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527节

  世道如此而已,我只不过看得比较清楚,明白那些不是我自己的本事。”

  方重勇自嘲道。

  他是肉食者不假,但是他能远谋,看得清形势,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大唐权贵们过去的好日子,已经快到头了。将来谁更接地气,谁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高高在上?

  方重勇可不认为权贵会永远都是权贵,高高在上便可以永远持续。

  大洗牌的日子已经快来了。

  岂不闻“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没有什么剥削压迫是可以天长地久的,纠枉过正的那一刻,就是总清算的时候!

  此刻他脸上一片冰冷。

  “能看清自己已经是能人所不能了,就像我以前,总觉得天下权贵,没有我杀不掉的,结果就栽在你手里了。”

  江无烟又是叹了口气,收起了心中的涟漪。

  她今夜好不容易迈出去半步,又被人推了回来,此刻当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这位方节帅,平西王,当真是不简单。

  方重勇从腰间摸出一个铁扳指,那是他练习射箭的时候用的,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拿着这个,以后遇到麻烦了报我的名号。当然了,到时候若是能救你我肯定会救,要是没法救,你就自求多福吧,我会说这是早就弄丢了的东西。”

  他将铁扳指交到江无烟手里。

  “殿下,请放心,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的。”

  江无烟没有拒绝方重勇的好意,将铁扳指收好。

  二人推门而出,屋外星光灿烂,夜空看起来神秘又瑰丽,美不可言。

  “走出暗无天日的石屋,你便能看到世间的精彩。蝇营狗苟的,成不了大事。”

  方重勇抬头看向夜空,意有所指。

  江无烟知道对方在暗示自己刚才是“蝇营狗苟”,于是俏脸微红低着头不说话。好在夜色笼罩下没人能看出来。

  “去吧,你该干啥就去干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有缘再会吧。”

  方重勇转过身,背对着江无烟,将双手放在身后。

  他在心中天人交战。

  上半身的大兄弟说收买人心便是要攻心,要施之以恩,一个女人算什么。

  收刺客为自己所用,将来好处多多,说不定关键时刻能救命。

  而下半身的小兄弟什么也不想说,它只想艹妹。

  当方重勇转过身的时候,发现江无烟已经悄然离去。不愧是干这行的,走路都没声音!

  “唉,可惜了。”

  方重勇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在可惜江无烟风萧萧兮去行刺,还是可惜没让下半身的小兄弟爽一把。

  ……

  “右相,那方重勇也能封王,他何德何能啊?”

  平康坊的某个酒肆内,刑部尚书张均一边给李适之倒酒,一边抱怨了一句。

  这个圣旨离大谱不说,关键还是绕过议政堂颁布的,事前压根就没有跟两位宰相商议。

  不仅是跟方重勇有血仇的张均看不过去了,事实上连李适之与房,都觉得很不爽。

  认为圣人对方重勇“恩宠太过”。有哪个边将,回朝以后直接封为郡王的?

  上一任还是信安王李。

  李适之等人不理解基哥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们始终都不是帝王,也不明白帝王的心思。

  他们同样不明白,大唐是基哥的,所以基哥需要为后来人,打造一个“样板工程”。

  方重勇没有“拥兵自重”,所以回朝以后就被封王了,这就是榜样。以后让那些丘八们学着点就行了。

  然而对于议政堂的诸位宰相来说,基哥搞出来的这种“封王”诏书,哪怕没有经过议政堂批准,也是不能驳回的。

  要不然,就真是同时打脸基哥跟方重勇等人,甚至打了方有德跟许多旧臣的脸。得罪这么多人,宰相也别干了,直接卷铺盖回家吧。

  李适之权衡再三后,还是以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补齐了这份圣旨的所有必要手续,捏着鼻子承认了“平西王”的封号。

  “张尚书跟本相唠叨这些有什么用,要说你和圣人去说啊!”

  面对张均的聒噪,李适之不耐烦的怼了一句,烦闷得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听到这话,之前一直絮絮叨叨的张均,立刻就不说话了。

  事实上,如果跟基哥哭诉有用,他又何必在这里跟李适之废话呢?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希望李适之能为他出头?

  “右相,某观圣人这是要重用此人啊。”

  张均压低声音说道,眼中寒光闪过。方重勇杀他胞弟,这个仇可是不死不休的。

  “那你有什么计策?”

  李适之有些不耐烦的询问道。这个张均一直在自己面前说方重勇的坏话,又不说要怎么对付方重勇。

  提出问题的时候,你要能解决问题啊!

