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28节

  听著杨默岔开话题,不少人扭头看向脸色不是很自然的人事科科长。

  看著表情逐渐有些扭曲地人事科科长,杨默咳了咳:“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哪怕公司这些年来招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学历人才进来,其中甚至不乏研究生,但在商业的基础运作这一块,相关的人才依然少的可怜……不但是直接能用的人才少的可怜,甚至就连稍有潜力的人才,也一样少的可怜。”

  “默默百投的主营业务是实体投资和项目运作,这两项业务源于基础商业运作,但又高于普通的商业运作……连基础的商业人才都如此稀缺,就更不用提能稍微独挡一面的人才了。”

  说到这,杨默一脸诚恳地朝著人事科科长道了声歉:“刘科长,上次的事情虽然事出有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我没有解释清楚,让你误会了,非常抱歉;”

  看到人事科科长露出惊诧的表情,杨默笑了笑:“所谓隔行如隔山,咱们公司又是生产单位,因此有些事情不是很清楚也很正常;”

  “我知道现在许多单位开始流行起【惟学历论】,认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各方面都要比那些初中生和中专生来的强;”

  “我不否认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在科研、技术领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确要比普通的初中生和中专生来的有优势,有潜力……而我们公司又是具有技术门槛的生产单位,因此大家亲身感受下来,认同这一理论也不足为奇;”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技术归技术,商业归商业,在其余部门里可能被当成宝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我们默默百投却一点也不好使……不但不好使,很多时候甚至连初中生都不如。”

  “事实上,这就是我上个月为什么要处理掉那十几名职工的原因……这些人里不乏有高学历的存在,甚至还有一名研究生,可没有商业天赋就没有商业天赋,默默百投实行的是项目流程负责制,把他们留在那,只会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

  说到这,杨默耸了耸肩:“想必大家应该听出来一些味道来了,既然叫做商业天赋,那它就跟学历没有半毛钱关系……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默默百投里表现的最有潜力的虽然是两名本科生,但从比例来看,其实反而是中专生具有商业潜力的更多一些。”

  扫了一眼若有所思的众人,杨默笑了笑:“我知道大家现在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认为既然中专生更有可能具有商业运作方面的潜力,那不如把公司里的中专生一股脑地全部塞到我这边来,挑挑选选之后,人手自然就不会短缺了……是吧??”

  一些人有些赧然地笑了笑,显然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杨默苦笑著摇了摇头:“哪有这么容易?既然叫潜力,那自然不可能是一眼就能瞧的出来的,得需要把他们投放到一线工作中去,慢慢观察,慢慢考核……最起码得两三个月后,才能评估出来他们是不是真的有潜力。”

  “可即便如此,这些人也不是马上就能用……潜力不是能力,要想让他们初步具有最基础的工作能力,那得不断用项目去喂……起码要经历过3~5个项目,抗住了这个过程中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折磨之后,你才能够勉强达到抓来就能用的水平……可即便如此,这些人扛过了第一阶段,也只能负责最基层的执行工作,要想达到在某个分支细节工作中独当一面的水平,还差得远!”

  很有感慨地叹了口气,杨默心累地捏了捏眉心:“知道么,在欧美,哪怕是最顶尖的商学院出来的高材生,起码也要给他喂上500万美元的项目,让他不断试错、纠正和总结后,才能成为细节环节领域中独挡一面的人才……事实上,在国外,商科只有那些富豪家庭的子女才读得起,这并不是因为学费贵,而是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商业人才,太费钱了!”

  “而在国内,虽然没有具体的调查数字,但从我的感受来说,由于国内本身在商科这一块的知识就不成系统,加之东西方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要想培养出一个勉强可用的商业人才,最起码要给他喂1000万元项目,让他不断试错和总结之后,才有可能!”

  说到这,杨默叹了口气:“咱们国内有哪家单位能够奢侈到不计成本地拿一千万打水漂,喂出一个堪堪能用的商业人才么?……没有!”

