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23节

  秦华道:“之前喊姑姑,都把我喊老了。我们各论各的嘛。”

  王德显一阵无语。

  方明澈道:“孩子们是叫你王叔叔就行了嘛。”

  王德显老娘也道:“就是,分开叫一样的。”

  “行吧、行吧。”

  众人说说笑笑的一路往电影院去。

  王德显和方明澈道:“圣诞节后,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会变多。可惜咱们能承接的客人太少了。”

  “主要是受限于车子,英语导游倒是好办。邱老师那里还有人可以推荐。”

  “那咱们能去包客车么?”

  方明澈看看王德显,“咱们是可以,只要车子够新、够干净。但公交公司运力本来就有限,哪怕你出面怕是也不行吧。”

  王德显叹口气,看着钱从面前流走,却没法接住。

  方明澈道:“一步一步来吧,咱们也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这会儿才开业一个月,这个发展速度不算慢了。他小声道:“我估算,到四月份,咱们应该就能自己买一辆商务车了。如果不分红的话!”

  到时候,日语导游应该也培训好、可以上岗了。至于说租车,不可能再租到了。人家单位花费这么多钱买车,又不是为了出租。这两辆都是王德显单位的车。只答应租给他们用一年的。

  王德显道:“那借钱的事,多多益善么?”

  方明澈挑眉,如今法律不健全。倒是不至于被认为是非法集资。但是,如果都是像崔老板、玲子爸这样5000、5000的借还有点意义。三五百那种,实在是没必要啊。回头人多口杂,而且众口难调。

  王德显其实考虑过他爷爷的老战友们。这些人大多补发了十年的工资,那可都是数以万计。如果没有像他爷爷一样买四合院、给孙辈一人发一笔。手头应该挺宽松的。但是,后来他想了想,这里头的干系太大了。还是只能打消了主意。

  这会儿听了方明澈的话,他道:“哎,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国家现在也是这个情况,没积累。如果能把1949年老蒋败逃台湾的时候,带走的国库里99%以上的、430万两黄金截留下来,新中国也不用从一穷二白中重建了。”

  王德显叹气,“看来只能慢慢来了。”

  走前头的人已经拿到林嫣分的电影票了。她留下两张给方明澈和王德显。自然都是好位置,这俩可是老板呢。方明澈的位置挨着他们母女,王德显的也挨着他妈和妹妹。然后他们两个是挨着一起的。

  至于三个小朋友,颜颜自然是坐爸爸、妈妈中间,正好可以从两个座椅中间矮矮的位置看到银幕。宋全坐在高老师和小谢中间。妞妞就跟着秦华和王德显坐。

  林嫣让玲子、小胡去买了瓜子、北冰洋汽水。瓜子分成几包,大家三三两两的分着吃。汽水是人手一瓶。

  嗯,林嫣不喝。这个不适合孕妇喝。

  电影开始了,陈强是老艺术家,大家都认得的。《红色娘子军》的南霸天嘛,很经典。

  经典到上映的时候勾起了下头观影的小战士的阶级仇恨,直接站起来朝电影银幕开了一枪。幸亏是银幕哦!

  这爷俩的电影就挺逗趣的,看着很放松。

  王德显轻声道:“陈佩斯,这名儿是有什么讲究么?好像很少有人取这样的名字啊。”

  方明澈道:“陈强老爷子有俩儿子,还有个大的叫陈布达。出生的时候,他在布达佩斯访问。于是,二子的名字也就预定了。”

  陈佩斯的全盛时代还没有到来啊。这可是和朱时茂一起发明了小品这个表演形式的艺术家。春晚第一代的小品王!本山大叔都是他俩为了版权和春晚闹翻后才出的头。

  他记得陈佩斯老了之后,就和如今的陈强一模一样。爷俩简直共用一张脸。不过,如今的二子还有些稚嫩。

  王德显点头,表示懂了。

  电影看完,大家伙都很放松,高高兴兴的回家。住一条胡同的就大家伙一起走。方明澈留意了一下三个小朋友,都乐乐呵呵的。眼睛也都亮亮的,看来很喜欢看电影这项活动呢。

  至于小胡、小沈还有王德显等人,各自骑着自己的自行车或者是坐公交车离开。

  颜颜过来拉拉爸爸的手,“爸爸,你说过年要买放电影的机器。说话算话哦!”

  “爸爸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过?”

