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父也下车来,颜颜忙叫道:“爷爷、奶奶”
招呼过人,颜颜便把方桐和方康都往她住的房间带,屋里是要暖和许多。他们三个小的就先进去了。
方母看看方桐,又看看颜颜,这俩都穿得很好。把方康衬得好乡土啊!而且,颜颜到首都真的是长高了一截。以前跟康康差不多的,现在康康只到她耳朵上方。显见得这一年吃得比康康好很多。
方父点头,“好好。这就是亲家母吧,你好、你好!我们现在才来,阿嫣和颜颜都让你费心了。”
他瞧着这个小院子,其实觉得不是很好。这种小偏院,很像他年轻时给地主当长工时住的下人房。
林母道:“都不是外人,亲家公不用客气。”
女儿、女婿想得没错,还真把小孙子带来了。不过只是带来玩玩倒是没事。而且确实走了俩大人,家里农忙期间没人给看孩子。
方明澈和方明峰从后备箱把箱子拿出来。方明澈直接往正房拎,方明峰便也跟上。
林嫣赶紧张罗,“走,进屋。爸妈你们住正房的东屋。”
于是一行人都往正房走。他们给置办的两大一小的羽绒服已经挂进衣柜里了。
司机和导游的办公桌空着,上班的玲子、魏友看到方明澈的父母赶紧起身打招呼,喊大伯、伯母。邱老师也站了起来。
方明澈赶紧介绍,“爸妈,这是邱老师,是我们北师大的副教授。他来给旅行社当顾问的。”
邱老师看看方明澈,他当校工都当了好多年了。副教授,那是哪一年的黄历了?如今小方逢人就给人介绍他是北师大的副教授。对外国游客这么介绍,对他父母也这么说。
方父一听是大学副教授,立即肃然起敬。赶紧上前和邱老师握手,“老师,多谢你看顾、帮衬我家明澈啊。”
旅行社、顾问啥的他不懂,但这副教授肯定是被请来的人才。
邱老师道:“老哥,是你儿子在看顾、帮衬我啊。”
方父微微一愣,方明澈道:“爸,先进屋,以后再说。邱老师你们忙吧。还有这玲子和魏友也是旅行社的员工。”
他爸一辈子在田里操劳,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大几岁的样子。他估计他爸和邱老师还真说不好谁大谁小。
看方母盯着桌上的电话机发愣,方明澈又道:“这电话机是玲子家的,她舅公去年初从美国回来安装的。如今就搁旅行社使用,街坊四邻打电话也是上这里来。旅行社用了多少钱,照价给。算是借给我们充场面的。”
方母这才回过神来。她就说嘛,听说这电话机安一个初装费都要五六千呢。贵得来吓死个人!而且,支书说没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根本就没资格安装电话。
方父和邱老师道:“那老师你们忙着,我们就不打扰了。”
几个大人进了屋子。林母没有进去,去厨房看着她汤的火候去了。
方明峰在房间里看了看,“不错,得有十一二个平方,住着挺舒服的。行,七叔、七婶你们先安顿一下,我去找找方桐。这里我熟,明澈、林嫣你们就不用招呼我了。”
他看了看就出去了,把空间留给他们一家子说话。
见方明澈把箱子搁下,方父忙问道:“这个院子你买成多少?”
“8500,现在还欠古大爷4000。”不是方明澈想瞒着父母。但想想上辈子他们在两兄弟之间劫富济贫,巴不得他和大哥均贫富。他觉得还是瞒着点好。
方母的脸色顿时大变,“好贵啊!”县城的房子才20来块一个平方呢。比这更好的院子也不过2000一套。
方父倒是中肯地道:“这儿离天安门广场那么近,贵一点也正常。”
走进来的一路他想通了些,不买这样的小偏院,难不成还买不得大院子啊?那才是天价!
