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贫道明白。”
天门道长将木盒递给了汤英鹗,安慰道:“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生死由命,生死齐一。有需要协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多谢天门道长!”
送走对方后,汤英鹗打开木盒一看,里面是一支百年人参,显然是天门道长拿来为丁勉续命的,只可惜晚了一步。
想到这里,汤英鹗忍不住放声大哭出来.
当晚,朱寿也受到了消息,他只觉得一阵可惜,感叹国朝少了一员猛将,随后便赐广威将军,灵柩回乡厚葬,其子入国子监。
由于还在战时,左冷禅只能先遣人护送师弟的遗体归返嵩山,计划待战事平息之后,再亲自回去悼念。
他坐在丁勉的身旁,心头莫名地泛起一阵疲惫,仿佛千斤重担压肩。
蓦地,左冷禅心中闪过一丝恍惚,惊觉自己已然迈过了知天命的门槛,五十余载,历经沧桑,倒也不算浪费时光。
想到这里,左冷禅心中的颓废之气瞬间消散,他看着丁勉,平和的说道:“师弟啊,师兄还想更进一步,你且看着吧!”
与此同时,喀喇沁部的大帐之中,欧藏华的面前放着一只烤全羊,两名穿着蒙古袍的少女正在为他切割羊肉。
整只烤羊外表呈现出诱人的金黄油亮光泽,外皮烤得焦黄酥脆,内里肉质则绵软鲜嫩。
欧藏华吃了一口,香料与羊肉完美结合,浓郁而不腻,口感层次分明,令人回味无穷,实为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佳肴。
其实在元朝时期,《朴通事柳羔羊》就对烤全羊做了较详细的记载:“于地做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箅盛羊,上用柳子盖覆上封,以熟为度。”
可见在任何时代,任何人到达一定层次之后,都不会在吃方面亏待自己。
所以想用一包方便面的调料包挑战御厨,多少有点异想天开。
李亩和王十二一同进入大帐,行礼后说道:“总督大人,物资都已经登记完毕,此处临近水源,又有牛羊马匹,再加上我们携带的物资,三万大军能在此处生活三个月。”
“另外,孙大、李小五在往西的七十里处,遇到了一支神秘的探马赤军,不过对方很谨慎,发现孙大等人就立刻撤离了。”
“七十里外啊”
欧藏华一边思索,一边示意两名少女为李亩、王十二也切一份羊肉。
两人倒也没有客气,笑眯眯的谢过之后,便接过羊肉吃了起来。
“请总督大人放心,三个月的时间,足够我等将周边部族扫荡一遍。”王十二三两口吃掉羊肉,看着欧藏华沉思的模样,当即表态道。
李亩也笑了笑,说道:“十二言之在理。”
“扫荡这些歪瓜裂枣有什么得意的。”欧藏华摆了摆手,看向站在一旁、目光始终盯了那两名少女的木高翁。
老高可不相信这些昨天被自家公子杀掉全家的女子,今天会心甘情愿来伺候公子,她们一定想偷袭。
王李二人听到欧藏华这么说,心中有些懵逼,看起来总督大人打算玩场大的啊!
欧藏华摆了摆手,示意两名少女离开,然后才对木高翁说道:“高翁,你熟悉漠北,我需要你为骑兵带路。”
“请公子明示去哪里。”木高翁愣了愣,随后拱手说道。
“土默川!”
李亩和王十二同时一惊,抬起头看向了欧藏华.
第422章 搞个大的
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收到消息时,可谓兴奋异常。
整整六十六年啊!
整整四代帝王,终于又出了一个敢上战场的勇士了。
他现在只希望这位大明皇帝陛下与他的祖先一样睿智,如此一来,他甚至有入主中原、重塑黄金家族的荣耀。
此刻的达延汗正值壮年,先后击败了亦思马因太师、亦不剌、也里牙思、满都赉(lài)等人,统一东蒙古各部,可谓雄才大略。
他的大帐之中同样在烤全羊,酒水映射着他宽厚的面庞和高颧骨,还有那双细长的眉眼与挺直的鼻梁,可以说与英俊搭不上边,倒有几分帝王霸气。
一名探马赤军半跪在地,向达延汗汇报着情况。
待他说完,达延汗亲自切下一条羊腿,递给对方说道:“那去吃吧!”
“谢大汗!”探马赤军感动的接下羊腿,才起身退出帐篷。
达延汗看向坐在一旁的男子,缓缓说道:“安达,看来喀喇沁部有危险”
那男子头大脸大、身材粗壮,坐在那里就跟一个石头墩子一般,一看就不好惹。
此人名为鄂尔多固海,是科尔沁部的首领。
科尔沁部是一个实力雄厚、人口稠密的蒙古部族,生活在蒙古草原的东北方,其血脉源自成吉思汗之亲弟哈撒儿,自然而然也承袭了黄金家族的血统。
因此,达延汗对科尔沁部怀有极高的敬意,双方交往间始终秉持着亲如手足的情谊。
更妙的是,在追求蒙古统一与复兴的事业之中,科尔沁部与达延汗的目标高度契合
为了全力支持达延汗的宏伟事业,科尔沁部多次派遣本部的精锐之师协助达延汗平叛,鄂尔多固海为平叛还牺牲了一个儿子。
所以这一次有大鱼,达延汗果断邀请了自己的兄弟,双方集结了十万人马,定能生擒活捉了大明皇帝。
鄂尔多固海吐掉骨头,平静的说道:“喀喇沁部主力在花当父子的带领中南下,最近的情报传来,其子把儿孙遭遇了大明的狙击,逃出来的人不多。”
达延汗听后,询问道:“安达可知这次明国领军之人是谁?”
