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进步很大
方明澈这趟回家,看到亲人穿的都还是以前的旧衣服、洗得都发白、发毛了。
如今的中国,跟40年后的朝鲜差不多,都穷困潦倒的。
也难怪上辈子他参加老年旅行团去朝鲜旅游,刚回了国界就有团友忍不住朝着四川的方向鞠了个躬。
确实,如果没有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估计也就是个大号朝鲜。
方明澈自觉如今过得还算不错。回来看到至亲一个个过得不好,就起了心给他们都做一件白衬衣穿。
别到了秋天,又拿一片假领子出来充数。
没经历过这个年代,真的很难体会农民对铁饭碗、农转非的执念。那就代表了好日子啊!
不过,如今已经走到他们暂时理解不了的新时代了。
先让他们把假领子淘汰了吧。一步一步的来!
啧,就假领子都不是人手一件,还得出门做客的人才戴上。
这之后,方明澈就不出门了,在家做最后的查缺补漏。
一直到七号早上去考试。
他妈给他做了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当早饭。从读书的时候,每逢考试就一直是如此。
“吃,吃了考一百分。科科都考一百分!”
方明澈忍俊不禁,“好!”
从前的二八大杠卖掉了。他干脆直接在镇上招待所开了个单间住,省得来回奔波。
三天才五块钱,加上吃饭都没花掉十块。
等考完回家,一见面方父就问道:“今年咋样啊?”
方明澈沉稳地道:“大专应该没问题。”
用了老王给找的 BJ四中的复习资料,自己也是认真备考,确实进步非常大。
“那就好、那就好。大专也非常好了!不过,通知书没来,都先别在外头说。”
前头两年都落榜了。这回哪怕有信心,也稳重点。
方明华道:“知道了。哎,老二,听说大学发生活补助,发多少啊?”
“我和阿嫣都工作过几年,是按最高等级发。每人、每月二十二块五。”
不算多,但足够在校食宿了。毕竟国家还要贴补一些,食堂吃饭相对实惠。
有些节省的,人家还能省出一些寄回家。
方明华道:“不少了。我这样的壮劳力,一年到头还挣不到两百呢。哎,看你这么花钱,倒卖供销社的滞销品很赚啊?”
四件白衬衣的事,家里人也都知道了。觉得老二花钱太过大手大脚之余,也有些惦记新衣服。
“还可以。主要就是不要票、人又多,那就不愁卖。”
“那这回你考上了,茶摊不能摆,这个生意也不能做了?”
方明澈道:“骑个三轮车沿街叫卖也可以啊。就像以前的货郎那样。”
方明华叹口气。这个活儿他都干不了!他的口音一吆喝就会暴露。
方明澈道:“安徽小岗村已经在搞包产到户了,回头他们丰收了肯定会推广开来。到时候农民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方明华震惊地道:“啥,包产到户?前些年想搞这个的人可都遭殃了。”
所以这十多年,大家提都不敢提这茬啊。
这是咋敢的啊?
“安徽去年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再不想法自救,活不出来了。小岗村十八个村民带的头。还写了承诺书、摁了红手印。出了事,他们十八个人担责。其他村民也承诺如果他们因此被抓了,会集体把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既然上头没有喊停,肯定是想看看效果。效果好,就会推广。”
这张摁满红手印的承诺书,后来放进了改革开放展览馆。
是这十八个村民的壮举,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方父也很震惊,他在地上敲了敲烟杆,“没事?”
“没啊,人家十八个都还在种田呢。等今年秋收,就什么都能看到了。”
也不怪他父兄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事还没个明确结果前,是不可能大鸣大放的。
等秋收吧,秋收后交了公粮就什么都知道了。
林嫣考完后,在家休养生息一天。11号才上的火车。
她是躲着颜颜走的。明澈已经走了,她再走,颜颜绝对不会依。
但是,硬座带她一起,太遭罪了。
早起,林母带着颜颜一起去买菜,林嫣就提着行李溜了。
“想吃什么,告诉外婆。外婆买给颜颜吃!”
颜颜不客气的点菜。不过,菜市场是限量供应的,不像黑市想吃什么有钱就行。
好在林母去得早,排了一阵队还是买到了半斤肉。又买了芹菜、香干准备一起炒。
颜颜回到家没看到妈妈,便问道:“外婆,妈妈摆摊去了?”
