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15节

  “嗯,太热情了掉价。”

  话音未落,高老师小声道:“来了、来了,别聊了。”

  虽然大家这段时间都学了些口语,但有两个拉着行李箱、背着包的游客过来咨询,还是只有邱老师、邱姐和方明澈大大方方的用英语和人对话、给人家介绍自家旅行社。其他人还是张不开嘴。

  他们的图册请美术专业的人专门设计过的,十分的显眼。而且五日游的路线图和文字介绍也是一目了然。中英文两个版本的。

  但因为没有注册的营业执照,游客有些犹豫。

  方明澈只好给人家解释:华国改革开放还不到一周年,目前首都还没有哪家私人企业有自己的营业执照。

  他们会先送游客去专门接待外宾的友谊宾馆。届时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旅游路线还不错,再签合同、付定金不迟。

  游客震惊地道:“你们的私人企业,通通都还没有营业执照吗?”

  邱老师道:“东北有少数地方在试行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别人没有进入的领域,所以想趁着自己有语言优势先行介入。”

  最后取信了人的还是他和王德显的工作证、方明澈和高翔的学生证。一个大学老师、一个政府工作人员,两个大学生,就还是比较有可信度的。

  有了两个外国游客过来打听情况,出站人员里走过来的人就渐渐多了。最后十一个游客都凑齐了。

  “This way please!”邱姐笑眯眯的在前头引路,带着大家去停车的地方。

  其他人照样上王德显的车,在前方领路。

  小胡上了车,系好安全带。这车是1968年以后生产的,生产标准就是有安全带。

  邱姐给其他游客一人发了一瓶矿泉水,然后也是提醒系好安全带。方老师给他们说的,这些细节地方要体现专业性。细节决定成败!

  沿途,她用英语给游客们介绍着首都景点的情况,和路上的一些建筑。

  目的地是友谊宾馆,房间玲子已经给预订好了。这一点是和外国游客来前打听到的情况一致的。

  就出机场的时候,邱姐那里跟游客确定好需要多少间房,告诉了方明澈。他就在机场的公用电话打回去告诉玲子,玲子在电话里预订的。

  王家已经把关系打通了,友谊宾馆直接就把房间留了出来。现在过去,邱姐就领着游客们去办check in、交费。

  “我就在楼下咖啡厅。大家上楼休息一下、考虑一下。如果愿意和我们签合同,下楼来就好。一个小时之内,我都在楼下恭候大家。最后不打算和我们签合同也没关系。中国和中国人民都很欢迎你们。”

  她在咖啡馆要了杯白开水等着,其他人都在停车场。

  半小时后,坐在王德显副驾驶位的方明澈看着邱姐笑吟吟的走出来。

  “成了,都跟我们签了合同还预付了三成费用!还有友谊宾馆的其他住客也在问呢。我给他们说目前只有十一个位置,但是给他们也都发了咱们做的小册子。”

  方明澈点头,“行,回去吧。明天一早你和小胡来这里接上客人,按计划路线游览。”

  邱姐道:“我觉得很有前途啊,刚才好几个外国游客问我。如果我们能多些导游、多些商务车就好了。”

  方明澈道:“先把第一拨客人服务好吧。你以为我不想啊?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路线是大家伙商量出来的,费用则是他、阿嫣还有高翔一再核算的。刨去所有开销,一个游客身上他们能赚100人民币。一趟1100,一个月能做四趟。

  国际航班自然不是每天都有的,一周一趟。不过,第一趟就满员,这还是很值得高兴的。

  王德显拿着签订的合同看,“这有法律效应么?”

  方明澈道:“我们国家目前压根没有相关法律。这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这么签一个,显得我们比较专业而已。不过,外国人的合同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当然,合同条款他也是字斟句酌的,还请了法律专业的同学给过了一下。

  王德显自己开车回家。他还拿了其中一份合同回去,准备给老爷子讲述一下。其他人坐商务车一起回去。

  回去之后,方明澈把预付的钱(还没有换成人民币,直接收的外汇。明天一早会先送游客去中国银行,兑换人民币)交给林嫣。

  林嫣稀奇的看着,“这头像是谁啊?”

