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头发也洗了,这会儿垂着肩膀上,还有些湿。
长途客车的开车时间快到了,得过去车站坐车了。
一天就一趟,错过了就得在市区住。那还得再开一个房间。
两人的计划是趁着民政局下午下班前,去把复婚的手续办妥。
他们俩的介绍信、体检证明等都弄好了。
林嫣在街道办和附近医院开的,所以邻居才知道她‘上门倒贴盲流’去了。
方明澈的则是在大队和区医院开的。
都不是头回了,需要什么东西心头有数。
一个行囊就不用爬到客车顶上了,方明澈直接往座位下头一塞。
晃晃悠悠两个小时,到县城又换了一次车。这次就是直接坐到车站下车,再赶去公社。赶着四点多,进门办手续。
如今办事的人不敢还没到点就提前下班,四点多了依然还在的。
林嫣的头发已经干了,重新绑成了两个鱼骨辫。
两人都是白色短袖衬衣,照结婚证照片正合适。
等拿到新的结婚证,林嫣笑道:“第三本了。”
方明澈道:“再不换了。”
他拎起林嫣的行囊,和她一起往外走。
从公社到村上,骑车15分钟。走路要一个小时。
这会儿村里上街置办东西的拖拉机早就回去了。但三伏天啊,日头毒辣得很。
方明澈能让自己老婆顶着大毒日头跟他走回去么?
他给了支书四块钱,让拖拉机为此专门跑一趟。
支书顺手就拿给拖拉机手,让他拿去加油。还乐呵呵道:“以后谁要用村里拖拉机接新娘子,都这个价。”
所以,出了民政局,在车头绑着大红花的拖拉机就开过来接了。
车厢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贴了个大大的、红色的喜字。摆了两把中等大小的靠背椅。
车厢两侧还坐了些听说了这事儿,来搭顺风车回村的乡亲。
带鸡鸭、有味儿的那种,拖拉机手都事前提醒了,不会给上的。所以大家都没带、只一些在供销社买的东西。
林嫣笑了,“这待遇,比头一回还好呢。”
方明澈倒是觉得支书还挺有靠服务赚钱的意识的。他这会儿就觉得四块钱花得还挺值。
“走,上车,回家了!”他先上去,然后拉了一把林嫣。
搭顺风车的乡亲们一个劲儿的道:“恭喜、恭喜!”
方明澈笑着抓了把糖出来,让他们分。
是买的硬糖,不是什么好糖。但在乡下已经算不错了。
要托堂哥好一些的、甚至买大白兔也没问题。但不能这么露富!
全村那么多人,一人抓两颗(喜事得成双,至少两颗)也不是小数目。买大白兔的话,就比较贵了。
之前他给家里人买新衣服、又带BJ烤鸭,已经很多乡亲在揣测他是挣了大钱回来的。
这要是人家上门开口借钱,借了东家不借西家说不过去,都是老方家的人。但都借,那绝对是吃不消的。
所以,只买了硬糖意思一下。
乡亲们一路和林嫣说话,都是夸方明澈会疼人。白坐了人家的顺风车,又吃了喜糖,多说两句好听的又不掉块肉。
林嫣都含笑应了,显然心情很好。
方明澈也一脸的笑,这情绪价值真是给的满满的。而且,接亲嘛,确实越热闹越好!
方家人今下午也都没去出工,请了假在家杀鸡宰鸭。
到时候只请支书、生产队长、大队的会计、出纳,还有明峰哥一家过来坐席。不收礼!
袁淑芬肯定是主力了,方母也在忙活。方明华负责杀鸡鸭鱼等。
三个小的也都被安排了活儿。
方健和方芳这会儿就在打扫地坝。方康晚上要给叔婶坐床。
房间里大红喜字也都贴上了。
按方母的说法,让小孙子去坐床,来年好再生一个带把的。
第92章 知青儿女
方母早前知道林嫣前两年在避孕是很不高兴的。
好在这回听小儿子转达了林嫣还想生个儿子,凑个好字的想法。
当时方母就道:“就该这样,林嫣她横不能绝了你的后。”
在上了年纪的人眼底,如果只有女儿,女儿是会打发出门的。那就是绝后了!
上辈子方母还张罗过,想让老大把小孙子过继给方明澈,以后继承他的香火。
当然,也继承他的几十万存款和房子。
被方明澈断然拒绝了。
地坝里,袁淑芬从午后开始一直在忙活。看看丰富的菜色她心头略有些酸,这可比娶她进门舍得下本钱多了。
给小叔子忙活,因为他对自己儿子、闺女大方,她倒是挺乐意。
但对林嫣这个城里来的、一贯比自己受优待的妯娌,袁淑芬天然就有些不平衡。
“以前她是拿工资的,现在她也不过是摆摊的了。也不比我高贵啊!”
