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第342节

  不过就在他向着停车场走去的时候,却听到了身后有人叫喊自己的声音,耿谨文不由停下脚步转身向后望去,看到一个小跑着向自己奔来的年轻人,他很快就认出了对方,是孙中山身边的秘书长戴传贤。

  戴传贤虽然年轻,但是加入同盟会的时间可不晚,在辛亥革命之前就是同盟会成员了。而作为《光华报》的编辑,他在槟榔屿就认识了孙中山,这也使得戴传贤加入同盟会后就一直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在同盟会中的地位颇高。

  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作为黑龙江同盟会会员的耿谨文是无法和对方相比的,但是随着革命委员会力量的不断成长,成为共和党党员的耿谨文此时又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方。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海外,许多革命同志虽然也追随两人出国,但是国内还是留下了更多的革命同志和革命同志的家属,为了不让这些同志被袁世凯迫害,孙中山曾经派遣戴传贤前往东北求援,因此戴传贤也就同一些共和党人建立起了私人关系,主持南方局的耿谨文没少同他打交道。

  对于这位心思缜密且口才不错的年轻人,都成四川成汉耿谨文还是颇有好感的,而且对方对于社会主义还颇有研究,不像其他守旧的革命党人视之为歪理邪说,就更让耿谨文多看顾他两眼了。

  戴传贤跑到耿谨文面前停下,深呼吸了一次后便向他热情的问候道:“之前就听说耿先生到了北京,我前天还上门去拜访过您,可是您当时刚好出门了,今天在会场见到您,不能不过来问候一声。”

  耿谨文心情愉快的说道:“是,那天我去了趟琉璃厂,淘了几件玩意,你哪天有空就过来帮我瞧瞧,看看我有没有走眼。明后天下午我都有空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戴传贤不免就旁敲侧击的询问起了耿谨文所提出的消灭地主阶级的主张,想要搞清楚耿谨文是想要拿消灭地主阶级作为条件换取各方更多的让步呢?还是真想这么干。

  耿谨文看出了想要问他的人估计并不是戴传贤,或者说并不仅是戴传贤,他笑容不改的伸手轻拍了对方的肩膀后说道:“季陶啊,这是革命啊,革命怎么能够没有对象呢?今天就这样吧,改天咱们再聊。”

  望着耿谨文一行人离去的背影,戴传贤站在原地沉默良久,胡衍鸿走到他身后向他有些急切的问道:“共和党到底想要什么?”

  戴传贤正想回答,但又突然停顿了一下,转而意味深长的说道:“恐怕共和党不是想要什么,而是不想要什么啊。”

  胡衍鸿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这位比自己小了许多的好友,而戴传贤也没有再解释。不过这场会议中共和党的主张很快就被有心人传播了出去,这么赤裸裸的提出要消灭一个阶级,还是过去千年以来一直掌握着这个国家基层的阶级,在某些人眼中共和党的行为显然是残暴的,是应当遭到民众谴责的。

  只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了他们的意,一开始社会舆论对于共和党在协商会议上发表的主张进行了极力批评,认为这差不多和暴秦的焚书坑儒有的一比了。当然,这些舆论的批评不是想要打倒共和党,而是想要规劝共和党不能效仿俄国过激派的所作所为,搞的天下大乱,破坏了当前国内的和平大局。

  不过耿谨文对于这些报纸上的言论并不以为然,要是他们借此机会直接攻击共和党是在外国势力支持下捣乱中国的傀儡组织,那么还能让他振奋一下精神,但是现在这种自居为臣仆规劝主子的文章,听起来就有些不痛不痒了。

  既然这些舆论不敢发动群众搞乱社会,共和党又没打算当新朝皇帝,这样的批评文章也就是让那些痛恨共和党的反动文人发泄一下情绪,几乎没有对共和党造成什么影响。毕竟去年共和党主持的华北救灾和对蒙古地区的防疫行动,现在对于群众的影响力还没有过去呢。

  最为重要的是,东北四省和关内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地主阶级已经被清理了一遍,当下这些地区还有不少私有土地,但是能够凭借土地控制基层乡村的地主,几乎已经不多了。

