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比方明澈预计的大一些,有400多平。租金自然也就要贵一些。这会儿还废弃着、杂草丛生,半人高的。
他们三个看了回来,都各自回家烧水洗澡。
朱大海虽然犹豫,但还是准备先跟着明澈干。毕竟,大杂院里还有几个人想干呢。他要是不干,立马就会被顶替。他准备骑驴找马,回头有更好的机会再辞职。
那大碗茶摊一天赚20。他看过那样挣钱的生意,对于一天挣一块五就着实不太看得上了。
只可惜个体户,哪怕像小方这么能干,也弄不到摊位。只能拱手把这么赚钱的生意便宜了手工合作社。
明澈除了朱大海,另外只喊了两个踏实的回城知青:耿山、刘青峰。至于另外几个,只能等规模扩大之后了。但去当开荒的临时工,按天计酬还是可以的。
一开始光是三个员工的工资,也要一百多每月。压力不小的!
这会儿大家都聚到方家这边开会。
方明澈道:“我八月还要继续出摊,明天开始朱大海你就领着他们过去收拾吧。平常一块五,三伏天给个高温补助,加起来两块钱一天。三个长期的和大杂院的临时工都这个数。”
除开他们夫妻和高老师这个勤工俭学的,算上临时工刚好七人。多了不敢!
这开荒的活儿方明澈就没有找高老师了。知识分子干体力活儿不行,更适合动脑子。合适的人,得放到合适的岗位才行。
林嫣道:“计划几时开张呢?”
方明澈道:“八号吧。八月八号,多好的日子!不是封建迷信哈,但做生意的人还是要讲究一下的。”
说起来,十二天的合法居留日就快到了。不过袁大妈听说了他的高考成绩,就没再过问这事儿。
袁大妈怕的,也是大杂院这么多人都知道了方明澈回乡高考的事。那就是昭告大家,他是盲流,之前一直是黑在首都的!如果有人对她或者方明澈有意见,去街道办举报。她肯定要吃挂落。
如今人家分明能上首都的大学,还是好大学。这就不怕了!没有私人恩怨,正常人都不会想得罪方明澈这样的能耐人。
自从高考成绩出来,这几天方明澈去出摊,合作社的人态度又变好了不少。
之前嘛,仗着摊位是他们租给他的。不租,他就没法摆摊了。那真的是有点膨胀!
这会儿他们先把摊子摆上了,宋全道:“六七月的租金60块,我想退给小方。还有八月的,也不收了。咱们回头还要接手人家的大碗茶摊,没得有风使尽帆的。而且,咱们连学英语的学费都没给人家。”
高考成绩出来前,他说这话,合作社的人不会答应。他们只会觉得小方都是靠着合作社才能继续摆茶摊。他们可是容了他6-9月,足足四个月。原本这四个月,他们自己可以也可以摆茶摊的。
就是这会儿他提出来,也有人道:“他为了讨好王德显,自己的功劳都能让出去。咱们容他在咱们的地盘摆摊,不错了。”
宋全道:“他和王德显的事,你又不知道内情。别以讹传讹了!传出去把王德显得罪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他是王德显的英语老师,给他出过主意。那你们知道王德显光学英语的学费都给了400么?事到如今,你们也都知道,小方之前是盲流了。所以,他不适宜出风头!就给王德显当了回军师。你们难道还以为他是禀性软弱,觉得他这个人好欺负?”
之前不少手工艺人还真是这么想的。这会儿互相看了看,人家都考上大学了。以后也不是一般人。
宋全道:“所以我的意思做人做事留点余地。万一以后还有找人家帮忙的时候,才好去开这个口。当然,你们执意不肯,我也勉强不了。”
集体所有制企业,被国企的看不起、又看不起个体户。觉得自己比人家高一等,是人家求着咱。
但宋全觉得,小方这样的人,如今赶上了好时候,以后绝差不了。关键,他还会是天之骄子、大学生啊!
最后,合作社的人达成了一致:退还方明澈的租金。毕竟,他真的还挺厉害的。
王德显的事,现在看来大家是有所误会。400的学费,很高啊!而且,他盲流这个短板已经补上了。这一点没法再拿捏他。
8月也是最后一个月了。之后茶摊会给合作社赚钱,大家都有份。还不如按照宋头儿说的,把租金退给他。让他接下来教英语的时候,多上心。
但给学费,宋全也知道不可能,就没再提了。
方明澈再来,本来准备付最后一个月的租金30块的。结果宋全退给他60块。
“你帮我们合作社这么多,可惜我一个人做不得主。已经占你不少便宜,这租金不能再收你的。”
方明澈想了下,“行,那这三个月的摊位,就当我用之前给你们出主意又教英语换的。”
自从老王走后,这些人被煽动想要他的茶摊,他对他们就不抱什么期待了。即便是那沉默的大多数,也不值得深交。也就老宋,还是个能继续处的。
他这里要动手做茶摊的准备工作,合作社的后勤人员麻利的上前帮忙。在高考成绩出来前,这些人可没这么麻利。
方明澈并没有说什么,自己也忙活着。
宋全道:“今天怎么来晚了些?”