  “华盛顿啊。这张就是一美元!先收着吧,暂时不着急去兑换。”

  林嫣拿着翻来覆去的看,“有了美元,去友谊商店买东西就完全不受限制了。”

  “留着吧,尽量别用了。以后美元一定会涨的。”

  现在是1.5:1,他记得后来最多的时候涨到过8.6:1。一美元有七块人民币的涨幅!

  “好!”

  还没有办公室,大家就在方明澈家的小客厅坐着。高老师在旁边把帐做好。

  邱家父女也一人拿了张美元在看。邱姐还乐呵呵拿了张一美元出去,给守着电话的玲子看了一下,“看,我们收到的美元!”

  玲子接过去,“真收到美元了啊。对,就是这样的,上次我舅公回来也是拿出这样的钱。”

  她的工作岗位就是这里,虽然心痒痒的也没敢进去凑热闹。

  万一她走开,就有游客打电话过来了呢。她上厕所都让她妈顶班的,自己动作再快一些。

  听说这里有美元,街坊四邻也都感兴趣的走过来看。很稀奇!

  袁大妈道:“原来就长这个样子啊。总是听说美元、美元。今天算是开了洋荤,见到了。”

  “是啊,这个人像是华盛顿。”

  旁边有小学生道:“砍樱桃的那个,美国第一任总统。”

  不知道华盛顿是谁的邻居点头。

  然后有人道:“我们的人民币上头都印的是劳动人民。”

  “等以后有大票子了也可以印领袖。”

  ……

  “还能大到100去啊?一张大团结打开都要用好久了。”

  现在很多东西都是几分、几分的,十块钱的大团结购买力确实是很强大。(相当于拿一千面额的钞票买几块钱的东西)

  王德显老娘也跑来了。儿子和她讲,有了这一桩事,老爷子很看重他。因此,他爸也跟着重视起他来。他后妈都有些稳不起了。所以,小方真的是她儿子的福星来着。

  这几天,她看到方明澈、林嫣等人,脸上都是笑吟吟的。

  崔嫂子一边织着毛衣,一边也进来看看。林嫣也在织颜颜的黑色羊毛长裙。两人凑一堆讲话。

  邱姐看到崔嫂子便道:“方老师说,一次是五日游。我们尽量安排一天带客人来崔记私房菜馆吃家常菜。”

  五天的餐饮他们也是费心在景点附近安排的百年老店,其中加一餐家常味应该没问题。

  “好的,谢谢!”

  屋里高老师对方明澈道:“也就是说我们还得先拿一两千出来垫着?”

  “对,不过行程过半就要收后面七成的钱,不用一直垫着。”

  “那还好。”

  王德显拿着宣传的大海报、小册子以及今天签的合同样本回去给他爷爷看。还拿了几种面额的外币,美元和欧洲国家的货币都有。

  王老爷子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看他们的小册子,“搞得还蛮好的嘛。我瞧着也觉得挺专业的。”

  “就草台班子一个,办公室都没有。电话都是征用的胡同口那家有海外关系的电话。为此还收了人家里一个高中毕业的姑娘当接线员。对了,我打过去试试。”

  他直接拿起桌上的电话,用他有限的英语道:“旅行社?”

  玲子在那边显然有点紧张,赶紧按照背好的套话、同样用英语回复。然后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要咨询,她这里都可以解答。说了两句,小姑娘明显自信了些,不磕巴了。

  王德显听她说完才笑道:“我是王德显。”

  “王副总,你吓我一跳。”

  王德显把电话挂了,“爷爷,还行啊?”

  王老爷子点头,“还成。那样一条小胡同里能凑出这么一个草台班子,不错了。那按你说的,一个月如果都满员,能挣四千多啊?”

  那他能分到一千多。

  王德显点头,“一切顺利的话就是这样。”

  王老爷子道:“还真是不可小觑。那这样算来,我这四合院都有机会拿下了。”

  王德显道:“您老人家先别指望这个。我们的草台班子总不能一直这样凑活下去。小方让我设法在华侨公寓租一套房子,用来做办公室。要不就干脆租个整套的四合院。万一有游客想去参观或者是记者采访,总得有个地方。另外,我看那一飞机下来那么多人,如果能多租几辆车就好了。我们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短期内不会分红的。”

  今天开门红十分顺利,他着实挺高兴的。最后走的时候,直接从老爷子这里顺了两瓶军供茅台走。连同拿走的外币一起给了方明澈。

  方明澈把酒拿回房间锁上,然后才把外币拿给林嫣收着。

  林嫣道:“这放家里,我心头不太踏实啊。之前就有人到咱们的小房间想偷东西来着。”

  可拿去银行,肯定直接就被兑换了。

  方明澈笑了一下,“人家有正当收入,不会再干这种事了。”

  “你知道是谁啊?”

