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63节

  方父道:“他读了那么多书,脑子又转得快。去了哪里日子应该都不难过。至于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种田吧。”

  方明华有些不服气,不就是端茶送水么。他有什么干不来的?

  两个人一个月挣上百,这比土里刨食可好太多了。

第87章 想要茶摊

  方明华真是这么想的。

  如果是读了书分配的城里工作,那他应该干不了。

  但只是摆个茶摊有什么难的?而且,老二之前几个月在首都不也是当黑户么。

  自己去了也是一样,不比他差什么。

  反正他考上大学,肯定就没时间摆摊了。那转给自己不正好?

  方父道:“你听他说得简单!这里头的门道你清楚啊?不信,你就等他洗完澡出来再问问。真那么容易,首都回去的40万知青还能不都去摆茶摊?”

  还等着你天远地远的,想去依葫芦画瓢?

  方明华点头,准备等兄弟洗完澡出来仔细问问。转给他,总比转给外人强吧。

  袁淑芬也有点心动。他们有三个孩子要养呢。

  如果可以接手二弟的茶摊,那还有什么好愁的?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挣一百多,不用再什么都得跟婆婆伸手要钱了啊。

  夏天洗头、洗澡很快,主要是收收汗。方明澈三下五除二洗了,又顺手把衣服搓洗来晾上。

  然后就出来教家里人怎么包烤鸭卷来吃。

  他上了桌才发现,大嫂已经快手快脚的去摘了黄瓜、韭菜苗,照着他带回来的黄瓜条、韭菜苗条切好了。

  这是方父看他带回来的肉多、菜少。觉得家里这么多人,这么尽着肉吃肯定不够,就让大儿媳妇弄上了。

  方明澈点头,“嗯,那就干脆吃新鲜的。”

  他坐下来教家里人包肉和黄瓜条、韭菜苗,然后刷酱,卷起来。

  “就这么吃的。这鸭架,大嫂一会儿拿去熬汤。”

  袁淑芬点头,“好的。”

  “你们先吃,我给明峰哥家里送去。爸,这瓶茅台(黑市买的)你留着喝。”

  酒是刚才进屋拿出来的。阿嫣给他在外头包裹了两圈泡沫防震、防摔。

  方父拿起来看,“国酒茅台!这得放着,过年我都不舍得喝啊。”

  “黑市有卖的,有钱就能买到。回头我的录取通知书寄来,你就打开来尝尝。喝着好,回头我再给你买。”

  方明澈说着拿上烤鸭、还有给堂哥女儿买的海军裙就过去了。

  他过去,堂哥还没有下班。二伯、二伯母和堂嫂等人都十分的热情,一再喊他坐、吃了饭再回去。

  “不了,我看我大哥好像有话跟我说的样子。改天考完了再来坐。”

  等他回来,一家子都在吃烤鸭。因为天气大,拆封之后肯定得赶紧吃。又没有冰箱,今晚就得吃完。

  不过,四大三小,一顿吃完无压力。

  方康之前对二叔还有点陌生。这会儿得了新衣服、又吃了二叔带回来的烤鸭,对他就很亲近了。

  他仰头道:“二叔,好好吃哦。”

  方明澈看他嘴巴上都是酱,一阵好笑。

  “好吃你就多吃点。”

  方父把前两天让大儿子去复读班领的准考证拿出来。他给夹在《历书》里放得平平整整的。

  “喏,这是你的。收好”

  这玩意儿丢了进不了考场的。前两年,每年都有人因此没考成。还上新闻了!

  方明澈点头,收到房间里的《新华字典》里夹上,露出一角。然后把字典放在写字台显眼位置。

  等他出来,方明华道:“老二,你考上大学,那茶摊就不能再自己摆了吧?”

  既然首都的学习条件好得多,那应该今年能考上了吧。

  方明澈道:“你想接手啊?”

  要是在大栅栏能有个摊位,把哥嫂弄去看摊子也行。就照朱大海那么办!自己吃肉,也给哥嫂喝点汤。只要他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但问题是个体户没摊位啊!

  同样的一个车摊几平米的面积,给国营或者集体的单位,能解决四五个工作岗位。轮得到你个体户?

  方明华眼睛一亮,身子微微前倾,“是啊。”

  方明澈摊手,“没戏。我去的时候,天安门广场四周随便摆摊。因为回城知青的就业岗位解决不了。我是冒充回城知青,和阿嫣一起去摆摊的。你普通话一点不标准,冒充不了。一口方言,直接就让人察觉你是盲流、黑户。到时候给你遣送回原籍。”

  这确实是个问题。

  方明华道:“你的普通话也没见特地跟谁学啊。跟林嫣结婚前就能说了。”

  方明澈指指高音喇叭的方向,“就听广播学的啊。颜颜都是听广播,又听她妈说话,这才能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还带点京腔。这样我俩才能在首都顺利黑下来的。而且,我这说的是二月份刚去时候的情况。如今嘛,广场上不让摆摊了。把摊贩全迁到旁边大栅栏指定的位置。而且,像我这样的个体户,根本就没有摊位。”

  “那你咋还能摆摊呢?”