“哦,新租了个院子。满院的杂草,今天让阿嫣和朱大海带人去帮着开荒。帮他们装了一下东西,又交代了几句。”
宋全很快意识到:小方这是又要捣鼓别的生意了。他并不是考上大学就安心读书,不做生意。
那他不再摆大碗茶摊,只能是因为合作社不给他这个机会。大家没有再继续合作的基础。不然,就像之前回去参加高考那样处理就好。
所以,退租金只是让合作社的吃相稍微好看了一些而已。他们这是白捡了人家赚钱的好生意啊!
第106章 开荒打扫
方明澈心头一直有数,他是不可能收得到大碗茶摊的旺铺转让费的。所以此时,也不会多失望。这群人里,能认识老宋和王德显,已经不错了。
他按照约定,继续教这些人简单的口语。同时做着最后一个月的生意。
小偏院那边,林嫣等人也准备好要出发了。
颜颜背着塑料水壶,戴着遮阳帽。有些不大情愿地道:“妈妈,我想坐你的车。”
她被安排坐朱大海骑的三轮车。
林嫣柔声道:“我载你,会拖慢所有人的速度。地儿太远!再不出发,太阳就该出来了。要不然,你留在家里,回头去宋婶婶家或者高老师家吃午饭?”
“不要。”颜颜摇头。
“那就坐朱大叔的车。”朱大海载了十块蜂窝煤和小炉子。还有炊壶、锅、铲,水桶、扁担,碗筷等。
另外还有五斤大米,肉和蔬菜。还有榨菜,油盐酱醋这些。
中午肯定回不来。这么几个人下馆子太贵,带去自己做。而且乡下地方,有没有饭馆还不一定呢。
之前生意最好的时候,方明澈置办了四个小炉子。如今用三个绰绰有余,这多出来的就可以拿去废品站用。那边的灶台不是现成能用的,那先用小炉子吧。
嗯,中午还要休息,又带了几张卷起来的凉席。最热那阵肯定是不干室外活计的。
但那院子的屋舍,也很久没收拾了。最热的时候就做打扫的活儿。所以,扫帚、抹布这些也拿了。
一共去了四辆车:林嫣一辆,朱大海载东西骑租的那辆三轮车。耿山和刘青峰骑一辆车,另外四个零时工也是合骑两辆车。如今二八大杠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载东西的三轮车是之前生意最好时候,跟大杂院的人租过的。如今又租上了。但人家说了,不租给他们收废品,就日用!
对方明澈的废品回收生意,大杂院的人都持观望态度。也是觉得又脏又累,还挣不着大钱。不过,给他干活,按月拿工资应该还可以。
高老师看破不说破,关键空口白话这些人也不会信。而且,干嘛要他们信?
倒不是怕这些人知道了其中好处撬生意。他粗粗估了一下,小方还得再买辆三轮车。那起步资金也得上千。
而且,最开始几个月没能成规模,多半还要亏损的。一般人,没这个胆气拿这么多钱去投资。
男的力气比女的大。就哪怕载一个成年人,也会比林嫣载着颜颜快。所以她安排颜颜坐三轮车。
这会儿一切准备停当,出发
林嫣上车前还特地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自己的梅花表,7:20。她还没去过,今天大伙只能跟着朱大海走。
先出城,这会儿已经是上班高峰了。他们和上班的车流基本是逆流而行。好在行人靠右,出城的方向不算拥挤。
袁大妈和大杂院其他人,看他们去了那么多人,其实也知道是被方明澈雇去开荒打整的。但如今社会上最大的矛盾,就是找不到工作和要吃饭之间的矛盾。
就是街道办对很多事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她们肯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告发。损人不利己!还得被戳脊梁骨。
毕竟六个青年都是大杂院里住的。真去告发,那得罪的邻居可就多了。
而且,年轻人真找不到正当活计,跟其它街混子一样偷鸡摸狗怎么办?如今首都治安也不是太好呢。回头遇上个吃窝边草的就麻烦了。之前小方进的供销社滞销品,不是还遇上入室盗窃的了。
如今但凡能少一个游手好闲的都是好事。当然,绝大多数青年也不是自己想游手好闲的。
高老师问道:“袁大妈,听说六月底沈阳、丹东等地发放了3300多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袁大妈点头,“是有这事儿。”
“那咱首都什么时候会发放这个营业执照呢?”