  方明澈牵着她往前走。这一年颜颜长高了,牵着不至于再那么吃力。而且妞妞和宋驰也都在自己走。抱她,她估计也不大好意思。

  玲子和邱姐还一路走一路讨论着刚才的剧情。听到方明澈这么讲,大家都挺高兴的。那就可以在小偏院看电影了。

  就连邱老师都乐呵呵的。虽然他头上的帽子还没有摘掉,但日子是向好的了。他也终于把老娘从学校筒子楼单间接出来一起住了。还是住在一起更方便照顾。

  那单间立马就被别人占了。因为他还没摘帽嘛,在学校一点地位都没有。就之前,早都有人盯上这个单间了。如果不是里头住的是他七十岁的老娘,怕上门闹事儿会出事,估计都有人想方设法赶人。

  如今旅行社生意越来越好,已经在开始上正轨。他甚至还帮到了以前的学生,给介绍来做英语导游有了稳定收入。这心头也是很欣慰的。

  回到家,方明澈安顿妻女泡脚、准备上床。又给丈母娘也提了热水到小房间。

  林母道:“明澈,没事的,不用特地给我提过来。”

  “妈,顺手的事儿。”

  林母感慨道:“阿嫣找到你,真的是福气。”

  “这才哪到哪,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对对对!反正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们做长辈的就安心了。”

  第二天圣诞节,不过航班还是要等到日子才会飞过来。但昨晚搓一顿、又一起看电影,这就算是提前犒赏三军了。确实,看到外国游客增加,旅行社的承接能力没有提升,也难怪老王心焦了。

  过了几天,方明澈早上戴着雷锋帽准备骑自行车上学去。就听到还在家的林嫣摆弄收音机。里头传来苏联昨晚入侵阿富汗的消息。

  方明澈正要踩踏板的脚一下子就停住了。他把这茬事给忘了!因为和他没什么切身利害关系。

  不过,这件事其实还挺大的。上个月,也就是11月26号,中国奥委会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这件事虽然不像1971年恢复联合国席位那么广为流传,但确实是从这一届开始我们才能名正言顺以国家身份参加奥运会。而台湾失去了这个资格,只能以地区的名义参与。

  这一个月,体育界很振奋,应该是在选拔明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参赛队员。

  但就是因为阿富汗事件,以美国为首的6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都拒绝去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因此,中国奥运会零的突破被推迟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的运动员,也推迟了四年才能参加奥运会。

  他记得阿富汗战争一共是打了十年!是苏联对中国C字形包围圈的一环。这一环里还有越南!二月间那场战事,背后就有苏联的影子。还有后来的两山轮战,苏联也一直在对越南军事和经济援助。

  好在,没有打乱中国改革开放的节奏。倒是他们自己,这十年里两头放血,国内经济也因为胡乱改革,逐渐走向崩溃。最终在1991年的圣诞节宣布了解体。

  想想也有些讽刺,1979年平安夜开始运兵入侵阿富汗。12年后的圣诞节就解体了!

  林嫣可以晚20分钟出发,她通常利用这个时间听听新闻。看方明澈坐在自行车上听住了,她道:“这事儿对我们的生意有影响么?”

  更大的层面,她关心不上,自有领导人去操心。她就担心会不会影响到自家生意。

  方明澈简短地道:“不会。我先走了”说着脚下一蹬,自行车就出去了。还要骑45分钟呢,不能迟到。

  林嫣提过,要不然有需要的时候让小胡或者小沈提前半个小时来上班,开商务车送明澈去学校。

  他肯定是拒绝了,“我一个大男人,没关系的。而且,这也太炫富了。郑兴家里都不敢这么干!”

  林嫣是孕妇,她包一个黑的接送上学、放学,师生们还算是能接受。方明澈这么干的话,肯定会被视为脱离群众的享乐主义。真的,郑兴都不敢这么干!

  林嫣想了想后果,也只能放弃了心疼男人。

  过了一会儿,贺师傅的车开到门口来了。林母陪着她坐上车,还有高翔也跑过来拉开副驾驶的车门。他其实一二节没课,是三四节。但有车蹭就早点去嘛。蹭车多省事啊!他是早就和同学说清楚了的,蹭的一个大杂院孕妇同学的便车。

  林嫣在车里对颜颜道:“走扫干净的路,不要去踩雪。听到没有?”

  小孩子嘛,就喜欢听那个嘎吱、嘎吱的声音。颜颜经常仗着自己穿着靴子,跑去踩在雪上。

  这已经不是她穿来首都的那双了。那双已经短了,林嫣送给了关系好的女同学。女同学的女儿穿倒是正好。那靴子其实还蛮新的。对方不但不嫌弃,还挺感激。

  颜颜道:“知道了,妈妈再见,姥姥再见。”

  林嫣看着她道:“我回来以后会问沿途的邻居的。你不要以为妞妞帮你隐瞒,就能瞒得下去。”

  等他们上学的都走了,小偏院安静了一阵。将近九点,邱老师过来打开了正房的门。如今,正房古家父子住过的那两间屋,被买了旧家具安排成办公室了。大家这回真的可以坐班。电话也摆在桌上。