  “有点数。不过袁大妈说只要不再犯,就当不知道吧。给老太太这个面子!”

  林嫣心头便也有数了,合着就是附近的人啊。

  方明澈道:“没事,邱老师如今成天都在呢。”

  他给老爷子开的工资是80块钱一个月,有2%的利润分红。如果一个月真的能赚4000多,那分红就是90了。邱老师如今对旅行社来说,至关重要。还要靠他继续培养导游呢。所以他的收入,应该比他女儿还高些。但父女俩加起来一个月就有300了。

  这样一来,方明澈给他们说的可就不是画大饼了。这会儿,父女俩兴奋地盘算过,也是高兴得很。这都是之前邱老师基本工资的十倍了。一下子实现了飞升!

  邱老师道:“嗯,小方很待得咱们父女,我们也得好好干才是。”

  邱姐点头,“嗯嗯,我知道的。”

  “我回头坐车回学校看看你奶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不然,那十块钱她还是不舍得用的。”

  邱姐道:“要不,咱们也喊贺师傅送一趟?”

  “你倒是挺会花钱啊。不成!坐公交车和坐野的,这也是十倍的差距呢。咱还没拿到工资,你花钱就开始大手大脚起来。回头等咱们在这附近买了房子,把你奶奶接来倒是可以喊野的接她。”

  出事后,北师大把他以前分的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是一家三代挤在一个筒子楼内外间里。女儿和老娘一间,他自己一间。如果能在附近买房,就可以买得大一点,把老娘也接来一起生活。不然,以后年岁越来越大,单独住着还是让人不太能放心。

  方明澈也知道邱老师不放心老娘。所以他上学基本每天都要去看一趟,替老太太把挑水、搬蜂窝煤之类的事给做了。这件事,邱老师对他是好生感激的。

  当天傍晚,韩梅骑着二八大杠过来取鸡蛋。林怿不是每天都得空的。如今就是她自己骑着公爹的自行车过来。

  “姐姐、姐夫,妈说让我问问你们今天怎么没回去?”平常林嫣周日是会回娘家的。

  林嫣道:“哦,有点事儿,就没回去。”

  韩梅已经赊了十来天的鸡蛋回去卖了。她估着十块钱已经已经赚到了。不过韩梅没提要把最初十块钱的鸡蛋钱给了的事,林嫣也没问。

  如今吧,有些地方是有压一次货款的惯例。但林嫣这里不缺下家,所以除了小谢刚开始的时候,没给过其他人这个待遇。

  至于小谢,是为了免得她婆婆以后说小谢做鸡蛋生意,最初的本钱还是从高家拿的。

第136章 老父担心

  林嫣每次回娘家,基本都是拎着鸡鸭鱼肉之类的。有时候方明澈会陪着一起,有时候就她们母女俩。不过哪怕是三个人回去,也吃不了多少。

  所以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兄弟媳妇都是很欢迎他们回去的。

  上周林嫣就是自己带着颜颜回的娘家。坐的贺师傅的车,晚上也是贺师傅接回来的。

  林父终于慢慢接受了女儿出门坐黑的的事。她上学、放学如今都是坐黑的。冬天了,有时候还风雪交加的。有包月的黑的坐,肯定好过让她自己大着肚子、骑着自行车风雪兼程。

  女婿舍得给女儿花这个钱,他这个当老丈人的难道还要拦着?再节约也不是这么节约的。他问了一下,得知包月的费用是50块钱一个月,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林母忍不住在家念叨闺女福气好。找到一个能挣钱还知冷知热会疼人的男人。这话听得儿媳妇韩梅一脸的心有戚戚焉。却是给林父和林怿增加了好大的压力。

首节上一节115/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