  乡村小学摧毁了地主对于教育的垄断权,集体合作社打破了地主对于乡村经济的控制权,民兵组织又压制住了地主在乡间的武力。因此,只要革命委员会的基层组织在什么地方建立起来,旧的乡村格局就立刻有了全新的变化。

  失去了对于乡村教育、经济的控制,没有了武力威慑乡民,之前作为乡贤的地主们就只能老实的靠着法律规定的田租过日子了。至于那些不甘心的土豪劣绅,在革命委员会的机枪大炮面前,都会幡然醒悟,然后为国家开拓边疆赎罪去了。

  更何况,共和党并不是北洋,共和党本身就是一个有政治理念的政党,平日里就有自己的宣传机器,因此在地主阶级的文人们发起了对于共和党的批评后,很快共和党的宣传机器和支持共和党的报刊就刊登了一系列文章对于地主阶级的罪恶进行了揭发。

  其中最为著名的文章,应属于一个笔名为鲁迅的作家写的,其中不少语句很是让人警醒,如,“…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于是本就因为使用白话文还是古文,要不要使用标点符号和拼音教学而争执不下的文化界,因为共和党发出的消灭地主阶级主张,进入到了更加深入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

  作者的话:卡文,一更

第960章

  鞍山距离沈阳约89公里,坐火车的话中间也只隔了一个苏家屯站,在没有发现铁矿之前,这里不过是一个极小的站点。或者说,在没有发现铁矿前,鞍山并不算是一个独立的地区,北面是辽阳辖地,南面则属于海城县管辖。

  但是随着鞍山附近的铁矿被发现之后,日本人就试图把这片土地上的铁矿资源开发出来了,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动手,辛亥革命就爆发了。革命委员会和日本爆发的冲突,更是让日本失去了自己在南满的特殊地位,不得不以撤离南满驻军的方式,换取了保存南满铁路和关东州的利益。

  而革命委员会拿到了南满的控制权之后,同样没有放过对于鞍山附近铁矿资源的利用,1913年革命委员会和美国钢铁公司达成了在鞍山修建一个年产百万吨钢铁的钢铁厂,当年10月动工,1915年4月第一座高炉点火,到了1917年鞍山钢铁厂及其配套设施共计16个分厂基本完成。

  1918年2月,宾步程第11次来鞍山视察时,铁路西侧已经形成了一座连绵近十里的钢铁之城了,而铁路东侧也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城市。此时的鞍山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辖区,面积约49.1平方公里,人口约八万,比五年前增长了10倍。

  作为革命委员会派驻钢铁厂的总经理,林栋带队欢迎了宾步程的到来。虽然2月份的鞍山白天气温依旧接近0度,但是走在钢铁厂内的宾步程却感觉不到什么寒冷,和厂区外被白雪覆盖的田野显得有些苍凉不同,此时的钢铁厂内却是浓烟滚滚,工人们都在热火朝天的工作着,充满了一股勃勃的生机。

  宾步程到了钢铁厂内,首先去瞧了1号高炉,然后又去瞧了2号高炉,这两座高炉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都是容积648立方米,年产生铁50万吨。一座高炉占地约300平方米,通高约71米,包括贮矿槽、焦仓、称量车、焦炭滚筛等设备在内,每座高炉用钢约超过2000吨。

  1号高炉完成于1915年4月,2号高炉完成于1916年5月,这座钢铁厂的所有设备都是在美国建造完成后运到鞍山拼装的,许多设备和美国最新的马里钢铁厂是同等水平的。

  比如北部备煤作业区两台门型吊车,吊车跨距76.2米,抓斗容积12立方米,能一次抓起23吨的货物,就连日本人都没有进口过这样的设备。美国派出的工程师、技术员、各种吊装机械加上中国的普通工人,完成了宾步程面前的杰作。

  当然,对于美国钢铁公司来说,战争的爆发使得他们在鞍山钢铁厂上的建造项目上没赚到多少利润,但是他们对于鞍山钢铁厂的投资,却因为战争的爆发而获得了超额的回报。因为欧洲和美国相继发出了钢铁禁止出口的命令,到了1918年东亚生铁的价格已经突破了200美元一吨,这几乎已经是战前生铁价格的近20倍了。