摆摊这个事儿,在大家看来还是不如端铁饭碗、拿工资的吃香。
摆摊再是挣钱,铁饭碗才是一辈子的事啊。旱涝保收!
小叔子不是也说了,从广场上搬到旁边的大栅栏,生意就少了三分之一么。
摆摊的事,说不准的。
方明华道:“那人家林嫣还考大学呢。考上就是金贵的大学生了,国家按月发补助的。再说,你看那些跑了的知青,还有哪个像林嫣一样,肯回来的?都老看不起我们乡下人了。”
干不了农活,想过得轻松些,就和乡下人结婚。有门路回去了,都呼啦啦的就离婚回城。自己生养的娃娃都不要。
袁淑芬点点头,好吧。林嫣这一点还是可取的!
而且,心头平不平衡的,公婆发了话,她还能撂挑子是咋的?
哼,读大学!她以后也要让儿子努力读书,像他们二叔一样考个铁饭碗。这样世世代代都不用愁了,一代人老了、下一代人还可以接班。
至于女儿,唉,她也做不得主啊!
方明澈和林嫣到家下拖拉机的时候,方父笑着亲手点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
就是老大说的,首都的姑娘不是因为下乡,不可能嫁来农村。林嫣这么回城了,又回来复婚。方家特别的有面子!
这会儿五点多了,该下田的都被生产队长带出去了。下午最热的几个小时歇了。这会儿太阳都要下山了,抓紧天黑前的时间再干一阵。
因此鞭炮放过,都是在家的小孩子上门来要喜糖。这可就多了,远远近近的都跑来了。
林嫣冲着方父方母喊了声‘爸妈’,又冲方明华和袁淑芬喊了‘哥嫂’。然后就和方明澈一起,站在地坝里,抓喜糖散给上门来的小孩子。
她都还记得这些小孩子。听他们说恭喜,也能把他们的名字喊出来。
当看到几个知青留下的娃,她心头微微叹息。
“方二婶,你看到我妈妈么?”有个比颜颜大不了多少的小姑娘仰头道。
“没有啊。首都那么大、人又多,平常遇不到的。”
其实她看到过,对方五一节还请了她喝喜酒呢。
这要动作快一点,现在在肚子里搞不好又揣上了。
这几个知青的娃,她就格外多给了两颗。以前知青父母在的时候还饬得好些。这过了半年再看,和乡下孩子也没两样了。
结果还有个小姑娘问她,“方二婶,你能不能带我去找妈妈?”
“没有介绍信,不行的。你都上不了车!”
“就说我是方舒颜可以么?”
林嫣只能摇摇头。
小姑娘的爸爸未必答应让带走。而且她带到首都去,小姑娘的妈妈也未必欢迎的。多半还要怪她多事的。
别人家的事,她不能手伸那么长。
还有小孩子问起颜颜怎么没回来?
方明澈道:“大热天的,坐三天三夜火车就没带她。她在首都跟着姥姥、姥爷过日子。我们回去了再去接她。”
有村里游手好闲、没出工的人也过来要喜糖。这种场合方明澈肯定是给了的。
对方笑道:“回去?方老二,你把自己当首都的人了?”
在村里,方明澈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自然也有人对他羡慕嫉妒恨。
如今首都的知青回了城,还又跑回来复婚。而且看方明澈辞职摆摊都过得那么滋润,自然少不了有些酸的。
方明澈淡定的道:“我要是考上大学,是要转户口的。而且大学毕业后,肯定也会设法留在首都工作。但这里是我的老家,这是不变的。”
散过喜糖,一众孩子散去。方母让林嫣进屋歇着。新娘子今天肯定是不用动手的。
林嫣和方明澈办了复婚手续,过两天就要回首都。这几天肯定都是最好的待遇。
“好的,谢谢妈。辛苦爸妈和哥嫂了!”
方父摆摆手,“应该的。坐了几天的车,回屋歇会儿。”
方明澈拎起行李送她进去,“你要不干脆上床躺会儿?吃晚饭还早。”
农村的晚饭起码要到七点去了,那会儿才陆续从田里回家。
林嫣下火车后吃了一碗牛肉面,也不会饿。
她先把洗了的衣服晾到房间后面。这屋子她熟悉得很,什么东西在哪里都不用问。
她道:“我先把衣服晾上。”
方明澈抿嘴一笑,“嗯,睡一下。不然我怕你晚上没体力。”
边说边把窗帘子放下挡光。
重生回来,两口子才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去离婚了!可怜他一直是享受的未婚待遇啊。
林嫣白他一眼。
“肯定会陆续有人来道贺,我出去待客。你安心休息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