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45节

  林父忍不住看了看这个堂妹夫。没想到他对小方的评价这么高。

  姑父能在供销社这样的好单位干,而且家里没有任何依傍。虽然因为不会来事儿,至今依然是普通工人一个。

  但其实他是六十年代的高中生,算是如今学历还比较高的人了。在一大家子里也是发展不错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发言权。

  林嫣道:“没事,姑父。时代不同了,不是非得端铁饭碗不可的。而且,明澈在非常认真的复习、准备高考。”

  在她看来,方明澈骨子里原本是比较懒的。如果不是不想一直当黑户,他多半还没如今的动力多方想辙呢。

  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至于说干个体会让人看不起。她都当那么多年知青的人了,还经历了回城找不到工作的憋屈阶段。思考问题也会现实许多。

  那天姑父单位的人拦着她,说她找了个大款什么的。不就是想嘲讽她找了个傻大户么。

  傻不傻,自己心底清楚就行。用不着别人来认证。

  明澈让她们母女能天天吃肉,说话的人吃得上么?

  姑父这下心头踏实了,卖得出去就好。于是叫上姑姑直接回去。

  等他们走了,林怿问道:“姐,那这一笔你们赚大了吧?准备给爸妈多少?”

  林父瞪儿子一眼。正要说什么,林嫣开口道:“你姐夫堂哥出的本钱。你姐夫也只是给他干活,分点成。给姑父分一成,也是他堂哥说的。不是,你这话什么意思啊?咱爸妈是会管没复婚的前女婿要钱的那种人么?”

  给爸妈多少钱?是给你出多少彩礼钱吧。最好把三转一响都给你包了。那以后你生儿育女是不是还要我给你养?

  林嫣看着弟弟,“林怿,你要搞清楚,咱爸妈下半生的依靠是你。你不要总想着从父母这里、从我这里能挖多少。”

  林母道:“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你当姐姐的帮衬弟弟不应该么?你以后有什么事,不还得你弟弟给你当靠山么?”

  林嫣腹诽:我没看出舅舅能给你当靠山啊。倒是有事就来找你们几个姐姐。

  林父道:“小方的钱是小方的钱,和我们家没有关系。林怿你那个对象家跟无底洞似的。你有本事,自己挣去。我绝不干挖女婿的钱,填儿媳妇家无底洞的事。”

  林怿道:“那人家闺女养这么多年,多要一些也正常啊。回头我姐夫再来提亲,你们也别跟他客气。他这么能挣,不该多给些彩礼么?”

  林父道:“老子当搬运工啊?回头全搬到你丈人家去。你姐姐是复婚,没听说复婚还要再给彩礼的。他们本来就是碍于回城政策办的离婚手续。这事是咱家欠了小方的。等小方能在首都领证了,直接去复婚就是。”

  他说着看向林母,“林怿就是被你这些话惯得不着四六的。阿嫣都替他下乡了,也就遇上小方才过得还不错。你还想尝尝当日的滋味不成?”

  当年他上班回来,得知女儿被她妈哄着去知青管理处登记了下乡,气得直接甩了孩子妈一个耳光!

  但是已经登记了,公章也盖了,无法更改。

  林母想起当初眼冒金星的滋味,顿时不再说什么了。本来那句“二选一,说得上谁替谁”也只能咽了下去。

  姐姐为弟弟牺牲,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林怿嘟囔道:“当年本来就是姐夫处心积虑设局,然后再跳出来英雄救美。他多付出一些不是应该的么。”

  姐姐的彩礼是应该给爸妈的。自己结婚的钱也是该爸妈出的。爸妈没钱,用姐姐的彩礼钱也是顺理成章啊。那都已经是家里的钱了。

  林嫣皱眉,“都说没那回事了。你们偏要听不相干的人胡诌。”

  她爸当年特地托了分到附近插队的知青关照她一下。可下去了天天干活,根本没什么功夫互相走动。

  但对方不知什么缘故,回来对她家那么说。

  先入为主、越描越黑。她都没敢让明澈知道她家里有这个误会。

  空口无凭,说不清楚。越掰扯,关系可能越僵。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不过,这个家还是她爸在当家做主。这就好!

  要说林嫣,以前也是让她妈忽悠得不轻。下乡吃了苦头,脑子才清明起来。如今自然不会再犯傻。

  她和父母什么都包了,林怿只会越来越没用。连基本的责任感都没了。

  哦,他倒是对他对象有责任感。但其他家人都是给他提供养分的。

  想到这里她道:“林怿,你对象家的要求咱家还没满足之前,不该急的你可千万别急。不然,小心人家回头以流氓罪要挟。”

  这些凉胶鞋在方明澈反季优惠的噱头下,又看似给了不少优惠。接下来两天都卖得不错。

  林嫣提壶给游客冲茶水,都有了几分飒爽的气势。

  她心情好得很,在没客的时候一边涮碗一边哼起了唱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方明澈听得直乐。这高兴得都快没边了啊。也是,后世他经历了通货膨胀,而且之前倒卖电子表他也发过两次财。对一天挣一百块感触没那么深。

  但对阿嫣来说,一天一百,十张大团结,这都能买180斤猪肉了!不能不激动。

  颜颜再提买什么的要求,也是一提一个准。

  而且阿嫣这种溢于言表的喜悦也很感染客人。谁出门不想看到张笑脸啊?