方明澈打开衣柜,拿出两件羽绒服内胆,“爸妈,你们把这个羽绒服换上。这是我托人到上海去搞的。穿这个,要脱掉一到两件毛衣。你们先试试!这种衣服,可以穿着爬珠穆朗玛峰的。”
方父挑眉,“哦,我知道那个事儿,当时全国都在宣传。第一次一开始没得到国际上承认,前几年又登了第二次!”
方明澈道:“第一次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留下影像资料。但其实外国人自己登上去,发现和我们第一次下来的队员描述的场景一致,后来是承认了的。来,换上吧!”
林嫣站起来,“我出去看看几个小的,也不好让明峰哥就一个人。”
婆婆当着她的面脱穿衣服没啥,公爹肯定不会当着她的面脱衣服,哪怕是里头还有其他衣服。他老人家跟自家亲爸一样,很讲究这些礼数。这房间又小,没地方避开。
她撑着腰慢悠悠的走出去了。
方父听说是穿着登珠峰的,很配合的脱了大袄子和两件毛衣。嗯,外头那件毛衣是新的。里头那件很旧了,保暖效果也不大好。他把大袄子和里头那件旧毛衣脱了,新毛衣照旧穿上,然后套上羽绒服。
穿上以后他道:“确实还挺暖和的,顶得过一件袄子和一件毛衣。这很贵吧?”
他脱下的那件大袄子其实也是方明澈去年上京前给他的。才做了两年,比他自己的袄子暖和多了。
方明澈道:“这都不是贵的事,是咱们自己不容易买到。我这是托个高干子弟帮我们搞的。”
友谊商店卖给华侨、华国游客的羽绒服倒是能买到,但那个好贵啊。还是上海羽绒服厂的实惠。
方母看方父换上直说暖和,自己便也换上了。她看到衣柜里还有件小的,舒心得道:“我们都没说,你们咋知道康康来了?”
老头子说之前忘了提,懒得再特地去打电话了,费钱。再说一家人,康康又不占地儿,不用买车票,去了就知道了。
方明澈道:“你们本来就替哥嫂看着康康,家里又春耕、春播的。肯定会把他带上啊!没事儿,他这会儿在房间里呢,那边可以烤火。等下给他换上就是。我是想着二老没有烤火的习惯,这才没有给你们生炉子。”
方父摸摸身上,里头的羽绒服内胆摁下去了,还能弹起来。
“这就很暖和了。不用生炉子,搞得内外有温差。阿嫣你也让她注意点,在屋里烤火,出去记得加衣服。”
方明澈拎起热水壶,把热水倒进新置办的脸盆里,毛巾也是给他们买了三张新的。
“爸妈,你们先洗把脸、烫烫脚歇一歇。等会儿吃晚饭叫你们。明天下午两点天气最好的时候咱们再安排洗澡的事。”
如今没有浴霸,刚到就洗澡,担心他们适应不了温差感冒。
“好!”
等他出去了,方母坐到床上试了试,“这铺垫得很厚实,睡着肯定暖和。哎呦,这房子是我们明澈的啊。”真是越想越舒心!
外头那个旅行社她不懂,但能有这么个单独的院子就是极好的事啊。就是在县城这都是很不得了的事,那说的比这好的院子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更不要说这儿还是首都,还是离天安门这么近的地方了。
方父点头,他也觉得这很不错。就是还欠着4000的债,让他感觉不大好。老一辈的中国人,就没哪个乐意欠债的。
不过,连着坐了几天火车,哪怕是卧铺也有些疲倦。他也坐了下来休息,方母照顾他洗脸、泡脚。
“这毛巾真软和!那我们带的直接拿来擦脚吧。”他们在火车上用的,都脱毛了。那擦脸手重了都会痛。他们年纪大了没所谓,但方康的脸还嫩。
方母说完拿着那件小的羽绒服内胆过去厢房找方康,准备叫他换上也过来烫烫脚。
她进去看到林嫣和颜颜烤着火,都换了件薄一些的外套。方桐的大衣服也敞着了。林嫣还给康康的袄子也解开了。里头就是新织的毛衣,全家都一个色的:黑色。
“来,康康,你幺爸、幺妈给你买了羽绒服,咱们换上。又轻薄又暖和!”
