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417节

  更何况,销量只是一部分,重要的是……

  其它终端和经销商闻讯而来的求购量!

  虽然说现在还没有人过来谈代理,但是新品曝光才短短两天,就有70万瓶的求购量,这已经是个很夸张的数字了。

  这意味著本地市场对于这款产品很看好,所以有人主动寻上门来想要进行试销。

  而如果试销顺利的话,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就会有人找你谈代理或者独家代理了。

  想到这,保书贤心悦诚服地将手里的数据汇总递到卓玛丽面前,然后一脸地叹服:“果然不愧是卓部长,以仅仅2000万日元的成本不到,就撬动了默华真露的市场……这本事,也是没谁了!”

  这话说的不带一丝水份。

  虽然那些刀人的文案是保书贤他们在过往半年里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但要不是卓玛丽力排众议,枪毙掉各种常规的电视、报纸、户外GG,而采用了“人形GG牌”的形式,在红绿灯十字路口这个内有乾坤的地方,对岛国男性普通职员这个群体进行针对性传播,估计这款真露酒就算能起来,需要投进去的费用也是十倍以上。

  可以说,这种小户外的GG模式,大概是此时的大华公司能想到的预算最小的宣传方式了……就连那些铠甲,都是卓玛丽向NHK电视台那边以一个近乎白送的友情价租来的,除了那些促销人员的工资以外,大华公司根本就没在这件事上花费多少钱。

  这种在当月最起码达到了1:40的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可以惊爆一群人的眼球。

  听到保书贤的恭维,卓玛丽却只是笑了笑:“GG只是手段而已,没有保主管你们写的那些文案,就算把曝光率提到最高,把千人传播成本降到最低,那也没用……传播率不代表转化率,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

  说到这,卓玛丽有些好奇起来:“不过我好奇的是,当初保主管你们怎么就能想到用这些看上去丧气无比的句子当文案?这跟普通的GG语截然相反啊……说实话,就连我都没想到这些丧里丧气的文案,能起到这么好的作用。”

  说实话,默华真露能在短短两三天内开始出现爆火的迹象,的确是超出了她的预料。

  要知道,不管是什么年代,但凡是做GG的,要么就是宣传自己的产品有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先进,采用了多么多么牛逼的工艺,要么就干脆直接宣传自己有多久多久的历史,多么多么的具有知名度;

  像默华真露酒这种“三不靠”,主打一个刀心文案的产品,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保书贤闻言,脸上却是有些得意:“这是老……不,杨总当初定下来的方向。”

  把老大这两个字及时更正过来后,保书贤咧了咧嘴:“杨总说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庸手才去跟竞争对手刺刀见血地拼价格、拼品质、拼促销……与其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计,反倒不如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讨巧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只要心智被影响到了,消费者与你产生情感共鸣,其它的因素,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情感共鸣?

  卓玛丽有些不太理解地皱起了眉头。

  保书贤见状,嘿嘿一笑:“岛国不是这两年很流行两本书么,一本叫做《岛国可以说不》,另一本叫做《人间失格》。”

  “前一本书的背景我们都知道,但后面这本《人间失格》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就发表出来了,而如今再度爆火,完全可以反应出岛国民众这两年来空虚而迷茫的精神状态。”

  “可偏偏岛国又是个面子至上的国度,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不管你心底怎么想的,在人前总要表露出一副积极向上的模样,所以这也导致了没有企业或者产品敢从丧文化入手,去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可咱们是华夏品牌,岛国对咱们的价值视角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再加上中日文化祭所产生的文化冲击,因此咱们不但可以抢先一步从丧文化做宣传切入口,而且还不会遇到什么大麻烦……可以说,好处都被咱们占尽了。”

  说到最后,保书贤语气很有些唏嘘:“一帮子活的压抑无比的人,又遇到了岛国数十年罕见的经济大衰退,从原本尚有一丝希望逐渐变成了毫无希望,心里的那种压抑和沮丧,那是寻常人无法想像的,可偏偏社会不允许你沮丧……这时候,一条又一条丧丧的文案出现在你面前,钻进你的心窝里,引起你的共鸣,你不把它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乃至于心里寄托,那才叫怪!”

  卓玛丽了然地点了点头。

  岛国社会各方面都带著小国寡民的割裂感,因此仅仅只是过来了一个星期多一点时间,她便很清晰地感受到岛国人身上那种外强内怯的精神状态,这种特性,一点被某些道具引起了精神共鸣,甚至成为其情绪的倾泻口,其消费粘度是极为惊人的。

  嗯……

  据说岛国的夜店公关业也极为发达,而且其提供的服务也与自己当初想像的大相迳庭,想必也与岛国人身上的这个特质有关。

  只不过……

  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相关的文案了。

  杨默谋划的超前性和预判的精准性……

  实在是深的令人毛骨悚然啊!