  而为了让美国钢铁公司向中国转移更多的冶金技术,革命委员会还给予了鞍山钢铁厂设备加速折旧的特殊待遇,这等于就是变相的给鞍山钢铁厂免去了部分税收。

  宾步程这次过来视察,就是想要了解一下各种新技术在鞍山钢铁厂的运用状况,陪同宾步程参观的林栋为其介绍鞍钢现在正在验证使用的几项新技术,“…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新技术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钢铁的质量;二是降低吨钢的成本。

  从目前来看,对于原矿的挑选或初步加工,以保证矿石的品位保证在某个区间,是稳定铁水质量的基本因素。而焦炭的质量,也关系着铁水的质量。此外就是对于鼓风系统的改进,提高炉温和稳定炉温的技术装备,都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关键。

  我们当前采用的热风鼓风技术和喷油、喷煤技术,都极大的提升了炉温和减少了焦炭的损耗…而在炼钢方面,氧气顶吹平炉和转炉都在进行试验,看起来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就是危险性大了些,我们正在寻找降低危险性的工业设计,也正研究如何利用制氨的方式把氧气分离出来,以获得更多更廉价的氧气…”

  宾步程站在炼钢车间一边观看着工人们出钢,一边对着林栋说道:“1914年,英国钢铁工人年产钢铁就达到了44吨,美国的钢铁工人年产钢是69吨。

  而我们最好的钢铁厂,工人年产钢也才32-35吨的样子,差一点的甚至还不到25吨,平均来说也就每人每年产钢28吨而已。美国生产一吨钢需要59个小时,而我们是75个小时,哪怕是采用了美国设备和技术的鞍山钢铁厂,生产一吨钢也在60小时以上。

  这就是我们和世界先进工业国家之间的差都成四川成汉距,哪怕是拥有了最好的设备和技术,但是工人的素质不过关的话,我们的炼钢效率和质量就是不如人家。就这方面来说,我们还是要虚心向美国人和德国人学习啊。

  眼下是因为战争的关系,各国对于钢铁的需求无穷无尽,所以我们只要能够生产出钢铁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也不用担心会亏本。但是战争终究是要结束的,一旦欧美重新向外出口钢铁,那么我们到时能不能和外国的钢铁在市场上竞争?这是吴主席和我都相当关心的问题。”

  林栋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就目前我国的钢铁产业来说,提高工人的素质还是要从普及小学教育入手,哪怕是读过初小的工人也要比完全没有读过书的工人更容易理解操作技术,不过这需要时间去沉淀。

  接下来对于钢铁成本和质量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还是铁矿石的品位。鞍山附近虽然有着大大小小的铁矿,但是富矿并不多。而把贫矿加工成烧结矿,成本肯定是要比使用高品位的铁矿石高的多的。

  而高品位的矿石,马来半岛和印度的铁矿都要比我国的多的多,因此想要降低成本提高钢铁的质量,那么从海外稳定的进口高品位的铁矿石,就是最好的办法。”

  宾步程沉默了许久之后,方才叹息了一声道:“进口海外铁矿石当然好,不过我国的海上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太容易被列强卡住脖子,这事还得看中央是怎么想的了。”

  林栋顿时也沉默了下来,俄国革命的消息传来之后,日本又开始了蠢蠢欲动,上个月派出了军舰强闯海参崴港,被海参崴守军炮击之后,不仅不肯向中国道歉,还援引了日本同满清签署的条约,认为日本军舰有自由进入中国港口和内水的权利。

  现在日本的舆论和中国的舆论都在为这件事打嘴仗,眼看着双方在报纸刊物上的针锋相对,再加上前几天革命委员会宣布和朝鲜、远东自治领联手举办-“1918和平行动”的军事演习,就算是普通民众都感受到了双方之间的火药味。

  林栋犹豫了半天,看了看周边最近的人也距离他们五六步之外,于是他就小声的向宾步程问道:“那么我们接下来真要同日本打仗了吗?”

