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51节

  利息他们自己出嘛,就像之前老板买四合院凑钱一样。如今大家都看出了首都的房价是要涨的。这两年抓盲流没那么严格了,多少人奔首都来讨生活啊。买了租出去,是完全不用愁没有租客的。

  方明澈道:“打会,这就看你们对旅行社和自己有没有信心了。关键是你们自己,旅行社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别想比着我来啊!账上的钱本来就是我和王家的,王家没意见我就可以先挪用。但你们不行!而且,买四合院借的那三万,我一个月就还上了。”

  王德显和杨梅今天正好没事,也送了份礼金过来了。如果只是旅行社的兼职员工也就算了,但这不还是林嫣的表弟么。而且关系看起来挺好的!

  林嫣给杨梅也带了不少面膜、化妆品回来。本来想带个包的,结果国外的品牌包太贵了、品牌溢价太高。她自己都没舍得买!

  这会儿听员工打账上闲钱的主意,王德显也开口道:“账上留的是备用金,抵御风险的。而且,也要考虑下一个分社或者分店啊。不然我和小方肯定直接瓜分了。他个人负债18万,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高翔和谢娉也在场,高翔笑道:“不要打公账的主意啊。方老师随时可能有新想法,我随时可能腾挪不过来的。真想买房,就你们自己打会去。”

  方明澈道:“给你说得我好像想一出、是一出似的。BJ、上海,这一南一北两个分社先稳一稳。一东一西不急!至于海外,如今那四处暂时也够了。欧洲的人想买,去巴黎和伦敦挺方便的。好了,今天休息,不说公事了。”

  韩梅、宁安安她们一群人商量打会的事去了。也是邱音这回豪掷三万买了一进四合院,把众人刺激到了。

  要说方明澈买房,他完全是负债买的,而且他还是老板。那刺激不到大家。至于王德显,他或者他老婆单位分房,也刺激不到大家。

  但邱音跟大家起点是一样的啊!由此,不但是更多人想买房子了。想去驻外的就更多了!

  当然,买房子这一点,也离不了方明澈有事没事的宣传。他是坚定的看多党!而且身体力行,买了个100平的小偏院,又买个小两千平的大四合院。

  如果华侨公寓有房子出来,大家都坚信他肯定毫不犹豫的买。华侨公寓和大四合院买电器前后都花了将近十万啊!有房子肯定买。

  嗯,方明澈和林嫣提前消费的观念也有些影响众人。就是预期自己今后今年的收入不错,提前花这个钱买房。

  宁安安更是直接跑来问方明澈,“方老师,明年六月邱音就回来了。能轮到我么?”

  她来得就比邱音晚两个月,也算是旅行社元老了。

  方明澈道:“说了今天不说公事。你们一个个低调点,看看人家供销社的人什么脸色?”

  供销社的人面对其他单位都是充满优越感的。但听到这群人讨论要买房,还是有些破防了。他们只能等着论资排辈分房子。而且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一次机会。

  但听旅行社这群人说起买房子,简直有点轻飘飘的感觉。心头能不咬牙切齿么?

  宁安安瘪瘪嘴,这才没说什么了。心头腹诽:那是他们自己挣不到钱!

  邱老师也来了,他从前是宁安安的老师,说她自然没那么多忌讳。

  “想想三年前你还在过什么日子?那会儿有人搁你跟前显摆,你什么感觉?”

  他心头盘算了一下,这丫头搞不好都有一万多存款了。难怪气质都跟三年前迥异。她要是买团结湖小区的房,直接一次性付清,都不用打会!估计是想和邱音一样,买在离旅行社不远的地方。也买个小四合院。

  邱老师估计供销社的人今天受刺激受惨了。他小声问方明澈和王德显,“这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会搞出新的社会矛盾来吧?”

