美军最近的新军事调动?”
白宫发言人:“对于朝鲜战场的军事细节,我无可奉告。”
“发言人先生,”这位日本记者还没问完问题,“美国是否有意对朝鲜使用小型原子弹以挽回战场劣势?”
“所谓战场劣势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发言人回道,“对于在朝鲜半岛使用核武器的问题,我方一向的态度是克制和谨慎,我们手握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武器,但并不会贸然使用它。”
“那是否意味着美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在战场上使用这种武器?”
发言人:“总统先生今天晚9点将发表广播讲话,届时总统先生将重新阐述我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
……
“美国、英国和苏联应该致力于联合他们的力量服务世界,而不是让世界处于恐惧中。”
艾森豪威尔的神情和语气都非常平静,面前虽然有一份讲稿,但他讲上整整一段话才会低头看几眼稿子,发言稿的主要内容就是他拟定的,字词都非常熟悉。
“为了帮助解决令全世界恐慌的原子困境,我建议世界有核武器的国家担负起责任,着手消除和降低核武器对世界平民的潜在破坏力;鼓励和支持国际组织对核裂变材料进行调查,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途径。美国建议,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建立国际原子能机构,以调查和管理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核裂变材料,并设法让裂变材料和原子能服务于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世界人们对原子弹正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中,美国和它的盟友正在向世界展示和平的意志。核武器的使用,是为了制止非正义的战争、制止无休止的军事挑衅、保卫和平的成果,美国将以此作为持有核武器的基本原则。美国一向强调核武器的建设性作用而非破坏性价值,并致力于推进核武器朝这一方向发展。”
和两年前杜鲁门广播讲话时“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相比,艾森豪威尔的讲话并没有直接表态。
“假如负责制定政策的人事先就说出“他将要使用什么”,他就是在暴露自己对战争的无知。”撰写和修改发言稿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对他的幕僚们说。
“如果总统提前知道朝鲜人民军会在东线投入两个师发起进攻,那您会下令使用核武器吗?”白宫战略顾问乔治·凯南问。
“我会等待。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一直等到不需要使用核武器的那一刻,就如同一个月前真实发生的那件事。如果韩国军队在战斗中彻底失败——”艾森豪威尔说,“会的。”
……
北京。
“克拉克派出个联合国军的副参谋长和记者瞎咧咧,”李刻农说,“遮遮掩掩但又用很清晰的表达方式在说‘小型核武器将主要针对军事目标,几乎不会伤及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