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这个样子,好像在首都混得还可以。比以前当老师还体面的样子。
旁边又有挑水浇灌菜地的人问道:“明澈,你在首都做什么呢?”
“我爸没说过啊?我在天安门广场摆茶摊。借着广场客流量大的东风,薄利多销。”
方父确实没在外头说过。
传统观念,摆摊设点是比较丢人的。连先人的脸面都给丢了!
就哪怕后来摆摊赚钱众所周知之后,这个观点都没什么改变。何况如今?
有人问起他家老二在首都做什么,他对外说的就是去准备高考的。
首都的学校,师资力量和备考资料都要比小地方好太多。为此才不惜黑在首都当盲流的。
又有人问是不是去了住在林嫣家里。
方父一再声明是带着颜颜在外头自己租房住。
“都离婚了,又没开复婚的介绍信去,你们觉得人家林家能肯啊?”
他小儿子可不是去首都当上门女婿的。这个得说清楚!
“哦,那这个挣钱不?”
方明澈一边走一边道:“还可以。我和阿嫣两人,每个月能挣上百。”
“那是比你们当老师挣得多些。”
这些人嘴上这么说着,心头却是腹诽不已。
当老师多清贵啊,跑去给人端茶送水、任人呼来喝去。咋想的?
幸亏还没糊涂到底,还知道回来参加高考。
方明澈也不在意他们怎么想,径直往家走。他一周四个月,老家还真是一点变化都没有。好像时光都停顿了一般。
头一个听到消息跑出来迎接的是大侄子方健,“二叔,你回来啦?”
方明澈点头,“嗯,回来了。”
跟在方健身后的方康,却是一脸陌生的看着这个二叔。
他比颜颜还小半岁,已经不记得方明澈了。
这个正常,颜颜也不太记得家里人了。甚至连之前关系最好的方芳姐姐,也只有点模糊印象。
方明澈看看和村里其他男孩一起玩耍的这两兄弟,“方芳呢?”
方健一脸自然道:“她割猪草去了,家里养的猪要吃呢。”
家里养了一头猪、三只鸡。这是符合规定的,不会被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去帮她一把,然后赶紧回来。我给你们都买了新衣服,还有吃的。”
“好嘞!”
方健知道二叔一贯还挺喜欢方芳那赔钱货的。
但听说他带了新衣服和吃的,也不抗拒。麻溜的就去自家的田里喊方芳了。
还帮着干了点活,以便方芳能早点完成任务回去。
如果不这样,回头二叔也许生气就不给他吃好的了。
等方明澈回到家,进屋搁下行李。再出来拿瓜瓢在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喝,他爸妈、哥嫂前后脚的就回来了。
第86章 见到家人
如今还是集体劳动,这是和生产队长打了招呼提前走。
回头记工分,也是按劳动时长的比例记。
这会儿安徽小岗村已经在十八个村干部带领下,搞包产到户了。
但要等今年他们大丰收之后,才会在全国陆续推广。
他们这里,应该是从明年开始。算是比较早的一拨!
等正式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把包产到户落实,更是得等到1982年元旦的‘一号文件’了。
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那真是一步一步来的。
农业如此,商业也是一样。
方明澈道:“爸妈、哥嫂,我回来了。”
方父点点头,然后道:“淑芬,晚上用脆哨炒点白菜。再炒一盘香葱蛋。”
这就是加菜了,也算是给小儿子接风洗尘。毕竟是回来参加高考的!
方母进屋去把脆哨和鸡蛋拿出来。
方家也试行的计划经济,物资都是她管着。这两样算是比较金贵的了。
袁淑芬则接过来,在案板上搁着。然后道:“明澈,我给你烧点热水。这大热天的洗个澡舒服些。”
小叔子出远门,还是从首都回来。肯定会给她的儿女带东西的。
刚路上碰到方健,他说二叔给买了新衣服还带了好吃的。
“辛苦大嫂了。”
方明澈从西裤兜里掏了四张大团结出来,“爸,这是这四个月的钱。”
方父晓得他摆摊生意还不错,直接接了过去。
卖工作的500,他直接存了定期。那是应急用的,平时生活不动。
只是挣工分,家里日子还是过得很清苦的,能糊弄住肚子而已。
方明华道:“听说你摆摊一个月能挣上百啊?”