  “默默百投有那么多钱和项目,给那些可能有潜力的新员工去练手试错么?……没有!”

  “事实上,自打成为默默百投的科长以来,几乎每一个项目的立意、架构、内外部资源评估、商业逻辑推演、执行框架制定等等内容,全都需要递到我面前来评审,给出修改意见后,最终才能通过;”

  “这并不是因为我贪权,而是我很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我在给他们把关,这些项目十个里面能有一个撞大运成功的就算不错了……别的不说,光至关重要的股价架构、防火墙构筑这一块,整个公司懂的人又有几个?”

  见到一些人逐渐回过味来了,杨默总结道:“所以,大家知道了吧……一旦我动身前往贵州,哪里还有人手可用?时间这么紧急,开春公司就会迎来生死考验,你总不可能让我再花上一整年的时间,在贵州慢慢磨合出一支堪堪能够运转的团队来吧?……我顶多充当充当大脑外加兼任部分中枢神经,你总不能指著我赤著胳膊一个人去把所有事情都干了吧?”

  “至于说把默默百投的团队调走一部分过去,也不现实……或许贵州那边的工作会很快进入状态,但不管是默默百炸、默默百炒还是老六鸡苗繁育所等单位,都需要有人在下阶段的扩张过程中予以指导和配合,这些是公司三产项目盈利的基本盘;”

  “咱总不能为了那三个亿的资金,放弃自己的基本盘吧……毫不客气地说,那些项目的产出可要比至今两眼一抹黑的贵州援投项目高多了。”

  “这还只是纯商业收益考虑,大家可别忘了,一开春,那种投资额高达2.2亿美元的合资项目也要开工了……这些项目的股权架构更加复杂,中间的细节把控和博弈也更加隐蔽,项目本身的敏感性和意义也远不是寻常三产项目可以比拟……一旦出了什么重大纰漏,上面的板子打下来,公司真的扛得住?”

  最后,杨默一摊手:“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毫不客气地说,离开了我,如今的默默百投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保障任何一个大型项目的正常运转……如果我为了那三个亿的资金跑到贵州待上一年,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未必能出成绩不说,咱们的基本盘和那些合资项目铁定出问题;”

  “请记住用词,我真的去贵州了,这些项目是肯定出问题,而不是可能出问题……大家认为这些项目出问题了,公司的结局是怎样?”

  “反而,如果我依然留在公司,虽然公司如果没有寻求到足够的资金的话,今年的难关未必能完全渡过去,但至少基本盘还在,事情未必没有转机……至不济,公司咬咬牙撑个两三年,虽然各位会元气大伤,但总好过根基彻底崩盘不是?”

  众人闻言,脸上满是纠结与灰败。

  他们何尝不想鱼与熊掌兼得?

  但杨默说得对,一旦他跑到贵州区待上一年,那三个亿的资金究竟能创造多少收益不好说,钻探公司现有的那几只下金蛋的老母鸡会出大问题却是一定的。

  虽然“默默百投除了杨默之外无一人堪用”这个结论让他们在感情上很难接受,而“一千万才能喂出来一个堪堪可用的商业人才”这一点也让他们大吃一惊,但却几乎没有人认为杨默在骗他们……如杨默所说,如果是个人就能挑大梁的话,钻探公司以及全国一票子国企单位,这些年来的三产项目就不会如此难以直视了。

  至于杨默这个从农村里出来的白身为什么明明没有一千万让他去糟践,却依旧能够如此妖孽……

  嗨~这不挺正常么!

  华夏十二亿人口,总归会出现几个难以用常理去度量的天才吧?