“咸宁侯仇钺。”
“原来是他.那把儿孙输得倒也不冤。”达延汗点了点头,虽然他没有跟仇钺正面交手过,但他有不少部下曾经在仇钺手底下吃过亏,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名声在外的明朝将领了。
鄂尔多固海接着说道:“另外,我部潜伏在蓟州的探子传来消息,大明首辅杨廷和、大臣梁储、彭泽、欧藏华等人都到了边境。其中彭泽精通军事,在大明境内多次剿灭叛军,不可不防。”
“欧藏华啊.”
达延汗回忆了一阵,说道:“前些日子我派往明国的使节回来,就提到了这个名字,他是明国新任鸿胪寺卿和礼部侍郎。”
“我麾下的探马九死一生探回来的消息.占领喀喇沁部之人,就是这位欧侍郎。”
鄂尔多固海看着达延汗提醒道:“大汗,我等对此人一无所知,要慎重啊!”
“这一点我自是明白”达延汗点了点头,随即便安排部下去探查关于欧藏华的一切消息。
与此同时,在喀喇沁部的大帐内,尤二郎满身血迹斑斑,带回了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
在距此地约三百里之遥的草原之中,赫然出现了一支浩荡无垠的军队,其规模之巨,目力所及之处竟无法窥其全貌,他估测其人数已逾十万之众。
在抓获的探马赤军嘴里,他们还套出了这支军队的主人,正是达延汗与鄂尔多固海!
“十万之众?!”
中军主将安乡伯张铎、左哨军主将泰宁侯陈儒一听到这个规模的敌军,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们步兵加火炮营加骑兵,总共才两万人,如何能与十万大军对抗?
“总督大人,要不我们.退守潘家口吧?借助城墙之利阻挡骑兵,再以火炮优势攻击,待到他们士气涣散之时,我等骑兵再出,定能击溃他们。”右翼军主将广恩伯刘瑜看了看众人,开口提议道。
此话一出,主将之中,除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泰宁侯陈儒以外,其他人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欧藏华看着地图沉默不语,退守潘家口的确是一条不错的建议,却不是他心中的答案。
正所谓慈不掌兵,战争的本质是残酷的,若是因个人的同情或怜悯而错失良机,便会引起更残酷的后果
“退守的意义不大,反而会影响军心。而且我们有步兵和炮兵,撤退之时容易遭遇对方突袭。”欧藏华抬头看着众人,淡漠的说道:“是以坚守此处,才是上策。”
“总督大人想用两万人马战胜对方十万人马?”右哨军主将武安侯郑英忍不住质问道。
“当然不是,我部的任务,是将这十万众拖延在此处,为友军创造机会。”
欧藏华笑了笑,自信满满的说道:“传令下去,全营打造防御设备。”
安乡伯张铎、永康侯徐源等人还想再劝劝,可张苗三、李亩、王十二等掌号头官根本不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直接拱手道:“末将领命!”
随后,他们便转身离开了大帐。
永康侯徐源看到这一幕,差点就给气笑了,敢情人家还真没把自己当回事儿啊!
接着,欧藏华开始写信给朱寿,建议他让三千营绕过喀喇沁部,直取土默川!
因为达延汗的主力已倾巢而出,集中于此,致使土默川防御空虚,无疑为大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偷袭良机。
另外,再调动蓟州、昌平、辽东三镇兵力,形成铁壁合围之势,对达延汗的主力部队实施钳击。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欧藏华能够将达延汗吸引住。
思索一阵之后,欧藏华便对鲁林吩咐道:“传令下去,这几日夜不收放点水,蒙古人的探马赤军进来。另外,将陛下御赐的盔甲拿出来晒一晒。”
“是!”
第423章 全军出发!
抚宁城内,一条集结的命令突然传来下来,并且要求三千营将士们带上七日的干粮和饮水。
左冷禅早已调整好了心态,带上师弟们换上盔甲,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集结点。
放眼望去,一面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引领着千军万马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骑兵们身穿棉甲、面容冷峻,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搭在刀柄之上,站得笔直。
身旁的马匹们肌肉紧绷,时不时用蹄子翻动脚下的泥土,乖巧异常。
“呼如此雄军,不知天下何人敢当?”陆柏缓缓吐出一口气,满是激动的说道。
乐厚摸了摸胡须,微笑着说道:“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钟镇也忍不住喊了出来:“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师弟们,走吧!”左冷禅轻轻踢了踢马腹,胯下宝马心领神会,慢步走到了演武台旁边。
没多久,仇钺等人环绕着朱寿走了过来。
左冷禅等人见状,纷纷翻身下马,半跪在地喊道:“参见大将军!”
“众将士免礼!”
朱寿登上演武台,放眼望去,一万六千余骑兵按照排列开来,可谓遮天蔽日。
他深吸一气,声震云霄:“众将士不论汉蒙,此刻皆为大明三千营铁骑!你们唯一的目标,便是跟随我的脚步,踏敌于马蹄之下!”
说着,朱寿拔出长剑,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四周:“吾辈屹立大明军旗之下,日月山河所鉴。誓与敌酋决一死战,剑指苍穹,血染战袍,不达目的,至死不休!”
左冷禅等人听到这话后,忍不住举起了拳头,跟着大吼道:
“不达目的,至死不休!”
“不达目的,至死不休!”
“不打目的,至死不休!”
“全军出击!”
朱寿剑锋一指,先锋大将左冷禅翻身上马,一扯缰绳,宝马在一声嘶鸣之中,朝着草原狂奔而去,在他身后,陆柏、费彬、乐厚、钟镇、汤英鹗等人依次跟上,随后便是各路骑兵。
一时间,整个校场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马蹄声交织,如同雷鸣轰鸣,震颤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