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澈说就请本村的人。他们所有人在这村里都是外来户,不给本村制造点就业机会不行。那样人家会很排外的。有本村靠谱的人守夜,才能保证东西不掉。
大家伙正干着,村里有人过来了。
朱大海认得,昨天才见过。小方的合同就是和这个老头签的。
于是招呼道:“曲支书,我们管事儿的林老师进里头去了。有事你等她出来和她说。”
小方给他们打了招呼,千万不能喊老板娘。
“行,你们干你们的。”
对方抽着旱烟。见这些人锄地还有模有样的,确实是上山下乡、当过知青。
林嫣估着炊壶里的水要烧开了,带着颜颜出来。见到有个大爷在第一进转悠,就看了看朱大海。
朱大海停下手头动作,“曲支书,这就是林老师。她是大学生!”
林嫣一听,录取通知书都还没收到,你们就给我封成大学生了?
她忙笑道:“曲支书,你好。我们几个都是回城知青,租这里开个废品站。”
曲支书点头,“嗯,知道。昨天来的那个小方说了是开废品站。那是你的.”
“他是我爱人。”
曲支书点头,“你们要找的守夜的人,我给寻摸好了。我让他一会儿就过来。”
“好的,麻烦您了啊。”
曲支书摆摆手,“不算什么。你们把这里租了,也是给村里创收。再收村民守夜,还开一份工资呢。”
林嫣把炊壶里的水倒进茶壶,翻转了一个用白毛巾盖着的碗给曲支书倒茶。
“曲支书,喝水。我给你晾在这里。”
“好的,谢谢。”曲支书点点头。
这儿原是祠堂。后来破四旧村里拿来当过一阵仓库。再后来失过火,如今那后院的墙上还有火烧火燎过的痕迹。火灾后,渐渐就荒废了。还得好好收拾、收拾才能用呢。
不过姓方的小伙子说,他就是租来收废品,不用怎么收拾都行。
一会儿,寻摸的守夜的人来了。四十多岁的样子,国字脸,身量挺高,看着有点严肃。
“喏,你爱人说最好要找退伍兵,但关键还是人品。老夏虽然不是退伍兵,但人品我可以打包票。他晚上住这里,你们尽管放心。”
林嫣离开前,方明澈说支书介绍的人,只要不离谱都收下。
她把把晾着的茶水端过去,“夏大叔,8号开张。8号开始才需要守夜。到时候你就住库房那边。我回头会置办床,你把自己的铺笼罩被带过来就行。”
夏大叔点点头,然后道:“我提前几天过来可以么?工资尽管从8号算起就是。”
这个活计对他来说挺好的。就晚上过来睡一下,基本不耽误白天干活。
不过,支书喊他来,主要是因为他家情况特殊。
夏大叔的老婆、儿子上个月去坐船。结果船翻了,一船人都被冲走,尸骨无存。家里就剩下他和年轻儿媳。
这老公公和儿媳妇住一个屋檐下,日子长了肯定惹闲话。但儿媳妇也没法回娘家。她就没娘家,是逃荒被夏大妈捡回来的。改嫁也不是说嫁就嫁的。
所以这半个多月,夏大叔都是在本家兄弟家里睡的。但住别人家里,哪怕是本家兄弟,日子长了也不好。
林嫣刚才在人来之前已经听支书说过这个情况。点头道:“没问题。不过床要过两天收拾好了才统一买。”
“这个我自己克服。”大热天的,打地铺就好。
之前他也打过这个屋子主意。但这是集体财产,不可能白给他住。其他村民会有意见。三进院呢,谁不想住进来?所以支书一听守夜这活儿,立即就把他想到了。
“工资就是按支书说的,十八块钱一个月。但如果丢了东西,你得按比例赔偿。”
不然,万一本村的人勾结,他们外来户可没有办法。明澈说优先退伍兵,就是因为受过部队教育的,怎么都要好些。
第108章 辛苦劳作
夏大叔道:“我守着,这附近没哪个家伙敢来偷的。到时候我把我鸟铳带来。”
他就是过来让主家认识一下的,打过招呼很快就回家干农活了。准备吃了晚饭,就把铺盖卷抱过来。
等支书也走了,林嫣和进来喝水的朱大海、刘青峰等人道:“这确实是得找本地人,才能知道有这么合适一人啊。虽然不是退伍兵,但他很需要这份工作。既然支书打包票,那他们人品应该也是不错的。”
她也同情夏家遭遇的不幸。但是这个情况,她们确实要放心得多。
夏大叔需要能住在这里,守夜一定会很上心的。而且看样子,他平常在村里应该也是说得起话的人。而且用他,也算是给了支书一个面子。以后有什么事,也好开口找他。
对支书这个身份,林嫣和方明澈还是比较信得过的。先得是党员,而且在村里德高望重才能被选为支书。村民直接参与选举的。
刘青峰道:“这个工作简直是为夏大叔量身打造。”
上午十点半,太阳已经挺大了。林嫣看看在角落掏蚂蚁洞的颜颜,然后探头出去,“朱大海,带他们进来吧。外头已经开始晒了。”
到这会儿已经干了两个小时的活儿了。路上还花50分钟。所以说挣钱辛苦啊!
