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在小偏院,颜颜正喜笑颜开的跟明澈描述她看到的孔雀、河马、老虎等从未见过的动物。
小姑娘今天真的老高兴了。
方明澈点头应和着她,然后把她领到大杂院那边,跟几个小姐姐、小哥哥一起玩。
他自己则拿着积累的不太懂的题目,拿到高家去问高老师。
这多好一个请教的对象啊!
高老师对他自然是耐心讲解。他对明澈那晚仗义出手很是感激,又没有其他的回报方式。
高家屋里有一股淡淡的药味。哪怕这会儿没有熬药。
方明澈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让颜颜就在庭院里玩。没有让她跟着进来。
这会儿小姑娘还没有兴奋过,还在和小姐姐、小哥哥们讲动物园见闻。
经常和同龄人交流,让她口齿愈发清楚起来。
这些小朋友也大多是去过的,和她说得有来有往的。
方明澈听到了也有限感慨,BJ的小孩,确实从小见闻就要比乡下的孩子多些。
这辈子不能让颜颜再输在起跑线上。
高老师给方明澈讲完他任教这一科的题目,讲得深入浅出的。不是他的任教科目,也能和明澈互相探讨。
方明澈忍不住道:“高老师,你怎么不去参加高考啊?”
“试过一次,差点分。我哪有时间全科复习?”
要上班,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他只能到了时间就去考。
方明澈中肯地道:“等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出来。考不上的人以后和他们的发展差别会很大的。你乡下要是有什么厚道、勤快的亲戚,不妨请来照顾你母亲。给你自己腾些时间出来复习。”
77年高考在12月,比78年夏天那拨早半年进校。后来是安排一起毕业的。
高老师想了想,“我寻思一下。”
方明澈道了声谢,拿着书和题册出去。
看颜颜还在兴奋中,正从兜里掏了硬糖和小哥哥、小姐姐分享。
便道:“等下自己回来。”反正在一个大院子里,不跑出去就行了。
“哦。”
第二天林嫣骑车到广场,把姑父和林父的话都转告了方明澈。
方明澈点头,“等下摆好摊,我去给姑父打电话。你去取一下钱。”
“好。”
方明澈和姑父约定好了趁十点左右去取货。林嫣就脱身去取钱。
如今有手工艺品合作社的人帮衬,走开一下不碍事的。老王还安排了一个长得牛高马大的后勤人员骑车跟去,算是充当一下保镖。
方明澈和宋全也说了一声。一会儿和自己一起去取货。
宋全点头应了,他有一些存货,等下有客人买,老王会帮着卖出去。
宋全和老王盯着林嫣骑车去取钱的背影。这才发现明澈昨天说的是真的。他们家的钱怎么花,还真是他在做主。
这会儿客人不多,觑着没人,老王问明澈,“你这怎么调/教的啊?”
方明澈把茶壶放好,“简单。只要你是家里绝对的挣钱主力就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老王和宋全对视一眼,感觉从这个月开始还真能有点指望。
他们的收入虽然不能像明澈一样都揣自己兜里。但也和各自的产品卖出去多少挂钩,这样大家才能更有积极性。
而老王作为领导,也能因为销量有些奖金。
那,下个月到手的钱能有个质的提升。回头发了钱,回家试试!
颜颜坐在旁边吃藕粉。这是旁边几个摊子在卖的。她今天一早和爸爸说好,留了点肚肚来照顾生意。
等吃好了,她在热水里洗洗手,“爸爸,我要上厕所。”
林嫣这会儿不在,方明澈只好拜托给手工艺品合作社的一个女同事。
不然他带颜颜去上公厕,是上男厕所还是上女厕所好?
平时只有他们爷俩在家,方明澈都给她用的便桶。然后自己第二天早上去倒。
他是真不想每天早上排队去倒便桶。那滋味,酸爽得很!
就为了这,他也得赶紧挣钱买套带厕所的房子。
如今,只有楼房才有这个条件。
BJ和别处不同。别处如今都没有对外卖的商品房。但BJ的团结湖小区有。
因为建国这三十年,陆陆续续从外地调了很多人进京工作。要安顿这么多人,BJ就划了团结湖小区出来,专门修楼房安顿他们。就在后世国贸的附近。
团结湖小区特别大,而且最小的户型只有52个平方。
因为工作变动,往外卖或者租的房子偶尔会有。相对如今没有商品房的时代,这已经是一线希望了。得先搞到钱,才能抓住这一线希望。先搞钱!