  见到会场里一下子陷入了死寂,张文顺嘴巴微微张了张,最终却还是没有开口……杨默的这番话虽然可以糊弄住其他人,但却糊弄不住他。

  虽然默默百投可用人手严重不足的确是个客观现实,但对杨默极为了解的他却知道如果这货愿意的话,即便下面人都是些一窍不通的菜鸟,这货也能在贵州遥控著把齐鲁这些项目管理的井井有条……这货在这方面的工作能力堪称妖孽,出各种指导方案的效率高的惊人不说,杨默还极重视初期的框架搭建。

  也就是说,根据各种观察来看,只要某个项目在杨默的手中成立了起来,而中间有没有人故意捣乱的话,那大概率就不会出现什么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这货的风控能力和冗余设计能力,身为当初的默默百炸项目的幕后参与者,张文顺可谓是深有感触。

  除此之外,这货也压根底没说实话。

  是,默默百投这个新部门里除了那两个叫做张波和李明的年轻人,目前便再也没有什么勉强可用之人。

  但问题是,默默百投里面可用之人不够,庆丰食品和夏留通销社那边却一大堆精兵强将啊!

  经过一整年的实战演练,不管是严老西还是刘仙福和吕莹莹,手底下都很有一批子可圈可点的人才……虽然这些人主要是负责市场一线的工作,在项目通盘管理这一块并不算精通,但白蒙蒙告诉他,像这种有著相对丰富市场经验的人,只要上面肯给机会,也肯不藏私地给予突击培训,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非常不错的执行人才。

  因此,即便杨默调到贵州去,即便杨默因为懒或者其它原因无法给予这边及时的指导;但只要前期的框架设计不出错,有严老西、孙健、吕莹莹、刘仙福等人帮衬著,齐鲁这边的三产项目就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张文顺却并没有当场把杨默的推辞挑破。

  因为一些原因,他与杨默的私人友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如果自己当场戳穿杨默的推辞之言,那就等于彻底跟杨默翻脸了。

  实话实说,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跟杨默这位曾经的下属,一度跟他自称爷俩的年轻人翻脸;

  通过去年一年的种种表现,杨默在他眼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人才不说,随著各国纷纷与华夏尝试以民间合作的方式破冰,以及他收到的一些信息,无一不在证明华夏的经济策略即将进行重大调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默的潜在价值甚至要超过一个总经理的职位。

  除此之外,与白蒙蒙她父亲的合作,也需要落实在杨默身上,两人真要是翻脸了,铜仁地区那些计划中的动作,可就彻底没著落了。

  而且撇开利益关系不说,他从私人感情上也真的不愿意跟杨默翻脸……虽然这货表现的油滑无比,并且总是摆出一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脸孔,但张文顺很清楚,这货骨子里其实是个非常重视感情的人,要不然就不会有如今的吕莹莹和当初的百村帮扶计划了。

  第一次,张文顺感受到了什么叫人在江湖人不由己,他除了挑破杨默的推辞之言外,还有一些办法逼著杨默应承那三个亿的腾挪资金及附加条件。

  但是……

  他并不能这么做,也不愿意这么做!

  唉~!

  如果他和杨默之间的关系没有因为之前的事情出现严重裂痕那该多好啊。

  老白费了诺大精神,七绕八绕弄出来的三亿资金可以顺利成为制约钻探一公司的筹码不说,杨默这家伙也肯定会冲着自己和白蒙蒙的面子,让老白今年大大地出一番风头,交出一份120分的答卷!

  但很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而即便再来一次,他也依旧不会把当初设计王一诺的计划全盘向杨默托出。

  有些事情,知道的太清楚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说,他也并不愿意杨默卷入到另一个毫无挣脱希望的漩涡里去。

  ………………

  正自张文顺在那很有些苦涩地发著呆时,始终坐在主席台上不置一言的王一诺终于开口了。

  “大家安静一下!”

  这位始终挂著儒雅笑容的公司一把手轻轻敲了敲桌子。

  等到会议室里再度安静下来之后,慢慢地环视了一下脸色阴沉的众人,王一诺这才以一种有些犹豫,又有些挣扎的语气说道:“大家不要灰心,其实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还有一个办法。”

  还有办法?