  方明澈道:“报纸上雇工问题最后一篇讨论,明确提了多劳多得。”

  王德显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这四个字,在很多人心头都是泛起了波澜的。之前一直讲的是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呢。

  ‘多劳多得’的提法一出来,做生意的可就扬眉吐气了不少。

  方明澈心道:回头还有‘按资源分配’这一说呢。

  邱老师道:“这其实已经是理论落后于实践了。但理论研究在进行并且提出,也是好事。”

  他家邱音也属于是高出平均收入很多的人。刚过去的七月、八月是旺季。她甚至拿到了2000元一个月!不然,他们家买房的三万块也没这么容易凑齐。

  王德显道:“邱老师,你们家几时进册啊?别忘了通知我。”

  “放心,我还借调在招商办呢。你跑不掉的!不过,时不时送份礼金,你有分红还撑得住。旁人怕是吃力啊!”

  王德显道:“谁说不是呢!如今大家手头有些松动,摆酒的人也多了。”

  从肖刚那里吃酒回来,旅行社众人就开始商量打会的事。托生意好的福,大家手头都有一份钱。提成高啊!

  宁安安的疑问,方明澈周一给了明确答复:欧洲你想去的话,就做准备吧。

  邱音是六月份回来,但新人肯定不能六月份才去。还得有一个月的交接期。而且,前期还有护照、签证都需要办理。

  宁安安道:“那我暂时不买房子了。”

  不如等84年从国外回来再买,到时候手头肯定更方便了。

  谢娉道:“那你跟我们打会么?”

  宁安安想了想,“也许我去了国外,想在国外买个小房子。一样可以拿来出租嘛,就租给后头来替换我的人。”

  最后众人打会还是没打成。像宁安安这样手头有一万的,也不想平白给别人做贡献。

  方明澈知道后道:“行了,以后入职满五周年的,旅行社借这个钱给你们。嗯,有上限的啊,就以在国内的24个月的收入为上限。可以让你们分三年连本带息还清,每个月在工资和奖金里扣。利息就按银行贷款利息算,你们也都知道旅行社肯定是会长期欠银行贷款的。总不能贷款来免息借给你们!但中途离职,必须一次性还清。省得絮叨没有分房子的福利!你们这几天成天谈论打会,估计就是说给我听的。”

  那天韩梅问了之后,他回来也认真想了想。这个福利,还真可以给。这样可以让员工更有归属感。于是让林嫣和高翔细细商量了一个借钱的条款出来。

  众人听了,立时一阵欢呼。这样一来,买房子的压力真的小了很多。

  这些事情都安排好,转眼就开学了。方明澈进入了大三,要开始准备做考研的复习了。首先就是要定下报考学校。他在是考本校还是拔高一些之间犹豫着。不过好在这也不是必须马上做决定的事。

  老程儿子今年确实也考来了。和他老子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系,上大一。老程带来寝室和室友见面。

  17岁的大小伙子,看着浓眉大眼、一表人才的。

  老程的老婆、女儿也一道来首都了,就在师大外租了个房子住。老程以后也不住校了。现在已经根本不会查大三的寝。

  老程上学期想了些法子,把女儿塞进了师大附中。

  他年纪大,老师们喜欢叫他做事、组织同学。所以,他跟任课老师、辅导员的关系都还不错。也是交高价,但不用一家分成两处了。

  这两年老程一直在旅行社当兼职导游,收入还是可观的。他老婆,方明澈给安排进旅行社当保洁。毕竟老程不是中层领导,只能曲线救国,不好像谢娉那样直接安排。

  但只要老程老婆展现了有坐办公室或者出外勤的资质,可以走内部招聘的路子嘛。

  这会儿,老程儿子站在众人面前,郑兴第一个出声,“大侄子,终于等到你了啊。”他其实就比人家大两岁,但坚决认为自己是当叔的。

  老程儿子叫程才,他对着面嫩的郑兴着实叫不出一声‘叔’来。

  老程道:“这样,各论各的。二十五岁以下的,你喊他们师兄就行了。二十五岁以上的,可以叫叔。”

  程才点头,然后头一个招呼了方明澈,“方叔叔”

  他是认得方明澈的。80年来过年,方叔叔就清过他们一家四口吃饭。

  方明澈拍拍他的肩膀,“好小子,真不错!果真考上了。”

  小孟也过来拍拍程才肩膀,也是一副老气横秋的口气,“小伙子,有些事不该急的就不要急了啊。《新婚姻法》出台,在校大学生不能领结婚证了。而且,男的法定婚龄也推迟到了22周岁。”

  方明澈道:“结婚不着急,处对象还是可以提上日程的。学生时代的恋爱最纯粹了,没那么多利益考虑。当然,有些事确实是不能急。要为女方考虑!”