方明澈租在这里是为了方便去广场做生意。但不挑这个距离,就可以去团结湖小区租或者买了。
如今倒是还有更好的房子:六十年代专门修来安顿归国华侨的华侨公寓。
那里条件就比较好,而且户型150平到240平。
当然,价格比团结湖小区就贵多了。
团结湖小区52平的如今大概八千一套。但华侨公寓最小的150平的房子要四万左右。这个房子就更难等到人出手了。
方明澈如今的目标就是团结湖小区52平的套二,8000。
为了不倒便桶而努力!
林嫣取了钱回来,方明澈便招呼上宋全出发。
两人一路骑三轮车到供销社。姑父被特许脱岗陪同。
他们先去财务室,把1200的货款交了。出纳写了收条。
再拿着条子去仓库找老袁头开仓库取货。
姑父、宋全这会儿都有点犯嘀咕,这时节凉胶鞋真能卖得出去?
但如今也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于是按照方明澈的安排,一人先分配两根细绳子,负责找一个号码的鞋。
找到分左右串起来,顺便数数。然后再换总要确认一下到底有没有360多双。(前面几章根据问来的物价把价格翻倍了。鞋子总量就折半。)
第57章 凉鞋热卖
凉鞋清点过、并且串好。确实是三百六十多双无疑。
把之前送礼的钱一起算上,本钱是三块四一双。
方明澈跟袁叔要了纸壳子遮在上头。然后同姑父告别,和宋全一起载回去。
姑父看着他们的背影,还是有些忧虑。离开前他瞪了老袁头一眼,“以后少灌点黄汤!喝多了就口没遮拦。”
凉鞋载到小偏院,古大爷坐门口望着来路。
他在等邮差,听到铃铛声就忍不住看过来。
见是明澈白天回来了有些惊讶。这不连送水都在大杂院换了个人送么。
因为宋全现在生意好了,忙不过来。这个活计就让给大杂院另一个刚回城的男知青了。
如今大碗茶摊生意好,一天要续五次水。这送一天也能进账五毛钱,一个月十五块。
一趟二十分钟,家里活儿也能兼顾。
古大爷道:“你们干啥这时候回来了?”
方明澈道:“阿嫣姑父是供销社的,介绍我们买了一批滞销品。刚和宋大哥一起去载回来。”
古大爷跟进来看是什么滞销品。要是日常用得上的,他也可以照顾一下生意。反正不要票!
结果一看是小孩的凉胶鞋,差点笑出来。
“确定是你老婆的亲戚、而不是仇人?”
方明澈道:“这您老就不懂了吧。这叫反季购买。”
方明澈招呼宋全,一样尺码给点了二十五双留在车里。这就是一百双了。放进问袁叔找的纸皮叠出来的两个箱子里。
这凉胶鞋蓝色的,男女都可以穿。在BJ有点土气,其实在小地方还好。
剩下的都搬进房间放着。
方明澈还把前两天找手工艺品合作社的人用铁丝给拧的鞋架带上了。到时候用来展示,一次可以放二十双鞋。其余的搁纸箱子里,把纸箱子当个小仓库用。
然后两人又赶往广场上。
路过小饭馆,方明澈对老板道:“晚上六点,给我整个八菜一汤。八大两小,十个人。荤菜居多!”
“好勒!”
这会儿说了好备菜!
然后方明澈对宋全道:“晚上把嫂子和侄儿叫上,一起吃饭。”
宋全在他招呼老板备菜时就想到了,小方是要答谢。
嘴上还是道:“你这太客气了吧。街坊邻里的,搭把手而已。再说你还帮了我们那么大忙。”
“我帮忙的事,回头让老王用公款请我,到时候把你喊去当陪客。至于这一顿,是我答谢你们的。咱们各论各!”
“那敢情好,我就不跟你多客气了。”
到了广场,方明澈又招呼了老王和两个经常过来帮忙的后勤晚上吃饭。还有之前陪阿嫣去取钱的那位也喊上了。
老王道:“这怎么好意思啊?大家是互帮互助的。”
“不影响大家互相请吃个饭啊。”方明澈笑道。
老王点头,“行,回头我申请一笔经费。”
方明澈点头,“把宋大哥也叫上。”
这个没问题,这件事全靠老宋居中联系。
不过,“你这些凉胶鞋……”卖得掉么?
老王不无担心的看向正把鞋架子摆出来,又往上头摆放凉鞋的方明澈。
“事在人为。”
方明澈把用破开的竹竿夹住、绑牢的纸壳子做的招牌插在了鞋架子上。
上头用毛笔字写着:反季优惠,不要票!一双五元、两双九元六、三双十四元、四双十八元。每人限购四双。
当老师的,板书肯定是过关的。他问古大爷借的毛笔和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