  什么办法?

  众人有些狐疑,又有些期待地看著王一诺。

  虽然他们想不出王一诺还有什么办法能帮著公司毫发无损地渡过这次的难关,但这位素来低调隐忍的公司一把手在去年的表现委实令人刮目相看,因此在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下,大部分人竟然心里又涌起了一丝希望……

第290章 有戏!

  在一张张期待而紧张的脸孔中,王一诺用一种严肃的眼神看著杨默:“杨科长,我想确认一下……是不是只要能同时解决资金不足和人力不足的问题,你就愿意担下这个担子?”

  在王一诺炯炯的眼神注视下,杨默脸上露出一丝愕然,犹豫了再三后,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没错!”

  王一诺见状,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把视线从众人脸上扫了一圈,爆出了一个不是不算是新鲜消息的小瓜:“就在元旦当晚,指挥部的穆副部长在晚会结束后找到了我。”

  这里的“副部长”,并不是行政级别称呼,而是齐鲁油田的“综合管理部”的副部长,也就是穆思远……这个部门以前叫做“党委办公室”,属于指挥部九大独立运营的机关部门之一,换成是一个月前,该称呼他为穆副主任或者穆副书记才对。

  一些人皱了皱眉,穆思远元旦晚会当天忽然杀了过来,其实并不算什么秘密,毕竟对方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拦住了王一诺。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两人同穿一条裤子,因此当时以为这位副厅级领导专门跑过来,是顺路拜访一下老朋友罢了指挥部的领导每年重要节日都会受邀去省城里参加一下各种形式的晚会乃是惯例,而钻探一公司刚好就在东营往返于济南的必经之路上。

  但听到王一诺眼下忽然提到这件事……

  似乎穆思远前天晚上忽然跑过来,并不是单纯为了看望老朋友?

  果不其然,王一诺继续说道:“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的是,随著齐鲁油田取消了生产大会战制度,不但指挥部那边已经正式更名为【齐鲁石油管理局】,下属各部门也开始按计划开始了名称变更和职能合并……这一切都是在为机构精简和人员优化做服务。”

  “不要以为这次只是喊喊口号,根据最新的消息,开春之后,他们的减员增效工作将继续加大力度。工会和团委即将合并,成为【群团工作部】;党委统战部、企业文化部也会合并,成为【党委宣传部】;甚至就连他们的人事部也已经决定要跟组织部合并成为新的【党委组织部】……这还只是我所知道的一部分,开春之后,东营那边的动作只会更大。”

  听到“机构精简”和“人员优化”这两个字,在场众人身上都寒了一下。

  东营指挥部那边名称变更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但他们真没想到这次是要来真的了。

  王一诺刚才念到的那些名字,全都是东营指挥部那边的重要机关部门……连直属的机关部门都进行了如此大力度的整合和裁并,其余的非核心部门,以及下属各二级公司的科室裁剪力度可见一斑。

  最重要的是……

  没瞧见这些新部门名字前面都带有“党委”这两个字么,这分明是在做表态……就算下面的意见再大,闹得再凶,这次的部门精简和减员增效行动也会铁了心地继续执行下去。

  见到众人脸色难看,想必是联想到了西南石油局会不会也会这样狠狠来上一波,王一诺叹了口气:“所以,前天晚上穆副部长找我,一来,是例行慰问。毕竟我们钻探一公司素来是东营指挥部……不,是齐鲁石油管理局的重要合作伙伴;”

  “二来嘛……却是有鉴于我们钻探一公司去年在解决闲散职工和职工家属就业问题上取得的卓越成就,想要跟我们尝试一下在这方面的深度合作。”

  深度合作?