康康在和颜颜、桐桐分吃烤红薯,这会儿不想换。
林嫣道:“算了,妈,你放这儿。等下出去前我给他换上。”
方母点头,“那行吧。我去和你妈妈说说话。”
她看到亲家母一个人在厨房忙活,这不好就踏实坐着啊。于是走了过去,“亲家母,你做晚饭么?我也来搭把手。”
林母道:“不是,我在给阿嫣炖补品。你歇着、赶紧歇着。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还是挺累人的。而且,不用做晚饭,旅行社有食堂。等下去食堂吃就好!我家那老头子和儿子、儿媳也要过来。你们难得来一回,我家老头子说过两天请你们去我们那边玩玩。”
方母震惊道:“啊,这么个小小的旅、旅什么社,还有食堂啊?不过我不累,我们坐的那个卧铺,可以坐、可以睡。而且一个人一个床位,没多的人。”
林母道:“是啊,食堂就在前头那条胡同里。员工也一起去吃,等下还有回来几个人呢。卧铺好,卧铺舒坦许多。都是明澈能干,他不但能弄来介绍信买卧铺,还能买机票呢。”
方母道:“我也不知道他现在都在做什么。算了,等他老子问他吧。”
既然不用做晚饭,她就先回去烫脚了。刚明澈说还给他们都买了毛皮鞋,穿上不怕下雨。她烫了脚试试和自家做的‘鸡婆鞋’(自家做的棉鞋,里头叙着棉花,看着胖嘟嘟的像母鸡)哪个更暖和。
她回去脱了些烫脚,“说是有食堂,晚饭不用帮忙。”
方父惊讶得很,“还有食堂啊?”
“对啊,说员工一会儿还要回来几个,都去那里吃。他这是雇佣人了吧?”
方父道:“这儿离天安门广场这么近,他就这么大喇喇的摆着也没人上门过问。我看应该是过了明路的,没问题。”
第148章 接风洗尘
方母道:“我刚出去,没看到明澈和明峰,就阿嫣带着三个孩子在烤火、吃烤红薯。”
方父道:“他俩加起来都五十多了,别为他们操心了。”
这俩小子算是方家下一代最有出息的,也早都成人当爹了。还管他们那么多做什么?他如今对自家小儿子,心头那是满满的骄傲。
方母叹口气,“我看着颜颜和方桐,那都是过得很好、很好的样子。对比起来,康康”
唉,如果不是阿嫣怀孕、再过两三个月都要生了,她真想离京的时候把方康留在首都,让他幺爸好好培养。
她道:“老头子,如果阿嫣这一胎又是个女儿怎么办?”
“能生女儿就能生儿子。”两个大学生生出来的,资质肯定好。
方母道:“这一路上我看着方康和方桐差距很大,都还没这么受刺激。如今看到颜颜也过得这么好,再想想家里的方健”
毕竟,明峰在村里一直就是有钱人,方桐从小过得就比旁的小孩好。
方父道:“你小儿子什么时候会受你摆布了?别做遭人厌烦的事。颜颜过得好,康康他们过得不是太好,这都是他们的父亲导致的。谁让老大当初该读书的时候不好好读呢?不然老祖宗为什么要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老大那里已经包产到户,真能干一年吃五年的话,日子也会逐渐好过起来的。至少供三个孩子读书没问题,咱们就不要插手太多了。父母的倾向性太明显,反而容易让能干的孩子寒心、有怨气。而过得差一点的孩子也会越来越觉得一切理所应当。让他们兄弟自己处吧,老二还是顾念他哥的。嗯,这么舒舒坦坦烫个脚,舒服多了。”
屋里有两个八磅的开水瓶,不断的往脚盆里倒热水,烫得二人浑身都开始发热起来。
两人烫脚的时候,外头办公桌的电话响了。魏友接起来后听了两句,然后道:“方老师,你大哥的电话。”
他也学着其他同事喊‘方老师’、‘林老师’了。总不能还继续喊‘嫣姐’、‘姐夫’吧。