  不过,长期在办公室的主要也就玲子和邱老师,还有来学英语的少部分人。韩梅一心想来,但是方明澈一直不置可否。

  至于古大妈那间屋,方明澈已经托了崔嫂子在黑市买一张电视机票。但是要等到供销社有,而且他们排队在前才能买到。

  去友谊商店用外汇买倒是不用排队,但他肯定不舍得外汇啊。电视机以后会降价,但外汇还有几倍涨幅呢。而且,这不符合方明澈要藏着掖着的做派。

  方明澈一路骑到了学校,浑身都暖和了。他把车子停在车棚里,然后往今天上课的教室走。

  徐孟飞帮他把书从寝室拿了过来,还顺道占了位子。本来大家关系就可以,方明澈还请过室友去家里烧烤。小徐如今又在旅行社当一日游的导游。这种是给的五块钱一天,一个月四次就是二十块。不无小补了!

  比邱姐、宁安安的基本工资平均到每一天还高些。只是没有提成而已。但兼职的,这个待遇就不错了。

  一日游其实也挺受青睐,要是有多的商务车,一个月完全可以多搞几次。

  方明澈在位置上坐下来,听到自己几个室友也在对昨晚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事议论纷纷。大学生嘛,肯定是关心国际大事的。大家自然也谈到了美国的态度。如今美苏两极,苏联做了这样的事,美国的态度自然至关重要。

  这会儿还没有开始上课,有人对方明澈道:“方明澈,你那个巴掌大的德生收音机带没带?带了的话,放给大家听听呗。”

  方明澈带了,他平常都放在兜里的。今天在家听到林嫣摆弄大收音机放了这则新闻,路上就戴着耳机听了一路。这会儿班上也有其他有收音机的人在放着。

  他点点头,从军大衣口袋里掏出来打开。周围的人立即都凑了过来一起听。

  郑兴也有外国进口的收音机。但早上走得急,而且不知道这个事。就没有拿到教室来。他也支起耳朵听着。

  等任课老师在上课前两分钟走进来,看到这个情况也没有制止。只道:“听什么中文新闻啊。直接听BBC啊,看看国际舆论是怎么说的。”

  说着还让班长就近借了个收音机上去,和讲课用的扩音器连在一起。大家一起听BBC的新闻播报。方明澈早就知道国际上的态度了,但也认真听着,锻炼听力。

  等下课后,师生们一起谴责苏联。

  老师道:“我们西语系学俄语的那帮人,年轻的都只能改弦更张啊。俄语在生活中基本用不上了。”

  至于年老的,那已经没得改了。退居二线等退休吧!

  方明澈捋了一下,还有十年中国和苏联才恢复邦交。这十年外语界都是英语的天下!逐渐重视到变态的程度。

  放学回到家,方明澈问起上周接到的团,游客们对昨晚发生的事是什么态度。

  邱姐跟宁安安都道:“肯定是谴责苏联啊,这就是侵略。”

  方明澈道:“咱们等着国家表态吧。国家没表态前,你们不要有什么明确态度。应该很快的,晚上听听《新闻联播》。”

  宁安安这会儿是暂住在邱家,她道:“方老师,听说你要买电视机了?”

  放电影的设备还是其次。如果有电视机,那才是天天可以看的。旅行社自己人,肯定更可以来看。

  方明澈笑着指指正房空着的房间,“我准备把电视机摆那里头。电视机票已经到手,现在就等着供销社到货。”他托了大杂院的回城知青胡勇给他盯着。有货了赶紧回来告诉坐班的邱老师,拿票去买。

  胡勇是林嫣菜生意的下家,他们四个已经搞到了摆一个蔬菜摊的资格。如今是正正规规的在摆摊子,卖各色蔬菜和鸡蛋。不用再到菜市场附近打游击了。

  邱姐和宁安安还有旁听的玲子、邱老师都一阵愕然。不是吧,搁那个房间?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个房间发生了什么。

  说真的,如果不是那天林嫣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她们在隔壁办公都会有些膈应的。

  玲子道:“方老师,你就让颜颜在那个房间里看电视啊?”

  街坊四邻都知道,方明澈可宝贝他闺女了。

  方明澈道:“我们父女在这个小偏院都住了十个月了,什么事也没有。再说了,你们在这里办公,也没事。都是读了书的人,别搞封建迷信那套。反正你们要是实在害怕啊,不进去看就好了。”

  正说着,外头传来颜颜唱歌的声音,这是放学回到家了。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方明澈听到女儿这么精气神十足的,脸上不由自主就露出笑容来了。

  “爸爸,妈妈呢?”妈妈不是坐小轿车么,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方明澈道:“妈妈挨家挨户去问,你有没有踩雪去了。”

  颜颜一脸的底气十足,“我没有哦。”

  “没有就好!”

首节上一节123/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