  “兵部不是还有个侍郎的空缺嘛,右相不如向圣人建议,让他来兵部,担任兵部侍郎。以显示右相虚怀若谷,可以容人。”

  张均微微笑道,脸上似有深意。

  嗯?

  李适之以为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现在三省六部制,其实已经是“半解体”状态。

  尚书这个职务已经虚化,更偏重于议政堂这边,并参与大事决策。甚至很多就是宰相本人兼任。

  而六部当中具体职务,都是侍郎在处理,尚书一般不会每日过问,更不可能亲力亲为的。

  兵部侍郎有两个,张洎本来就是其一,他死了,位置便空出来了。

  侍郎这个职务,可是非常要害的啊!将其交给方重勇来坐……这个想法很大胆!

  李适之一时间也拿捏不定,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

  看到李适之还没拿定主意,张均又补充道:

  “右相,若是圣人交给方重勇其他职务,说不定他还能干得风生水起。若是权责不在右相管辖范围内,我们对他也只能干瞪眼。

  兵部是右相的地盘,把方重勇拉进来,里面上上下下都是我们的人。他就算有三头六臂,又能做成什么事情呢?

  嘿嘿,到时候再弹劾他,找监察御史来查他,可不就让他喝一壶嘛。”

  张均冷笑道,眼中杀意一闪而过。

  你很能打么?

  那你看看兵部是谁的地盘,朝廷中枢又是谁的地盘?

  你看看你手下那些丘八们还有没有用?

  张均异常确信,只要方重勇进了坑,他就没有跑掉的可能!

  说起打仗,张均自然是知道不是方重勇的对手,哪怕单挑也打不过。

  但说到朝堂斗法,十个方重勇也不够他一个人打的。

  有种你在朝会的时候动刀试试?

  张均认为,他弟弟张洎的仇,很快就能报了。

  “嗯,你让本相想考虑考虑。”

  李适之似有意动,不过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第419章 铁公鸡一毛不拔

  天宝十年夏,方重勇携银枪孝节军抵达关中,但并未直接奔赴长安,而是屯扎在长安以西不到百里的武功县郊外,等待朝廷的旨意。

  其实军队从边疆调拨到长安,都是这个路数,不可能在朝廷毫无掌控的情况下,让军队一路长驱直入进入长安。

  万一某些人就是利欲熏心,想趁着混乱梭哈怎么办呢?所以类似制度性的预防,一直都是处于一丝不苟的执行当中。

  然而一连几天,议政堂都没有准备好银枪孝节军的封赏文书。

  一方面是对方索要的奖励数目太大,另外一方面,则是国库空虚,且原本划拨给兵部的财帛,很多都是用来应付边军了,没有为方重勇他们专门准备。

  银枪孝节军之前不显山露水的,数量不多,而且还在扩编当中,并没有引起朝野上下的注意。

  但现在不注意也不行了,这已经成为远征西域且战功赫赫的功勋部队,不好好打点是不行的。

  李适之等人不想拿钱出来,又不知道要怎么应付,这一拖就硬是拖了三天。

  最后还是基哥一道圣旨送到议政堂,让宰相们速速解决此事。至于怎么解决,他没说。不过很明显,不能从基哥掌管的太府寺拿钱,而是要走国库的渠道。

  “郑相公,此事你以为如何?”

  李适之看了一眼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工部尚书的郑叔清询问道。

  盛唐时期,只要官衔带“同中书门下”这个字样的,就是形式上的宰相。但若是不担任侍中或者中书令(分别为左相右相),那么其实只能算有名无实的“小宰相”。

  或者换个说法,这就是皇帝安插在议政堂内的工具人,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横插一杠的“搅局者”。

  事实上,郑叔清完美担当着这个职务,充分体现了“有他没他一样”,却又不显得碍眼。

  自从当这个“小宰相”以后,郑叔清每天上班打卡,办公(读书),饮茶饮酒,下班打卡回家。

  他能休息就尽量休息,对于任何政务,都不发表反对意见。

  但郑叔清也不是完全不发表意见。说得最多的,诸如:

  “嗯,还好。”“不如交圣人定夺。”“不妨一试。”“右相说了算。”

  之类和稀泥的话,愣是没有单独处理或拍板过哪怕一件事!

  李适之这么一问,倒是问得郑叔清有些错愣。

  “右相,这件事您说了算就行,下官没有任何意见。”

  郑叔清想也没想,条件反射一般直接回了一句。

  这话让李适之听了心头火起!

  “郑相公,你也是宰相,为何事到临头就没有担当了呢!”

  脾气本就不好的李适之质问道,议政堂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了。

  “李相公,您是右相我不是啊!

首节上一节527/809下一节尾节目录