  在国外的时候,他和阿嫣还看到了一次性的避孕套。这可是比国内反复洗干净、使用的好多了。他直接批发了不少寄回来。而且还在箱子上用毛笔写了‘勿拆’。

  别回头老的、小的不懂英文给拆开了。回头要是方健他们三个拿来当气球吹可就坏了。

第205章 南下风险

  方明澈宣布的福利买房政策,很快就形成正式文件、盖公章贴在了办公室的布告栏。上头加了特地标红的一点:此项福利每人|每对夫妻有且仅有一次机会。

  他差点忽略了。不加这一句,每次买房都来借钱。那旅行社的流动资金都要告罄。

  韩梅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围过去看。这会儿要准备出车接团的导游、司机也都还没有出去呢。

  如今有两间大屋给导游和司机当办公室,几个资深的有办公室。其他人也可以坐靠边的沙发。比之前在华侨公寓好多了。之前回来想歇歇都只能去会议室。会议室如果在用,就只有做开会的人的位置。

  宁安安摸摸下巴,旅行社是1979年12月1日正式成立的。她是1980年初入职。满五周年,那就是等她从欧洲回来后半年。

  那会儿她月入肯定比现在的300左右要高。邱音回来,至少能干个副社长了吧。虽然一东一西要缓一缓,但上海其实还没有正社长,只有个副的。首都这边更是副的都没有,是方老师自己在管事。

  那至少还需要两个社长、一个副社长才是。而且,副的将来也是有希望去洛阳、西安转正的。她觉得四个名额,自己还是有机会争取的。资历她没问题,关键是要有组织、领导能力。

  这个,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才知道。总之,机会她是有的。

  那么1985年,她可能达到500元的月入(假设岗位收入不增加的话)。可以借24个月的月入,那就是12000元。嗯,不错,那她到时候肯定就买得起四合院了。

  听到她说这个话,谢娉道:“那首先得有四合院出售才行。这可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不然,方老师能急吼吼的负债15万都要赶紧买?”

  如今公认的,方明澈买四合院以及其中的好家具与进口家电,负债15万。华侨公寓的家具、家电负债3万。

  众人纷纷点头,那可不就是因为合适的四合院难得么。听说之前还有过一次机会,就是搬到华侨公寓之前。但当时的十几万,直接就把方老师吓退了。他那会儿压根不敢欠这么多债!

  所以,又遇上一套,哪怕没有之前那套保持得好,他也忙不迭的就凑钱买下了。

  韩梅道:“我觉得如果不是想买邱音那样的一进四合院或者是多买一套,再等三四年,我可能都不需要借这个钱了。”

  真的,她一年能攒3000。如果只是买团结湖小区50多平的小房子,她自己都能一次性买得起。这就是她们拿这么高收入的意义所在了。

  宁安安道:“到时候你难道目标就放在那么远、那么小的房子么?”

  韩梅道:“可如今整个首都在卖的商品房就只有华侨公寓和团结湖小区的房子。剩下就只能等着那些住老平房的人一间、两间的往外卖。大杂院,我从小住到如今,真的是住够了。一点隐私都没有!至于华侨公寓,那总价高不说,还几年都没一套卖出来。就是有,能轮到我啊?”

  大姐和姐夫一直都住在里头,就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大姐买家具、家电的时候就说了,买这么好就是为了以后华侨公寓有房空出来,第一时间下手买下,然后整体搬迁。

  谢娉也道:“可供选择的房子确实太少了。”

  旅行社中层(组长、办公室主任)及以上的人如今担心的,都不是三四年后买不起房,而是很难遇到合适的房子。他们的收入,都和七个手工艺品专卖店挂钩,少的都有三百来块。

  再攒三四年,怎么都能有万把块。再加上还能借7200左右,真的不用担心钱不够。要愁的就是没有足够供挑选的房源了。

  听她们几个中层聊得起劲儿,一旁刚入职不久的新人心头也忍不住盘算开了。

  他们转正以后,加上海内外的手工艺品专卖店的提成,也能有百八十块。比在其他单位强多了!再过个五年,就算收入和职位都不动,怎么也能攒个4000左右吧。再加上能借2000左右。虽然不够楼房的一整套房,但买两个单间没问题了。