方明澈过去接起来,“喂,大哥?嗯,到了、到了,我已经把二老和康康都接到家里了。明峰哥和桐桐也在我这里,你回去同二伯也说一声。行,你放心吧。二老和康康的精气神都还可以,毕竟坐得是卧铺。”
他挺欣慰的,大哥竟然还会盘算着时间,到邮电局打过来问问。老家没有电话,整个村子都没有一台。他这里是没法主动、即时通知的,顶多明天去拍个电报。
不过,二老一小的状态比起去年他和颜颜到京的时候,确实是好多了。这就是奋斗的意义所在了!以后他们一家子往返,也能采取坐卧铺到市里的方式。再往后基建搞起来,还能坐火车到省城,再转长途客车回去。
不过,四川修高速公路是即将步入2000年的事了,还有20年。到那时候才能再坐三个小时长途客车就到家了。在那之前都宁可火车卧铺一路睡回去。
方明澈问起春耕的准备,方明华在电话里道:“嗯,我请了人多的人家帮工。算来算去,我一个人还是不行。就按天数给钱,多请几个人,能快点弄完。本村、外村的都有。老二,真的能干一年吃五年啊?”
这个消息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如今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基本没什么结余。这就相当于收入陡增四五倍了。这回春耕,大家各人干各人的,一个个都知道‘早起三日当一工’了。再不用生产队长跟喊渡船一样,半天喊不齐人出工。
“我凤阳县的校友是这么同我说的。又没有利益相关,人家骗我图什么?”
方明华道:“五十多秒了,再见!”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嘟嘟声,方明澈失笑,然后也把电话挂上。也不知道大哥想说的话说完没有。不过就算没说完估计也不是多要紧吧。他大哥别的方面不说,但种田还是舍得卖力气的。如今种的是自家的田,肯定会更加的勤劳。短期内,这就能改善生活了。
这会儿两辆商务车前后脚的回来了,停在胡同里。
方康已经换上羽绒服内胆在里面,外头依然是他穿来的灯草绒外头。这也是家里饬过的,只是不可能像颜颜一样从头到脚都穿得很好。林嫣考虑了一下,就只把棉袄给他换成了羽绒服。
这会儿小家伙就跑了出来看,还兴奋地道:“车车”
今天坐小轿车他其实很开心,但当时坐在还不熟的幺爸腿上有点紧张。而且不是太远,很快就到了。这会儿幺妈和二姐都很和气,他慢慢放开了些,听到车子的动静就跑了出来。
方明澈和方明峰正好从外头进来。方明澈道:“你小子别乱跑!想坐车,晚上送你四伯和桐桐姐,你也一道过去。”
屋里只有林嫣和方桐、颜颜,最后林嫣就只能是叫颜颜跟着出来追人。可别跑出去,站到司机的视野盲区了。林嫣不是有心想学开车么,有回上去方明澈就简单和她说了说。
看到堂弟被爸爸带回来,颜颜道:“二姐这个称呼,我有点印象了。”
方明澈看着她,你不想当姐姐的记忆不会就是来自于此吧?
颜颜朝背后的正房看了看,爷爷奶奶都没出来。然后她小声道:“他又不是我亲弟弟,不是因为他。”就是以前,听说他们也没有住一处。
这会儿方康已经又跑开了,跑去正房找爷爷、奶奶。要告诉他们好消息:晚上他还可以坐车车。
方明澈就了然了,颜颜应该是记得方芳当姐姐过得很辛苦。但都是模糊的记忆!不错,还记得这话要背着你爷奶说。
他也小声道:“你亲弟弟能走会说了,不听话你可以教训。但是别人,你不可以动手。有事告诉爸爸,爸爸不会让你吃亏的!”他绝不会把女儿养成扶弟魔。
颜颜露出些笑意,用力点头,“嗯。”
“不过堂弟来咱们家做客,你也得有待客之道,对他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