  “居安思危啊。我一早就想到以后摆摊设点成气候了,肯定会被整顿。那里毕竟是天安门广场,不能被弄得太嘈杂了。所以,我就自学了一些做生意用得上的英语,去给手工合作社当翻译。他们得靠我和外国游客谈生意。这才舍得在自己的摊位上,租了一个车摊的位置给我。一个月30块钱的租金!所以,大哥、大嫂如果想去首都挣钱,语言关是首先要过的。你们先跟着广播学普通话吧。”

  方明华和袁淑芬点点头。这要去首都,确实得能说普通话才行。不然怎么黑下去?

  方父惊讶道:“你都能跟外国人说话了?”

  “简单的能说,复杂的还不行。”

  方父看看大儿子,我说这里头肯定有名堂吧。不过,小儿子在首都也能混得很好,他还是很骄傲的。再把大学考上,他看谁还敢说他家老二脑子有问题。

  方母吃了一个烤鸭卷,虽然很喜欢也不吃了。而且看向大儿媳和孙女。

  家里有好的,自然是要留给主劳和孙子吃的。女人能沾光吃点就不错了。

  袁淑芬和方芳也只好跟着停手。常年吃不到肉,吃着这烤鸭真的太香了。

  袁淑芬起身道:“我去做饭,方芳来给我烧火。”

  “好的。”方芳赶紧擦擦手就要起身干活。

  她是女孩子,在家必须得眼明心亮。不然奶奶会很不喜欢的。

第88章 治安不好

  方明澈看看正啃着两个鸭腿的侄儿,这鸭腿是一上桌方父就扯给了两个孙子的。

  方明澈又看眼他哥。

  方明华什么表示都没有,觉得理所应当。

  同样的情况,方母是不会盯着阿嫣和颜颜看,示意她们不要吃了的。

  因为,她知道自己会不高兴。

  他花钱买的,还让他老婆、女儿少吃点,没这个道理!

  而且,阿嫣也是能挣工资的人。每月拿回家的10块钱有她一份。

  方母也不敢这么对她。

  “还早呢,一会儿再做饭。妈、大嫂、方芳,你们一人再吃一个。”

  方明澈边说,边麻利的卷了三个蘸上酱,分给家里三个女性。

  方母接了过来,这才对大儿媳和孙女道:“既然明澈让你们吃,那你们就再吃一个。”

  吃过,袁淑芬和方芳就去烧火做晚饭了。

  方父和方明华带着两个小的继续吃着,他们还拿了高粱酒出来对酌。

  方明澈则跟着他妈进房间去。

  方母白他一眼,就你会做好人!不过那确实是小儿子花钱买来,又千里迢迢带回来的。她也就没说什么。

  方明澈掏出一张大团结,“又不差那一口两口的。妈,这个给你零花。”

  他妈虽然管着钱,但钱花在哪里是要给他爸报账的。钱都用不到自己身上。

  方母接过去,这下心头再没什么芥蒂了。

  一直以来,也只有小儿子才会给她零花钱。

  家里人口多、花钱的地方也多。她着实不可能从家用里抽钱给自己花。

  “你啊,一直以来手都这么散。还是要多攒点钱。”

  方明澈点头,“知道了。”

  如今的世道,攒钱怎么比得上多开源啊?

  而且,他在首都房子都买了,这哪是没攒钱?

  一家子吃过晚饭,袁淑芬和方芳收拾了碗筷去洗。

  方健和方康乐呵呵的出去同人讲自己吃了BJ烤鸭。又和人说是怎么卷起来吃的,好好吃哦。

  方明峰和方明惠下班回来,就听说方明澈从首都回来了。还给他们家带了烤鸭,又给方欣买了海军裙。

  两人吃过晚饭,便带了些水果过来坐坐。

  这回方父没给他们看脸色了,态度说不上热情但也还算和煦。

  这会儿他相信小儿子是事先想清楚了,才会辞职的。不过,如果大学考不上,这辈子最多也就是个摆摊的。

  所以他依然不是太热情。人家兄妹招呼他,他点点头,“明峰和明惠来了啊,坐!”

  方明惠和方明澈说了几句学校的事,过去帮着婶娘粘新鞋的鞋底。

  千层底布鞋嘛,就得一层一层的粘。然后再用粗麻线扎穿。

  这是给林嫣做的。方母固执的认为什么皮鞋、胶鞋,都不如布鞋穿着舒服。

  给方明澈的已经做好了。刚听说林嫣考完了要来办复婚手续,给她也做一双。

  方明惠道:“考完了就来复婚?”

  “嗯,你明澈哥说的。还是原配搭子更好些,颜颜也不至于受后娘的气。”

  林嫣在钱上头还是比较大方的。另找一个,这方面未必赶得上她。

  方明惠道:“明澈哥,恭喜你们啊!到时候要摆酒的话,我来帮忙。”

  方明澈摇头,“复婚就不摆酒了。”

  方明峰和方明澈道:“如今路上的车匪越来越猖狂了。以前还是棍棒刀之类的,现在直接上枪。不得已,老板给我们每辆车也都配了枪。”

  往南方跑车,越来越危险了。他小舅子上个月出车让伸到面前、黑洞洞的枪管吓着了,都不想干了。

  方明澈蹙眉,“我听说铁路沿线掉货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一趟回来,我们那趟火车也有人爬上车来抢劫。幸亏没到我在的车厢!他们抢了就跳车跑。等乘警收到消息赶过去,根本来不及。”

首节上一节63/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