他们回来的一路都听到人在议论这个事。
方明澈点头,“是的,毕竟天安门广场客流量大。完全是薄利多销。不过我租房一个月得十五块。另外成天都在外头忙活,也顾不上做饭,都是下馆子。”
方明华道:“那存不了多少啊,跟你们以前教书可能差不多。而且首都的东西应该比我们这里贵多了吧?”
方明澈点点头。
方母过来捏捏他的胳膊。还行,结实了不少。看来在外头没吃苦头。
她问道:“颜颜呢?”
“跟着阿嫣住在她姥姥、姥爷家里。”
他都走了,那娘俩自然就不用待在小偏院了。
反正家里也没什么贵重东西,把存折和换洗衣服带上就搬过去了。
朱大海拿着仓库那间屋的钥匙,会每天出摊的。
至于他们住的房间,锁上就好。
方母道:“你租的房子怎么那么贵啊?”
“必须离天安门广场近啊,就隔了一公里。不然中途怎么续水?”
袁淑芬道:“那么近啊,走路都能到。”
“是啊,回头你们进京来玩,可以步行去看天安门。”
方明华道:“哪有那个时间?而且路上也老花钱了。不过,你寄回来的照片我们倒是时常拿出来看。瞧着颜颜都长胖了点,而且气色很好。”
拍的彩色照片嘛,可以看出来。真是舍得!
方明澈笑,“那都没花钱的。那个拍照的想用我们一家三口的照片招揽生意,就白送我们照了六张。”
说话间,那三兄妹回来了。装猪草的背篼还是在方芳背上。
方芳看到二叔格外的高兴,“二叔,你回来了!”
家里只有二叔、二婶对她是和兄弟一视同仁的。
“是啊。哦,对了,给你们三个买的衣服。回头换上,带你们仨去镇上拍张照片。”
给方芳的是一套海军裙,给方健和方康的也是海军服。还各有一件海魂衫。
这在首都都是挺时髦的打扮,别说在这里了。
三兄妹拿到新衣服都格外的高兴,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基本合身,顶多大一点。
“谢谢二叔!”声音格外的真诚!
“不用谢!跟二叔、二婶不用这么客气。”
“嗯,也谢谢二婶。”
方明华道:“何必给他们买三身呢。就买一身,大的穿了小的再穿就是了。小孩子长得快,卖新的不划算。”
方明澈道:“我从小穿你穿过的旧衣服。小时候心心念念就是想穿回新的。”
“我也是捡的隔房堂哥的旧衣服穿。你以为我穿的就是第一手的啊?”
方明澈道:“所以啊,给他们一人买身新的。小时候总要穿过一身新衣服吧。”
又把带回来驴打滚、艾窝窝等拿给父母。
还有两只抽了真空的烤鸭也拿出来。
这个天气,也只有抽了真空的才能带回来。不然,早坏了!但是也得赶紧吃。保质期也只有几天。
“今晚咱们自己吃一只,另一只回头送明峰哥家去。”
方健跑过来,“二叔,这就是传说中的BJ烤鸭啊?”
方明澈失笑,“对,这就是传说中的BJ烤鸭。二叔洗个澡,出来教你们怎么包来吃。”
这么鼎鼎大名的菜,自然是全家都听说过的。
方父忍不住道:“这多少钱一只啊?”
“十多块。难得回来一次,带给你们尝尝。”
袁淑芬道:“明澈,洗澡水热了。你们三个,新衣服放好,洗过澡才可以穿。”
方明华道:“出去做客才可以穿。”
方明澈道:“我按照他们现在的年龄买的。多久做一次客啊?做客才穿,那穿不了几回就不能穿了。这夏天正是穿的时候,回头洗了澡就穿吧。明天二叔带你们到镇上照相。再去裁缝那里一人做一身来替换。”
袁淑芬道:“太破费了啊!”
“没事儿,我多久才回来一次?”
三个孩子都高兴得不行。有两身新衣服轮替着穿,那就是天天都有新衣服穿了。
不过方芳想了一下,自己要干活,干活的时候肯定不能穿新衣服。弄脏、弄破了可惜!
方明澈进屋拿上换洗衣服洗澡去了。方健由衷地道:“二叔回来了,比过年还好呢。”
方明华道:“看来去首都当黑户,日子不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