  对于政治比较不敏感的宾步程思考了半分多钟,方才迟疑的回道:“我出来的时候主席只说要跟随着日本的姿态逐步升级,我也不大清楚主席到底想不想打…”

  “我们当然是不想打的,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同日本开战只会让其他列强得利…”吴川对着朱和中等几位军事委员说道,“当然,我们不想打,不代表我们就不做好战争的准备了。假如我们不准备好同日本开战的准备,那么日本发起突然袭击的时候,我们就是第二个俄国,是要吃大亏的。

  我们对于战争的准备越是积极和完备,日本想要同我们开战的意愿就越低。日本人也不是傻子,经过了此前同我们的几次较量之后,不会再那么傻乎乎的一头撞上来了。除非帝国主义之间达成了一致,否则日本是不会单独下场挑战我们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时刻警惕,警惕帝国主义的联合。我们还要有所预计,预计日本下一场对我开战必然是倾尽全力的一击,因此我们不能给日本以任何可乘之机。只要日本找不到冒险的机会,他们就会另找目标,和我国相比,现在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才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朱和中则有些犹豫的说道:“原敬首相下台已经成为必然,据说下届首相的人选已经确定是寺内正毅了。英国人之前说,只要我们愿意同意加入远东干涉军,那么就会为我们调停和日方之间的冲突,您上次不是说会考虑英国人的建议的吗?那么我们现在是要拒绝英国人的建议了吗?”

  吴川摇了摇头说道:“我说考虑,是指考虑加入远东干涉军,但没说要考虑让英国人出面调停我们和日本方面的冲突,这是两码事。

  为什么要考虑加入远东干涉军?因为从目前的欧洲局势发展来看,远东干涉军成立已经成为了必然。因为昨天,也就是2月24日早上,人民委员会已经接受了德国提出的和平条件。今天早上,人民委员会给我们发来了电报,通知了这一结果。

  苏德的单独媾和,将使得俄国从这场战争中脱离出去,也是从协约国体系脱离了出去。英法想要捍卫协约国的利益的话,就不会对俄国的举动无动于衷,更何况俄国还欠着协约国几十亿卢布呢。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加入远东干涉军,因为只有我们加入远东干涉军才能更好的从内部破坏它。另外英法也欠了我们不少钱,我们至少也要表明一下立场,不能让他们找到赖我们账的借口…”

  作者的话:2021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所谓一元更始,万象更新,可见今天原本就应该一更的。

第961章

  在吴川说服军事委员们把加入远东干涉军和同日本方面的继续斗争分别看待的时候,彼得格勒的苏维埃政权也正陷入了危险的困境之中。

  在德国方面重新发动了对俄国进攻的局势下,2月19日凌晨人民委员会不得不发电报给柏林,同意了德国提出的新和平条件,但是德军在西北、西南两条战线上的不断胜利,使得柏林直到2月22日才对人民委员会以答复,并在答复中提出了新的更为苛刻的条件,并限定人民委员会在48小时内给予答复。

  在人民委员会就德国的新和平条件进行讨论的时候,德军还在继续向前进攻,其北方方面军直向彼得格勒而去。负责西北防线的克雷连柯完全无法阻止俄军士兵的逃亡,只能看着德军不断的向着彼得格勒前进,他一度试图以接受之前的和平条件换取德军停下攻击,但是遭到了德军的拒绝。

  西方面军的司令彼得约诺维奇巴拉诺夫,对于最高军事委员会和陆军人民委员部作战部不断向自己发出的自相矛盾的电报感到无所适从,只能向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发电表示了抗议:“…用一支军队去对付另一只军队是可行的,但是用一支军队去对抗一个国家显然是不能够的。

  西方面军虽然名义上管辖着4个集团军,但是各集团军同战线司令部之间的联系极为微弱,除了西伯利亚集群外,其他三个集团军既不向战线司令部汇报自己的防线,也不执行战线司令部的命令。因为最高军事委员会和陆军人民委员部作战部往往绕过了战线司令部给他们下达命令,在过去一个半月中,他们从西方面军抽调了4个师给乌克兰,2个师给克雷连柯,而我都是在事后才知道的。

  现在最高军事委员会命令我派出部队增援列日察,而陆军人民委员部作战部则要求我尽快前往明斯克布防,而我还要负责白俄罗斯-立陶宛防线,我究竟该让手上这十多个师去哪?

