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应天府尹成德有时候也难免被人往轿子里扔石头或者冷不防被人一泼冷水浇下的事发生。
甚至还被人放狗咬过,也被人扇过。
而且不少都是当朝国公侯爵伯爵什么的,甚至还有宗室的人。
朱由检知道后也不客气,恰逢东厂提督王承恩回到南京接替史可法执掌东厂。
朱由检便直接命何新从近卫军第二军选精干之士五千人给东厂,命东厂专门负责缉拿这些皇亲国戚们。
连带魏国公徐爵也因不配合被朱由检命东厂抓进了诏狱。
好在,只是统计,不是真的收钱,也只有一些小纠纷,更多的官僚士绅和皇亲勋戚们则是把精力发在促销,因而依旧税政改革依旧还在进行下去。
税赋改革开始进行。
在淮扬巡抚李明睿和凤阳河南总督李邦华的募兵工作没有结束之前。
朱由检还得进行货币制度的改革。
朱由检深知,在未来对抗建奴不仅仅单纯的军事斗争,这背后是要用大明现有的国力与建奴抗衡的。
而最先要有的是一个健康且能转变成国家实力的良性经济制度,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财力去练强兵。
税赋制度的改革算是一个。
但作为各类交易的重要媒介物-货币的改革也是至关重要,且需要马推行的。
大明的货币混乱是一直以来困扰国民经济的问题,给大明帝国的经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张居正时期的改革也重点抓在赋税征收的货币统一性面来。
现在朱由检拥有了近两千万两现银,自然也得好好做一番事业。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他正想着怎么靠这笔银子来个钱生钱时,负责财政支出的户部右侍郎祁彪佳突然说有急事求见。
“陛下,兵部来问,南京京营的军饷积欠快十年了,您看是不是补发一次?”
“陛下,工部来问,秦淮河是不是需要疏浚一下,宫城的好几处大殿是不是需要重建?”
“陛下,吏部来问,如今税政改革如火如荼,亟需人手,各府州县的属吏是否增加并拨发好俸禄?”
“陛下,礼部来问,河南、山东等地多处学宫毁于战火,是否拨银重建?”
“陛下,刑部来问,刑部大牢去年因大水垮塌不少,需要拨款重修。”
“陛下,还有我们户部。”
户部右侍郎祁彪佳还没说完。
颇为郁闷的朱由检便把手的书往地一甩,怒斥起来:“祁侍郎,你说有急事要求见朕,只是来给朕说这个,这种琐事也来找朕,内阁是干嘛的!”
“陛下息怒,国库现在还不过几万银子,而各部院又都来我们户部要银子,微臣只能去找内阁范阁老,可范阁老现在正忙于改税,说银子还在陛下您这里,便让我直接求见您。”
祁彪佳解释后,朱由检也消了气:“你们这些家伙,看着朕有了几千万银子,开始变着法的要银子了,你去告诉他们,说朕亲自说的,两个月后给他们答复。”
朱由检自然不会把自己好不容易抄家来的银子随随便便拨给这些衙门。
所谓货币,便是代表货物价值的一种一般等价物。
随着社会发展,黄金和白银这种贵重金属自然是最适合做一般等价物的。
但直接以黄金或白银为货币不好对整个大明的经济进行宏观操控,且黄金和白银的贵重性以及稀有的问题使得以它们作为货币会限制商业发展。
因而朱由检自然是想寻找一种可以替代黄金或白银的廉价且很容易制造而不易被模仿的物品作为黄金和白银的替代品。
朱由检知道朱元璋也做过,要不然也不会有宝钞。
不过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不知道准备金,因而使得宝钞没有货币的应有价值,反而搞得现在朝廷一发行纸币被说成是侵吞民脂民膏的弊政。
朱由检现在要进行新的货币改革,自然是要准备一笔储量丰厚的黄金白银,以此起到使自己发行的货币具备代表黄金白银价值的意义。
而这近两千万两黄金白银,朱由检自然是想把其的大部分拿出来作为储备金的。
也是说,崇祯帝朱由检现在已经想先开一家银行,且以这家银行作为法定货币的发行银行。
是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营金融机构。
作为皇帝的朱由检自然不用去管谁同意不同意。
现在民间已经出现兑换性质的钱庄,朱由检要开银行自然是没谁可以阻拦,也不会真的太陌生。
而且,在朱由检看来,得趁着现在还有一笔现银,且税赋还没真正开始征收,巨额军费还没出现之前,立即进行货币金融改革,或许能在将来靠兑换业务赚一笔钱和通过朝廷在军费支出和税赋征收的货币支持而强有力的推动货币改革的进行。
71.第71章 两个太监
一场暴雨来袭,将南京的暑热驱散走了大半。!
朱由检从皇后周氏那风韵犹存的身体翻了过来,将呈八字形的两脚耷拉开。
当帝王是一件苦差事,朱由检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给自己放假休息。
冥冥之仿佛有许多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等着自己出半点差错,然后好笑话乃至坑害自己。
除此之外,尽管朱由检已盘算得无精细,对所有的危机做了全盘推演和准备。
但朱由检还是没办法彻底安稳的在十七世纪的无污染蔚蓝天空下享受一个平民应有的闲散与安然。
高处不胜寒。
做一个帝国的执掌者,朱由检发现他在这个世界是孤独的。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穿越者,他所知道所理解的一切与这个世界是格格不入的。
尽管,这个世界他想象的还要精彩还要华丽,甚至给予他的尊严远远超出他在前世所能想象的地步。
但朱由检还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来自于帝王本身的政治压力,来自于孤独与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复制自己想要的社会正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