  这会儿广场上的游客大多进室内参观去了。在广场上拍照那个人拿着一个放照片的纸口袋过来。

  他们前几天一家三口拍的照片洗出来了。

  其他外地游客的邮寄出去,他们的对方直接拿了过来。

  “恭喜发财啊!”

  方明澈接了过来,“彼此彼此,看你一天生意不断。有一技之长就是好啊!”

  他抽出来看了一眼,见阿嫣和颜颜都跑过来要看,便笑着递给她们娘俩。

第60章 都是人才

  拍相片的人坐下,“我也来碗茶。”

  “好!”方明澈把洗干净倒扣晾着的茶碗翻过来,给对方倒茶。

  “老兄,我看你做生意很有一套啊!”

  “都是让逼出来的。咱们这些摆摊设点的,有一个算一个不都是让逼出来的么?而且,还得国家给咱们这个机会才行啊。”

  “说得是。”

  喝了茶对方把一枚贰分的硬币放在桌上,“老兄,跟你商量个事。能不能让我把你们一家三口的照片张贴在我的相片框里?这样对你们也有宣传作用嘛”

  他挑了些照得好的加洗了一份贴出来,做个宣传。都是外地游客,他用了也就用了。

  这一家三口都很漂亮,穿着打扮看着也很好。他就想用他们的照片。

  因为他们就在广场上,很容易被发现。他只能来打个招呼,征求当事人同意。

  方明澈看看对方,又看看天安门城楼。对方肯定是挂着相机在城楼下兜揽生意。

  怪不得走过了大半个广场给他们送过来,原来是这个缘故。

  看来生活的压力,的确是在让人把潜力都发挥出来。

  “都走到你那边了,还会绕大半个广场来这边喝茶?对我们没什么实际好处。”

  两个人你来我往了一阵,最后讲定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免费再照五张相。范围就是在这天安门广场上。

  要得多了,对方也不会答应。反倒免费再多照些相片,那娘俩能更高兴。

  刚才方明澈同意之前,特地看了林嫣一眼。她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但夫妻间的默契让方明澈知道她是很乐意的。如今能被相馆贴在墙上展示,这也是一份荣耀。

  她只是不好表现得急切而已。

  这件事说定,方明澈指了下女儿拿着的相片,“咱们现在谈的就是这张照片的使用权。”

  要用后续拍的相片肯定得再商量。

  拍相片的人点头。心头嘀咕:这知识分子嘴里真是一套一套的。还使用权呢。不好糊弄!

  一家三口趁这会儿淡场,大家都方便又商量了一下在哪些地方照,然后付诸实施。

  方明澈道:“劳驾,加洗的六张照片寄往这个地址。”

  他把家里的地址写给对方。对方专门有助手负责这件事。把他们的相片加进去也不费事,点头应下了。

  这些凉胶鞋果然五天就卖完了。

  林嫣每天下午都要跑一趟银行去存钱。每次都只能工作时间去,方明澈不能和她同时走开。就还是那个牛高马大的保镖跟着。

  吃人的嘴短,而且不影响自己的工资。老王说了,算换工。

  用他和两个后勤旺场帮工,换一个随时帮忙的翻译。是合作社赚了!

  这一点合作社的人都有共识。没方同志提点、帮衬,他们全都还苦哈哈的呢。哪像现在这么有奔头?

  而且遇上和外国人不能沟通明白的时候,也是方同志帮衬。

  方同志居然还能对他们的手工艺品用英语加以介绍。

  其实是翻字典提前准备过的。但因为针对性的练习,活学活用,方明澈对相关英语单词掌握得格外牢靠。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语法有没有问题,口音准不准。但外国人能明白他的意思,实现交流、沟通的目的就好。

  反正只要他大大方方的说,外国人基本都露出能明白的神情来。幸亏迎奥运的时候,来做志愿者的大学生还教了他音标。

  方明澈还干脆给手工艺人的产品都翻译了一下。用红纸、毛笔写给他们贴上。

  拜多年写拼音的福,他的英语写得也还可以。

  总之,他这个翻译这大半个月下来,越来越像样了。挺能唬人的!

  这五天茶摊也一直在挣钱,卖鞋也带来了一定的人气。五天差不多进账二百。

  卖鞋则一共卖得一千六百多。

  林嫣看着存折道:“再四天,就能凑够两千。”

  方明澈失笑。这强迫症怕是又严重了!

  “晚上拿四十给姑父送去,之前说好的。”

  “好!”林嫣拿出四张大团结。

  “进货前一天,姑父上家去。我爸说万一这把我们赌输了,颜颜吃饭、读书他要管的。”

  方明澈早就知道老丈人虽然固执,对他没多少好感。但人品没得说。

  上辈子是工作给儿媳妇接班了,又摔了一跤不良于行。后头的日子完全被拿捏住了。退休工资都是每月丈母娘去领的,不会给他。

  他自己都无能为力了。不然,不会由得其他人不让颜颜户口迁进京的。

  方明澈道:“回头给你爸也搞点好烟好酒。”

  首都的黑市只要有钱,除了房子基本什么都能搞到。

  林嫣道:“那都得拆封。不然我怕回头就被林怿偷走,转手孝敬他老丈人了。”

  到时候她爸难道还能嚷嚷自己儿子手脚不干净,去要回来么?

  她爸那么要面子的人。

  “那就到时候搞瓶茅台,直接倒老爷子喝半杯尝尝。”

  喝过剩下大半瓶,林怿总不可能还偷走吧。

  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又奔姑父家去了。

  肖钢给开的门,“表姐、姐夫,快里边坐。”

首节上一节45/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