  列宁同志,我认为当前军事上的混乱状况应当改善,我们至少要有一个统一指挥各条战线部队的大本营,才能组建起一道阻挡敌人进攻的防线,没有这样一条防线是无法阻止德国人向彼得格勒进军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为这条防线建立一个后勤供应中心,为防线上的部队提供子弹、润滑油、防冻油、燃料、粮食和衣被、靴子等等,前线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否则我们就无法把这条防线坚持下去,让德国人在防线上碰个头破血流…”

  巴拉诺夫的电报送到列宁手上的时候,德文斯克和列日察已经被德军占领,卢茨克和明斯克正在被德军攻击,爱沙尼亚的民族主义领导人在德国的支持下宣布了独立。人民委员会已经开始号召彼得格勒的工人们在城市外围挖掘壕沟,准备保卫彼得格勒了。

  原本已经和缓下来的东线,突然又再度燃起了战火,应该来说人民委员会和柏林政府应该都负有一部分责任的。在俄国和德国进行谈判的同时,人民委员会动员了军队试图把乌克兰重新纳入俄罗斯联邦之中。人民委员会以乌克兰的苏维埃政权才是乌克兰人民合法的政权为借口,在乌克兰苏维埃政权的邀请下对基辅拉达进行了攻击。

  苏维埃军队于1918年1月16日开进基辅,基辅拉达已经被打垮。乌克兰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哈尔科夫的人民书记处被宣布为乌克兰的最高权力机关。两机关于1月21日迁移到基辅,西南方面军和罗马尼亚方面军的部队拉达宣布自行解散。

  而顿河地区的贫苦人哥萨克组织了大会后,46个哥萨克团宣布向保护大地主利益的卡列金政权发起了进攻。2月11日,众叛亲离的卡列金自杀。如果再加上西伯利亚苏维埃击败了奥伦堡哥萨克叛军,国内形势对于人民委员会来说其实是一片大好的。

  但是德奥已经被这场战争快要拖垮了,1918年1月,因为食物配给量的减少在维也纳激起了自发的群众罢工,很快这场罢工就在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工业区内扩散了。而柏林也跟着出现了传单,号召工人们起来和政府斗争,以实现和平。

  1月27日,米勒和革命工长组织向德国发出了罢工的号召,约50万群众响应了号召。1月28日,来自街道集会和工厂集会的414名代表聚集在了柏林工会中心,选出了11人组成的罢工委员会。1月29日,罢工委员会和帝国政府对话失败,政府发觉代表们已经在柏林建立了一个苏维埃,于是军队取代了无能为力的警察,对柏林进行了戒严,禁止工人进行集会。

  由于社民党多数派和政府的配合,使得罢工委员会通过了2月3日结束罢工的议案。这场罢工被德国政府用武力和政治的方式镇压了下去,但是德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如果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那么下一次工人也许就不会是和平的罢工而是要举行武装起义了。

  德国政府一边在舆论上攻击:俄国革命使都成四川成汉得彼得格勒、莫斯科以至整个俄国陷于恐怖之中,数以千百计的人死于非命,街头的枪炮声昼夜不熄。这些诋毁俄国革命的言论,也得到了许多逃亡到德国的俄国贵族们的证明。

  一边也失去了对于苏维埃俄国的信任,认为不消灭布尔什维克,俄国人就会把革命输出到德国,从而让德国成为下一个苏维埃俄国。再加上,美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战之后,大部分德国精英其实已经明白,想要迫使法国和英国投降已经不大可能实现。

  因为面对一个毫无损伤的美国,德国不可能再坚持四年,甚至连四个月都未必能支撑下去了。当前对于德国最好的结果,就是在西线给予协约国一次猛烈的进攻,然后同协约国讲和。这样一来,和俄国缔结一个友好的和平条约就不太合适了。

  就霍夫曼来看,当下应当尽可能从俄国人身上割取血肉,特别是粮食、资源和土地,这样在削弱了俄国人之余,也不至于让德国在这场战争中一无所获。

  这种战略思想上的转变,也就导致了德国并不是那么迫切的从东线抽调出部队,而是要迫使俄国人吐出更多的利益了。而托洛茨基在和平谈判上拒绝接受德国的和平条件,并宣布自行退出战争的决定,也就无法让德国做出让步,反而让德国人看出了俄国当下的虚弱。

  就在这个时候,从基辅逃离的中央拉达发布了4号命令,宣布乌克兰为不愿加入俄罗斯联邦的独立共和国,在布列斯特要塞进行谈判的奥地利-德国代表团立即承认了,乌克兰共和国为主权国家。