林母知道早晚她都得哭闹一场。于是道:“她找你爸去了。”
颜颜楞了楞,“不带我?”
“火车上人挤人,太难受了!”
大热天挤成那样,简直是遭罪。
颜颜‘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
林母把门关上。确定她不能自己个跑出去了,便忍着心疼、照常备菜。
小孩子哭的时候,不能一开始就去哄。越哄哭得越厉害!
等颜颜的声音小些了,林母倒了开水端过去给她喝。哭了一场,得补充点水分。
“别哭了,回头你爸妈一起回来。你妈妈就和你们一起住了。”
颜颜哭得有些打嗝,“都不带我,呜呜”
林母把人抱起来哄,“都不舍得你受罪啊。他们要不是只能这会儿回去老家办手续,也不会这大热天的跑去的。好了,不哭了,你这会儿哭,他们也听不到。这段时间就跟着外婆,外婆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这话倒是真的,颜颜每天早起一个煮鸡蛋、一杯牛奶。中午、晚上她都尽量弄点荤菜。
惹得邻居家小孩都羡慕不已。
有人问起,林母道:“人家爸爸给了钱的。喏,还给我买了身衣服。”
旁边有邻居家的孩子看颜颜吃那么好,在家哭闹不休。
可家里条件不好,真没法比照办理。这会儿就泼了一盆水到庭院里、自己窗下的位置。
然后道:“不就是个摆摊的盲流么,得意什么?还巴巴的坐车去复婚。真是不给首都姑娘长脸。”
“我女婿回老家参加高考去了。考上就是大学生了。”
“等考上再说啊,三十个才取一个。”
林母又道:“摆摊怎么了?我女婿给阿嫣买车买房了。”
第91章 接新娘子
“什么,买房子?你吹什么牛啊!”
林嫣得了辆女式自行车那是大家都看到的,也艳羡不已。
两百多呢!除了感慨摆摊赚钱,也不得不说那盲流真舍得。
但买房子,怎么可能?
林母轻哼一声,得意的道:“我们阿嫣名下已经有天安门一公里处32平两间屋了。就是我那女婿买给她的!”
这话一出,林母再给颜颜吃什么,都没人觉得奇怪了。
只纷纷惊诧,摆地摊恁地赚钱啊?
32平,带个小院子,还是那么靠近天安门的地方,怎么也要四五千吧。
有人因此不信。林母也说了,还有两千没给。但欠条上是女婿的名字。
这样可信度就高多了。
这都没法牙根酸了!给的实在太多!
林嫣上了火车,也是挺艰难的挺到下火车。七月中旬,火车上人挤人。三天三夜洗不了澡!
还有人带着鸡鸭等上车。一路拉了,那味道酸爽得很。
不过,好歹比当年下乡的时候,头一次经历这些好多了。
方明澈是直接到市区来接的她。省得她再一个人多受几个小时的罪。
林嫣就没带什么礼物了,只自己的换洗衣服。
到了出站口,方明澈伸手接过来,“走,带你去吃饭、洗个澡。”
他开了个房间,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再上车。
车票都买好了,到时候过去就是。
不过此时还没有钟点房,只能直接开了一天的。
林嫣看到他,然后想到自己一身腌得很,也觉得洗一下好些。
至于费用,先不考虑了。她平常在茶摊干活也卖力得很。所以花钱也花得心安理得。
等林嫣进了房间、洗澡的时候,方明澈就在楼下大厅坐着。
他原本一个人来开的一个单间,现在带个女同志来。登记的人把他盯着呢。
都没结婚证就两个人开一间房,不注意一点就会被当成搞破鞋的。
他根本不可能一起进房间。
登记那人问他,“同志,那是你的什么人?”
“我对象,开了结婚证明来我老家办手续的。”
那人挑眉,“那你对象是大城市的啊?”
坐火车来,至少是省城的人。
“嗯,她首都的。”
“你可真是厉害!除了前些年上山下乡,哪有大城市的姑娘嫁到我们小地方来啊。”
方明澈笑笑,没多出声。
林嫣收拾好自己,把洗了的衣服拧干,用单独的口袋装上。然后再放到行李里,拎着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