  心里涌出一股敬畏感,卓玛丽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露出一副很随意的表情:“对了,杨总呢,好久没见到他了,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保书贤跟杨默的私人关系很好,身在国外,作为交流团的一员兼下属,她不便直接打听杨默的行踪,但保书贤却是有可能知道的。

  果不其然,保书贤并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弯弯角角,听到卓玛丽问起,毫无防备地说道:“哦,杨总还在横滨,具体什么时间回来不知道……不过,估计应该快了吧!”

  横滨?

  卓玛丽听到这个岛国最大唐人街所在地,眉毛有些疑惑地皱了起来。

  据说两天前,王一诺也有些突兀地到了岛国,而且去的也是横滨,这两个“故交”,该不会是在偷偷地谋算些什么吧?

  想到这,卓玛丽有些沮丧地叹了口气。

  算了,就算是在谋算什么,也跟自己没关系,人家也不会让自己知道。

  谁叫自己还没成为人家的心腹呢?

  先老老实实把手里面的这一堆活计忙完吧!

第454章 亲仁邻善

  自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在跌到历史最低点的1:160后,随著阿美莉卡开始降息,日元的汇率便迅速地反弹了起来,不但短短在几天之内重回1:156的心理底线,而且更是朝著1:148的水平发起了猛冲;日经指数也从20000点的低位,朝著21000点的方向使劲蹦了一下。

  虽然看著势头还算不错,但所有人都知道,为时已晚了。

  跌破心理底线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会严重摧毁投资者对于未来预期的信心,日元汇率的回升,完全是因为阿美莉卡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这其中,岛国自己的救市政策,几乎就没起到什么作用。

  换句话来说,就是日元之所以没有再跌下去,那是阿美莉卡这位亲爸爸现在把刀叉移到了你其它部位,眼下不想让你在汇率这块继续跌了而已,跟你自己的反抗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种如同小羊羔一般毫无反抗能力的感觉,实在是糟透了!

  别说普通投资者,就连前两年感觉自己已经硬起来了的岛国财阀们,心里都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事实上,岛国投资者们的预感没错,自从日元汇率跌到历史最低谷之后,未来的几年里,升升降降,在无数别有用心的周期波动中,最于1995年终涨到了1:79的历史超高位,然后一路下跌,又被狠狠割了一大波韭菜。

  当然,这看上去跟杨默没什么直接关系,他此行的重点并不在此;

  这跟前天刚刚抵达岛国的王一诺看上去也没什么直接关系,毕竟此时的华夏根本没有资格进场。

  ……………………

  横滨,中华街。

  行走在这条跟后世的步行街没有太大区别,满眼望去全是华夏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岛国最大唐人街”里,杨默揶揄地看了看身旁仿佛又清瘦了许多的王一诺:“老王,小日子混的不错嘛……这亚运会刚一结束,就能跑到岛国这边来公费旅游……“啧啧,我啥时候才能混成这幅悠闲模样啊!”

  看著这混球摇头晃脑的感慨架势,王一诺瞪了他一眼,要不是纪律要求,像他这种身在国外的干部必须要注意形象,他说不定就要啐杨默一脸地口水了。

  嗯……

  这么说吧,如果论及行政体系里,有哪个部门是名字听上去很威风,但排名却与名字的拉风程度严重不成正比的,那么其实从1939年就成立并保留下来的统/战/部绝对榜上有名。

  没法子,这实际上是一个偏外联工作的部门,而好巧不巧的是,在华夏,含权量这一块,从来都是“内>外”。

  而王一诺高升之后,进入的这是这个部门的三局,在里面的某个部门担任副职。

  对这个部门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三局又叫“港、澳、台、海外工作局”,所以王一诺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负责联系、争取包括港澳台、以及其它地区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及代表人物,与其积极交流意见,并做好系列政策的落实工作。

  好吧,这听上去是个挺风光,挺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香港澳门即将回归,而海外华侨对于祖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但有些东西吧,你不能太想当然,隐藏在历史角落里不为人知的故事太多;

  所以,组织上著大半年以来交给某位王副局长的工作不能说不重要吧,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在唱配角,也用不著他真的出太大的力;

  因此,一身还算不错的本事无处发挥的王一诺听到杨默调侃自己,自然是一肚子郁闷。

  “小杨同志,论及悠闲,我这糟老头子哪里有你悠闲?”

  王一诺扶了扶眼镜,表情一如既往地温文尔雅,嘴角却以一个极小的幅度,挂出文人专有的、带著一丢丢点恶意的揶揄:“我听说来岛国这几天,小雅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而你却悠哉哉地整天泡温泉?”