  众人若有所思,似乎猜到了王一诺接下来要说什么。

  果不其然,王一诺又是重重叹了口气:“有些数字过于敏感,我不能在会上说出来,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根据穆副部长透露的部分信息,今年齐鲁石油管理局那边计划裁并的部门科室,以及优化的职工数量,足以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虽然为了防止出现剧烈波荡,石油管理局那边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甚至计划拿出一笔极为庞大的特别预算出来,除了鼓励买断工龄自谋出路以外,还会以【待岗不待薪】的模式保证那些被优化,但又不愿意选择内部的职工24~36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并且通过种种措施鼓励他们通过技能加强培训的方式返聘回岗;”

  “但是大家应该都清楚,这些被优化的职工里,大部分是没办法被返聘回来的,而齐鲁石油局也不可能这样养他们一辈子;”

  “所以,通过三产项目去吸纳这部分职工的再就业,从各方面来看,才是最优选择。”

  “因此,穆副部长前天晚上找到了我,就是想要尝试推动一下钻探一公司与东营那边关于三产项目统一管理的深度合作,毕竟纵观齐鲁整个石油系统,也只有钻探公司在这一块做出了令人信服的成绩。”

  说到这里,王一诺犹豫了一下,这才把视线转移到了杨默身上:“所以,杨科长,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吧?”

  “只要公司愿意就这一块跟他们达成深度合作,根据穆副部长透露的口风,齐鲁石油管理局愿意从那笔特别预算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交由我们统筹规划……也就是说,只要这些资金是用在联营的三产项目上,他们就不会做任何的干涉,甚至哪怕是亏损,他们也并不会追责。”

  轻轻叩了叩桌子,王一诺的脸色有些复杂:“而且为了打动我们,对方拿出来的诚意非常不小。”

  “只要我们答应,穆副部长表示,一个月内,就会将十个亿的资金注入到监管帐户上来,作为联营三产项目的启动资金……而且他保证,这只是第一批资金而已,只要联营项目能够顺利启动,并且做出一定的成绩,后续的资金要求尽管提!”

  “只要我们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哪怕把齐鲁石油管理局的那笔特别预算全部投进来,穆副部长也会尽力帮我们争取!”

  哗~!

  在场众人被穆思远的“诚意”惊呆了。

  虽然王一诺并没有说指挥部那边开春之后会裁剪多少员工,但大家都是石油系统的,稍微推算一下就知道,以齐鲁石油系统的人事臃肿程度,要想真正实现人均效益达标,至少要裁掉40%以上的人员才行。

  40%的人员是什么概念?

  那就是二十多万职工了,这还没算他们的家属!

  哪怕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也需要经历五年以上的逐步裁撤,那每年需要裁掉的职工人数也超过了四万人……尤其是第一年,力度肯定最大,就算一口气让超过七万的职工“待岗”,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那么这笔特别预算的资金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这是一笔五年总额接近、甚至超过百亿的真.天量资金,甚至有可能超过150亿!

  别以为这不可能。

  不要忘了,为了降低社会不良影响,齐鲁石油局在给那些“待岗职工”划定最低生活保障时,是不可能不考虑他们的家属和子女的,因此按照当下1:5,甚至接近1:6的职工/家属比,这些待岗职工虽然没有了各种奖金和补贴,但每个月需要拿到的钱,却并不会比正常合同工的工资低多少……大约会是个70%~80%的样子,也就是每个月不会低于100块钱,除此之外一些必要的福利也得给他们保证著。

  这就很要命了,你得知道,这只是今年,也就是1990年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在这个物价猛涨的年代,明年不可能还是这点钱,涨到120,甚至是150都有可能。

  而且别忘了,这些费用的支出是累加的,明年的待岗工人数虽然不至于翻番,但却也差不了多少,然后一年增加四万,一年增加四万,直到超过二十万为止……因此这笔特殊预算资金,越到后面,支出的就越多,而且会跟著物价和工资水平线性增,150亿的五年总预算,真的不夸张。

首节上一节228/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