  而且,怎么可能五年下来职务和收入都不涨呢?韩主任招聘的时候就一直和大家伙说,旅行社正在扩充之际,干得好的升职加薪很快的。

  于是,一个个也都心头火热起来。也觉得没有足够房源可供选择是个问题呢。

  林嫣今天上午没课,这会儿在办公室里。她看外头讨论得热闹出来听了听,觉得明澈说这个福利能让员工更有归属感果然是没错。

  虽然他们不能像国营和集体的单位直接分房子,但是他们给的工资和奖金高。又有这个借钱买房的福利在,大家过几年真的是可以买得起房的啊。

  旅行社几乎全是年轻人,这么算来大家伙30岁之前都能买到自己的房。她现在没什么感觉。但放到之前,如果能30岁前买到房,她也是会兴奋不已的啊。

  她道:“单位福利房只要产权在手也是可以往外卖的。另外,我听到明澈和老王聊天的时候说起,国家之前收回了一些房子,是无主的。这种,产权在房管局手上。可以问问怎么跟他们去买。虽然如今房子少,但能一次性拿钱出来买得起房的人也不多。”

  也可能是解放前就跑海外去了,手头没有新中国发的房本。

  1949年10月以前的房本,是收不回房子的。古大爷能收回,是因为50年代他拿到了新房本。80年代归还被占房屋,统一只认新中国的房本。

  众人想了想老板娘的话,有道理啊!那大四合院华侨喜欢,还有很多达官显贵喜欢,可能很难流入市场。但自己要买的本来也不是占地几亩,要十多万才能买得到的大院子。那流入市场的房子,自己等人就是很有竞争力了。

  林嫣看看墙上的挂钟,“好了,时间差不多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吧!”

  她就是故意让韩梅提前了五分钟张贴出来。不然,一会儿那些司机、导游到点出发的时候,该心思浮动了。

  老板娘发话,而且上班时间确实到了,办公室聚集起来的人群很快就分散开。

  然后林嫣就直接进了后头的偏院。她就是为了来看看张贴正式福利政策的反应,才到第一进的办公室来的。上海那边自然也是电话联系,同步进行的。估计员工的反应都差不多。

  这会儿,颜颜和方健三兄妹都上学去了。一早,畅畅吃过早饭、睡着回笼觉,被方敏抱着坐在小货车后座带到这边来承欢膝下。公婆这会儿应该都在那边。

  育红班是专为了双职工家庭没人带孩子开设的。中午管饭,还要照顾午休。但小学生不在此列。如果家里没人做饭,可以在学校吃食堂,午睡是没人管的。有人做饭就自己回家吃。

  方健三兄妹和颜颜都是回家吃,就是回四合院吃。

  明澈说大家都在四合院吃,反正请了做饭的大姐。大家一起吃饭,也算是碰一下头。他们一家就吃单锅小炒嘛。其它员工吃伙食团的大锅菜。

  老人家是比较在意团聚的。不然二老千里迢迢的进京,一大家子还分开成两处、三处吃饭、睡觉,心头肯定不乐意。

  这样也比较省事,尤其是省方母的事。不然,她还得一天到晚给老的、小的做饭。如今她活儿就轻省多了,洗衣服也有洗衣机。

  至于买菜,那是不用去的。朱大海他们会每天给送过来的,肉、菜、蛋、水果.四合院这边吃饭的人多,一天几十号人。也是一个达到起批价的数量了。

  所以,方母如今没事也就在四合院这边帮忙。大多数时候也是帮着照看那个小百货柜台。方明澈说给她也开40元一个月的工资,那个柜台就专门交给她看。老头子就负责开车去进货的事。

  如果有人预约了要用洗衣机洗衣服,那方母就留在小偏院收那个钱。看柜台的事,就方父兼顾。

首节上一节251/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