想想那个大碗茶摊,真是有点舍不得。但也是没法子的事,合作社不会再分摊位给他们的。希望这个废品生意也能那么赚吧。
众人换到里头,除蜘蛛网、扫地、抹抹擦擦窗户等。这屋子虽然遭过祝融,但其实屋子结构挺好、用的也都是好料。
其他人继续干活,林嫣就开始做午饭了。
耿山把房顶捡过,估算了一下还缺多少瓦。已经在用水泥和泥巴补灶头了。水泥是方明澈托崔老板在黑市买的。补上应该过两天就可以用了。修松动窗户之类的活儿耿山也能干,带了简单工具的。
他借梯子,买了鸡蛋和地里的蔬菜回来。林嫣准备做个蛋汤。
大家干活儿都挺卖力,中午做四菜一汤,两个荤菜。菜的份量大一点。米饭她也做了两斤半。是两斤半米,做成饭还要涨的。
蜂窝煤炉子把饭蒸上,再用几块大石头垒了个灶台炒菜。做给干体力活的人吃,她油给得足。炒肉里的肉也给得多,比崔老板那里舍得多了!
中午大家伙吃的时候也很满意。觉得老板娘做事也挺大气的。两斤半米做的饭,直接吃完了!
吃过几人帮着收拾了。然后林嫣母女一屋,其他人一屋,在上午打扫过的房间铺了凉席睡觉。
颜颜道:“妈妈,地上硬邦邦的。”
“那你睡妈妈身上。我还特地带厚纸皮垫在下头。”
这厚纸皮自然只有她们母女才有。其他人都是直接把带的凉席铺地上的。
林嫣倒是不觉得直接睡地铺多难受。她没当老师前,生产队抢收。晚上是要轮着执勤的,就直接睡的一张凉席。还要被蚊虫叮咬。
那时候买不到蚊香,都是熏的除蚊子的草。效果没蚊香片那么持久。这会儿,她是点了三片蚊香的。还分了几片给朱大海他们。差不多一盒蚊香,一天就用掉了。
没法子,这屋子太久没人住了,蚊虫鼠蚁估计都有。这几天,得让夏大叔多用艾草等熏熏。
但小姑娘嘛,明澈说得没错,没必要没苦硬吃。就让颜颜睡她身上好了。
不过颜颜道:“不要,会压着妈妈。”
“那咱们搂着睡。”
旁边那七个显然干累了,躺下很快打起了呼。
这几个人方明澈其实已经考察挺久了,人品都是过硬的。不然也不敢让林嫣母女和他们一起来开荒打扫。
方明澈下午五点收了摊子。把东西往家里一放,也是骑着三轮车就来了。路上看到有卖卤味的,还买了两斤去加菜。
如今鼓励个体经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点法子的都开始想办法找钱。以前还偷偷摸摸,如今大家越来越放得开了。老崔就是明显的例子。
他到的时候六点,太阳差不多下山了。
这边午睡起来,大家伙也是先干打扫的活儿。四点半之后才又出去除草。第一进院上午弄得差不多了。第二进的草到这会儿也除了二分之一。但是室内的打扫,基本完成。毕竟人手多!
方明澈到厨房看了看,林嫣正在搅蛋液。中午做的蛋汤,晚上做炒蛋。各用五个鸡蛋,不大好搅匀。
方明澈把瓷钵接过来搅着,“在村里买的?”