  德国军队随即在乌克兰中央拉达的邀请下进入了乌克兰,并同时在北方向彼得格勒发起了进攻。于此同时,德国军队也进入了白俄罗斯,并扶植了白俄罗斯拉达,向着俄西方面军的防线发起了进攻。

  列宁在2月23日的中央委员会议上向各委员们警告道:“德国人从里加开始全线进攻。德文斯克和列日察已经沦陷,卢茨克和明斯克正遭到攻击。凡是注重实际而不注重空话的人,都应当签订和约,应当使革命在国内继续巩固,继续深入。

  斯大林说:可以不签订和约,那是不对的。必须签字接受这些条件,如果你们不签字接受这些条件,那么三个星期之后你们就得在苏维埃政权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

  …托洛茨基同志的立场是不成其为立场的。现在西方没有革命运动,没有事实,有的只是可能性,而对这种可能性,我们是不能重视的。如果德国人开始进攻,就会加强我国的反革命…

  苏维埃的收入是80亿卢布,而支出是280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把这辆被沙皇政府赶进泥潭的国家马车拉出来,我们自然都要垮台…”

  这场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人民委员会投票,以7票赞成、4票反对、4票弃权同意了签订和约。会议结束之后,斯维尔德洛夫一边送列宁回去楼上休息,一边则抓紧时间向其问道:“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应当就海参崴事件发表一个声明,以提醒美国人日本的行动是有害美国利益的。”

  有些疲惫的列宁摇了摇头说道:“他无非就是想要否定革命委员会和临时政府修订的边界条约在没有苏维埃的承认下,效力是存在疑问的,以此换取革命委员会对于我们更多的支援。

  这样的花招对于中国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让中国人小看了苏维埃。我记得吴川同志已经很坦率的向我们表明了共和党的态度。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共和党必然是会支持俄国无产阶级的。因此我们想要从共和党那里获得什么支持,只需要坦率的向他们提出要求就是了。

  但是,共和党对于我们的支持,只是局限于中俄无产阶级之间的互相援助,并不表示中国对于苏维埃俄国的支持。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和临时政府达成的边界条约,共和党不会用无产阶级的利益取代国家的利益。毕竟,他们现在还不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当然,这也许是一种试探,吴川同志也想看一看,我们究竟是真的想要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还是俄国的利益。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我们同护国主义者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斯维尔德洛夫沉默了片刻后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回复托洛茨基了,关于远东的一些问题,也许我们需要拿出一个结论了。至少,我们不能让革命委员会和我们出现分歧…”

第962章

  3月份的长春虽然积雪尚未化尽,但是部分地面上的枯草已经露出来了。南湖周边的树木除了松树外都还是一副枯木的模样,不过天气晴朗的就好似秋天一样。

  检查了一遍院子内外的岗哨后,张云荣就忍不住在院子内的空地上站了站,午后的阳光照着身上暖洋洋的,比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屋子里可要舒服多了。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朝着小楼的二楼望了一眼,想着今日下午的课程应该还没结束吧。

  张云荣所注目的二楼一间大会议室内,一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对着十多位中央委员讲述美国的税收政策,“…去年美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后,支撑协约国战时财政的主力就从英国政府转到了美国政府手中。

  为了支持协约国能够把这场战争打下去,美国政府在去年4月通过了‘第一自由贷款法令’,授权财政部长通过总统的批准可以在100亿美元的范围内对各盟国进行贷款。从这个时候起,美国私人对协约国的贷款就停止了。按照我们的估算,截止去年四月以前,美国私人对协约国贷款超过了30亿美元。

  美国政府1910年的财政开支还不到3500万美元,1916年的财政开支约在6.7亿美元,因此100亿美元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也是极为庞大的数目了。作为一个政府想要筹集资金无非就是三个办法,税收、借债、印刷纸币。

  美国政府为了筹集这100亿美元的战争款项,还不是最终的支出,选择了在税收和借债上下功夫。我们要先记住这样两个数字,在1916年之前,美国年度开支没有超过7.6亿美元这个数字;在1917年4月之前,美国的国债只有10亿美元。

首节上一节342/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