  如果是一般人,铁定听不出这糟老头子言语中那带著小小恶意的回敬,但杨默却是秒懂。

  穆大小姐在东京那边多线并进,一口气将高档中成药、中高端美妆品、部分生活用品以及特色食品敲进了岛国市场,甚至就连市场需求量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露酒市场也撬开了个诺大的口子,其战果不可谓不丰硕。

  可以说,只要这些自主品牌能按照现在的势头走下去,并且在18个月的新品生命周期里留存下来一半,那至少也是超过500亿日元/年的一个大市场,这成绩,可谓是亮瞎人眼。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些成绩都是穆大小姐一个人带著团队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在这方面能力最强的杨默,却始终没有出手……不但没有出手,还四处瞎晃悠,仿佛此行就是来岛国旅游似的。

  所以,这一场功劳,杨默是怎么也分不到的了。

  在王一诺印象中,杨默是一个极为功利的人,虽然说夫妻本是一体,但放著那么大一个蛋糕不吃上一口,这著实有些反常。

  所以……

  其实这个家伙跟自己一样,在外面固然是威风凌凌,但回到家以后,全都是以夫人为尊的耙耳朵?

  想起穆大小姐那绝对算得上是十万里挑一的人才,以及这位小侄女骨子里那有些好强的底色,王一诺看向杨默的眼神,忍不住带上了一丝唏嘘和怜悯。

  果然,英雄还是难过美人关啊!

  杨默被他那长辈般的“理解眼神”看的头皮发麻,嘴角抽动了一下,终究还是放弃了解释。

  这是他和穆大小姐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小默契,不足为外人道矣,

  况且眼前的王一诺虽然一副温文尔雅的知识份子形象,但却绝对是十足的老狐狸一个,他不相信对方看不出来这里面的玄机,与其解释让他取笑一番,不如缄口不言,摆出一副你爱咋想咋想的架势。

  见到杨默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王一诺微微愣了愣,旋即心下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

  ………………

  五分钟后。

  “喏,老王,万珍楼的猪肉包子,我吃过,味道还不错,跟国内的大差不差,算得上是这边为数不多没被改良的华夏食物了。”

  杨默递了一个在北方人看来未免有些小了点,但对于南方人来说却已经可以称得上大的包子过去,然后毫不在意形象地把手上留著的那个包子咬了一嘴。

  顿时,虽然不算多,但勉强还算丰腴的汁水把他的嘴巴弄的油花花的。

  喂喂喂。

  虽然我跟穆思远的关系早就没有以前的那么亲近了,但毕竟小雅还要叫我一声叔叔,你现在好歹也跟小雅结婚了,当著我的面这样毫无顾忌地吃这猪肉包子,合适么?

  王一诺一头黑线地看著这个宛如饿死鬼投胎的家伙:“喂,小杨同志,虽然我一直都知道华夏人来到岛国后一般都会吃不习惯,但这不是唐人街么,你至于这么夸张么?”

  杨默闻言翻了个白眼:“老王,你以为这里叫做唐人街,就真的……”

  话说到一半,忽然觉得有些话题当著如今的王一诺面前说有些不太合适,因此直接打住,轻描淡写地改口道:“这边的厨子都是南方沿海的居多,口味我吃不太惯。”

  王一诺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杨默本来想说的并不是这个。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唐人街,要想融入进当地社会,菜品的口味上都要进行一系列改良,因此横滨中华街这边的中餐店,除了包子、糖葫芦等少数吃食还基本保留著原有的味道之外,其余的早就变得连爹妈都不认识了。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你在其它国家,比如在欧美地区的唐人街,如果你认识熟人的话,其实倒还是比较容易吃上一顿正宗的中餐的……虽然因为调料的差异和缺失,吃下来未必有国内的那么好吃,但那味整体还是比较地道的。

  然而岛国的情况却是大相迳庭。

  刨去百余年前跑到各个国家去的那第一批侨民不谈,最近这十几年里,到欧美和其余国家的华夏虽然大部分以精神欧皇居多,但同样也有不少是迫于生计或者单纯就是为了赚钱而过去的华人,因此这些人里有不少都会报团取暖,完整地保留著在国内的大部分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甚至全都是用中文交流,因此你在那边蹭一顿正宗中餐,其实并不难。

  但岛国这边不一样,最近这十余年里,润过来的华人基本上全都是些原本的中产/精英阶层,润过来也很少有人是单纯为了生计的,而是因为“心生向往之”;

  因此,相对于其它地区的华人,岛国的第三代新移民们,则是会以一个非常主动的态度去拥抱当地社会,语言、服装、饮食、乃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全部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转化;因此,想要在这里吃到一顿还算正宗的中餐,难比登天。

  什么?

  你说横滨中华街不是有著百余年历史了么,那么之前的一二代华侨以及他们的后代,总归不是这样,总归还保留著华夏的传统饮食习惯了吧?

  很遗憾……并没有。

  所以老练如王一诺,一听杨默转移话题,就知道他在顾虑什么了……这个话题虽然由饮食引出来,但如果稍微深入点地延展下去,立马就会触及一些当下非常不适合讨论的话题。

  呵……

  纵观华夏所有地区的侨民,岛国的华人大抵是在当地最没影响力,也最散成一片沙的群体了,别说跟东南亚的华侨相比了,就连北美地区的华侨,都甩他们十条街。

  远远看著横滨中华街街口牌楼上悬著的“亲仁邻善”四个大字……

  王一诺目光复杂了起来,竟然连吃一口手上包子的欲望都没有。

首节上一节417/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