袁大妈道:“一处一处的来嘛。先让东北那边试试水,试了合适肯定就轮到首都了。首都一实行,那就代表全国各地都要跟上。如今鼓励个体经济。再说了,没营业执照,还不是都在搞了。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嘛。看到别人搞得红火,有法子的肯定陆陆续续就找门路去了。”
两人这么一搭一唱的,大杂院里哪怕有人有其他想法,也摁下了。这都有地方开始发营业执照了,显见得就不好去告发了。
至于说雇佣,回头人家硬是不承认,就说和之前跟手工合作社一样,是换工。也不是说不过去。
就寻常租个房子,左邻右舍没事,去帮着收拾一下也不是多奇怪的事。
袁大妈就图大杂院消消停停,乐得配合。
林嫣一行人骑车出城。这会儿太阳还没有出来,一路有风拂面。日子还是很好过的!
骑了约莫50分钟,到了。对老首都的人来说,这儿妥妥的郊区了。
但不是这么偏院的地方,哪可能租到这么大的院子?这比古大爷那一整个大杂院还要大。那可住了十几户人家。
林嫣道:“趁着太阳还不大,大家先除草吧。刘青峰,你去附近找找哪有水,挑一挑回来。这土太干了,洒点水要好些。一会儿煮饭、抹灰都要用到水。”
刘青峰答应着去三轮车上拿带的一挑桶和扁担。这里出去不远就有住家户,去问一下就知道哪里能取水了。或是水井,或是附近就有河。
其他人则拿下自己搁三轮车上的镰刀、锄头等。这是让各人自备的,就跟乡下亲戚去借呗。然后小炉子等也被耿山和朱大海等人搬了下来。
颜颜则被安排在小板凳上坐着。小板凳放在屋檐下。不过这会儿她跟着妈妈还有几个叔叔在参观这个小三进的大院子。差不多每间屋子都从房顶上直接漏光。
耿山道:“林老师,我去借个梯子爬上去捡一下瓦。回头估计还要买些瓦来补一下。不然下雨就麻烦了。”
难得的工作机会,他肯定是要卖力气的。七尺高的汉子,谁特么想在家吃闲饭、看脸色啊?
林嫣点头,“好的,你看一下需要买多少。爬上爬下的时候小心一点。”
第107章 守夜大叔
大家逛了一圈出来,刘青峰已经挑着一挑水回来了。说是旁边有条河沟,离得挺近的。于是,各自分头干活。
林嫣舀了水进炊壶烧着。
这么多人大热天的干活。到时候汗流浃背,茶水肯定是要保证供应的。她就拿的出摊的粗茶梗,主要是解渴。茶碗也是现成的。
耿山去附近人家借梯子了,一会儿负责捡瓦。他下乡的时候学过泥瓦匠。不但能捡瓦,回头那灶台他也能修补。方明澈挑中他,本来也是看中了这个。省得还要去外头请人了。
林嫣跟他说,如果对方看是陌生人不借,就说我们租了这个空院子。就拿过来用一下,用好了就还。另外,看对方家里有鸡蛋、蔬菜这些都可以买一点回来。
梯子这种重东西,不可能自己带。
农民家里这些东西如果弄去市集卖,懒得走太远。有人上家里买,也算是照顾一下。
耿山点头,接过林嫣给的一元钱,“好的,我知道了。”
朱大海和刘青峰这两个正式工则领着另外四人除草。地确实晒得太干了,得多撒点水才成。硬扯太费劲,也太耽误效率。
这么大的范围,一挑水显然不够。不过,先一处一处的除好了。尽量除根,不然很快又会长满。
六个壮丁一起干,很快的。一天给两块钱,相当厚道了。
林嫣今天就负责后勤,方明澈肯定不舍得她干体力活。
同时,她其实也是监工。晚上散的时候还要负责给大家伙发工资。七个工人,一天14块钱。看这架势,一天估计还干不完。明天还得来!
等水烧上了,她又领着颜颜进去转悠。这回手里还拿了个本子、一只笔。得记一下,需要买多少旧家具。这院子完全是空的,至少得先填满一进。
还要买秤,如今有秤的人家不多。就是人家有,也不好天天去借。一个台秤、一把杆秤是必须的。
如果后期还要人骑着三轮车上街去收废品,还要再多一把才行。
另外,晚上还需要有个人在这里守夜。哪怕是破铜烂铁、废纸皮、烂玻璃,也都是花钱买的。别人偷了去,转身就能卖了换钱。他们每次出货要等到攒够一定数量,那就势必要搁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