林嫣点头,自己转身去切肉。虽然买了卤肉,但还是炒个肉。中午的饭菜那是一点没剩啊。
“明澈,村里如今家家户户至少养了三只鸡。但全村就三辆自行车,还都是进厂的工人买的。客车经常不准点,他们进城卖鸡蛋要走十公里。咱们能不能……?”
那十年有一阵不许农民养鸡鸭。后来政策放宽,一家可以养三只。现在愈发放宽,私下也有人偷着多养。养得鸡多,生的蛋自然也就多了。
精明主妇一般都偷着多养。村干部来查,就藏到地窖里,把嘴壳子绑起来,不让叫唤。逮到了再说逮到的事。没逮到就不无小补了。
“能啊,怎么不能?只要能保证不摔破,一个鸡蛋赚一两分钱的差价也有数算的。所有的生意,只要不是生产商,本质都是倒买倒卖。”
林嫣听到倒买倒卖,眼皮跳了一下。
“不会有事吧?”
“一两分钱的差价不会有人告发和处理的。如今,只要不是犯了众怒都还好。关键是得找到买家,而且是持续买家。”
牟其中后来被人告发,还被抓。是因为数量太大了,金额惊人。他好像是一年就搞了百万。
方明澈看看林嫣。行啊,已经有一定的商业敏锐性了。不过这才1979年,还不是能完全放开手脚的年月。还是得稍微收着些。
林嫣道:“我想想,想想。”
六点半开饭。五菜一汤,三个荤菜。
方明澈道:“今天辛苦大家伙了。我们两口子也只好在饭菜上表示一下。”
刘青峰笑道:“一天两块钱,还包两顿油水很足的饭菜。没说的,再怎么卖力气,我们也是舍得的。”
第109章 心养大了
吃过自然也不是就要走了,就这一阵才凉快呢。七点下桌,林嫣洗碗,方明澈和其他人坐了会儿,又干了一个小时。然后林嫣出来给大家发今天的工钱,一人两块钱。
这年头李连杰拍《少林寺》才三块钱一天。那是全国武术冠军,经常跟着周总理出国做访问演出的人。所以,两块钱一天真的不低了。
除了朱大海,大家都挺满意的。不怕辛苦,就怕没地儿辛苦。
朱大海也是高考前后代方明澈出摊,知道了他的利润,心才慢慢变大的。
方明澈留意了一下他的眼神,很快想明白其中端倪。但他也不能随意乱了行情。
高考前后是特殊时期。他是怕朱大海知道茶摊利润后,心头不平衡、撂挑子。那每天的损失就大了。不过,五块钱一天把人的心养大了也是有的。
但废品站成本高,他估着前期还得往里头贴钱。肯定不可能把工资开太高了。就今天,发出去14块。吃怕是还吃掉了几块,这个人工成本还是很高的。
发完钱,大家一起骑车回去。
刘青峰、耿山等人都十分兴奋。今天虽然干了不少活儿,但吃饱喝足了啊。还得了两块现钱!回家往老娘/老婆面前一摔,“拿去买菜!”多提劲啊!
回去的时候,颜颜自然就坐爸爸的车了。她直接抱着方明澈的腰开始打起了瞌睡。
方明澈怕她没坐稳,摔了。中途停下来,把硬纸皮铺在三轮车车厢里,让颜颜睡在上头。
耿山道:“方老师,你也太疼闺女了。”
方明澈道:“我越疼闺女,她以后越不容易被臭小子拐走。非得对她很好很好的人,才可以。”
众人失笑,你想得未免太远了。
这会儿路上不挤,也有凉风。骑着车还挺舒服的。不过,累也是真的累。
回到大杂院,将近九点了。方明澈道:“大家伙回家早点休息!以后正式上班,不会到这个点的。”
那四个临时工脸上一黯,正式上班没他们的份。
方家的蜂窝煤灶在家盖住通风口备(一直烧着)了一天。中途古大爷还来帮着上了几瓶开水。再掺入新的水,继续烧。所以这会儿,可以让两个人洗澡。
方明澈把兑好的水提到厕所,让她们母女一起洗。颜颜回到家,又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